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6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7/2763

  简笑着说,“如此看来,您心仪的女士,一定也无法拒绝你的追求。”
  哦,不对,现在哪还用他追求?他现在做得最多的,应该是怎么拒绝那一波波的往他身上扑的女孩吧。
  冯一平笑笑不说话。
  忍不住不看的布隆伯格看到这里,心里有些泛酸,有多少人能在他这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这么高的成就?
  “我们都知道,你已经决定,在存储行业,准备投资至少500亿美元,我们还听说,你这至少500亿美元的投资里,相当一部分是你在海外公司,包括在美国业务的收益。”
  听简这么说,冯一平知道,第一次过招的时间到了。
  “那么,你是准备用你在海外业务的收益,彻底的颠覆这个行业,把现有的这些存储厂商,包括美国的存储厂商,都淘汰掉吗?”
  果然是这样。
  彭博社果然是专业,非常专业,而非常专业,在很多时候,又可以说是六亲不认的代名词。
  所以,哪怕冯一平是彭博社的第二大股东,哪怕这次直播的专访,是冯一平对彭博社的照顾,为了节目的热度,他们也是该下刀就下刀,毫不手软。
  “我想首先我得郑重重申,一直以来,我就没有想着要颠覆什么,不论是我以前的业务,还是今后可能会涉及的业务,都是如此。”
  首尔,李副社长镜片后的眼睛里,火气已经难以掩饰,“血洗”这样的话你都叫出来了,还不是颠覆?
  “顺道,我也想为硅谷的所有同行辩解一句,因为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观点,‘硅谷正在颠覆某个某个行业,’”
  “事实如此吗?”
  事实不是如此吗?
  “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我个人,还是硅谷的创业者们,我们所做的工作,并不是颠覆,而只是建设而已。”
  “我们只是研发出更多的产品和技术,来把一个个领域,建设得更好,更完善。”
  “具体到我在存储上的投资计划,也是如此。”
  这一刻,不仅是在首尔的李副社长,美光、尔必达等公司的负责人,也忍不住想骂人。
  如果等你的投资真正达成,那么存储行业,将会是寸草不生,你这还是建设?
  “说起来,我之所以提出这样庞大的投资计划,真也是出于弱者的迫不得已而已。”
  简听了这话,忍不住向上抬了抬眉毛,布隆伯格忍不住揉了揉耳朵,包括李副社长在内的那些存储厂商的负责人,此时,是真的要被气笑了。
  你都决定至少投资500亿美元了,还特么是弱者?
  那这个世界,还有强者吗?
  “简,我不知道,你对存储芯片有没有了解,但我想,你应该不知道,可能这个世界上回报最高的投资,就是抓住机会囤积内存芯片。”
  简不由得被他带了节奏,“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但我想应该有不少电子爱好者会知道这一点,”冯一平说,“因为,各种存储产品的价格,那是经常性的大起大落,比如,一根2G的内存条,在现在,只要20美元,但到一个月后,可能就要80美元。”
  “也就是,你只要猜对了趋势,一个月,就获得高达4倍的回报,并不是梦想。”
  “这是因为产能所导致的供需紧张吗?”做过功课的简问道。
  “我更愿意看成,这是人为操控的价格上涨,”冯一平说,“如果分析一下这样突然涨价的原因,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主要的厂商,总是会适时的出一些问题,他们的一些主要工厂,因为设备,因为火灾,因为水灾……”
  “总之是各种不可抗力,导致产量大减,因而带动市场的价格上涨。”
  “啪”“啪”,从美国,到欧洲,到韩国,到日本,此时都有人气得忍不住摔掉了手上的,或者是离自己最近的东西。
  因为,大庭广众的,他们蒙在脸上的底裤,就这么被人毫不客气的扒了下来……
  你怎么能干这样的事?
第七百八十一章
太善良
  冯一平可不会在乎他们的感受,“但是,很少有除了那些厂商之外的参与者,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收益,或者减少自己的支出。”
  “从内存成为了各种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部件之后,有太多的厂商,为了能减少额外的支出,而择机囤积一批库存,但十有八九,他们那原本是为了减少支出而采取的举措,最后往往是大额增加了支出。”
  “因为,当一些公司囤积了一批库存之后,主流厂商会猝不及防的开始降价。”——国内有所的整机企业,无论是长城、浪潮、方正还是联想,都吃过这样的大亏。
  “但你知道让人最无语的是什么吗?让人最无语的,是他们决定提价的时候,说主要原因,是因为用户的需求大幅增长,而决定降价的时候,又说是因为用户的需求大幅降低。”
  “当一些存储公司面临倒闭的时候,他们也会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用户头上。”
  “所以用户于存储行业,就是这样的一种神秘力量:涨价是你,降价是你,厂商倒闭也是你。”
  布隆伯格点头,这样阴阳怪气又善于煽动公众情绪的说法,非常的冯一平。
  因为就连简此时都想说,用户,不是上帝吗,怎么会是各种背锅侠?
  “所以我为什么要在这个行业投资这么多?我就是要让用户们,包括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当然也包括美国的个人和企业用户,不再对着这样陡然上涨陡然下跌的价格,徒然无奈的哀叹。”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冯一平继续语调激昂,“我就是想给广大的消费者,包括对此需求巨大的美国消费者,带来一个健康的、不会让他们无奈的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的市场秩序!”
  “我就是要让他们的权益,得到本来就应该有的保障!”
  这一刻的冯一平,就是没有周围大灯的照射,也能发光发亮。
  这一刻的冯一平,正义高光得让很多人不敢直视。
  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亚洲,那些正在看着这次专访的人,此时真的是出离了愤怒。
  你计划进行的这样巨额的投资,竟然不是为了得到存储市场的控制权,不是为了得到高额的回报,而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你好意思?这还能要点脸吗?
  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呢?
  首尔,半夜没睡,熬夜关注这次采访的李会长,此时紧紧的捂着胸口,“药,药。”
  在一片兵荒马乱中,吞下一粒药后,他总算平缓了下来。
  看着电视里年轻得过分的冯一平,看着还紧张的围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人,他陡然产生了一种紧迫感,一定要让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因为,现在看来,自己那个比冯一平整整大了12岁的儿子,多半是对付不了他的。
  不要说自己儿子,就是自己对付他,都有不小的难度。
  冯一平眼光卓越,资金充裕,团队执行能力强……那其实都不算什么。
  让他觉得威胁最大的,是冯一平这么年轻,就已经敢于超脱于规则之外。
  更让他担忧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完美的把自己打造成规则的模范遵守者和坚定的守护者。
  这样的冯一平,是可怕的冯一平。
  必须现在就采取坚决的行动。
  ……
  花生屯,彭博社的美女记者简,感觉自己此时也是真正的认识了冯一平。
  作为一个经常在一线采访的记者,她当然清楚冯一平这些话里对自己的标榜,但她同时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因此对冯一平产生敬意,喜欢上他,或者更喜欢他。
  做过功课的简知道,存储市场,正是和冯一平说的一样乱,几家大厂肆意操控市场价格,哪怕经常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也无所谓。
  如果冯一平是出于规范这个市场的目的,来进行这样巨额的投资,那她相信,哪怕他的投资,因此让美国现有的存储厂商倒闭,美国的民众非但不会有意见,反而会非常欢迎。
  自己有些为难的他的话题,反而被他完美的用来美化自己的形象,这让简也振奋起来。
  我很期待你对下一个问题的答复。
  “冯,我们都知道,你这次来D.C,是为了出席明天的国会听证会,而出席听证会的原因,是因为你接受了麦道夫的巨额投资。”
  冯一平微笑着看着简。
  “根据麦道夫的供述,是你鼓动他向你投资,你为什么会这么做?”
  离他们直线距离不远的国会山,一位工作人员把一台正在播放着这场专访的电脑,放到正在打电话的众院金融委员会主席巴尼弗兰克面前。
  见简问到这个,弗兰克马上挂断了电话。
  “07年年底,在一次商务旅行中,麦道夫主动找上了我,他积极的向我推销他的一个新的投资基金,给我许诺了非常高的回报,但我不假思索的拒绝了他。”冯一平说起了大概的经过。
  “因为,对这位麦道夫先生,我此前稍有耳闻,但通过那次简短的会面,我很快对一些事有了一个更明确的判断,麦道夫的一些投资计划,相当的不靠谱。”
  “实际上,我认为,如果不因为他此前的一些成就,而用仰视的目光去看他,那么,有很多专业人士,同样能迅速的凭本能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就像你这样的女士,总能很快分辨出围在你身边的人中,那些怀有不良企图的家伙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