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3/2763

  而在美国都没有大规模量产,只在国内大规模量产的特斯拉,那就差点意思。
  或者说,差很多意思。
  这真不好说我们的消费者观念落后,一味的崇洋媚外,只能说,是我们的相关从业者的不争气,是因为我们在汽车工业方面,那谁都清楚的落后。
  当我们在这方面的水平,能和我们现在的家电一样棒,这样的情况,自然而然的会和当初我们追捧日韩的家电一样,迅速成为过去。
  因此,在商业上最稳妥的做法是,在美国率先大规模量产,并在消费者心目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再在国内量产。
  已经在美国搞过几次建设的冯一平,对美国的建筑效率,那真的是,早就没什么期待。
  类似汽车生产厂这样更为专业的项目,想来效率一定会是更加的低。
  因此,要尽快实现这一步,通用在弗里蒙特的工厂,也就是原本特斯拉的工厂,就非常关键。
  这处工厂,是通用在美国最好的一处工厂,这家工厂所出产的通用汽车的品质,是通用美国所有工厂中最高的,除了设备和工艺方面的原因,这处工厂的员工,相当于是在丰田手把手的教导下,真正掌握了丰田的精益生产的精髓。
  正是从这家工厂开始,通用美国工厂,乃至通用全球工厂产品的品质,都有了质的提升——讽刺的是,现在反倒是当初帮助通用提升产品品质的丰田,因为过度的追求产量,品质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也就是,冯一平不但想得到这家工厂,重要的是,要得到这批工人。
  但他要求的,还不止如此。
  他不太期待美国政府对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公司,在资金上的支持——和世界上所有国家一样,美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公司,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高额的低息贷款。
  但我们的冯首富,在美国一向不大方,他因此当然得从其它方面得到补偿。
  “冯,我会安排时间,马上去和州政府会谈。”马斯克此时同样非常积极。
  和其它很多公司一样,他的SpaceX,此时同样在徘徊在失败的边缘,主要是因为,他的猎鹰火箭,在去年迎来了第三次发射失败。
  由此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的资金损失,还有各界对SpaceX的信心。
  而他剩余的资金,又只够再发射一次。
  这样一来,如果下一次再失败,他不但很难维持公司的运转,拿到NASA的合同,也将化为泡影,那时,SpaceX就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
  需要提升信心,或者说需要让自己轻松一些的马斯克,目前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特斯拉上。
  此时在激动的同时,不知不觉的,他对冯一平有了更多的尊重。
  尽管对他这样一个骄傲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因为任何事情,折服于冯一平,但在去年,就能预料到通用应该会在今年关闭弗里蒙特工厂?
  奉行第一原理,也就是坚持用物理学的角度去看世界,坚持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先看背后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的马斯克;坚持把人也看作一个硬件,把自己的大脑定义为能够储存和处理数据的设备——也就是计算机的马斯克,他相信,就是自己真的兼具顶尖物理学家的睿智,和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一定看不到这一点。
  因此,尽管他清楚冯一平无论是在编程还是机械等方面的能力,和自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对冯一平,此时是真的产生了敬畏之心——当然,他一定不会承认这一点。
  “不,马斯克,”冯一平想了想,“我觉得,这么急切的去找州政府,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
  “别忘了,我们期待能免费得到这座工厂。”——这座工厂和设备的价值,至少也值10亿美元。
  “还有,我们同样希望加州能给我们提供直接的现金补偿。”——冯一平不会占自己国家的便宜,但对美国政府,可一向不会客气。
  “所以我觉得,还是等待一段时间,等通用的命运更加明晰,也等我们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得更好以后,再去萨克拉门托找州政府,尽量争取一两个回合就定下来。”
  “伙计,我们是真的需要尽快把工厂搞定。”
  马斯克想了想,“冯,我赞同你的意见,但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届时,让一些人放出一些风声,让州政府知道我们对这座工厂感兴趣,让他们主动找上我们?”
  冯一平马上肯定,“这是个好主意,我们就这么办。”
  对不起施州长,虽然我很喜欢你的一些电影,虽然你的大女儿很漂亮,但没办法,我们还是得用这些手段。
  “那我马上安排,”马斯克说,“还有冯,祝你的听证会,一切顺利。”
  ……
  国会山。
  马塞诸塞州的资深众议员巴尼弗兰克的办公室,此时异常的忙碌。
  这次次贷危机,不仅是对冯一平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其它的很多人,同样如此,比如巴尼弗兰克。
  自1980年首次当选国会众议员以来,他的办公室,还从未如此热闹过,作为众院金融委员会的主席,从去年到现在,他是国会山上风头最劲的人之一。
  政府的那些高官,从原财长保尔森,到美联储的伯南克,以及原纽约联储主席,现在的财长盖特纳,到华尔街的前大佬和依然在位的那些大佬,比如雷曼的富尔德,高盛的劳尔德,大摩的麦晋珩,小摩的杰米戴蒙……
  都得乖乖的听他的号令,来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听证会。
  这样的热闹,让这位今年已经69岁的老先生,显得异常的精神,连精心修剪的那一撮小胡子,每一根都非常精神抖擞。
  因为相关听证会太多,他办公室已经一再扩招,人手却依然捉襟见肘。
  但就在这样人人都不克分身时候,巴尼弗兰克却坚持从办公室调走了一批最精干的力量,且让他们只负责一个项目。
  现在就是他听取这个团队汇报的时候,等到所有人都发言完毕,他重重的摇头,“我非常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各位,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一次,将要面对的是谁?而他的长处是什么?”
  “面对这样的一个人,你们准备的这些,”他举着那个文件间,“确定会有用?”
  那个代表着大家精心准备成果的文件夹,“啪”的一声落在桌上,也落在大家脸上。
  他失望的看着所有人,“想自取其辱的方法很多,完全不用这么兴师动众。”
  “重来!”
  “记住,”他用手指头用力的在桌上点着,“我们需要的,是一次让他无话可说的听证会!”
  他身后窗外国会山的圆顶,让他的这话,非常的铿锵有力。
第七百七十七章
审视梳理
  NEXTDOOR园区,同样是从上到下,精神抖擞中透着踌躇满志的康明斯,再一次来到冯一平的办公室。
  当看到年轻的老板正看着窗外沉思,他马上觉得,自己的这个新提议,可能不会得到老板的支持。
  “哦,康明斯,请坐,”冯一平看了一下表,合上腿上放着的那个厚厚的文件夹,“收购飞索的提议,非常有建设性。”
  康明斯更加明白,老板是不太赞成这个提议。
  “但出于一些原因,我决定,暂时还是不考虑这起并购。”
  康明斯当然有些失望,但马上表态,“我完全支持你的决定,老板。”
  “坦白说,他们的资产状况,真的非常糟糕。”
  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飞索公司资产项目清单总金额为38.4亿美元,但其中债务就总计接近24亿美元。
  “谢谢,”冯一平给他也拿了一瓶水,“这是一个方面,但却不是我决定暂时不考虑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收购的难度,考虑到飞索的股东,以及我们那个日本的好朋友孙先生,我相信,要收购飞索,难度会很大。”
  飞索是在03年,由AMD和富士通,把两家的闪存业务整合在一起,双方各占50%的股份,而成立的一家公司。
  虽然后来AMD增持到60%,并在05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日本股东,仍然是它的大股东之一,日本的资产,也是飞索重要的资产。
  冯一平完全相信,目前在雅虎那个510亿美元的大坑里的孙正义,绝不会放过这样会为难他的机会。
  康明斯点头,“是的冯,你说得对,抱歉我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
  对那位孙先生,他也算是有了解,以他的为人,再考虑到雅虎的现状,他也相信,只要他们表达出这样的意愿,那位孙先生一定会想方设法的为他们设置各种障碍。
  “但真说起来,这也并不是我决定先不考虑收购飞索的主要原因,”冯一平站了起来,“康明斯,你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AMD会剥离它的闪存业务?”
  康明斯想了一下,“你是说,他们对此也不看好?”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把很有前途的业务剥离出去。
  对下属这么敏捷,冯一平很是欣慰,“是的,我想这是他们剥离这一部分业务的原因。”
  “我想,你能看到,闪存芯片行业,由于产品的价格几乎直接由厂商的生产规模、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以及制造工艺先进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所以亚洲厂商,像三星他们的优势,就非常明显,飞索这样的欧美老厂本,身就处于劣势。”
  康明斯的目光追随着冯一平的身影,“就像在内存方面,奇梦达和三星的成本劣势一样。”
  “对,”冯一平坐下来,“除此之外,飞索的闪存,在和三星等亚洲厂商竞争时,也不具备明显的性能优势,也就是目前他们在工艺和制造技术上,也早已不占优势,所以飞索的经营状况,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
  “之所以收购奇梦达,是因为我们迫切的需要它的存储芯片的技术,以及相关的人才,而你知道,奇梦达的闪存技术,虽然和飞索有差距,但毕竟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
  “我想,这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正在组建的研发团队,相应的进行技术攻关的机会。”
  康明斯马上说,“你是对的老板,即使我们到时我们有偿使用飞索的专利,确实也不需要投入这么大。”
  冯一平看着他,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让自己省心的下属,“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觉得,花高价收购飞索,尤其是考虑到它近9000员工中的大部分,主要在美国和日本这样人工成本高的国家,不是太有必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