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2763

  因为有了买房子的想法,放好行李后,去酒厂的路上,他还特意仔细的看着路两边的铺子,基本上都是下面店铺,上面住宅的形式,倒是挺合梅秋萍的意。
  但他也知道,这应该都是自建的私房,不好买卖,而且刚刚一个旺季过后,店里的生意都很清淡,他在县里买个铺子的念头,也淡了很多。
  酒厂的门卫看着一辆挂着省牌的好车开过来,不敢怠慢,“老板是哪个单位的,来找谁?”
  “我找冯卫东,他在吗?”
  “冯卫东啊,刚刚跟车出去送货,要是谈业务,可以找销售科其它的人也一样。”
  “不用,我就给他带点东西来,麻烦兄弟你等会转交给他。”
  原来不是来谈生意的,门卫顿时冷淡了许多,冯振昌自然也不会和他计较,给冯卫东打电话说了一声,慢慢的开回宾馆。
  他觉得车站旁边那块地不错,而且那些店铺都是平房,要是好好开发一下,挺好,当然,这样的事他不会做,这也是受儿子的影响。
  房间里的另一个人也到了,正躺在床上嗑着瓜子看电视,见冯振昌进来,坐起来拍拍身上的瓜子壳,伸出手来,“你好老哥,我姓孟,你怎么称呼?”
  “你好孟兄弟,我姓冯,叫我老冯就好。”
  “快坐,”孟姓中年人有点健谈,“老冯你是哪一年选上的?”
  “前年,你呢?”
  “我啊,刚选上,这一两年我在村里承包了几十亩地,都挖成了鱼塘,生意有点起色,去年刚选上。”
  “鱼塘啊,那挺不错的。”
  “还可以吧,一年也能进账几十万,哎,你来县里应该看得到啊,就是石坪村路边的那一段,都是我的。”
  冯振昌有点印象,那规模还真是挺大。
  “老冯你是做什么的?”
  冯振昌正想回答他,听见有人敲门,“三叔,你在吗?”原来是冯卫东来了。
  “你怎么来的这么快?”冯振昌把他迎进来。
  “经过这的时候,我叫厂里的车把我放下,快到吃饭的时间,你跟我走吧,我请你吃饭。”
  “等会吧,看看镇里有没有安排。”这几天都是统一用餐,总要跟负责的打了个照面再走。
  “对,先坐会吧,要是没安排我们等会一起去,我开车来的,方便。”孟姓中年人插嘴道。
  “我侄子,这个老孟,在石坪村有几十亩鱼塘。”冯振昌简单介绍了下。
  “对了老冯,你还没说你做什么生意的呢?”
  “我啊,在村里办了个小厂,加工点农产品。”冯振昌谦虚道。
  “哦,”老孟马上就想到他办的肯定是家庭作坊,“那也不错,一年也能进帐不少吧。”
  “呵呵,刚开始办,还没赚钱。”冯振昌拦住了想说话的冯卫东。
  “哦,其实也没事,我也算做了些年的生意,像你那样的作坊,投入不大,风险也不大,要是这个销路不好,可以做另外的,今天认识了,也算朋友,我在镇里还是有些关系,只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冯卫东是真的忍不住,冯振昌笑笑,递给他一袋花生,“尝尝,厂里做出来的第一批。”
  顺道给老孟一包,“我厂里做的,你尝尝,提提意见。”
  “哟,这个包装还不错,老冯你挺有见识啊,就是这个东西不好卖吧,”他看了看商标和厂名,嘉盛食品厂,感觉有些眼熟,“嘉盛?”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门又被敲响了,一个人问“冯总在吗?”
  冯卫东过去打开门,“找我叔是吧,他在里面。”
  进来一个提着公文包的年轻干部,他显然是认识冯振昌的,“冯总你好,我是赵县长的秘书小严,他吩咐我接你去吃中午饭。”
  “那老孟,卫东,中午我就不陪你们。”
  县长请吃饭,当然要给面子,冯振昌也明白的很,县长这么急着找他,为的是什么事。
  “叔,你去忙吧,我一会回厂里。”
  那个刚才还在指导冯振昌的老孟,这时说不出话来,机械式的点点头,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嘉盛这么眼熟,镇上的橱柜厂和砖厂,不也是嘉盛吗?
  镇里那么多姓冯的,但是让县长请吃饭的,肯定只有那一个,想着刚才自己还在夸夸其谈,还在炫耀,老孟顿时觉得臊得慌。
  一直憋着没说话的冯卫东看他那副表情,知道他肯定明白了冯振昌的身份,感觉爽的很。
第二百一十八章
冯振昌钓鱼
  县长请吃饭的地方,在县招待所小餐厅,也是外观不起眼,但内里会让你眼前一亮的地方。
  县政府的秘书长在招待所门口迎候,“你好冯总,这边请,赵县长已经在里面恭候多时。”
  对县政府的这些机关,冯振昌也刻意了解过,知道秘书长这个职位不简单,一定是县长的心腹爱将,连声致谢。
  秘书长是知道冯家几个公司的规模,全县,乃至全市的私营企业,都无出其右者,一点不敢怠慢。
  小包间里,只有赵县长一个人,笑呵呵的向冯振昌伸出手,“冯总,快请!”
  冯振昌笑着双手握住赵县长的手,“县长太客气,我真有些担待不起。”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一个人面对一桌人,打个苦仗的准备,赵县长的这个安排,让他有些意外。
  殊不知,赵县长原来也是准备带着工商和招商局的一干人等接待他的,知道他是一个人来,把那些人都撤了下去,如果真那样做,就不像是商谈,有点像威逼。
  从这点安排上,也可以看出赵县长的精明之处。
  “你这样致富还不忘桑梓的优秀企业家绝对担待得起,要是县里多几个像冯总这样的人,那我的工作就好做多咯!对了,村里的那两家厂投产了吗?”
  “已经投产了,我今天带了一些主打产品,请两位领导品鉴。”
  他把刚生产出来几样炒货和酸菜以及茶叶,给赵县长和作陪的秘书长一人一包。
  “这个我们肯定收,不错,就看这包装,档次就不错,销路还好吧。”
  “销路不是问题,都是供给公司的便利店,从近期反馈的数据来看,在同类产品中,这几样都比较受欢迎。”
  当然受欢迎,因为便利店的员工也知道这是自有商品,推销起来更卖力,而且目前生产的这几样,不管是质量口味还是价格,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对,冯总家当然不愁销路,生产厂加上便利店,就是非常完美的产销一体化。”秘书长笑着说。
  “冯总,请,都是些家常菜,而且很抱歉,今天不能陪你喝酒,你知道的,下午还有好多会。”赵县长端起筷子让客。
  “我知道,所以更要感谢两位领导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来请我吃饭。”
  “再忙也得请你吃饭啊,”秘书长给冯振昌斟了一碗海参当归汤,笑着说,“冯总你可是我们的财神爷。”
  “不敢当。”冯振昌知道,肉戏来了。
  果然,赵县长陪他喝完汤,开门见山的说,“冯总,我听王镇长说,你又有一个新的投资计划是吧?”
  冯振昌就知道,王淦青肯定会找赵县长说这个事,他还知道,参加了村里工厂的剪彩后没两天,王淦青就自己跑到了省里,可他只见到了高志毅,说几个老总都在出差,问投资的事,说是总部的几个部门正在比较甄别各地的条件,当然不可能给他什么答复。
  “县长,不是我,是集团公司有新的投资计划,就我知道的,今年的投资计划很多,已经定下来的也不少,比如有在海南买地建另一家度假酒店的计划。”
  冯振昌再次澄清了一下,投资的主体不是他。
  “又建酒店?省城的那家酒店还没有营业吧?”
  “已经在装修,预计今年国庆前后正式对外营业,到时一定请县长和秘书长莅临。”
  “一定去,那是我们的荣幸!那家酒店我远远的看过,很有特色,我听说投资也很大?”
  “具体的我不太清楚,加上后期装修,好像是近两千万美金吧。”冯振昌轻飘飘的说出了个让两人都不淡定的数字。
  确实都淡定不起来,去年全县的财政收入,不足一点五亿,这里面还有不少是账面收入,因为全县的工业,主要是国企。
  比如排在第一位的,是年发电量一万多千瓦小时的南山水电站,排在之后的,就是县化肥厂和县酒厂,以及县自来水厂。
  至于外商投资,只有可怜的87万美元,这还是报告上粉饰过后的数字。
  “冯总,县里其实也缺高档酒店,不知道有没有考虑?”秘书长说。
  “怡佳快捷酒店今年准备大举扩张,但我听说目前主要定在市一级,”冯振昌都用“听说”这样的话来回答,表示自己没有决定权。
  赵县长把话题拉了回来,“那些我们不谈,冯总,我听说有一个投资千万的计划,是不是?具体是什么项目?”
  “是有,我跟王镇长也提了一嘴,今年准备投资三至五百万建一个蚕丝基地,然后投资相应的金额,准备建一个蚕丝被厂,目前集团负责投资的部门,好像正在和省里的好几个市联系。”
  这是赵县长第一次听到了准话,知道了投资项目,他就更淡定不起来,“冯总,你也是本地人,那你也知道,不论是蚕茧产量还是质量,我们县在全省都是名列前茅,不管是从感情还是商业角度来看,我们县都是最合适的地方,你说是吧!”
  作为主政一方的官员,这样的项目他们最喜欢,比如县里虽然板栗产量高,但那些板栗贸易公司,他们并不是太欢迎,因为他们就是每年秋天带来一笔钱收了板栗就走,并不会对县里的板栗行业产生其它积极的影响,而且产量多的时候,收购价格肯定低,就是高产的年份,农民增收也有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