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5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7/2763

  今天的晚宴,真是截然不同,他是第一次轻松的在这样的场合吃得很好。
  因为那些菜肴实在是太美味的缘故,不知不觉的,居然都吃得有些多。
  而自己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又是因为主人以身作则的缘故。
  沃伦伊斯特原本以为,冯一平主要是为了照顾他的那些美国手下——哦,现在应该称作自己的新同事,才在请柬里定下了那条不用穿正装的条款,但现在他明白,这位新老板,还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体贴下属,他定下那一条,主要就是为了他自己。
  主要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轻松自在,吃得舒心尽兴,今晚的晚宴,说是他们的年夜饭,他还真就是当年夜饭来吃。
  席间讨论的话题,也全在集中在美食和美景上,至于那些想谈国际和经济形势的,因为主人明显不感兴趣,最后便彻底绝迹。
  当然,也只有老板这样的实力,才能有实力这么随性真我。
  他很羡慕!
  ……
  此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经告辞离开,来得最迟的那两位此时还在。
  晚宴期间,他们关心的话题,可以说是一句都没聊,他们当然不好就这么走。
  说起来,他们的日子,现在也真的是辛苦。
  去年,无论是瑞银还是瑞信,都因为次贷造成了巨额的亏损,就说瑞银,在07年的损失,接近200亿美元,在08年的损失,更是接近400亿美元,以至于财大气粗如他们,也不得不在去年接受政府的救助。
  痛定思痛之后,他们已经干脆先后砍掉了造成损失的主要部门,投资银行部门,转而回归他们最擅长的业务,也是他们核心业务,财富管理业务。
  但雪上加霜的是,应该也是因为日子不好过,美国政府自去年开始,一直攻击他们帮助美国客户对美国政府隐瞒资产以离岸避税。
  应该是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太大的缘故,美国政府对他们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在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最终,也只能选择和美国政府和解。
  没办法,这样看起来因为次贷的缘故,有些疯癫的美国政府,真惹不起。
  道理,是讲不通的,他们清楚,那是一个眼睛始终只会看着别人的政府。
  而这个和解,将意味着他们首先将为此支付至少5亿美元以上的罚金,其次,将不得不提供部分美国客户的名单。
  世界上的众多高资产人士,纷纷选择瑞士银行的主要原因,就是瑞士的《银行保密法》,就在于瑞士的金融机构可以拒绝政府对客户账户的调查和监控,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存款人存在犯罪行为,否则账户的信息会受到永久性保护,任何政府机关,甚至是法院都无权调查与干涉。
  没有账户持有人所签署的法律文书,该账户信息永远都不会被第三方知晓。
  而他们的这一妥协,将极大的影响他们已经奉行了超过3个世纪的保密信条。
  实际上,他们统计过,就在和美国政府发生争议的这几个月,就可能流失了近1650亿瑞郎,也就是约合190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
  如果争议结束,显然,负面影响只会更大。
  他们并不清楚冯一平在对方银行的存款规模,但从己方的角度看,冯一平这样在他们家存放的现金,都高达数百亿美元,且未来的成长空间又非常巨大的稀缺客户,当然值得他们花最大的力气去巴结。
  “冯先生,非常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的信任,瑞银必将遵循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成为你财富最好的管理者。”
  “对二位所代表的银行,我一直非常信任。”他们的上赶着,也没有白费,冯一平的回应,也非常热情。
  “我非常欣赏以两位的银行为代表的瑞士银行业的专业和操守,我可以明确的向两位承诺,从现在到未来,两位的银行,将始终是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于他而言,因为不存在需要银行帮忙理财的需要,所以安全和私密,是他的首选。
  而这两点,在世界上,很难有金融机构比瑞士的银行还要做得好。
  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相比,瑞银和瑞信,除了金字招牌:保密,还在于他们是不上市的私人银行,还在于他们是采取合伙人制的私人银行。
  所谓合伙人制,意即经营者必须对银行经营和客户利益,负起个人的无限责任,这一点,很得冯一平的看重。
  有了他这句承诺,那两位觉得非常足够,这一趟也不算是白来。
  “冯,谢谢你,感谢你的信任。”两位很中年的白人,先后热情的握住冯一平的手道谢。
  而就在此时,罗总已经抵达慕尼黑机场,殷切的期待着新的三星团队的到来。
  只是不知道,他的这番上赶着,最后能不能有瑞士两家银行CEO那样的效果。
第七百二十六章
同样的烟火
  送走最后的两位宾客,冯一平脚步匆匆的来到楼上,女主人正和女儿窝在沙发上,有些睡眼惺忪的看着重播的春晚——这多少也算是一个仪式。
  “想要新年礼物吗?”他用有些诱惑性的声音问道。
  霎时,母女俩的眼睛马上亮了起来,“还有吗?”
  果然,她们啊,不管是6岁还是30岁,对来自最爱的人的意外礼物,总是没有任何抵抗力。
  “当然,来,快点跟我走。”冯一平抱起阿曼达。
  ……
  慕尼黑机场,在这个早春的深夜,虽然依旧亮如白昼,却人烟稀少,无论是候机的,还是抵达的,以及接机的,看起来都有些萎靡不振。
  机场这明亮的灯光效果,此时好像具有一流催眠效果,就连那不时响起的特别波澜不惊的广播,也都变成了催眠曲一般。
  也许,是在这样的深夜里,这样明亮的灯光,能给那些此时在这里经过或者短暂停留的本地人,以及异乡人,一种可以放松下来的安全感吧。
  罗总看着机场里此时不多的人,有些想起了往昔的那些激情飞扬的日子,那时,更年轻的自己,为了能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也有很多在这样的深夜,抵达这里,或者离开这里的经历。
  若干年后,在同样的时间段,来到同样的地方,过往的那些经历,却像多年前自己曾经喜欢不已影视剧一样,模糊到连大致的梗概都记不清楚。
  印象较为深刻的,也只有同样陌生的一些感受:签下一个大单子,做好一个大项目,因而又积累了可以向下一个更高职位冲刺的资本时的喜悦。
  只是,已经退居二线多年的他,真的很难再去体会一线的那些感受,成绩或者问题,现在到了他的手里,都会变成不同报告里不同的数字。
  数字,只冷冰冰的代表着结果。
  而他现在也只看重结果。
  当那架来自韩国的包机,在跑道上滑行的时候,离开温暖舒适的汽车的罗总,在格外空旷的机场上听着巨大的噪声,吹着冰冷的寒风,竟然又找回了一些年轻岁月时的激情。
  他进而相信,自己这次的重返一线,也能让自己重返荣耀。
  ……
  机舱门被精悍的安全人员打开,三星集团的少东家第三个踏上舷梯,他一眼就看到了下面笑容满面的罗总,便也笑着挥起手来。
  “李,”“罗,”他们采取了亚洲人一般不太会用的礼节,在这个早春的寒夜里,热情的拥抱,彼此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温度和欢欣,就像是多年未见的战友加兄弟。
  两方的随行人员俱都满脸高兴的看着他们,就像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一样,温情满满。
  可以肯定的说,在今天以前,无论是此时在拥抱的这两位,还是在旁边含笑看着,都想鼓掌的那些人,他们中的一方,都是另一方最提防,也可能最痛恨的对手。
  所谓世事,就是如此变幻无常。
  看着俏丽的金发职员递过来的花束,拥抱着的两位才分开彼此,李社长再一次致谢,“谢谢你罗,我早就期待着能和最优秀的同行会面,今天总算是得偿所愿。”
  但在今天之前,这位虽然满头银发,却风度一流的罗总,一直在三星半导体部门最不喜欢的人排行榜上,位列前茅。
  从总体上说,亚洲半导体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曾经在欧美半导体公司工作的那些亚裔的前辈,三星尤其如此。
  而作为西方主要存储公司负责人中唯一的亚裔,罗总自然不太受三星半导体很多人的待见。
  但现场此时当然感受不到半点这样的气息。
  因为是独子,从小就当作宏伟事业接班人培养的三星少东家,李社长的待人接物,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完美。
  这不禁让罗总想起了冯一平。
  果然,底蕴这个东西,还是非常重要,他心说。
  “这也是我们一直所期望的。”他说道。
  实则对此前的他们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不是太看得上三星,是,虽然单从市场份额来说,三星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人,但三星的行事,实在是太过小气,有些,是真的不太能上得了台面。
  同时,作为一家完全采用了现代管理机制的典型西方公司,他们对三星这样明显是想子承父业的家族制公司,有着天然的蔑视,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奉行这样早就该被淘汰的制度?
  这样看来,虽然表面上看,你们是一家实力雄厚的现代化跨国集团,但在内里,和被你们看不起的北边的那个同胞国家,其实是一个德行。
  罗总看着眼前的这位豪门的继承人,想着自己在他这个年岁时的成就,很为自己的真才实干骄傲。
  当然,现场同样感受不到半点这样的气息,罗总,那可是演技堪比港剧金牌演员的高人。
  “非常欢迎你的到来,我想,我们一定会有很多共同点。”罗总说道。
  他相信,这位李社长应该清楚自己口中的共同点中的一点,指的是什么。
  李社长又露出笑容来,“我也非常相信这一点。”
  此时还在伦敦的冯一平,才是他们真正需要警惕的对象,和冯一平相比,奇梦达?非常的不足为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