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1/2763

  “形势看起来不错啊,对吧,”他一边快步带着冯一平朝办公室走,一边安慰他,“你应该比我还清楚,这个时候,这么高级别的视察,无疑明确的表明了相关的态度。”
  “呼,到了,”他气喘吁吁的把冯一平放在沙发上,双手扶腰喘着粗气,“我让餐厅给你做点什么……哦,应该不用了。”
  金翎这时推门进来,“马总,”她看向躺在沙发上的冯一平,“在外面我就觉得你有些不对,你这是怎么了?”她伸手探了下冯一平的额头。
  “这些天一直绷得太紧,突然一下子放松下来……他这是有些乏力了。”老马解释道。
  “乏力?”金翎看着他的样子,又是心痛又是生气,为什么要给自己设置这样的目标?
  但看着躺在沙发上的冯一平,又说不出埋怨的话来,“现在形势不是挺好吗?”
  “就是,”老马附和着,正准备告辞,太阳这么好,办公室里这么亮,完全不用自己这个电灯泡,却听冯一平说道,“哪会有那么乐观。”
  这让他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来,“怎么说?”
  冯一平坐起来,接过金翎手中的热水,“要想房价未来不成为压在所有人身上的一座大山,要想让房地产不会让我们整个社会骑虎难下,我们可能要做到像新加坡那样的程度,就是让保障房体系,覆盖超过80%的居民。”
  “剩下的百分之十几的人,才通过市价购买别墅等商品房。”
  “这……”老马马上摇头,“这不可能!”
  让80%的人享受低于市价的保障房,怎么可能?
  因为冯一平对房地产的关注,他最近对这方面也有一些了解。
  在上世纪末我们启动房改时起,效仿的正是新加坡,当时提出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体系,最低收入家庭可承租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可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高收入家庭以市场价购租商品住房……
  但尤其是最近几年,哪儿还能看到经适房的踪影?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全部是用来建设商品房好吗?
  “是啊,”冯一平点头,“要杜绝高房价,重点不是在上头,而是在下面的各地政府。”
  “但在财政分权和标尺竞争的央地关系下,拥抱土地财政,是重基本建设、轻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最为理性和现实,以及最为轻松的选择。”
  “只要我们不能做到像新加坡那样,把土地出让金脱离现政府的支配,隔绝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我们便很难杜绝房价的上涨。”
  后来有些人说,什么“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那其实依然是有些自视甚高的牢骚。
  三四线城市就始终是你想回就回,能轻松容身的大后方吗?
  天真!
  到后来,随便哪一个地级市,房价不是至少上万?
  工作机会少,衣食行的成本可能还高,关键是服务更差。
  三四线城市中心区的上万一两万,还是一线城市郊区的三四万,你会选哪一个?
  “教育、医疗等让不少家庭负担重的方面不说,既然我们所有的土地都全是国有,那么国家便应该天然的负有为我们解决居者有其屋的责任。”冯一平小小的发了一句牢骚。
  房价这么高,真的只是因为地少?大错特错?
  还是拿新加坡来说,它国土面积,只有不到我们首都的5%,但人口总数,却比我们首都的四分之一还要多。
  人口密度远超过了我们的北上广深,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但以如此低的人均占地面积,那边依然为超过80%的国民提供了能轻松负担的住宅,而且是价廉质不低。
  老马只能安慰他,“我相信,你的努力,一定会有效果。”
第六百七十章
转移压力
  金翎问得就比较直接些,“真的是不乐观吗?”
  喝了几口热水的冯一平,好像又精神起来,“原本应该是不乐观,但是,我是谁啊,我可是冯一平!”
  老马有些无语的看了金翎一眼,金翎说道,“真是一副欠打的样子,对吧!”
  老马闻言狂点头,可不是吗?
  刚才还霜打了的茄子似的,现在却这么的精神焕发得意洋洋。
  所以,你又是来了一把先抑后扬吗?
  要不要总是这么得瑟?
  冯一平则好像是完全没有留意到他们的嫌弃,继续在自吹自擂,“嘿嘿,我可是做了这么大的努力,所以,怎么可能没有改变?”
  他站起来,动作很大的挥手,“我可以确定,如果没有我关注,事情不会有任何改变,我们多半会错过这次调整的好时机。”
  “但因为我这么热情的参与,你们等着吧,相关事态的发展,一定会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同志们,”他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要相信我们的决策层,改革开放这样完全没有任何先例和借鉴的伟大事业,我们现在都发展得这么好,何况是房地产这样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的领域?”
  老马心说,你这话,说得是不是迟了点哦同志,领导们可都走了。
  “更何况,呼吁各界关注这个问题的,是我,”冯一平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是我!”
  得,原来他这夸别人,主要也是为了夸自己。
  “是全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眼光超卓且精准,无论是对什么事的公开预测,迄今无一出错的我。”
  “我说的话,他们能不重视?”
  “是是是,谁敢不重视你啊。”金翎忍住把白眼翻到天际的念头,低声说道。
  老马则有些疑惑,他小声嘀咕着,“这难道是刚才偷喝酒了?”
  不会吧,和那样的领导会面的时候也有时间偷喝酒?
  哎,也不是没可能,酒壮怂人胆嘛。
  冯一平还在继续自夸,“知道吗,很多事,都是因为有我的缘故,所以都得到了改变,也一定会有改变。”
  “那句话怎么说的,我来,我看到,我改变。”
  老马皱起眉头,那话是这么说的?但管它怎么说呢,“一平,既然你都没事,那我先走一步,我手上的事还很多。”
  他是越来越觉得自己现在有些碍眼。
  在走廊上,他刚好碰到联袂走来的潘时敏和陆博士,两个人此时看起来都很高兴的样子,一个走起路来像是在跟着音乐跳舞,一个一边推着眼镜,一边卷袖子,看起来,就知道是志得意满,准备好好的大干一场的样子。
  老马对此相当的理解,在国内从商,本身做得出色,上头又明确的大力支持,这样的得意劲,他怎么可能不理解?
  “两位,一平和金总正在开会。”他确定,冯一平和金翎,现在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
  “这样啊,”陆博士并不是太失望,“那再找时间和冯总商量也行。”
  他找冯一平,具体并没有什么事,不过是高兴得有些难以排遣,所以想来找冯一平聊聊,顺便表表决心而已。
  老马跟上他,“陆博士,我可是一直想找你好好聊聊,你是硅谷最成功的华人职业经理人,对美国的电商,了解得也会比我要透彻,有些问题我很想想你请教。”
  “马总你客气,对电商,我是有一些了解,但要说理解,肯定没有你深刻,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就美国电商的特点,做一些交流。”
  “我一直想要了解的,是eBay和亚马逊,他们两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布局,我其实挺羡慕亚马逊推出的那款电子书……”
  “那确实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甚至是会让苹果都会感受到威胁的产品,但我觉得,亚马逊最有远见的布局,应该是他们在云计算方面的投资。”陆博士补充道。
  老马亲热的搭着陆博士的肩膀,“是吧,我还听说,他们也一直在研发无人店的技术……这些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对吗,所以我一直在想,博士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去我们那看看,你看,这里研发的很多项目,最后都是应用于电商……我跟你说,这个时候的西湖,可是最有魅力的时候……”
  朝那边办公室看了几眼的潘时敏忍不住插了一句,“马总,在你口中,无论是几月份,西湖都是最有魅力的时候?”
  老马一点都不觉得尴尬,非常理直气壮,也非常有冯一平风范的说,“当然,那可是西湖!”
  潘时敏没好气的撇了撇嘴,“去了那么多次,我怎么就感受不到?”
  她来找冯一平,是有正经事。
  领导都到机场来看了,看起来领导对他又是那么认可,而一直关注航空市场的她,也非常清楚,现在正是在航空界检漏的难得的时候。
  不说收购那些经营面临巨大压力的航空公司,就是用不高的价格,把波音和空客正在生产,但看起来会面临交付问题的那些飞机接下来,便可以迅速的组建起一个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来。
  因为次贷,国外的航空市场,确实出现了下滑,但国内的影响却并不大,何况嘉盛已经成功的涉足了旅游,整合航空业,已经相当有必要。
  更别说,现在相关的从业者,比如那些航运从业者,都知道现在是入场买船的好时候——有些公司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有些造船厂为了不让快做好的货砸自己手里,都会选择以较低的价格把这些市场旺的时候,都要排队才能拿到的船推向市场。
  冯一平眼光那么好,他不可能看不到这样的机遇。
  有可能,是冯一平不在乎这样的机遇,但从开始到现在,潘时敏可一直都是想做民营航空女王的人。
  她觉得自己应该要想办法让冯一平重视这样的好机会。
  所以,那里现在真是开会?
  直觉告诉她,这事值得怀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