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2763

  回到久违的家里,黄静萍还有些闷闷不乐,冯一平放好水,烧好熏香,找了首舒缓绵软的钢琴曲,准备学那鸳鸯,戏水一番,他已经好几天没洗澡。
  黄静萍任他褪去自己身上的衣服,末了一把抱住他,“可是,那里面的衣服,都是你买给我的!”
  她原来生气的是这个,女孩子就是这样,她在意的不是那些衣服值多少钱,而是穿着那些衣服曾经经历的事,在她心里,那些衣服,其实不仅仅是衣服,即使航空公司赔了一样的衣服回来,也不是冯一平买的那些。
  冯一平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女孩子始终一年接一年,乐此不疲的问,“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穿的是什么衣服?”“第一次接吻的时候,我穿的是什么衣服?”“第一次把我交给你的时候,我穿的是什么衣服?”
  其实,她们问的真不是衣服。
  “没事,大不了再去给你买同样的就好。”黄静萍像八爪鱼一样的趴在他身上,还是撅着嘴。
  “那我再努努力,过几年我们自己买飞机好不好,到时把整个衣柜搬上去,也不会掉一粒扣子。”
  “噗哧。”黄静萍总算笑了。
  ……
  冯一平看着校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想不通,你说这些还要爸妈陪着来报到的同学,在家里该得是多么得宠啊!那些女生也就罢了,还有些爷们,也不害臊的还让家长陪着来,啧啧!
  一路走上来,间间寝室里都欢声笑语的,大家都乐呵呵的分享着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土特产,冯一平他们寝室也一样,推开门,酒香肉香扑鼻而来。
  好家伙,桌子上放着的都是各种硬菜,红肠,酱板鸭,袋装羊肉,煮熟的清酱肉,还有苹果、松子、怪味豆、果脯等,“快来一平,”金宝小心的关上门,“就等你呢!”
  “等我的人呢还是等我的东西?”他笑着掏出用纸包着的鸭脖子,之前在家里用微波炉热了一下,现在还温温的,还有一大包糖炒板栗。
  “呵呵,好东西!”大家七手八脚的把包装撕开,倒在油纸上。
  “给,”梁永高递给冯一平一个一次性的杯子,里面有大半杯酒,“这也是好东西,我从我爸酒柜里拿的,好喝还滋补。”
  这是他们那旮瘩的特产,人参葡萄酒。
  “来,人也齐了,我们举杯,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新的世纪里,万事胜意!”
  “干!”这种气氛冯一平还真挺喜欢。
  韩贵亮左手拿着一截红肠,右手拿着根鸭脖子,嘴里正嚼着酱板鸭,那叫一个忙啊,“怎么就这么怪呢?早上在家里的时候,还什么都吃不下呢,怎么这会就觉得这么饿呢?”
  “哈哈,我也一样。”梁永高说,其实吧,冯一平感觉也一样。
  “一平,我敬你,话我不多说,都在酒里。”颜志达笑着向冯一平举杯。
  冯一平明白他的意思,以他的性子,叫他当面服软认怂不可能,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很低姿态。
  “好,新的一年,让我们大家都有个新的开始。”
  还惦记着公司的事,陪着他们狂欢了一会,冯一平准备告辞,“等等。”陆文青从原本属于冯一平的那张床上拿出一个布袋子,那儿现在是大家放东西的地方。
  “这是我家里种的小米,熬粥还行,还有几斤苦荞面,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你带回去也算尝尝鲜吧!还有年前拿的五百块钱。”
  “谢谢你啊老陆,我去年就提了那么一嘴,你就放在了心上,这可都是好东西,到时我做好了,请大家去家里吃饭。”冯一平把钱塞进口袋,接过袋子,“哟,这还挺重的,老陆,送送我呗!”
  冯一平当然不是要陆文青帮他提东西,半路上就自己拿着,“老陆,我们刚好在附近开了一家店,你成绩很好,放假的时候也不用总是泡在图书馆,我想你周末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去店里帮帮忙,放心,不要你白帮,给工资的。”冯一平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
  “一平,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真不用这么麻烦,今年我估计能多接几家家教。”
  话说开了,冯一平也不再藏着,“得了吧,家教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你辅导人一个小时,来回骑车还要花一个多小时,便利店就在旁边,肯定方便吧,是兄弟,就别说那么见外的话,帮帮忙,好吧,你想啊,你去便利店,其实就是帮我赚钱,你说呢?”
  “行,那我也不矫情。”见冯一平说的诚恳,陆文青最终答应了下来。
  其实,寝室的室友中,冯一平感觉最亲近的就是平时话不多的陆文青,可能是他家的条件和他的性格,和之前的自己很像吧。
  刚到办公室坐下不久,方颍芝端着一杯茶走了进来,“怎么大中午的就喝酒,老远就能闻到你身上的酒气,快喝口茶。”
  “谢谢啊,情人节要销售的礼品都准备好了吗?”
  “各门店的POP都已经布置好,送到的鲜花,也都已经包装好,物流公司反应,晚上和明天还陆续有货到,货源是充足的。”
  “那好,谢谢你!”
  “那你忙。”方颍芝退出去,轻轻关上门。
  他拿起电话,给梁永高拨过去,“永高,问问哥几个,后天要花吗,要巧克力吗,有要的说一声,我给你们准备好。”
第二百零九章
继续烧钱
  包卓远这个春节过的不太好,他和冯一平这个年轻的过分的老板,虽然前后也没见过几面,却像忘年交一般,冯一平很信任他,他也很信任冯一平,相信冯一平能带领杂志社,走到他描述的那一步。
  然而,杂志已经发行了两期,也向那些目标客户派发了两期,所有费用加起来百多万,虽然有些进展,但是和投入比起来,那都不值一提。
  而且包卓远也清楚,对杂志感兴趣的这些企业,主要还是对冯一平连载的蓝海战略感兴趣,如果不是连载的蓝海战略撑着,估计成绩会更惨淡。
  参加去年的年终大会时,他了解了嘉盛的情况,像杂志社这样投入不少,纯亏钱,而且暂时还看不到什么希望的企业,除他之外,别无分号。
  必须要有所改变,他想。
  于是,冯一平早上还抱着黄静萍酣睡时,就被电话吵醒了,一看是包卓远来电,得,不用睡了。
  黄静萍抱着他,在他胸口拱了几下,冯一平在她屁屁上拍了几下,“我要去接电话。”
  “嗯,我去准备早餐。”
  冯一平到书房,用固话给老包打过去,这年月,手机接电话也是要钱的,而且香港虽然回归了好几年,香港打过来的电话还算国际长途,不是花不起那个钱,是受不了那个宰。
  “包总,新年好!”冯一平用粤语跟他说。
  “新年好一平。”包卓远的普通话,还是那么难懂,说来这几个字之后,也改用粤语。
  “一平,就现在反馈回来的第二期的情况,也不乐观,我看了最新的财务报表,自觉压力很大,思来想去,我还是想加大在本埠的发行力度,对那些发行商做一些让步,毕竟像我们这样的新办杂志,不准降价销售,不接受退刊,这条件是有些苛刻,你看呢?”
  “包总,我明白你是为我考虑,为杂志社考虑,我非常感谢!不过,现在说第二期的情况,还为时过早,寄出去的那些杂志,有好多应该还没送到,接下来的几天,可能会有一些好消息吧。”
  今天才十三号,寄到欧美的杂志,肯定还没被签收。
  “我知道,不过一平,一叶知秋,从本地企业的反应来看,还是不太乐观,所以我觉得,改变势在必行,而且越早改一天,我们的亏损就能少一分。”
  黄静萍把一杯热牛奶送到冯一平手上,对他比了个口型,“趁热喝。”
  冯一平拉过她的手,亲了一下,“包总,我之前的想法是有些乐观,但是现在,还没有到必须要做你说的那些改变的时候,我始终坚信,最迟,在我们的第三期杂志发行后,状况一定会有极大的改观。因此,我还是坚持现在的做法不动摇,要么做成我目标中的杂志,要么就不做,你是知道我的初衷的,我不想做一份没有国际影响力,只能勉力糊口的地区性杂志,不成功,便成仁。我想你要做好前三期的杂志都是烧钱的准备,不过,要朝好处想,我们这样烧钱,和那些危机重重的互联网公司一比,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同时,我希望你能向杂志社的同仁们传达清楚我的意思,一定要把他的信心和积极性鼓动起来,我个人非常感谢他们的努力工作,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准备好第三期杂志,第三期杂志很关键,希望这期杂志的水准也是最高的。这期杂志,我还是想干涉一下,这期的重点,还是要放在互联网泡沫上,我断定,在下月中旬,泡沫就会破裂,请以这个为方向,组织一批高水平的文章。”
  冯一平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定,包卓远知道没有再商量的必要,“那行,我一定做好你交代的工作,同时,我还有一个建议,你的蓝海战略,是不是可以考虑单独发行。”
  包卓远这也是为他着想,杂志社前途未卜,但是冯一平的那篇专著,绝对会火。
  但是,冯一平就是想用这些文章,替杂志社吸引目标客户,这个时候怎么好放弃?
  “对了包总,还想麻烦你给我物色几个有经验的金融业人士,上半年,我想再成立一家投资公司,方向是全球金融投资。”
  这一轮互联网泡沫的操作过后,冯一平想让属于自己的专业人士,继续在原油期货上投资,今年原油价格将继续大幅上涨,并在9月份创下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他没有精力一直关注。
  “好的,这没问题。”以包卓远在杂志业从业多年的积累的人脉来说,这些都是小事。
  “今天要去公司吗?”厨房的小餐桌上,黄静萍给冯一平端上香喷喷的小米粥。
  “工作已经交代下去,公司去看一眼就行,不过要去学校,要给老师们送杂志。”
  “那我就不跟你去了,我在家好好收拾收拾。”
  “行,我晚上回来再好好收拾你!”
  黄静萍白了他一眼。
  到班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很不巧,高珩还在,也是,刚开学,他有很多工作要汇报,就是没工作汇报也要勤跑着点,谁知道开学后的选举,会不会把他给选下去呢。
  “新杂志是吧!”陈老师主动接过去,“你坐,”当场就看了起来。
  “一平,还有吗?也给我一本。”高珩笑着跟他说。
  “对不起,带的不多,沿路都送给老师们了。”冯一平耸了耸肩。
  拜托,我一本杂志也要花钱的好不好,折算下来,能称好几斤肉的呢,凭什么白送给你!
  陈老师专心致志的看了大约十来分钟工夫,掩卷叹道,“耳目一新啊,一平,你真的没考虑把它单独发行?”
  这是今天第二次有人跟他提这个话题,“陈老师,肯定是要单独发行的,但不是现在。”
  陈老师明白他的用意,“也好,你才一年级,等到二年级出书也不迟。”
  “说起这个,陈老师,我还有一个想法想跟您商量?”
  “你说。”
  “我想着,能不能成立一个类似众筹的社团,同学们联合起来做一些事,也算是学以致用吧。”冯一平说,“这样的社团,学校能批准吗?我作为发起人,是不是可以作为社长?”
  如果能作为社长成立一个这样的社团,那就能很轻松的挖掘出一些人才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