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4/2763

  结果长大了才发现,在很多事上,依然会是大家喜欢什么,才比较重要。
  看着路边那正在兴建的小区,她是高兴的。
  在她眼中,这些正在建设中的房子,便意味着众多的机会,谁家搬了新家,还不会买新家具?
  她其实并不是太明白,说起来,这些年过去,市里的工商业,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最大的工业企业,依然是当初一平在上高中时,收购的金属制品厂,当然,现在的金属制品厂,和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不但占据了市里唯一的一个工业园三分之一的地盘,在全国,还有另外四处规模更大的工厂。
  换做很多人,自己的公司有了这样的规模,一定早就在后面冠上“集团”的字样,但金属制品厂,依然是那个名字。
  但说起来,当年收购之后,就改成了金属制品公司,但在市里,大家依然习惯性的称呼它为金属制品厂。
  就连官方有时都这样称呼,林慧想,这可能因为它是市里当年的国企,唯一活下来的一家,以及又像当年初创办时的一样,又是市里效益最好的一家工厂,让市里骄傲的一家工厂吧。
  听爱看报纸的老爸说,因为一平的电动汽车公司,已经定下来国产,市里从去年开始,一直在主动动员金属制品厂扩大规模,有这么好的条件,当然要生产汽车配件。
  市里还希望以此为契机,新建一个汽车配件产业园……
  但尽管从她的感觉来看,市里这些年在工商业上,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也就是,市里这些年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现在连城市规模都已经小于五里坳,但奇怪的是,这小区却是越建越多,也不知道,买这些房子的,都是哪里人。
  或许是,是像自己这样,市里的好多家庭,都有不止一套房?
  又或者,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所有才有很多人跑到市里买房子?
  要说市里现在最知名的,依然是教育。
  市一中的名气,比以往还要响,除了她以前多年的积累,从市一中走出了一平这样的一个知名校友,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虽然从初中之后,自己和这位远房表弟,便隔得很远,加起来都没见过几面,但她总感觉,他就好像一直在自己身边一样——她有一次对老公说出了这样的感慨,当时他便笑着提醒,“你这样的话,绝不能在你爸妈面前说,他们会觉得,你说的这话不吉利。”
  后来因为有一次没管住嘴,她还真因为这个,被老爸教训了一通,“怎么像一直在身边一样?一平现在好好的。”
  她非常确定,这应该是她认识的很多同学的共同遭遇。
  不管他们现在有什么成就,在自己爸妈眼中,都不可能跟他们共同的同学,冯一平相提并论。
  好在是这样的父母很多,连那些自己的孩子和一平并不是同学的父母也一样,不然,她想一定会有很多人怀疑,自己不爸妈是亲生的,是从门前挂着的篮子里捡的、路边捡的,或者是,垃圾桶里捡的……
  站在门口的保安认出她的车来,像模像样的给她敬了一个礼,保安室里控制电动门的那位,也站起来朝她致意……这是市里最好,哦不,卖得最贵的别墅区让有些人羡慕的一个方面。
  她把车停在门前,看了一下手表,匆匆的走进家里,“爸,妈,奕孜。”
  正在换鞋的时候,女儿奕孜扑了过来,“妈妈。”
  看着眼睛红红的女儿,她惊讶的问道,“孜孜,你这是怎么了?”
  不可能是爸妈教训了她,爸妈就只会教训自己。
  “怎么了?”这时才追上外孙女的林开明说道,“我还想问你们两个怎么了?”
  妈妈这时从厨房走出来,“回来了,刚好一起吃饭,孜孜,和妈妈一起去洗手,好不好?”
  等到坐到餐桌上,林慧才从妈妈哪里听清楚了原委,女儿今天在学校遭到了老师的批评,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女儿挨批的原因,爸妈分析,是因为他和老公,忘了提前给老师送上该有的心意。
  这个结论,并不难得出,孜孜他们班,今天受批评的,不止她一个,家长们一起聊了几句,便马上清楚了这是怎么回事。
  “开学的时候我就跟你们说,一定不要忘了,一定不要忘了,结果,你们还是忘了,现在知道结果了?”
  “好了爸。”林慧打断了爸爸的批评,或者说是牢骚。
  孩子还小,不好在她面前说这个。
  要说,也真怪他们夫妻两个,开学的那天,人太多,准备好的红包,没机会送出去,这两天店里的生意一忙,一下还真把这事忘到了耳后。
  主要也是女儿今年刚上小学,他们还没太适应这样的规矩,毕竟他们以前读小学,包括中学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规矩。
  “孜孜,好好吃,妈妈下午送你上学。”
  ……
  晚上七点,林慧在江边的大帝王海鲜酒楼前,等到了女儿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以及数学老师,两位都是女性,恰好还都姓陈。
  下午到校时,找老师的家长不止她一个,但只有她成功的请到了两位老师。
  虽然说,她也觉得自己这富起来富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做生意这么些年,说话做事,还算是有一套。
  “两位老师,欢迎欢迎。”
  “林总,你太客气了。”老陈老师说。
  大帝王这名字虽然俗,但却是市里最高档的海鲜餐厅,寻常人家,根本就光顾不起。
  “哪里哪里,能请到两位老师,是我的荣幸,两位,请。”
  “林总,不好意思,”老陈老师拿出手机,“哦老公,我在望江路,晚上你自己解决吧……什么,你也在望江路?”
  林慧马上说,“是陈老师你先生?那刚好一起啊,我订的是大包间。”
  “那怎么好意思。”老陈老师说,但不过三分钟后,她们就在门口等到了老陈老师的老公。
  林慧一眼就看出,那位从现代上下来的人,多半是体制内的。
  果然,一介绍,这位是工商的,但听起来,并没有担任什么领导职务,应该连副科都不是。
  接过林慧的名片后,连连陈赞,“原来市里最大的家具城,是林总的生意。”
  “糊口而已,”林慧笑着说,“但两位老师要是看上了什么家具,给我说一声就好。”
  “朋友有这方面的需要,也别忘了给我介绍生意。”
  听到她这话,那三位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一些,老陈老师说,“说起这个,我还真有个朋友年底准备搬新家……”
  林慧都不问是他的什么朋友,“到时给我打个电话就好,一定让你朋友满意。”
  “那我就先多谢了。”老陈老师说。
  她口中的朋友,其实是她娘家侄子。
  这时服务员把林慧点的红酒送过来,她亲自端着酒瓶给那三位倒酒,“孜孜以后,就拜托两位老师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老陈老师说,“但是林总,孩子的教育啊,家长也很关键,对了,你是哪里毕业的?”
  “说起来不好意思,读书的时候没心思读,我只读到了初中,奕孜以后还得两位老师多帮忙。”
  “哦。”听了她这话,那三位顿时都忍不住有些轻视,享受她的招待,也更觉得心安理得了些。
  “要说,在我们市里,初中升高中,确实是一道坎,”成功的跨过了这道坎的小陈老师说,她跟着随便问了一句,“林总初中是在哪个学校。”
  “梁家河中学。”林慧说。
  “梁家河?”两位陈老师同时叫道。
  “是,五里坳的梁家河。”林慧补充道。
  “那是个好学校啊,”老陈老师说,“冯总,不就是从那里毕业的?哎林总,你当年在学校里见过冯总吗?”
  “见过,”林慧点头,“我们还是同学。”
  “同学?你和他一期?”这下,那三位都来了兴致。
  “我们还同班。”林慧说。
  看着那三位讶异的神情,林慧干脆决定,把另一层关系也说来,“我还是一平的表姐。”
  这些年她从来没有主动提起的这层关系,杀伤力果然不小。
  “哦……啊?”正在夹菜的老陈老师,头突然重重的点了一下,或者说,栽了一下。
  她老公的酒杯僵在空中,小陈老师手里的筷子,有一只掉在了桌上。
  “我们家就在学校对面,一平当初,还经常被我爸妈叫到家里吃饭。”
  “大家别客气,吃菜啊。”
  “腾”的一声,桌旁就她坐着,另外的三位都站了起来,“林总你吃菜。”
  老陈老师的老公端起酒,“林总,我……我敬你一杯,你随意,你随意……”他声音都有些颤。
第六百三十七章
还是家里好
  才8点多,林慧被原本是她要恭送的那三位,恭送了出来,刚来开车门,老陈老师的老公,便不由分说的把一个大袋子放到副驾上,“这是给孜孜和外公外婆带的宵夜,林总,您慢走,路上小心。”
  林慧知道,这就跟刚才买单一样,推脱不掉,主要是她确实也不想和这些人多待,寒暄了几句,便驱车回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