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2/2763

  “技术含量呢?”他问道。
  “我查过资料,原来在01年的CES展览上,就出现过这样的产品的雏形,就是几节干电池加一个转换器,”库克拿出几张答应的图片来,“原理上,冯的这款产品,和这个没有区别,不过是把干电池换成了锂电池。”
  “也就是电源IC算得上有些技术要求。”
  这样功用的集成电路,对苹果来说,哪算是事?
  但他们谁都没有提苹果是不是也做这样的产品,不只是因为他们还要节操,也是因为,他们尽管没有看到实物,但他们知道,要做得比冯一平的产品还好太多,这不太现实。
  更尴尬的,是这个定价,42美元。
  虽然他们觉得这个价格有些高,但要是苹果推出类似的产品,更是不能低,相对来说,至少80美元,才能体现出苹果的格调,可是,这玩意卖80美元,估计最铁的苹果粉丝也接受无能。
  一个手机才199,这样一个配件就要80?
  但定价低了,又没意思,况且,价格战,他们不屑去打,他们还知道,就是打也打不过啊。
  和一家中国公司拼价格?
  何况,不得不说,主要也是因为冯一平的缘故,包括神奇工坊在内,他麾下的那些中国公司,目前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档次并不低。
  库克叹了一口气,“冯的公司,总是和他一样,善于发现这样的机会。”
  “是因为冯。”乔布斯说。
  他对神奇工坊的印象很深,因为那里的氛围,非常轻松,不像自己公司的核心设计团队,总是紧绷着,导致每一个重大项目结束之后,总有一些人因为压力太大不能坚持,而选择离开。
  原本他一直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在那样的氛围下,那个年轻的团队,依然能拿出那么多作品来,但现在他有了答案,他同时确信,这会是最正确的答案。
  原因就是,神奇工坊研发的每一个产品,在一开始的时候,冯一平就知道那个产品最终应该是什么样的,有着怎样的性能。
  好像那些还不曾出现过的产品,他已经使用过多次一样。
  有这样明确的目标做指引,那研发起来,自然会是事半功倍。
  想到这里,他猛然一惊,当前正在研发的那款产品,冯的公司不会也在研发吧。
  库克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马上说道,“我看不会。”
  “至少目前不会。”
  “我认为,冯的公司,目前尚不具备研发那款产品的能力,同时,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我们研发中的产品,未来的竞争,一定会很激烈。”
  对未来市场的发展,他们现在就有了清楚的认识,安卓智能手机阵营里的厮杀,一定会非常激烈。
  “按冯的风格,他应该不会涉足这样的行业,在有了安卓之后,只要掌握了面板这样利润不低的主要部件,他就能非常轻松的从这个行业赚取不错的利润。”
  乔布斯想了一下,也觉得库克说的是对的,但他补充了一点,“他还有可能涉足其它重要的配件。”
  要说,他们俩对冯一平是真了解,眼光也真不错。
  “要不赌个10美元,看这款移动电源,明天的团购数量会是多少?”
  乔布斯想都不想的说,“5万。”
  “那我就10万,”库克说,“对了,公司内部,要不要……”
  乔布斯摆摆手,“随他们。”
  ……
  第二天的团购,自然是火爆得理所当然,这玩意,从外观上,看起来和iPhone可真是绝配,何况紧急的时候还能派上用场。
  再说,相对总价来说,4美元可是一个不错的优惠。
  到当晚截止时,数量轻轻松松的达到了112309。
  冯一平听到这个消息后,又忍不住开怀大笑,宏达电G1的销量,虽然也让他高兴,但哪有自己的亲儿子表现出色的效果好?
  而就在这一天,苏世明的心,却彻底的凉成了冰。
第六百一十七章
妥协
  因为今天还没有受到黑石这边明确的答复,高盛的一位副总裁,中午给他的办公室打来电话,话说得还算委婉,但意思却非常的强硬。
  刨去什么“在这个大家的日子都艰难的时候,谁的耐心都有限……”这些表层的意思之后,他的话,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如果敬酒不吃,那么,只能吃罚酒。”
  这是苏世明听秘书转述了两遍之后,亲自总结出来的核心意思。
  这样带有威胁恐吓意味的话,他怕了吗?
  还真有些担心。
  因为他深知,高盛这样的公司,可绝不是只会虚言恫吓的货色,而最近,因为情势艰难的缘故,高盛的行事,变得更为激进。
  之所以要向他们表明这层意思,而不是直接动手,恐怕还是多少顾及到大局的缘故。
  如果在所有人都努力救市的时候,高盛再亲自下场针对黑石,怕是保尔森那里也不答应。
  但如果高盛下了决心,那他真可能会无所顾忌,想想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吧,他们之所以落得一个卖身一个破产的下场,高盛在其中,真的是劳苦功高。
  高盛如果真的下手,我们能不能顶住?
  如果我就死抓着希尔顿不放,高盛会怎么下手?
  不,现在还得算上冯一平。
  对冯一平,恼火归恼火,但他一直不敢轻视,而当冯一平和高盛联手的时候,无论怎么想,他心里,其实都没有多少把握。
  这个晚上,苏世明办公室的灯,也加入了华尔街夜不眠的行列。
  几乎就在神奇工坊的充电宝,结束团购的时候,他的副手神色仓惶的闯进他的办公室,“斯蒂芬。”来人气喘吁吁地叫道。
  苏世明一见他的脸色,心头就不由得一紧,“什么事?”
  “我刚得到消息,”那位一屁股坐下来,狠狠的扯开领带,“他们已经决定,在明天强行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
  “什么?”苏世明猛的站了起来,“在这个时候,他们接管互惠银行?”
  所谓的强行接管,实际上就是宣告互惠银行的倒闭。
  但互惠银行,可是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之一,在全美的储贷银行中,它的网点最多,总资产也超过3000亿美元,客户上千万。
  就在救市方案正在紧锣密鼓的商讨的时候,他们决定让互助银行也倒闭?
  “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小摩,”副手说,“联邦保险公司和联储,询问他们对互惠银行商业银行子公司的有没有兴趣。”
  “你知道,为了确保储户存款的安全,互惠银行这一部分业务,完整的剥离出去最好。”
  苏世明当然知道这一点,不然,且不说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候,互惠银行倒闭,会给市场带来多大冲击,单就说如果互惠银行储户的存款受损,那同样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就像我们国家,如果商业银行倒闭,赔偿的上限在50万一样,所有的国家在这方面的规定都是类似的,在美国,这个上限是10万美元。
  因此在商业银行倒闭以后,存款损失最大的,都会是大额储户,也就是,都是有钱人或者有钱的机构。
  谁知道让那些有钱的家伙,在救市已经在进行的时候,再遭受这样的损失,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来?
  重要的是,储户受损的时候,政府也会遭受损失。
  首当其冲的,就是准备接管互惠银行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已投保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存款人。
  互惠银行倒闭,要向储户赔偿损失的,正是它。
  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说是公司,实际上是一家联邦机构,所以它的损失,就是联邦的损失。
  要说今年,它的损失已经足够大,单就因迪美倒闭,他们就已经赔付了上百亿美元,如果再来一个块头更大的华盛顿互惠,那这家此前本来无需政府拨款的机构,怕也是要政府拨款来填窟窿。
  对华花生屯的那些人来说,当然把这一部分剥离出去,交给一个稳定的大银行来负责最好。
  “你能猜到小摩他们准备出价多少吗?”副手又自问自答,“他们说,最多只出19亿美元。”
  “19亿?”身为局外人的苏世明也淡定不起来。
  他大概清楚互惠银行商业银行子公司的规模,那包括遍布全国的超过5000家网点,资产怎么算,也得有1000亿美元,只出19亿?
  虽然小摩也必须对那过千万储户的存款担保,但这怎么算,都是一笔在划算不过的买卖,因为,那就等于他们直接多了超过千万个客户。
  怎么能这么贱卖?
  关键是,在这样的时候这么贱卖。
  因为,很有可能再过一两个星期,救市计划就能通过,危机就能解除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