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5/2763

  他们也觉得冯一平这话有些不对味了。
  冯一平笑吟吟的看着他们,“我相信,现在可能没有,但以后呢?”
  “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马上有几个人说。
  冯一平点头表示听到了,“但是,为了防微杜渐,我们觉得,还是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所以,我们最后决定,从今年起,我们每一位,都必须到最偏远的农村,支教至少一个月。”
  “啊?”大家顿时开了锅。
  “一个月而已,很快的啦。”看着他们的反应,冯一平此时就像喝了一碗冰镇的酸梅汁一样舒爽,嘿嘿,好多年前就想干这样的事咯。
  “冯总,最偏远是指?”小郭郭怯生生的问。
  “不一定是远,重点是偏,具体的说,大概会在不通车的地方。”
  “啊?”
  “当然,大家可以选择,是喜欢西北呢,还是西南,要尊重大家的选择权嘛。”
  好几双眼睛恶狠狠的盯着他,这还叫有选择权?
  冯一平更来劲了,“比如小郭郭你,可以选择到西北,领略一下地道的北方风光。”
  “冯总,我领略过……”
  “我知道,我知道,但那边的才更地道嘛,”冯一平说,“这其实是集团一个重要的慈善项目,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事响应,所以,此时尤其需要一些榜样。”
  “我想,没有比在座的各位更好的人选了。”
  “大家都会支持我的,对吧,”他站了起来,“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
其实不想走
  到嘉盛传媒的时候,冯一平有些心事重重,出来的时候,心情却格外的爽朗。
  一想到里面那些家伙刚才的表情,他们全身上下,所表现出来“不想去”的样子,他就忍不住想笑,哈哈,这有时候,好心情啊,还真就是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
  他没怎么看过自己艺人的戏,但却有些等不及看他们接下来那至少一个月的“好戏”。
  他有些不清楚,里面那些自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家伙,有没有明白另一个道理,所谓偏远,除了偏和远,最基本的,那就是条件差,也就是,非常穷困。
  把这些习惯了锦衣玉食的家伙,丢在那样的地方一个月,那么,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变形记?真香系列剧?……
  噫,真是想想就心生万分期待哦。
  等到上车的时候,他才发现少了一个人,柯林斯呢?
  “他们约好了先去逛街,晚餐时回公司餐厅。”玛丽卡解释道。
  “哦。”冯一平了然,这一阵子,不管是王府井还是潘家园,又或者是秀水街,都是各路老外,尤其是老外中的女老外——从第一夫人到超级富豪老婆到趁奥运来旅游的各国女士们,争相去打卡的目的地。
  据信,我们在奥运中的投入,有相当一部分,将从这些地方收回来。
  “你呢,不喜欢逛吗?”冯一平升起了车里的小隔板。
  这个自诩眼光敏锐的大猪蹄子,并没有感受到旗下女艺人之间的隔阂对立和排斥。
  玛丽卡握住他的手,“我喜欢和你在一起。”
  “对不起。”冯一平伸手理了下她的头发,这么多人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还真没有在一起的机会,今天这一段,才算是短暂的同行。
  为了这一段同行,他还不得不设计了一个接下来他们的目的地顺路的桥段,当然,原本是要带着电灯泡柯林斯,现在这样更好。
  “奥运过后,我们计划一次旅游好吗?你喜欢去哪里?”
  “嗯,”马利克抿着嘴巴认真的想了一下,然后说道,“你觉得,印度怎么样?”
  “呵呵,好,没问题,”冯一平正想着自己有些失算,早知道会这样,应该开一辆空间更大的加长车出来,自己随身带的手机响起来,“哦,是他。”
  玛丽卡见状,马上安静下来。
  “嗨马丁,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苏铭天从助理手中接过手机,边走边说,“冯,你说得太对了,他来找我,果然没有别的事。”
  苏铭天简要的跟冯一平说了和孙正义会面的情况,他用话把孙正义堵得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的事,自然也说了。
  “呵呵,谢谢你马丁。”
  “不用客气,这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在冯一平面前,苏铭天也很干脆。
  他之所以站在冯一平这边,是因为和冯一平合作,而不是和孙正义合作,能给WPP带来更大的利益。
  冯一平喜欢这样干脆的人。
  ……
  苏铭天此时在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忙,但另外一位苏家兄弟,此时却准备着离开。
  嘉盛假日酒店里,苏世民正在会客室里和新老朋友们道别。
  他笑声爽朗,言语热情,说起来,也说这短短的几天,自己收获满满,一副此行的成果远超期待的做派。
  但他身边的那些工作人员,却轻易的看出了他的不爽。
  这一次,那真是一点都不爽。
  虽然也参加了不少高端的官方和私人的盛会,见到了不少新老朋友,但在筹资方面,却是一无所得。
  这一次,苏世民深深的感到,自己在中国的这些老朋友,和自己在美国的那些“老朋友”,也就是华尔街上的那些同行们,真是越来越像。
  雪中送炭?不存在的!
  类似落井下石的行为,倒是有不少。
  但他觉得,这好像也不应该怪自己在中国的这些老朋友,中国的这些老朋友,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样,除了通过过去一些打碎牙齿朝肚子里咽的情况所吸取的教训,也和他们有最好的老师有关。
  而最好的老师,自然就是黑石、高盛、大摩……说白了,就是他们自己。
  苏世民此时也不得不叹服,这些中国同行,在一些方面,那真是进步神速,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
  中国人的学习效率,还真的非同一般。
  他因此都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或许,在不长的日子之后,可以要轮到自己这拨人,来仰望曾经只能扮演追随者和接盘者的新同行。
  所以此时的他,真有一些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教会徒弟便饿死自己这个老师傅的怨念。
  他也觉得,往后的日子,真可能会越来越难,因为他们这些特纳,再找一个像中国这样有实力的接盘侠,那可不是件容易事。
  高盛所提出的那个新称谓,即所谓的金砖四国里,其它的三块砖,和中国的份量可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每每想到这里,他便想起了冯一平。
  在中国同行的迅速成熟过程中,冯一平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他就是那催化剂。
  而此时一想到冯一平,火气便又不由得涌上心头。
  他知道,为了迎接这一次的奥运盛会,这里的高端酒店,纷纷推出了大招。
  秘书曾经和他汇报过,这次和奥运签约的酒店中,除嘉盛假日之外的多家高端的五星级酒店,才应该是首选。
  那些酒店的总统套房,不但面积大,还都各有特色,比如房间里的水龙头上镶着八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书房里藏着150年前的珍稀古籍,还不是中国的,而是西方的古籍、或者会客厅的墙上,装饰着镶在金框里的中国名画……
  但嘉盛节日酒店这里并没有这样的镇房宝物。
  当然,如果硬说要有,那也是有的,那就是冯一平。
  而他,确实也是冲着冯一平而来。
  他也相信,自己入住的消息,一定会传到冯一平耳中,而冯一平也一定会明白自己选择住在这里的用意。
  因为,中国人可不是不理解当年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用意的美国人,他们在这方面最精通不过。
  可是,自己在这里住了几天,结果如何呢?
  冯一平居然不闻不问。
  哪怕他应该也知道自己要走了,却依然是不声不响。
  他此时很想对冯一平说一句,“你要我怎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