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9/2763

  最后,你原本浓浓的期待和渴望,满满的高兴和舒心,都变成了满肚子的火气,恨不得提前回去。
  但很可能,当你还没回到你自己的地盘呢,可能又会开始想……
  人生就是在这样看似重复的循环中,一年一年的这样往前走着。
  冯一平因此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要做美国式的父母,18岁以前,对孩子呵护备至,18岁以后,你想飞哪飞哪,没事别来打扰我。
  只是,他也不确定,自己到时是不是真能做到那样的程度。
  他看了一下手表,离儿童节可只有几天的时间,无论如何,得抓住这些小家伙还可爱,还听话,不会把你的好心当做驴肝肺的时候,多和他们相处,多度过一些共同的欢乐时光。
  “文华,朝前开,随便开,”他拍了拍驾驶座的头枕,又转头吩咐吴倩,“你记一下,这一路看到的第五家便利店、第三家快捷酒店、第五家面馆、第一家美佳、第二家婴幼儿用品专卖店……”
  “还有,挑一家婚庆公司分店、一家物流公司分部、一家阳光天使幼儿园、一家子弟学校……”
  他看了看表,“争取在晚上六点之前,把这些地方看完。”
  “好的。”吴倩马上回答道。
  她知道,这一下,省城这边嘉盛的人该紧张起来了。
  紧张起来的,不止是省城这边嘉盛的人,而是所有嘉盛的人,因为接下来的几天里,冯一平从中部出发,到南方,再到东部,最后抵达首都,一直都在各地视察。
  他视察的,也不止是嘉盛的所有业务,以及以嘉盛的名义在推进的慈善项目,他还检查了电商在各地的分公司,以及骨干物流网的建设进程,还有谷歌在各地的推广团队。
  他所有到访的目的,全都是随意性的,有时出门随便只一个方向,有时却只挑一个区……总之,想提前知道目标,不可能,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目标。
  后果就是,当到月底,他的视察和检查结束后,好多人都觉得,已经提前透支了半年的元气,不知道还剩下的整整一个6月,该安放在何处。
  在5月最后的一个工作日里,又是在长城脚下的π园区,冯一平召开了一次高管大会,他还美其名曰,是让大家到这里度假放松。
  好在大家对老板的这种做派早有了解,好歹,也是在靠近风景区的地方不是。
  而在参观园区的过程中,他们大致看到的那些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和新系统,也让他们非常惊讶,大致有些了解冯一平为什么会这么看重这个地方。
  这一次与会的,除了嘉盛以及嘉盛阿里电商两边的高管之外,还包括谷歌中国的赵勇以及几个高管,这让大家觉得,好像老板和谷歌,真是越来越不见外。
  “过去这几天的检查。”冯一平停顿了一下。
  他这一停顿不要紧,下面的一些人的心,顿时悬了起来,要说今年的这个大形势,确实很适合用来对一些高收入的高管动刀子。
  “总体我比较满意。”
  “呼!”顿时,好多人同时松了一口气,并开始自发的鼓掌。
  “我觉得,这并不值得大家鼓掌,因为,我们是嘉盛,我们就是应该以最高的要求来要求我们自己。”
  “我希望在今后,无论是在座的,还是我们的每一个员工,都要时时记住这一点,我们是嘉盛,所以,我们就是不一样,我们就是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水平。”
  “基于这个标准,我们还是要对以下公司和部门进行批评,”他看了一眼台下,“还是从嘉盛总部各部门开始吧,首先,财务部……”
  李琳低头走上台,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嘉盛和嘉盛阿里电商,这两个现在独立的集团公司之间的结算。
  之后,是市场部……
  总部过后,是各公司。
  最后进行自我批评的,是赵勇,他又一次谈到了奶粉公司公关的事,“虽然那桩生意,最后不了了之。”
  那桩生意最后当然只能不了了之,因为相关奶粉公司的财务被冻结,而谷歌的友商,在相关信息被披露后,采取了他们一贯的做法:各种撇清。
  “但相关公司不找我们,而是直接找我们的友商,这正从反面说明了差距,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在国内的搜索市场,还是我们的友商有明显的优势,以及更大的话语权……”
  他最后看着冯一平,“我们还要做不懈的努力。”
  还算轻松的自我批评至此结束,冯一平站起来,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我想大家都有关注次贷,应该也都清楚次贷的威力。”
  “那我想问问,大家究竟是怎么看待华尔街的那些人?”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凡是和华尔街接触过的人,一定会认为,那个行业的很多人,绝对都称得上是精英,甚至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
  老马他们这些有相关经历的纷纷点头。
  “毕业于名校,那是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是名校的知名教授。”
  “他们既可以提出天才的想法,还能做出具体的数学模型来,其中的不少,还能自己写程序。”
  “简言之,那条街上的不少人,就是到硅谷,同样能变成精英。”
  “所以我一直就在想,华尔街的那些精英,怎么就让自己落到了今天这样地步?”
  “后来我觉得,他们可能错就错在,离基层太远。”
  “那么,华尔街这血淋淋的教训,对我们有意义吗?”
  不少人低下头去,就知道会转到我们头上来。
第五百一十六章
养猪
  冯一平果然问出了他们猜到的问题,“在座的各位,最后一次到一线去检查和解决问题,是在什么时候?”
  “月初?上个月?年初?”
  好多人是真的有些惭愧,别说抽时间去一线,感觉每天是大事都忙不完。
  “华尔街那些精英中的精英们,就是因为离基层太远,所以都落到了现在的地步,那以我们这样一个水平的团队,如果也离基层太远,那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可能有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华尔街那些人的水平,那我可以举一个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例子。”
  他看了一下在座的人,“我印象中,至少以前,在座的各位,没有吃素的。”
  没有吃素的?这是在夸我们?
  “那大家应该对猪肉有了解,不,可能也不会有多了解,”冯一平走到前台,“我现在做一个现场调查,知道现在一斤猪肉价格多少的请举手。”
  不少人面面相觑,我们这开的是什么会?怎么就突然调查起猪肉价格来?
  台上,老马看着金翎,多少来着?金翎一挑眉,还好我知道。
  台下,郑佳怡看着方颖芝,好像在问,你知道吗?方颖芝在她手里写了个数字。
  郑佳怡点点头,无声的“哦”了一下,她反正不知道那个价格,究竟是高还是低。
  但跟着就和方颖芝一起,举起手来。
  冯一平等了一会,大约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举起了手。
  “我就不具体抽查确认了,”他摇了摇头,“结果本来就这么不理想。”
  “我说,同志们,我知道,现在大家应该会很少亲自去菜市场买菜,但即便如此,连猪肉的大致价格都不清楚,是不是也太脱离实际了些?”
  “要知道猪肉价格,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可达到了10%。”
  他叹了口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就简单的告诉大家吧,从去年年中起,猪肉开始大幅上涨,以至于很多老百姓都感慨吃不起肉了。”
  “但既然大家都不卖菜,我们就掠过终端价格不提,直接说说养猪场的利润。”
  “在06年,生猪价格是12.8到13块多,一般来说,一头商品猪的成本在1200块左右,所以利润只有100到150块。”
  “而从去年5月开始,生猪价格开始涨到17块,而成本几乎没有增加,这样一头商品猪的利润,至少有500块。”
  下面有谁还喊了一句,“国家对养猪还有补贴。”
  “对,国家对养猪还有补贴,所以同志们,如果在去年,你有一个能出栏2万头猪的养猪场,那么恭喜你,你一年就成为了千万富翁。”
  养猪,一年,千万富翁?
  很多人是懵的。
  “有人一定在问,这个和华尔街有什么关系?”
  “和华尔街有什么关系?大家知道,华尔街的知名投行,高盛,他们去年最赚钱的是哪个部门吗?”
  几个善于联系上下文的不确定的小声说,“养猪?”
  这话说出来,其实他们也觉得怪异,觉得难以置信。
  但冯一平竖起大拇指,“对了,就是养猪!”
  “04年,高盛是雨润集团IPO的承销商,并且持有了雨润超过13%的股份,因此在雨润集团,这个国内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派驻了一名非执行董事。”
  “06年,他们又和其它公司联手,整体收购了国内另一家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
  “之后,他们迅速向上游扩展,斥资几十亿,在国内收购了多家养猪场……所以,就有了去年的硕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