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4/2763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在场的人中,一定有不少同学,在未来,在这个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的时代,一定能做出一番让所有人都为之瞩目的成就来。”
  “作为一个幸运的先行者,如果说在创业方面,我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经验要和大家分享,我想,首先,你得明白,现在的学校,或许已经不再分优等与劣等生,但生活并不如此,生活不会像学校一样,非常友好的给你不断进步的机会。”
  “其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刚毕业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想着一个月能挣5万欧元,也不要想着马上就被聘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更不要想着很快就能自己创办一家独角兽级别的公司。”
  “你最好从解决用户的一个小需求开始,一步步的成长、壮大……”
  “你只能不懈的努力奋斗,以期实现你所有的期待……”
  台上台下都很安静,很多人都露出深思的表情来。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年轻,又最成功的创业者,在对这些大学生演讲的时候,这个方面,自然免不了也要提及。
  他深知,这些大学生最想听的,并不是他现在如何如何牛掰,而是他们怎么才能也成为这么牛掰的人。
  “在想着成为森林中的参天大树之前,也不妨先去试着做一棵小草,然后经过努力,把周遭变成一片草原……”
  鸡汤,也得煮一煮啊。
  “我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我的经历。”
  台下马上有不少人举着手高喊,“非常了解。”
  “那大家一定知道,在我一开始准备创业的时候,真的完全不具备任何条件……”
  但好在冯一平的创业经历很丰富,这样鸡汤掺杂着干货一起讲,不但不会让人觉得腻,还让不少人忍不住两眼放光,讲得真好!
  冯一平扫了一眼手表,加起来过去了二十多分钟,他喝了一口水,笑着说道,“我其实很羡慕在场的各位,我羡慕在场的各位的很多方面。”
  这话里的一部分,是冯一平的心里话。
  不吹不黑,一个法国大学生,确实有很多关键的方面,值得中国的大学生羡慕。
  首先,如果不冲刺法国一流的高校,他们不用像我们一样,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其次,法国大学还免学费,不过象征性的每年收取约400欧的注册费。
  甚至像巴黎高师这样的大学,因为性质的原因,成为高师学生的那天起,就相当于成了法国的“实习公务员”,所以,在场的这些学生,每月还能得到1000欧的生活费。
  根据统计数据,07年,法国的人均年收入为24770美元,按平均汇率1.37来计算,也就相当于是18000欧,月均也就1500欧左右——可见这样的待遇,该有多优厚了。
  尽管说,这样的便宜也不好占,因为巴黎高师的学生毕业以后,必须为国家企事业单位服务6年。
  但如果我们国内的师范也能这样,那不仅能解决好多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相信以后我们的教育局面,也会焕然一新……
  “因为大家能在巴黎这样的城市里工作和学习。”
  不知道为什么,前排代表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前来的阿尔贝,听到冯一平把话题转到巴黎,就本能的有些紧张。
  “而我从小就知道巴黎,我也从小就向往巴黎。”
  “当然,对那时的我来说,巴黎之所以让我心生向往,不是因为巴黎的浪漫,也不是因为巴黎是世界购物之都。”
  “我之所以从小就对巴黎心生向往,那是因为,在我心目中,巴黎,是一座始终追求和向往自由的城市。”
  “无论是一百多年前的巴黎公社,还是几十年前的5月风暴。”
  听到这话,台上台下,巴黎高师的师生们又都激动起来。
  所谓的5月风暴,指的是68年,由巴黎高师的一群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分子发起的一场运动,那场运动,很快发展成席卷全法国的大罢工,一度让戴高乐都逃离了巴黎。
  “都代表着巴黎,始终是世界上积极追求自由的一座城市。”
  “而学生和知识分子,也就是在座各位的前辈,一直是这些活动的中坚力量。”
  “可是……”他又喝了一口水。
  台下的第一排,听他这一声“可是”,德拉诺埃的代表阿尔贝就无来由的颤了一下。
  “当我再一次来到巴黎的时候,我赫然发现,这好像不是我想象中的巴黎。”
  台上的于杰校长看了看左右,又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吴倩,他这是要做啥?
  吴倩此时也是懵的。
  冯一平现在讲的这些,她事先也不知道。
  “就从4月初发生的那些事来看,我觉得,自由,在巴黎好像变了味。”
  阿尔贝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现在的巴黎,对自由的理解,好像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进入他人的房子,信马由缰的到处翻看,还自作主张的处理他人的家庭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旁观者,竟然觉得这样的做法是对的!”
  “所以,我最后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是我对自由的认识有偏差,还是现在的巴黎一些所谓的自由,偏离了所有人的认知?”
  “我还想请问大家,为什么一向在相关的活动中,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始终积极参与的学者和学生们,就这样无动于衷的当一个看客?”
  台上,冯一平的话掷地有声,而台下的阿尔贝,已经坐不住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就是跟你过不去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形象,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风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
  “我始终认为,无论是浪漫之都,还是购物之都,巴黎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内核,始终是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如果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无视了一些人对这个内核的破坏,让巴黎这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泯然众矣,或者更糟,成为让人一提起就摇头地方。”
  “那我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的成功,算不算成功?”
  “在这样的情况下的成功,究竟能不能持久?”
  看着台下听众脸上不同的反应——有的诧异、有的羞愧、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不以为然……
  冯一平又说道,“这又牵涉到我想和大家探讨的另外一个问题。”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如果你仅仅只想有一点小的作为,那么,你确实可以不用顾及太多,但如果你想做出一番大的事业,”他停顿了一下,“那即便不要求你具备圣人一样的德行,至少,如果只追求财富,而毫不关心其它的问题,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那么。”
  “我可以肯定的说,你一定走不远,就是你遇上再好的机会,你也一定不能登顶!”最后的这个结论,冯一平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出来。
  “就是侥幸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用目光环视全场,“相信我,他一定不会在那个高度停留太久。”
  “对这样的人,在我们国家,有一句俗语,叫做爬得高,一定摔得重。”——嗯,这是冯一平版的中国俗语。
  听着连周围高师的教授们都在议论、争论,阿尔贝低头拿出电话,“德拉诺埃,他提到了我们……”
  巴黎市政厅,德拉诺埃冷着脸,挥手让正在向自己汇报工作的一男一女马上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低声问道,“他怎么说?”
  “他说……”阿尔贝简要的对冯一平的话做了一个概括。
  德拉诺埃恼火的走到窗前,看着下方的街道。
  在上个月初,就是在下面,他让众多的反对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成功的让中国的那些家伙,失去了在这里招摇过市的勇气,不得不熄灭火炬,灰溜溜的以警车代步离开。
  在全世界的关注下,一个人,成功的对抗一个强大的国家,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机会,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勇气?
  那样的事我都毫不迟疑的做过,我还怕这个?
  “哼,不过是一场校内的演讲而已。”他说道。
  “全程有记者。”阿尔贝看着台旁和正后方的记者。
  “那些电视台能给这样的新闻几秒钟?”德拉诺埃依然不太在意。
  就是一些电视台,想多放出一些现场的片段,你以为我不会施加压力吗?
  毕竟那么大的国家,我都对抗过。
  “现场还有他们自己的摄影团队,你想想Youtube。”阿尔贝提醒道。
  这下,强硬的德拉诺埃有些暂时的失语。
  Youtube,可是冯一平自己的公司,他自己的平台,只要他愿意,当然可以放上演讲的全过程,而且贴心的配上法语翻译。
  但是,“那又怎么样?”他说道。
  在四月份,他之所以做出那样的事来,那是因为,他在3月份,才刚刚成功的连任,也就是,他再也不用担心竞选的问题。
  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巴黎市长的位子上,不可能像布隆伯格在纽约市长的位子上一样,连干三任,两任就已经是极限。
  “他难道还能煽动那些学生上街,把我推下台?”德拉诺埃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