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9/2763

  “而我们,显然有这样的技术和实力涉足这一项目。”
  “所以我们直接说,施密特你觉得,实际上,冯的公司目前所经营的所有业务……甚至包括他的制片公司,以及特斯拉,我们其实都应该成立相应的项目?”布林接着问道。
  尽管觉得这个问题好像是一个坑,尽管这么说,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脸红,施密特还是说道,“是的,甚至包括他的制片公司和特斯拉。”
  “他的制片公司,能反过来促进在线视频网站的发展,而特斯拉,我们都明白,纯电动,装备有智能系统的汽车,无疑是未来实践各种新技术的最好载体。”
  “而在这方面,我们谷歌无疑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我们未来能提供世界一流的电子地图。”
  布林忍不住说了一句,“施密特,你记得我们是怎么成立电子地图项目的吗?你还记得我们电子地图项目一开始的基础,是怎么来的吗?”
  施密特一时有些语塞。
  他当然清楚,那主要都是来自于冯一平。
  “但是,正如冯一直所说的一样,所有的这些领域,市场都足够大,完全容得下更多的公司……”
  布林打断了他的话,“我相信,在冯的公司,肯定也有不止一个人觉得,搜索,也应该是他们应该努力的领域。”
  这一点,施密特自然也清楚。
  冯一平在第一次和他们会面的时候,就谈到了在未来,“搜索就是一切”的设想。
  那么反推过来,可以说所有的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和互联网有关的高科技公司,都离不开搜索。
  事实也是如此。
  冯一平麾下的那些项目,无论是NEXTDOOR的各个业务版块,还是Facebook,或者是奈飞、Youtube,怎么离得开搜索技术?
  甚至可以说,他们在一些搜索技术上,肯定会比谷歌还有优势。
  但是,谁让他们不对外提供搜索服务呢?施密特心说。
  “那么,如果冯的公司,马上上马一个搜索项目,你在心里也会这么想?”
  傻瓜才会真心那么想,施密特心说,“但我们……”
  “好了,”佩奇打断了他们俩,“施密特,其实在大方向上,我们的看法和你一致。”
  “一致?”施密特一喜。
  但佩奇接着说,“你的观点也是对的,很多市场,确实都很大,完全容得下更多的竞争者。”
  施密特此时真有些感慨,在这样的问题上,佩奇这么直接的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时候,真的不多。
  所以,他大概猜得到,佩奇接下来大概要说什么,不消说,一定是巴特开头。
  他果然没猜错。
  “但是,”佩奇说,“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能同时在操作软件、搜索和社交……等等领域,都能有很好的发展的公司。”
  “就是放大到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保持领先。”
  “别说一家公司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就是同时协调好这么多项目,也是无解的难题,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我们自己核心的项目,不然,雅虎就是前车之鉴。”
  施密特的心情沉重起来,有这样先扬后抑的吗?
  因为这就等于一下子全部否定了他之前的那些建议。
  果然,佩奇还是那个佩奇。
  “我还可以告诉你,其实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早就有过思考,而且,”他在施密特的肩膀上拍了拍,“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案。”
  施密特的眼神,此时明白无误的在说,真的假的?
  但佩奇却不愿意细说了,撂下一句,“你会知道的。”便和布林慢慢走远。
  施密特那个郁闷啊,有这样干的吗?有在这样的大事上这么干的吗?
  我特么裤子都脱了,你给我卖这样的关子?
  更好的方案?那会是什么呢?
  几乎在与此同时,在旧金山,另外三位硅谷的明星人物,此时也在走廊里展开了一场争论。
  这三位,同样是三个男人,他们是推特的三位核心人物,也就是三位创始人。
  “我觉得,我们应该去,至少,我们可以和冯谈谈,交流一些想法。”创始人之一,兼CEO杰克多西坚持赴约。
  另一位创始人,也是团队中年纪最大的那一位,埃文威廉姆斯马上说道,“得了吧杰克,你确定是想出售我们的公司吗?”
  从一开始,他就坚决反对和Facebook接触,此时哪怕冯一平亲自发出邀请,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们都清楚公司的现状,”杰克多西说话很慢,“我认为,应该尝试所有的能让公司坚持下去的可能。”
  “包括出售公司?”威廉姆斯马上反问,他把头转向站在旁边的比兹斯通,“你的意见呢比兹。”
  比兹推了推眼镜,“伙计们,还必须考虑到,目前的大环境,可能是自互联网泡沫以来,最差的时候。”
  “所以我的意见是,去见一见那位冯先生,顺道考察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他连飞机都已经准备好。”
  “这飞机还是谷歌一号,你们难道不觉得,这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内容吗?”
第四百四十一章
这不算什么
  再来广交会,冯一平很高调。
  前有安保开路,旁有领导作陪,更是事先就限制了相关区域的人流——这倒不一定是为了他,也有可能是为了他身边的领导。
  是的,作为地主的本省领导齐齐在他身旁作陪。
  前一阵子,嘉盛那个投资超高的影视基地,一开始是跟他们接触,最后却花落别人家的事,一点都没有影响到他们对冯一平的热情。
  说起来,这也是现在的冯一平,应该享受的待遇。
  他不但是国内的,以及亚洲的首富,他在世界上的声望,在最成功也最年轻的创业者,和世界级的知名学者的双重加成下,在至少整个大中华区的商业界,也是无人能及。
  香港的一些豪门,在世界投资圈里,确实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在现在的主力消费群体,中青年心目中,那些豪门,都有些“老”。
  这个“老”,就意味着他们从事的是一些传统行业,而这个传统行业里,最重要的是地产。
  从纽约到巴黎到特拉维夫到孟买到北上广深……无论是正在供房的中年人,或者是还在租房的中年人和年轻人,除开自己是房地产行业的相关人员,或者间接直接的从房地产行业受益,谁会对房地产行业的大佬有好印象?
  而冯一平从事的,是这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更喜欢的新经济,冯一平公司推出的产品,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还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和丰富……
  他们其实非常乐见冯一平力压那一众老豪门。
  所以在大中华区,不管是那些60岁,70岁,或者是80岁的老爷子,哪怕他们现在跺一跺脚,有些地区还是要震上几分钟——那其实更让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他们。
  更重要的是,冯一平显然有能力,把这样的声望转化为实力,更更重要的是,他会把这些实力,用在对我们有利的方面——不久前他在美国的作为,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领导们的作陪,不仅是出于对他在商业界的地位,也有因为他的赤子之心的缘故。
  所以他再次在广交会的亮相,非常气派,旁边的大员们,都甘做陪衬,走到哪一个展位前,在所有人的镜头中,也一定是他站在中间的位置。
  中间和旁边,虽然也就一两个身位的事,但在我们国家,这就是很多人穷尽一生,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既然摆出了这样的排场,那么,冯一平显然不好只到嘉盛的展位前参观,实际上,他在嘉盛的展位前,都没有停留。
  金翎拉张彦,和老马站在一旁,看着被地方和上头的大员们拥在中央的冯一平,在前后左右的摄像机的夹击下,在一些展位前停停走走,说说笑笑,心里想的却是三回事。
  张彦总是最简单,帅!
  金翎却觉得,他真是有些变了,以前碰到这样的时候,他一定会谦虚的站在旁边。
  而老马,此时却免不了有些心情激荡。
  话说这样的场面,哪个男人不向往?
  尤其是像他这样,反复的跌倒再爬起,跌倒再爬起,无论是在创业,还是在生活这条路上都不容易,而又始终心怀大志的人,见了这一幕,真的也会生出“当如是也”的想法来。
  而让他们生出不同心思的冯一平公开的广交会之旅,来得排场,但结束得也迅速。
  毕竟,他们就是再大的咖位,也不好影响广交会的正常秩序,尤其是今年,有好多双眼睛,都在看着这届广交会的相关数据。
  这也是陪冯一平参观广交会的领导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到会议室,他们就问出了这个问题,“冯总,对我们的外贸形势,你怎么看?”
  由不得他们不着急。
  这届广交会,从目前的各项数据,无论是境外采购商的人数,还是这么几天下来的成交数据,真让人相当不乐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