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9/2763

  “亲爱的。”冯一平在二楼没看到黄静萍,喊了一声,听到楼上隐隐有回音。
  在朝楼上跑的时候,心里不知怎么回事,就得出一个结论来,可能,丫鬟就是比女仆好看。
  我们的年代戏里,标志大方的丫鬟多得是,而正经的英美剧里,却少有盖过夫人小姐风头的女仆。
  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这后面一定会有生活基础,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他心里信马由缰的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嘴里也换成了方言,“娃她娘,你在哪?”
  “娃她娘在跟她娃通电话,”黄静萍出现在四楼楼梯口,“阿曼达,爸爸来了。”
  “娃找你,娃她爸。”她把手机递给冯一平,那神情,明显是有些嫌弃阿曼达一听到冯一平的声音,就一定要跟他说话。
  明明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以及,说好的小棉袄呢?
  “阿曼达,今天过得怎么样?……做手工了啊,喔,真棒……要准备吃晚餐了,晚上早点睡……爸爸也想你。”
  黄静萍看着冯一平,这些话明明非常敷衍的好不好?
  所以,她是真的想不明白,女儿为什么还会这么明显的偏爱。
  “走,”冯一平拉着她的手,来到阳台上,“看看这里的夜景。”
  这里的夜景,还真不好看。
  这边的海德公园,那边白金汉宫的绿园,在雨后尤其的静谧深邃,再加上这一带历史悠久的建筑群,虽然并不恐怖,但这样的环境,好像还真的不太符合他们俩这个年龄。
  “高兴吗?”冯一平问。
  “高兴,”黄静萍往冯一平怀里缩了缩,高兴也不抗风啊,“咦,你不觉得冷?”
  “不冷,”冯一平看了看远处的灯火辉煌,“夜游伦敦?”
  黄静萍也来了兴致,“好啊!”
  ……
  要说,他们这豪宅说贵,还真贵得有道理,开着车在周围小小兜一圈,就能把住着国家元首的白金汉宫,以及住着首相的唐宁街10号逛完。
  他们最后在大本钟旁停下来,站在泰晤士河旁,看着对岸的伦敦眼。
  “你说,在五里坳的河边,也造一个怎么样?”冯一平兴致勃勃的说。
  “我怎么觉得,你今天和平常非常不同,”黄静萍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借着路灯的光看着他,“虽然一天赚了三十几亿确实值得高兴,但现在就是赚了三十多亿,应该也不至于让你这么高兴啊。”
  “你没有其它事吧。”
  “没有,我为什么高兴你还不知道吗,你想想,我们两个上次像这样一起出来,是多久以前的事?”
  这话说得,黄静萍马上有些愧疚,“对不起,最近餐厅的事太忙。”
  “有时候,真有些后悔让你开餐厅。”冯一平半真半假的埋怨着。
  心里却说,赚30多亿美元,自然不会让自己这么兴高采烈,但如果是300多亿呢,如果是600多亿呢,如果是……呢?
  虽然他现在确实有资格大咧咧的说一句,“钱对我就是个数字。”
  但是,10和100,100和1000……那感觉,那底气,能一样吗?
  虽然他对这次的操作,不是没有过预计,但预计毕竟是预计,当预计正像今天这样,一步步的变为现实,当自己利用这次难得的机遇,为自己今后更快更好的发展,赢得充沛的资金的设想,也正一步步的实现的时候,他依然会有些忍不住心旌动摇。
  再说,相信这个世界上,别说任何一个个人,就是任何一个机构,在这样数额的财富面前,会保持淡定,会显得无动于衷。
  见他有些埋怨,黄静萍笑着哄他,“那就在五里坳也建一个,其实,我一直就觉得,和心爱的人一起坐摩天轮,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这估计是很多姑娘的共识,所以,伦敦眼一般会在每年2月14号那天,比平常的开放时间,延后半小时,直到晚上10点。
  所以,今晚带她去体验一把,肯定是没办法,最后,在河边逛了老半天的他们,钻进了一家酒吧,在酒吧里要的一道炸鱼,成功的让兴奋的他们安静下来……
  这就是正宗黑暗料理的魔力。
  ……
  而对远在大洋对岸的保尔森来说,他此时已经完全没有让外物来败兴的必要。
  明天早上10点钟,他就要在国家记者俱乐部演讲,可是,秘书交上来的演讲稿,他看了几次,都看不进去。
  这个下午,副手斯蒂尔已经明确的告诉他,贝尔斯登的流动性,很成问题,“但是,具体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保尔森深知,如果市场知道斯蒂尔汇报的这个情况,那么,贝尔斯登就绝活不过这个星期。
  而如果贝尔斯登活不过这个周末,那么,乐子可就大了。
  因为,他们目前并没有什么有力的准备。
  他想起了冯一平的建议,对美国所有的银行,都实行救助。
  他知道,那确实是一个更妥善,也更完美的解决方案。
  但在现阶段,实施那样方案的可能性,一点都没有。
  别说国会,他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说服总统,因为,这个方案,不但前所未有,而且所涉及到的资金,更是前所未有。
  他估算了几次,要想能有力的解决问题,总投入在8000亿美元以上才比较稳妥(原本的7000亿救市,是在9月份提出的方案),这是一个会让任何人都会无比慎重的大数字。
  而此时,他就是计划针对贝尔斯登,制定一个方案,估计连贝尔斯登自己都不会赞同。
  但在和冯一平长谈过后,他觉得,此时自己至少有一件事可以做在前面,他把那份演讲稿丢到一旁,接通了纽约联储主席盖特纳的电话,他们俩说了大半天,盖特纳最后同意了他的提议,现在就可以筛选贝尔斯登可能的买家。
  但华尔街能够经历这么多年的风波,始终不倒,不但不倒,反而一次更比一次强大,并不是完全没有理由。
  虽然大家确实为贝尔斯登的状况忧心忡忡,但他们此时可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此时甚至会比平常更积极的寻求去抓住各种机会。
  高盛现在的负责人劳尔德就是如此。
  这两天,他甚至都很少去关注贝尔斯登,因为他很清楚,再关注,那也是于事无补。
  同时,也是因为这两天他非常忙碌,忙碌的和多家银行的负责人商谈。
  也不是商谈融资的事,此时,有哪家银行,还会借钱出去?
  他是希望出钱买下一些银行手里的一项债务。
  这个傍晚,他把电话打给了德意志银行的美国负责人。
第三百七十七章
没一个省油的灯
  当知道一个人有很多钱,一般人的反应,一般是“哇”,会有些震惊,跟着可能会有些酸意,有些失落,什么同人不同命啊我的钱包里为什么没有这么厚实之类的吧啦吧啦……
  但最后,多半还是会这样评论一句,“他这无疑算是很成功。”
  但劳尔德不一样,当他8号晚上,和冯一平聊完后,他知道冯一平手里,握有很多现金之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既然如此,那一定得想办法把其中的一部分,变成自己的——这就华尔街人。
  他跟着立即就找到了一个机会,妙的是,那个机会,实际上还是他自己创造的。
  但美元在上,他向冯一平提出从黑石手里,把希尔顿拿过来,实际上,就是用黑石欠他们的贷款,来冲抵他们应该付给冯一平他们基金的回报时,并没有计划这一步。
  现在再去想自己的那个提议,感觉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自己竟然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可以一箭双雕的机会——每个人都会有这样让自己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才的时候。
  劳尔德很快就从除自家之外的那25家当初向黑石提供贷款的银行中,筛选出了两个最合适的对象。
  之所以要筛选,除了要挑那些议价实力弱的之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要确保自己的对手大摩,不会得知自己的打算。
  虽然因为冯一平的关系,高盛和大摩,在和冯一平有关的事务中,现在也算是一个共同行动体,但在这样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方面,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得彼此高度提防。
  最终筛选出的这两家银行,和高盛的关系一向不错,在26家银行里,实力一般,他们提供给黑石贷款的数额,也排在后几位。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现在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因此劳尔德相信,自己此时给出的现金,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也就是,他们非常有可能为了这笔现金,把这笔看起来前景不太乐观,多半也要打折的债务,转让给自己。
  果不其然,他给那两家各打了三个电话,很快便谈了下来,高盛用6.2亿美元,拿下了那两家一共持有的11.5亿美元贷款。
  也就是,还不到55折的样子。
  劳尔德有信心,最终把这些贷款,以高过7折的价格,卖给冯一平。
  有了这两家垫底,劳尔德觉得,现在可以和德意志银行谈谈。
  德意志银行,是去年贷款给黑石的银行团的主力,如果拿下德意志银行的债务,不但自己又会有一笔进账,最主要的是,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这将有助于自己在面对冯一平时,难得的保持一次主动。
  拿起电话的时候,劳尔德的心情挺好,这不仅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将要谈成一笔不错的交易,也是因为德意志银行,从去年到今年的一些表现。
  要说这家德国最大的银行,在帮助德国工商业发展方面的积极性,真的不高,他们的主要精力和资源,都用在国际扩张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