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5/2763

  冯一平朝周围指了一下,“你说呢?”
  “是啊,我知道这是真的,但我总是有些不敢相信。”徐斌笑道,看起来就是一副嗨过头了的样子。
  “这个我很乐意帮忙,”冯一平笑,“要不要让欧文和你练练?”
  “不必了不必了。”徐斌忙说。
  那就是找虐嘛。
  冯一平把他们四位带进自己的办公室,“是这么一个情况,简单点说,黑石在去年收购希尔顿时,从26家银行,得到了20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而目前,因为次贷的缘故,希尔顿的经营状况很不乐观,因此,黑石有意借这个机会,和银行们,谈谈债务减免的问题。”
  “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整个华尔街,或者说,整个美国的金融业,目前的日子都非常艰难,他们此时最需要的,就是现金,更多的现金。”
  “银行们都遇上了流动性问题。”徐斌说。
  “对,”冯一平点头,“可以这么说,只要黑石现在能够拿出现金来提前还款,很多银行,会很乐意和黑石探讨可以减免的额度。”
  这一点,连黄玉谨都能理解。
  在他们老家那一带,已经有很多因为出口大幅下滑而受到影响的公司,此时以成本价,或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外销售自己的产品。
  主动做赔钱的生意,这样在其它时间段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就是这么正常。
  因为你如果不找销路,那么,工厂就会停产,而工厂一旦停产,原材料及配件供应商、银行,一定会上门逼债……那样一来,很多公司,一下子就会垮掉。
  相反,此时稍亏一些,但维持着公司正常运转,等到危机过后,情况恢复正常,那么,自然又可以想办法把之前损失的钱赚回来。
  这话就是所谓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挺过这一段艰难的日子,未来依然大有可期。
  目前很多的美国银行,也正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局面。
  “但黑石目前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他们此时也不可能拿出储备的现金来。”
  “而我们不缺钱。”徐斌又兴致勃勃的插了一句。
  “是,”冯一平又点头,“我们不但不缺钱,因为一些投资的缘故,这26家银行中的好几家,将要付给我们一笔非常可观的报酬。”
  这自然指的是和他们的基金签下了信用违约互换协议的那几家。
  “也就是,黑石欠银行的钱。”
  华尔街的五家投行,是黑石收购希尔顿时融资的主力,就说目前风雨飘摇的贝尔斯登,当时就借给了黑石高达40亿美元的巨款。
  冯一平刚才,正是和佩奇、布林、乔布斯,就这个问题,召开了一个电话会议。
  “而银行,又欠我们的钱。”
  大家飞快的交换了一个愉快的眼神,这话听起来,怎么就这么带劲呢?
  “至于那些不欠我们钱的银行,又无比渴望此时能拿到更多的现金。”
  “所以,他们一致同意,如果我们能用现金收购他们的债务,不但将给我们一个非常不错的折扣,还会协助我们,从黑石手里,把希尔顿拿过来。”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冯一平三言两语的就跟大家交代清楚整个缘由。
  “之所以这么急匆匆的把大家叫过来,就是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了解希尔顿的整体情况,以便届时能及时上手。”
  “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协助并购团队,尽快厘清希尔顿的资产,并对他们目前的经营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明白了冯总,”徐斌忍不住站了起来,“那我们现在就去做了。”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呵呵,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这事也不是一两天就能结束,大家还是回酒店,稍事休息几个小时,”冯一平站起来送大家出门,但在徐斌肩上拍了一下,“你等一会。”
  “后天,我会飞英国,这边,你好好协助康明斯,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把希尔顿拿到手里。”
  “我明白的冯总,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徐斌答道。
  他这话,说出了冯一平的心声。
第三百七十二章
喜提肯辛顿花园豪宅
  3月12号,伦敦用来迎接冯一平的,是一场苦雨,就如同此时很多伦敦人的心情一样。
  伦敦,或者说,整个英国,这个春天,可以说,都陷在凄风苦雨中。
  英国的不容易,最早源自一对不经意间就出了名的夫妇。
  去年9月14号,英国的霍华德夫妇,到他们的开户行,英国第五大按揭银行,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又译为诺森罗克),准备取出他们账上的100万英镑的存款时,却遭到了银行的拒绝。
  谁都知道在那样情况下储户的心情,百般协商未果后,两位老人把和他们打了几十年交道,已经非常熟悉的银行经理,堵在了办公室里。
  北岩银行也发挥了他们“弱势群体”的本色,通过叫来警察,才把那位银行经理解救出来。
  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马招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北岩银行的股价,在当天收市前,就迅速下跌了三分之一。
  因此,当天英国股市全面下滑,甚至于还让英镑汇率也随之走低。
  而从第二天开始,北岩银行在英国所有的网点前,凌晨5点的时候,就已经都排出了前来取现的长龙,惊慌失措的民众们,都希望能把自己的血汗钱拿到手里。
  和霍华德夫妇一样,很多人在北岩银行的存款,就是他们的全部积蓄。
  而按照英国的金融补偿条例,如果一家银行倒闭,存款数额少于2000英镑的储户,可获全额补偿。
  但如果存款超过2000英镑,补偿的上限则到3.5万英镑为止,超出2000英镑的部分只能获得90%补偿。
  也就是说,存款3.5万、35万、350万英镑的储户,最后都可能只获得3.17万英镑到最高3.5英镑的补偿。
  在霍华德夫妇的100万英镑都取不出来以后,有谁还敢把钱存在北岩银行?
  于是很快,截止到两天后的9月16号,北岩银行就向储户支付了超过120亿英镑——这已经是他们银行所吸收存款的一半。
  之后,北岩银行不得不向英国政府求救。
  面对这样明显已经殃及到其它银行的挤兑狂潮,9月17日晚,英国政府史无前例的公开为北岩银行担保。
  英国财政部更在电视上公开表示,将为北岩银行以及其它遭遇同样问题的任何银行提供存款账户担保,并立即让担有英国央行职责的英格兰银行,紧急向北岩银行提供具体数额保密的贷款,情况最终才有所缓解。
  但从那时起,原来作壁上观的英国人,终于也切身体会到了次贷所带来的寒意。
  其实,对证券市场有所了解的人,早就应该会预计到这样的状况,因为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就意味着,任何机构投资者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资产组合,就不得不考虑购买美国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就像各国央行不得不购买美国国债一样。
  而现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地产证券的恶化,自然而然的会让英国的一些银行,遭受极大的损失,进而直接影响到英国老百姓的银行资产的安全,以及固定资产的价值。
  从目前英国报纸及网络上的一些动态,就能清楚的得出一个结论,这应该是自从美国独立战争以来,英国人最恨他们的美国兄弟——现在应该叫美国大哥,或者说美国主子的时候。
  黄静萍放下报纸,看了前面安安静静的坐着英国公司负责人哈姆一眼,用家乡话问冯一平,“美国,这一次真的把英国害得这么惨吗?”
  “他们俩,其实也是兄弟别说哥,在房子方面,英国的问题,也大的很。”冯一平摇头。
  实际上,在次级贷方面,英国甚至比美国还更厉害。
  据他了解到的情况,在英国,100%的房贷很常见,125%的房贷,也经常出现。
  也就是,你如果打算买一套20万英镑的房子,就可以从一些银行贷出来25万英镑。
  那额外的5万英镑,你可以拿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比如超跑等奢侈品,或者就像是今天已经正式宣布辞职的纽约州州长斯皮策一样,把它花在找小姐姐上。
  顺便说一句,当斯皮策从云端掉进泥淖里的时候,2月13号和他共度的那位叫阿什莉的小姐姐,迅速翻红,Facebook以及博客的访问量,陡然猛增,已经成了一名小网红——倒是很像某所谓“校长”的那些前女友一样。
  她可能是少有的几个能在次贷危机中,实现逆袭的底层民众之一。
  但英国的很多中产阶级,甚至是殷富家庭,都没有她这么好的运气。
  在英国,中产家庭的定义,为年收入4万英镑左右,殷富家庭的年收入,大约要为普通中产的两倍,及8万英镑以上。
  而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至今,英国的房地产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了5个月。
  英国民众同样没有我大天朝的老百姓喜欢储蓄的好习惯,大多数人也都是寅吃卯粮,所以,对很多家庭来说,房产,同样是他们最大的一笔财富。
  房价一跌,于是,大批大批的英国人破产。
  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预计,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英国目前平均每4分钟,就有一人陷入破产,或者其它无力偿债状况。
  而英国政府破产事务部门的数据显示,英国今年已经发生25264例无力偿债事件,其中15651人申请破产,9614人申请“个人自愿安排”(IVA)——IVA作为一种债务重组方案让债务人5年内以定期、定息、定额方式还清欠款。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英国《每日邮报》援引专家的分析说,这只是“风暴前的宁静”,无力偿债者人数会剧增,这一趋势甚至会持续至2009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