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3/2763

  他们公布的这些数据,终于无遮无拦的把美国房市大逆转的局面,毫无争议地显现在世人面前。
  在这样的数据面前,就连华尔街和国会山上那些一贯擅长睁眼说瞎话的家伙,也不好说美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向好。
  那些活得岁数长一点,或者擅长做对比的人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在很多很多年之后,美国第一次出现房价下跌。
  美国上次房价下跌,可能一直要回溯到‘大萧条’(1929年至1933年)时期。
  也就是,这是近80年来,美国房价第一次普遍下跌。
  就像后来国内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时,总是顾忌多多,因为房地产行业是发展,还会是衰退,都将会对上下游行业多个领域造成直接影响。
  在美国,类似的联动,也是一样的。
  现在几乎是个商学院的学生,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正确的结论:美国经济的报告,就是一个衰退的报告。
  衰退就好像病毒一样,正从美国一个行业传染到另一个行业——因为美国房地产业、金融业已病毒缠身,制造业因此看起来也朝不保夕……
  而随着经济状况的恶化,就业市场自然也在劫难逃。
  而同样是一个商学院的学生就知道,就业,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多么重要。
  如果只用一个数字来描述经济发展的状况,就业,会始终是数字第一位的那个,如果它是零,那么,无论后面的数字表现有多好,那都没有意义。
  而现在,这个数字正越来越小……
  保尔森此时已经不止一次的推算过,如果出现最坏的局面时,失业率会高达多少。
  但他没有一次完整的推算完,总是在推算到失业率超过25%的时候,他就停了下来——他有些不敢再推算下去。
  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再推算下去,也没有意义,因为失业率只要达到25%,那就是另一次大萧条。
  而和80年前的那次不同的是,因为现在经济总量远超80年前,因此这次大萧条的威力,也将远超那一次,因而,后果将更严重,持续时间也将更长。
  保尔森现在每天的感受,就像是看着美国经济背上长着一个大脓包,一直酸痒难耐,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破。
  而他知道,那一定会破。
  问题是,脓包自己还感觉良好——华尔街的所有机构,此时对外的表态空前一致:我们很好,我们好得很!
  我们是由于次贷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整体而言,那些损失不值一提。
  没有一家承认自己有问题。
  除了他们不愿意玷污自己的名声,还因为,这些华尔街的家伙,都明白一个残酷的道理:在这样的时候,谁承认自己有问题,那么,那个问题就会变成致命的问题。
  进一步演化一下,也可以这样说,当华尔街的一家金融机构承认可能要死的时候,那它一定会死,而且只会死得更快。
  因为,同行们不但不会再借钱给它续命,还会因此逼债,抢着瓜分它的资产。
  也就是,现在的局面是这样,保尔森知道美国经济身上长了个或许今天,或许明天,或许后天会破的脓包。
  而脓包却说,你多虑了,我们只是一个可爱的小疙瘩,过一阵子就会消失。
  问题还在于,很多人根本就不相信,美国经济身上长了个大脓包,比如国会山上的那些家伙。
  这些天,保尔森不停的和国会里的一些领导会面,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最坏局面做准备,但国会山上的不少人,对此相当不以为然,因为,危机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选民。
  另一方面,美国民众,也许意识到了这个大脓包,但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让它破,早点破。
  大家巴不得早点看到华尔街的那些家伙倒霉。
  甚至此时还有不少民众持这样一个观点,华尔街不缺钱,华尔街怎么可能会缺钱呢?
  他们之所以说缺钱,是因为他们把钱都藏了起来而已。
  所以,破吧,早点破吧!
  但他们并没有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任由华尔街的那些机构垮台,华尔街那些令人不喜的家伙,自然相当于受到了惩罚,但那样一来,所有在华尔街有投资,或者买了华尔街债券的人,都将蒙受损失。
  如果任由华尔街崩溃,那么,整个美国的所有人,都将面临世界末日一般的状况。
  ……
  在这样的时刻,大部分美国民众,除了相信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相关负责人,到时一定会从帽子里变出一只兔子来,化解被各路专家渲染的危机,把他们平安的从峭壁边缘带到通向罗马的大道上,他们还把目光,投向了美国经济界的知名人物。
  股神巴菲特保持沉默,但他致股东的信中的一些片段,被人披露了出来。
  他在邮件中感慨道,房价下跌,导致大量愚不可及的错误被曝光了,“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哪些人不穿裤子就下水了,对于美国一些最大的金融机构,我此时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民众在他这里,不但没有寻求到安慰,反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哇凉哇凉的。
  再看比尔盖茨,这位美国首富,此时重点想对大家表达的是,“我们的基金会,在减少非洲疟疾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很多人此时非常期待,他也常常疟疾的滋味——这个时候,你能先关心关心我们自己国家的民众的疾苦吗?
  硅谷也有人在这个过程中很高调。
  比尔盖茨的另一个老对头,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跳出来,“微软的股价下跌正常,但为什么我们的股价会跌?这完全没道理!”
  “我们的基本面非常好,我们的各项数据也非常好,我们的股价应该是上涨而不是下跌……”
  大家很快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
  就算是你甲骨文的股价会上涨,那又如何呢?你难道还以为,普通民众,此时还有闲钱来买你的股票吗?
  原来这样的时候,这些家伙,都靠不上。
  在这样的时候,还是有媒体代表美国民众,找上了冯一平。
  那是在洛杉矶沿海一个花香四溢的餐厅里,那是他旗下的高档餐饮品牌满庭芳,在美国的第二家店。
  面对记者的询问,冯一平面色凝重,“我知道,我说出这话后,肯定会被广泛批评,但我还是想说,从现在开始,就准备好对华尔街的金融机构,进行救助吧!”
  顿时,舆论一片哗然。
第三百六十一章
坠落
  客观的说,美国人,真可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被领导的一群人。
  他们当然也热爱自己的国家,他们同时热爱自由,他们还爱自己的财产。
  从热爱程度来说,这三样是依次递增。
  也就是,如果你动了他的财产,妨碍了他的自由,那时的他,肯定不会爱国。
  而且他们还会有理由,一个不能保护民众的财产,还妨碍民众自由的国家,凭什么还想要我去热爱?
  所以,一如冯一平所说,在他的“准备救助华尔街”的言论见报后,顿时马上批评声一片。
  理性一点的批评是这样的,哈佛商学院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说,“冯的出发点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果市场参与者,揣测政府总是会介入救助一个垮掉的机构,那么这些市场参与者就不会对该机构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审查……这无疑不会有助于这些机构的发展和提高。”
  不太理性的批评是这样的,福克斯新闻台在连线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工会组织,美国汽车工会的首席经济学家唐纳森时,对方说,“我们想知道,冯先生在发表这样言论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如果冒险失败,赔钱的时候,会有政府用纳税人的资金来救助。”
  “那么,他们在冒险成功,大转特赚的时候,有没有让纳税人也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等等,我查一查相关的资料,”他低下头做查找状,几秒种后就抬起来头,“我查到了,一次都没有!”
  “这个其实也不用查的对不对,因为大家都知道,华尔街只会要我们的钱,从来不会给我们钱。”
  “所以,最成功的创业者,同时还是全球知名的年轻学者,以及一向以虑问题周全出名的冯先生,为什么会发表这样有失偏颇的言论?”
  “无论如何,我想,这一定会是华尔街的那些冒险者们,此时最高兴听到的言论了……”
  因为不需要像在电视上一样直面摄像机,或者像是在报纸上要署名,在相对更自由的网络上,相关的评论无疑要更激烈一些。
  “冯他是不是还没有倒过时差来,所以忘了他这是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
  “或许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很常见,但在奉行市场经济的美国,我们不存在让政府救市的这个选项。”
  还有更加直接些的人身攻击,“由此可见,在关键问题上,硅谷那些总是标榜着鄙夷华尔街的富豪,其实和华尔街的那些蛀虫们,穿的是同一条裤子。”
  “冯,就是代表!”
  当然,网络的自由,也体现在既然有踩冯一平的,那就会有顶冯一平的。
  “先不论冯这番言论正确与否,相比其它那些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富豪的表现,冯这至少算是针对目前的局面,拿出了具体的方案。”
  “支持楼主!那些抨击冯的这个建议的人,面对目前的情况,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无论如何,这样的危机,总不可能靠用键盘骂人化解。”
  “支持楼上!一帮估计连什么是次贷都考不清楚,连金融机构的社会属性都搞不清楚的家伙,哪里有资格来评判冯的建议?”
  “顶楼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