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0/2763

  “苏县长,半个小时后,我就要走,所以,我就直说了,”冯一平在桌子上敲了一下,“你这样的工作方式,不行。”
  “我知道,你来五里坳,已经有超过13个工作日,在这期间,去工业区走了一趟,花了半天,到商业区走了一趟,又花了半天。”
  “最后,到我们村去了一趟,花了大半天。”
  “还有,在县里呆了三天,市里跑了一天,省里呆了两天,”冯一平扳着手指头,“其余剩下的时间,你都在镇政府,不是找人谈话,就是在办公室里,应该是在做计划吧。”
  “都不用听你对五里坳的发展,有哪些规划,我就知道,那些规划,肯定都不可取。”
  “我并不知道你的行事风格,但我知道一般的行事规律,只有对实际情况有了清楚的掌握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拿出对症的方案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话,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另外,”他拿起杯子喝了口热茶,“对局势分析得还不错,但用错了场合。”
  “我如果没有猜错,刚才的那些,你在和其它领导汇报的时候,也谈起过吧。”
  “但那些离五里坳有些远,五里坳,需要的是沉下心来做实事的负责人。”
  “冯总,我也就直说了,”苏明峰毫不示弱,“你对五里坳的一些规划,也很不切实际。”
  冯一平刚才说的,都对。
  他在会议上的那番话,确实是在和省领导谈话时说过,并且获得了相关领导高度肯定的一番话。
  他在会上说出那些,未尝没有炫一炫技的意思,尤其是冯一平就坐在台下的情况下。
  但是,他真没想到,原本觉得交流得还不错的冯一平,竟然就此发作,在那样的场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那么不给面子。
  “是,我还没有花多少时间到下面去调研,但只要看看其它地区发展的一些经验,我就知道,在你的影响下,五里坳的一些规划,很美好,很理想,但却非常不现实。”
  既然冯一平如此不给面子,他也懒得掩饰。
  “从我们国家所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来看,在发展的过程中,把所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等优势资源,集中到一起,才是最好的做法。”
  “但你看看五里坳,本来底子就薄,现在居然敢把资源这么分散。”
  “是,目前看起来,发展是还不错,但那完全是由于你大力投资的带动,但我们都知道,你不可能这么一直投资下去,因为,你不可能一直找到那么多的优质项目。”
  “到那时,你觉得,五里坳还会像现在这么高速发展吗?”
  “五里坳目前高速发展最大的隐忧,就是发展后劲不足。”
  “总设计师的另一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我们的步子小了,那就相当于是在退步,’”
  “等到五里坳退步的时候,你觉得,我们还能像今天一样,吸引这么多人来投资吗?”
  “我想那个时候,大家只会争相撤资。”
  他也拿起茶杯喝了一杯茶。
  “五里坳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发展模式,我建议你好好看看省里相关的文件,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探索。”冯一平说。
  “我可以大概给你简单说一下原因,我们并非没有汲取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恰恰相反,五里坳目前的发展模式,正是借鉴了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并且规避了他们教训,而采取的一条道路。”
  “你如果不单单只看国内那些大城市市中心的繁华,你大概就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城市发展初期,那些位于市中心的企业,目前正在一步步外移。”
  “越来越多的地方,鼓励在中心区周边,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经济。”
  “相信你到沿海的很多地方,都能听到很多这样的称谓,汽配之乡、模具之乡、拉链之乡、文具之乡……”
  “有没有很熟悉?”
  “是不是听到镇政府的人说起过,我们下面的一些村子,也有这样的趋势?”
  “过上几年,可能梅家塆就是挂面之乡,冯家冲就是腌菜之乡、黄家铺就是藤椅之乡、雷家湾就是机加工之乡、陈家岭就是五金之乡、三河口就是包装之乡、二道桥就是电商之乡……”
  “这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现状,是不是有些殊途同归?”
  “我们是不是更好的兼顾了中心区和周边的同步发展?”
  “而我们的城市中心区,还并不会像沿海那些城市一样,不但拥挤无度,地价房价更是高到离谱。”
  “……你确实说得对,我确实不可能总会找到很多优质项目来投资,以拉动五里坳的发展。”
  “但你既然眼界这么开阔,你有没有考虑过另外一个问题?”
  “你觉得,沿海地区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因为持续高涨的地价以及人力成本,届时,我们会不会走其它发达国家过去所做的那样,把很多工厂内迁?”
  “你觉得,到时五里坳有没有能力吸引到一些优质的企业?”
  那简直是不言而喻的。
  “……其它的,我想你多下去走走看看,多看看以往的一些文件就清楚,我……”
  “冯总。”苏明峰又被冯一平这番话说得有些懵。
  原来自己想到的一些问题,他又都有了考虑,而且眼界比自己还要开阔,因此早就有了相应的规划。
  这让他感觉有些无力,但他却不想就此放弃。
  他决定用具体的事例,来指出冯一平设想中的疏漏和不切实际的地方。
  “和大家息息相关的教育和医疗方面,你觉得,那些不住在镇里的居民,能享受到镇里的居民一样的待遇吗?”
  冯一平笑着摇头,“苏县长,你下去走走看看就会知道,下面村里的学前机构和小学,是不是会比镇里的差?”
  “至于医疗,”他又摇头,“看来你同样不知道镇里的一些政策,你知道镇里的卫生机构,花了多大的精力在预防上吗?”
  “你知道下面村里的那些老人,多长时间接受一次检查吗?”
  “看来你并不知道。”
  他站了起来,“但我至少需要你明确的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只要我想,我完全有能力左右五里坳负责人的去留。”
  “有我在,五里坳就一直会按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谁都改变不了!”
  “还有,我尤其欢迎苏县长这样有背景的人来五里坳任职,正因为你们有背景,所以,我才不担心你们会搞什么钱权交易,带坏五里坳的风气。”
  “那话怎么说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哈哈,”冯一平在脸色变了苏明峰肩头拍了一下,“其实,话说开了也好。”
  “说开了你就知道,我们之间,只要都是为五里坳好,那其实就不会有任何矛盾和冲突,对不对?”
  “苏县长,你也是怀着让五里坳发展得更好的心思来的,对吧!”
  冯一平又在他肩头拍了拍,“祝你在五里坳工作愉快!”
  “嗯,你在五里坳,一定会非常愉快!”
第三百五十八章
“宅”机遇
  用上iPhone几个月后,向晓芳已经成了标准的低头族,在等电梯的时候,感觉有人走到自己身边,虽然这样的事不常见,她也没从手机上移开目光。
  现在这样的间隙,都被她用来试读《半边天》上准备重点推介的作品。
  做女性网络文学网站这么久,她也锻炼出了一项新技能,随便一部小说,她只要读上三五章,便能大致确定这部小说的成绩。
  而从过往的结果看,她还真是少有走眼的时候。
  此前她也是真不知道,就是在青春期的时候,也从来没有看过言情小说的自己,竟然还会有这方面的本事。
  但坦白说,这项工作,有时也真会让她觉得有些……恶心。
  比如现在正在读的这部,从开篇起,“俊颜”“玉容”“俏脸”“雪肤”……类似这样的词一个接一个,真的让她腻得不行。
  问题是,她还得咬牙坚持读下去,因为,还就有读者偏偏喜欢这一挂。
  “你这是怎么了?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吗?”来人居然开口问道。
  向晓芳愣了一下,抬起头时已经是笑容满面,“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刚刚到,”冯一平的目光,从另一侧收回来,那边,一位外籍男员工和一个国内姑娘举止相当亲密,他笑着说,“你没事吧。”
  他把自己的包背起来,手伸向向晓芳,“要我帮你拿吗?”
  向晓芳原本想拒绝,女孩子随身的包包,可不好随便交给别人,但她马上改了主意,“谢谢!”
  “很荣幸为你效劳,”冯一平接过去,“呵呵,还真不重。”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那个女孩子随身的包会很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