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2763

  但是,该以什么方式参与呢?
  冯一平有两个打算,可以依托网点分布越来越全的便利店,打造一个自己的购物平台,依托将来的经济型快捷酒店,打造一个在线票务服务公司,并在最后,看能不能把这两个网站合并。
  与此同时,他可以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对一些大有钱途的公司进行投资,他可不会天真的认为,就单凭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就能打造出一个和BAT同类的公司出来,管理最基本的一个要点,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那些事,还是原本的那些人做就好,重生人士也不是超人,不可能成功的横跨几个领域,也不可能简单挖过来一两个人,就能把原本的那些公司打败,他只负责投资就好。
  那这就意味着他要成立一家风投公司,进而就意味着这他要有充足的现金,所以想到后来,冯一平发现,现在最需要充实和加强的,就是他一个人单打独斗的金融方面。
  在他其它的产业都还处在发展和成长期,还需要往里投资的时候,只能让金融部门成为现金奶牛。
  同时,有钱也不意味着你能投资这些公司,比如几年后,冯一平拿着一张大额支票,找上未来的首富,或者是将来也会成为他现在就读的,经管院顾问委员的脸谱网创始人,别人还真不一定要,风投公司投资,创业公司融资,有时候,钱,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刷声望这事,也要提上议事日程,那目前,这个任务,只能落在将要在新年初创刊的杂志上。
  等你不但有钱,而且大家都知道你有卓越的战略眼光的时候,不用你自己上门推销,那些大大小小,有钱途和前途的创业公司就会自己找上门来。
  再梳理了一遍,冯一平确定他思考的,没有什么遗漏,花了三分多钟,把自己的手臂从黄静萍手里抽出来,然后悄悄的来到书房,记下了他对将来的这些思考和安排。
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立总公司的想法
  通达驾校里,冯一平带着黄静萍,敲开了办公室主任的门。
  这是黄静萍学驾驶的学校,也是公交集团的三产之一,黄静萍已经通过了理论学习,现在进入上车实操阶段,为了避免出现后来的那女学员学驾驶时的各种麻烦,冯一平今天来,就是送礼的。
  后来驾校遍地开花的时候,还算好些,那些学车早的都有体会,当时花钱上驾校考驾照,就是不但要花钱,还要让别人骂的,总结起来就是花钱找别人骂,那绝对不算是愉快的经历。
  好多驾校的教练,完美的继承了旧社会师徒的那一套,不管你是男是女,是一十八还是三十八,不管你是为别人工作还是雇了好多人为你工作,那真是想骂就骂,收了你的烟或者红包,还接受了你的吃请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还振振有词的说是“为了让你记忆深刻,”“为你好,”对此冯一平只想说一句,“好你妹!”
  像黄静萍这样的性子,要是碰到一个脾气不好的老师,分分钟能把她骂哭,而女孩子要是倒霉碰上那些无良的教练,顺道被揩揩油也是常有的事。
  这些事黄静萍不知道,冯一平必须帮她想在前头,做在前头。
  “请进,”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穿着褐色夹克衫的中年人,典型的机关作派,正在悠闲的喝茶看报纸,看到他们进来,斜了一眼,不乐观不热的问,“你们找谁?”
  “钟主任是吧,你好!”冯一平笑着向他伸出手,没办法,为了黄静萍,这样的冷屁股还是得贴。
  不过,在他说明了来意,重点是,送上了一个信封之后,钟主任立马变得热情起来,马上完成了从事业单位领导到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转变,拿出一本册子,“这是我们驾校教练名录,你们先看看。”他则忙着泡茶。
  冯一平翻了几下,“我们相信钟主任您的眼光,还是你帮着推荐一下吧!”
  “呵呵,那好,我给你们推荐郭师傅,部队转业,水平高,脾气好,他教的学生,通过率也高。”
  “那就他了,这样,钟主任,今天晚上,您和郭老师能赏脸出来吃个饭吗?地方您定!”
  “没问题。”感觉到了冯一平信封的厚度,钟主任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冯一平的意思他明白,让他一起陪郭老师吃饭,那郭老师自然明白轻重。
  当然,晚上吃饭的时候,郭老师那里,冯一平自然也准备了礼物。
  和他定下来要做的那些事比起来,这是件小事,但是又不得不花费这个精力亲自去做,对黄静萍好,就是要从这些小事开始,从方方面面去关心她,呵护她。
  从十二月初起,冯一平就固定每天在公司坐班至少一个小时,有时是午饭时间,大部分是在下午下课后。
  金翎帮他整理出来的这个办公室,在最里面,是原来的杂物间,不到八个平方,窗子也不大,冯一平也不挑,每天一到办公室,就得埋头处理金翎整理好的文件。
  包括老家老爸老妈负责的那两个农产品加工厂,各个公司都有不少需要他批示的文件,今年新建或筹备的项目又多,比如度假酒店,快捷酒店,深圳的家具厂,就是他年轻,身体好,脑子活,上了一天的课以后再来处理这些文件,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也会觉得头有些蒙蒙的。
  金翎拿着一个文件夹笑着走进来,“这是徐斌报过来的快捷酒店组织结构,一平,我看你对这些能连锁的生意总是很有热情啊。”
  她没敲门,看到冯一平靠在椅背上揉眼睛,她这才想起来,这个平日里总和他嘻嘻哈哈的年轻人还是个课业繁重的大一学生,书包现在就放在门边的柜子上,很有份量。
  “累了吗?我给你冲杯咖啡吧!”
  “没有,就是眼睛有些涩。”今天在学校也没闲着,不是上课,就是在图书馆查资料,到了公司,不是处理电脑上的邮件,就是各种纸质的文件,真是有点眼涩眼疲劳。
  “我那有眼药水,”她急匆匆的给冯一平拿来眼药水,本来这个场景挺和谐,偏偏在用之前,冯一平又逗了她一句,“你没红眼病吧!”
  然后冯一平马上就明白,金翎没有红眼病,但是有白眼病,眼睛翻得只剩下眼白。
  当然,对于冯一平时不时就要这样逗必一下的个性,金翎现在也算有些了解,不会真的和他计较,“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不然近视这个毛病,只会越来越厉害。”
  “你说的很有道理,明天我就买一个专业的望远镜放在窗口,工作了一段时间,就去看看远处有没有美女。”
  金翎懒得理他的这些疯言疯语,“没事我下班了。”
  “等等,还真有正事和你商量,”冯一平拉住了她,关上门,“你觉得有成立一个总公司的必要吗?”
  “你不会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吧,当然有必要!我在省城工作的那一段时间,各公司之间的协作就很多,比如之前的周新宇,虽然是负责便利店,是不是经常被你到处调,哪里需要就把他朝哪里派?还有员工招聘的事,虽说各公司都是分开的,但其实也是以便利店为主体招聘,再比如高志毅,他虽然也定岗在便利店,但是寄给你的这些文件,都是他统一收集整理之后寄过来的,其实做的就是总公司办公室主任的事。总算你找的这些人都还不错,你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可是这样总不是长久之计,是暂时的治标,但是不治本。比如周新宇,他会完成你交待的工作,哪怕是额外的工作,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如果发现了其它公司的不足,怕是不会也不好提出来,因为那样就属于越权,你说对吧!”
  “我就说,你为什么对其它公司在这边的几个人的工作都没意见呢,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冯一平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的说。
  “我这个人大气的很,看到不足的地方就一定会指出来,之所以没有,是因为他们做的都不错。”
  “恩,估计关心不够,所以发现不了他们的不足,也是一个原因吧。”
  对这一点,金翎并不否认。
  “集团执行总裁的这个位子,你有兴趣吗?但同时,至少在未来几年,在你们培养出大量可用的合格接班人之前,你还要兼顾便利店的工作,你觉得如何?”
  冯一平原本是计划当董事长的,但其实现在他就是一个光杆总经理,虽然有金翎他们主动帮着分担,压到他身上的工作还是太多,多不怕,就怕出错。
  好在未来的路他已经明确了下来,不用花时间去考虑对一个企业来说生死攸关的战略问题,不然他的工作强度又会上升一个级别。
  “我觉得我能够胜任,但是,我还是要考虑要一下。”
  “不是欲拒还迎吧?”他笑着说了一句,那边金翎作势欲踢。
  “行,我举双手赞成你能胜任,那就顺便一起考虑筹备年底的总结大会吧,我准备先让各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一起去南方温暖的海边,比如天涯海角,一边度假,一边把总公司的框架定下来。”
  “哟,冯扒皮居然也想着大方一回?你可千万不能说话不算话,自从被你骗到有佳之后,我可是一直没有度过假。”
  “放心,主要就是考虑到你,我才做这个决定的。”冯一平又习惯性的开玩笑。
  “信你才怪,对了,说个近点的事吧,我们在这边培训的第一批学员即将结业,后天你去做个演讲,没问题吧!”
  “没问题,一定到。”
第一百五十四章
简短的讲话
  每天晚饭前,冯振昌有固定的两件事要做,先去视察那两个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的加工厂,接着去视察已经建好了主体框架的新居。
  这一路上遇到的人,从哪些冻的小脸通红的孩子,到那些拿着农具,从山上或者地里做完农活回家的大人,无一不和他打招呼,这个时候,问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大多数都是,“吃了吗?”
  还有一些,会杵着锄头,问他工厂和生意的事,末了肯定还会互相邀请,“到家里坐坐。”
  总之,冯振昌是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这才是他的主场。
  在塆前头,他碰到了老二家的大儿媳,挑着一担稻草,往养鸡场那边赶,屁股后头,还跟着他们家的三丫头。
  冬天的时候,养鸡场会麻烦一些,鸡虽然也是长毛的家禽,但是同样怕冷,他们用的是土办法,用稻草把鸡舍围起来,避风保暖,地上也会铺一层,但是地上的那一层,每天这个时候都要换。
  “鸡还好吧。”
  “都挺好的,就是到冷天,下蛋比以前少。”
  “蛋就是附带的,我们主要是肉鸡,来,招弟,跟我走回家,山上冷。”
  二伯家的大儿子家的两口子,到现在为止,已经生了三个女儿,老大和老二还正经起了名字,到老三的时候,就起了个招弟,按这样发展下去,下个还是女孩子的话,估计就得叫再弟。
  他们已经有了再生的想法,因为家里的这个养鸡场,他们又能交得起计生办的罚款。
  火塘上,吊锅里的菜煮得嘟嘟响,现在的冬天,可不是像以前,只有白菜萝卜那两样,每星期,冯振昌至少得去镇里一趟,顺道带够一个星期吃的其它新鲜蔬菜回来。
  但是,一进屋,招弟就被火塘边散发着香气的烤红薯吸引住了,因为它闻起来特别香,梅秋萍给她掰下一小块,“这就是吃个味,吃多了肚子不舒服,饭马上就好。”
  灶上两口锅之间的热水坛,这时没有盖盖子,里面的水已经沸腾了,上面飘着一个小的瓷酒壶,这是给冯振昌烫的酒,还是自家土法蒸的谷酒,每天晚上,他有一杯的定量,也就是一两多酒吧。
  刚喝了一口,电话就响起来,一看是冯一平,他接起来还是那句话,“晚饭吃了吗?”
  “还没呢,刚到家,爸,我跟你们说个事,你们先安排一下,我想这个月底的时候,把公司的一把手都集中到三亚开个会,商量成立总公司的章程,你和妈到时也一起去吧,对了,带上外公,那边现在暖和的很。”
  公司调整这样的大事,哪怕是出于尊重,自己的老子当然不能缺席,何况冯振昌现在为镇里的两家厂费了不少心思,村里明年投产的这两家加工厂,也都是他负责。
  “怎么了?”
  “一平说月底要到三亚开会,让我们两个把时间空出来,还说一定要带上爸。”
  “开会怎么要去那边?不是浪费钱吗?”对带梅建中去旅游,梅秋萍没意见,可是到旅游区开会这样的事,一听就是个费钱的事。
  “一平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你就不要管了,明天先打电话跟爸说一声。”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