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7/2763

  哪怕你现在一年能给我目前年收入的10倍,但谁知道10年后,你的公司还不会不会存在?
  而以冯一平的声望和成就,他想招揽的人,肯定不会有这样的顾虑。
  但是,冯一平这样什么都想做,又让周院士他们有些担心。
  芯片的研发,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技术门槛都很高不说,投资门槛,同样都非常高。
  大概的说,芯片的门槛主要有算法设计、材料工艺,加工工艺和封装测试等着几个方面,其它的不说,就说现在建设一个最新制程的半导体工厂,成本已经逼近40亿美元!
  就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多少人能负担起这样的投资。
  而这个成本,还在高速增长中,就说10年前,投资才不过十多亿美元,周院士估计,再过个十年,成本突破100亿美元,也不是不能想象。
  当然,这方面,可以找代工,但就是代工,相关的花费,同样巨大,就比如说流片,随便流流,就得十几大几十万。
  而从经验来说,很少有芯片能一次流片就能成功,就能成功的量产……
  这方面的开销,太多,太大,尤其是,坑太多,而这些坑,全得用钱去填。
  “冯总,我们就举例,”周院士组织了一下语言,“就说内存芯片吧,这个大家可能会比较熟悉,周围的朋友或者同事,有可能会去给自己的电脑加个内存,或者换个硬盘什么的。”
  “我们可以肯定,未来随着智能设备越来越多,这方面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
  “但内存芯片,它有些特殊,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电子产品每年都会降价,但内存是个例外,它降价起来厉害,可能会降到比生产成本还低,但涨起来,同样厉害,涨个一倍,涨个两倍,都不稀奇。”
  “这就有点像化工行业,重资产、强调周期,价格大起大落,涨起来的时候,数钱数会到手软,但一旦跌下去,可能连自己都想砍掉这个项目……”
  冯一平笑了笑,“院士,我明白你的担忧,也谢谢你的提醒,这方面相关的风险,我都考量过。”
  “但和其它行业一样,在芯片领域,风险,同样可以说是机会,就比如你刚才说的内存,市场价格下跌时,确实会带来高额的亏损,但是,一旦我们无惧这些损失,扛过去了呢?”
  “那么,很有可能,我们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因为其它的很多竞争对手,可能抗不过之前的衰退期,从而退出了这一领域,但市场,却会比以前更大,也就是,供小于求,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可以拥抱一段数钱数到手软的时光……”
  他都这样说了,周院士能说什么呢?
  “尤其是内存芯片,我们一定要做。”冯一平重重的挥了一下手。
  三星为什么后来那么牛,甚至有时苹果都要看他的脸色,那还不是因为,它占据了内存市场的超过一半的份额?
  而内存市场,这在未来,无疑会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别的市场。
  后来韩国甚至成了我们国家最大贸易逆差对象,这其中,韩国的内存产业,可以说居功至伟。
  他不喜欢这样。
  对这行业,冯一平确实不太熟悉,但是,既然都知道了三星在这个行业非常成功,那就简单了,三星死扛,嘉盛也死扛,三星加大投资,那嘉盛就同样加大投资……
  大方向正确,那么赶上三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们长远的目的,甚至都不是这些目前大家都知道的传统芯片。”冯一平又说。
  周院士他们都有些麻木了,这样什么都做不说,还要研发其它的芯片?
  而根据规律来看,新芯片的技术门槛,肯定会更高。
  “大家都知道,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或者说,目前这个基地的很多项目,都和人工智能有关,所以,我们长远的目标,应该研发出人工智能芯片来。”
  “人工智能芯片是什么,我想对各位专家来说,不是问题。”
  “我们应该都记得,在97年,IBM的那台‘深蓝’,经过六局比赛,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我们就应该要研究更强版本的这样的芯片,让它能战胜世界上最强的棋手。”
  “当然,以我的理解,AI芯片,不可能像我们人一样,既可以下围棋,又能下象棋,刚开始,它应该是一个专用的芯片,下象棋的就下象棋,下围棋的就下围棋,但是运算能力一流。”
  “不但运算能力一流,能迅速的处理我们的数据库中的大数据,还能够自己学习提高。”
  “比如说,它和聂棋圣下棋,绝不会两次掉进同一个坑里。”
  “它的应用场景,也会非常多,比如,识别我们的声音,识别我们的形象,也就是面部识别,以及,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最终,实现无人驾驶——顺便说一句,这是我们的特斯拉正在追求的一个目标。”
  “……如果打个比方,如果说CPU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老教授,能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
  “那么,GPU,就像是100个小学生,它能高速的做大规模的简单计算,比如5+6=11。”
  “而人工智能芯片,大概是班里的怪才,可能除法算的特别好,比其它的100个同学加起来还要快,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几乎是0。”
  冯一平依据自己后来接触到的一些概念,对自己认为的人工智能芯片,做了个大概的类比。
  别说,挺形象,连老马都有些明白了,有些迫不及待的发言,“哎,我觉得,这个芯片,是不是刚好可以用在我们的云平台上。”
  冯一平点头,老马真和自己有些像,虽然不太懂技术,但偏偏对技术有些敏感。
  “当然,我知道,即使我们资金充足,即使我们挖来了很多一流的人才,即使我们能突破封锁,购买到一些相关的高精尖设备……我们要想在这方面做出不错的成果来,难度还是会非常大。”
  “毕竟从目前来看,我们和国际水平的差距,至少在十几年以上,而在我们追赶的同时,行业的领先者们,自身也在高速发展。”
  专家们颔首,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但好在,我们也不是没有其它的办法来弥补,”冯一平终于坐了下来,“当前有些缓和的次贷危机,我想大家可能都有了解,我坚信,这场危机,不但没有过去,高潮还在后头。”
  “等到危机彻底爆发,欧美的很多公司,都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那时,就是我们非常合适的抄底时机。”
  专家们这才明白,当初让他们列出那些技术,可以考虑收购,原来等的是这么个时机。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相关的准备工作,早在进行当中,在德鲁克的努力下,我们并购团队的实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他朝德鲁克点头示意了一下,又一次站了起来。
  “但是,即便未来我们看好的那些收购项目,并不能成功,那么,我们还是要坚持在这方面大力投入。”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战略领域,我们如果在这方面不努力,未来总有一天,会被人卡脖子。”
  “我不喜欢被人卡脖子,卡人脖子,我倒比较喜欢。”
  “所以这件事,”冯一平双手撑在会议桌上,最后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日新月异
  省城嘉盛大楼楼下,车队都已经发动了,主人还在一旁应酬,冯一平握住一位穿着蓝色夹克衫的中年人的手,“谢谢你杨高官,欢迎你有时间,再到我家里来做客。”
  “那是一定的,”杨高官笑着说,“替我向你爸妈带好。”
  这位杨高官,已经去过冯一平家里一次,见过了冯振昌和梅秋萍。
  要说这几年,省里的领导,到冯一平家打过卡的还真不少。
  随着嘉盛在省里的投资越来越多,随着五里坳的发展,越来越引人瞩目,这个趋势,预计会愈演愈烈。
  这从冯一平这次回来,省里在接待上做的工作就看得出来。
  他抵达的时候,同样是这位杨高官,亲自到机场接机,现在离开省城准备回五里坳,杨高官又早早的赶来送行,期间,省里的两位大佬,又一一接见,各种称赞夸奖……
  说实话,冯一平都有些嫌省里有些太过于热情。
  就比如刚才,杨高官还说,要送冯一平回五里坳……
  “再见杨高官。”车都走出老远一段,冯一平再回头看,杨高官依然站在那里朝这边挥手。
  一个身居高位,尤其是岁数至少是冯一平一倍的人,这么热情,他还真的觉得有些消受不起。
  杨高官虽然没有亲自陪冯一平回家,但他依然代表省里,做了一些安排,车队里,有一辆省厅的警车。
  本来是在前面鸣笛开道的,但在冯一平的坚持下,这辆警车,此时只能作为压阵的车辆。
  不过,从省里的这个架势看,关于盛正之后的继任人选,冯一平大可不必操心。
  当然,在和省领导会谈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有谈起这个话题,毕竟,冯一平是体制外的人。
  但就冲省里的态度,以及有能耐坐上那个位置的人的背景来分析,冯一平觉得,下一任五里坳的负责人,从大方向上来说,无论如何,至少不会成为五里坳发展的阻力。
  因为就算他本人不清楚,他背后的人,一定知晓其中的轻重。
  安妮这时才拉开斯宾特的窗帘,看着外面的高楼和行人说道,“是不是越朝内地走,经济就越差?在我看来,这里的居民的精神面貌,都和沿海那边有不少的区别,看起来,闲散了许多。”
  这观察得还是够细致的,但冯一平还没说话呢,旁边就有人接口了,“多新鲜,美国不是这样?美国中部的那些经过州,经济不是同样比东西两岸的那些州要差?”
  “还有,这叫闲散吗,这叫自在!”
  “你们两个,好了!”冯一平对坐在后面的黄沁萍和安妮说道,“要不要干脆我们停车,让你们俩下去打一架?”
  他在省城见到这两位的时候,她们就像两只斗鸡一样的,没想到,都两天过去了,她们还没消停下来。
  “哼,野蛮!”安妮嘴一翘。
  “还不是因为你。”黄沁萍低声嘀咕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