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8/2763

  还真有不少人拿着本子或者电脑在做笔记。
  金翎和老马,聊的就比较轻松,直到高志毅插进来,“马总,对一平邮件里的那个问题,你怎么看?”
  金翎说,“先谈谈你的看法。”
  “一平的这个问题很大,我目前只思考了一个方面,”高志毅说,“记得前几年,GE的总裁杰克韦尔奇,广泛的被各界当作榜样,那时在书店里,他的书和卡耐基,松下幸之助的书放在一起。”
  “但在他卸任后,尤其是最近这几年,GE的发展,却有些越来越吃力的意思。”
  “所以我就想,这和韦尔奇当初太注重眼前效益有很大的关系,他在任期间,确实成功的把握住了当下,但他当时处理掉的那些效益不好的公司,可能也就让GE失去了未来。”
  金翎和老马都露出满意的神色来。
  高志毅的这个角度,选得很好,也很高。
  尤其是,他敢于对原来可以说封神了一般的韦尔奇的做法,提出异议,这一点,也很难得。
  老马知道高志毅,也是冯一平最早的雇员,在嘉盛的资历,比金翎还早,心说,果然不愧是冯一平,这眼光确实是好。
  “你说得很有道理,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太注重于当下,所作出的决定,难免会有些短视,所以这样的公司,可能会兴盛一时,但却很难长久。”老马说。
  “这方面,我们很早就有一些讨论,我们认为,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其实都很难长期保持优势。”
  “所以我们在做这个的项目的同时,已经在考虑接下来该在哪方面着力。”
  “我们希望,始终能这样,一个下,一个上。”老马用手比着。
  “举例说,我们最开始的项目,是阿里巴巴,后来是淘宝,但接下来的重点,会是嘉盛商城,商城之后,我们的支付宝又到了可以大发展的时候,支付宝发展到了一定的基础,因为我们的骨干物流网建成,我们的菜鸟网络,又到了大发展的时候……然后再开始轮换。”
  “就这样梯队发展,有机作战,形成一个循环。”
  “我们把乱想出来的这一套,还定了一个名字,叫做履带战略。”
  “一辆战车在行进的时候,总有一些履带,会处于空置的状态,但正是这些空置的履带,和正在工作的履带,组成的完整的整体,保证这战车能持续前行。”
  “……所以志毅你说得对,”老马说得激动起来,又撸了下袖子,拿起啤酒瓶吹了一口,“不能太注重眼前的效益,相反,为了未来的发展,一些目前带来亏损的项目,我们不但不能砍掉,反而还要加大投入,要发展更多的类似的项目……”
  “现在的有些亏损,是为了将来能给我们创造更多的效益。”高志毅说。
  “对,”老马说,“所以杰克韦尔奇的那一套……”
  他们俩越说越投机,干脆把金翎都撇到了一边。
  金翎四下一看,像他们俩这样,说得越来越投机,越来越有劲的人,不在少数。
  于是她对着波光潋滟的西湖,就着风中传来的桂花香气,惬意的喝起自己的鸡尾酒来。
第二百零三章
错过
  作为硅谷最早创办的成功企业之一,英特尔的总部,自然位于硅谷最核心的地带,圣克拉拉米申学院大道2200号。
  作为对电子科技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企业,英特尔的总部,从外观看起来,真的相当不起眼。
  一圈或高或矮的红杉树后,一片白色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树下还散漫的停着一些车辆,冯一平相信,很多人一定和自己一样,一定会是在人提醒说,“这就是英特尔。”才会注意到旁边的那块真的很不起眼,上银下蓝,有着英特尔Logo的标示牌。
  “你说,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好多公司,总喜欢在大楼上,或者大楼顶上那样显眼的地方,写上公司的名字,以及一定要弄一个非常高大上,而且同样突出名称的大门?”
  在进入英特尔那由两道简单的铁栅栏象征性的形成的大门时,冯一平用普通话问吴倩。
  “那是为了免费的广告……不是。”吴倩自己否定了自己信口说出的答案。
  要说硅谷的公司,更重视广告。
  就说英特尔这样普通人并不会直接接触到他们产品的公司,也在我们的很多电视台投放了广告,很多人都对广告末尾那悦耳的“噔,噔噔噔噔”的音乐声印象深刻。
  “我想主要是习惯和风气的不同。”吴倩说出了修正后的答案。
  冯一平点了点头,这个答案靠谱。
  硅谷的科技巨头们的总部,在外观上,那是一水的低调和严谨。
  这时,他们的车已经驶到掩藏在树后的建筑前,这是一片6层高,白色的墙壁上,有着大片蓝色玻璃幕墙的建筑群。
  那个著名的Logo雕塑背后那栋楼,就是的英特尔总部大楼。
  这栋大楼,以公司创始人之一罗伯特·诺伊斯的名字命名。
  这是一个对我们相对比较陌生的名字,我们更熟悉英特尔的另一位创始人,摩尔,当然不是我们在化学教材中看到的那个摩尔,而是戈登摩尔。
  就是提出了那个“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的摩尔定律的摩尔。
  摩尔先生现在还健在,但早已退休,此时正醉心于慈善工作,他的慈善基金,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因为捐款额度高,他和夫人,在05年,一度取代了比尔盖茨夫妇,成为了“最大慈善家”。
  此时,站在楼前的那位穿着蓝色的英特尔制式衬衫,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中年人,是英特尔现任的掌舵人保罗奥特里尼。
  冯一平不是第一次来英特尔,也不是第一次和奥特里尼见面,但奥特里尼亲自带着人在门口迎接他,这还是第一次。
  因为,现在的冯一平,可不是几年前的冯一平。
  “你好保罗,”“你好冯,”两个人先握手后拥抱,肩并肩的走进英特尔总部。
  “欢迎你的再次造访。”奥特里尼笑着说。
  这位今年57岁的世界最大和最成功的芯片公司掌舵者,声音很宏亮。
  “谢谢,每一次来这里,我都觉得很荣幸。”冯一平说。
  他这话呢,倒也并不是客套,英特尔对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确实巨大。
  而且应为公司是老资格的原因,乔布斯创办苹果期间,有时遇到一些问题,会骑上摩托车,赶到这里找人请教。
  此时比英特尔还要成功还要牛气的微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这里当作是一家乳臭未干的家伙们成立的公司。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经常会争执,甚至是对骂的事,很多人都知道。
  但无论是乔布斯还是苹果,都没有说微软“你们的产品弱爆了”之类的,想在软件领域当微软老师的话。
  这里的人就说过。
  英特尔总觉得,微软的编译程序总是错误百出,而且其执行速度非常缓慢,英特尔编译的程序总比微软快两三倍。
  所以有一次他们很明确的说,“我们发现Excel中的代码有问题,如果你们修改一下,那么整个装置的速度可提高8倍。”
  我们可以想象,已经被奉为软件之王的比尔盖茨,听到一个家伙用都不太标准的英语,向他说出这番话时的感受,所以他当时回答,“我们才不在乎这个,我们的重点是为它增加更多的新功能。”
  那个英语都说得不太标准的人,是英特尔的第三位雇员,也是摩尔之后英特尔的掌舵者,乔布斯的偶像,匈牙利裔的犹太人,把英特尔带入芯片领域的安迪格罗夫。
  对这位硅谷的又一位强人,很多人不会太了解,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那就是他的名言,也是他写的一本书的书名。
  且不说英特尔自身的成就,能提点乔布斯和教育比尔盖茨,这样的事就很了不得。
  国内能和这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雷布斯先后错过投资老马和小马。
  “哈哈,”奥特里尼笑着拉着冯一平的手,“走,去我的办公室。”
  “我得说,冯,Facebook,真是款好产品。”
  “谢谢,你们的双核芯片,性能也真犀利。”冯一平同样笑着说。
  两个人笑着在奥特里尼的办公室落座,冯一平没有再寒暄,简要的向奥特里尼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开放手机联盟?”奥特里尼看着资料,沉思起来。
  “对,我们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智能手机的发展,制定一个通行的标准。”
  “你也知道,这样的标准,对一个行业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而在智能领域,自然离不了芯片,既然是芯片,自然得有英特尔公司的加入才称得上权威。”冯一平说。
  “我们计划邀请的创始成员里,英特尔是最重要的一家。”
  场面话嘛,就是得在这样的场合说。
  奥特里尼放下那份资料,“没问题,我们加入。”
  这个回答,冯一平也不意外。
  “谢谢。”他说。
  他的公司,和英特尔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
  相反,奥特里尼肯定能明白,冯一平倡议的这个联盟,以及他的安卓系统,将会给英特尔的一些竞争对手,比如微软,带来的影响。
  奥特里尼同样能看清楚,冯一平成立一个这样的联盟,除了所谓的“制定标准”,主要针对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