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9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1/2763

  “对,我始终认为,既然是合作,自然是双方都愉快,那才能长久。”
  “我明白了。”艾伯哈德点头。
  “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建立一种长期的友谊,这份友谊,在未来,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额外的益处。”
  “当然,这些益处,可能同样不好用数字来衡量。”
  “原来这就是中国的人情,”艾伯哈德点点头,“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大概相当于一种互相体谅,将心比心的行为?”
  “哈哈,”冯一平在他肩上拍了一下,“你理解得很到位。”
  我们所谓的人情,确实是一种和复杂的文化和传统,但其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将心比心和互相体谅。
  你尽你最大的诚意,我也尽我最大的诚意。
  相对来说,不想美国那么直白和赤裸裸,更温情,也更让人觉得舒服。
  说话间,嘉盛大厦已经到了,艾伯哈德在门前看着这高耸入于的大楼,“呵呵,在这样的楼里办公,那就是另一种体会了。”
  不是他没见过世面,而是对他这样一直在硅谷工作的人来说,确实很少有机会,在这样的高楼里办公。
  “你想去的外滩,就在那边,”冯一平朝江对面指了一下,“走,我们去楼上,楼上会看得更清楚。”
  ……
  “市政府那边,希望在明天上午,可以和艾伯哈德见面。”方颖芝走进冯一平办公室。
  “没问题,”冯一平把桌上的那些文件,往中间一推,“我觉得,按这样的条件去谈,就够了。”
  坐在小会议桌旁的金翎也揉了揉眼睛,“我觉得也行。”
  “那么,艾伯哈德,”冯一平笑着看着他,“这些,就由你明天提出来。”
  “没问题。”艾伯哈德细心的合上最后的方案。
  金翎站起来,拍了拍有些酸酸的脖子,“我其实还有些不太明白一个问题,现在就考虑特斯拉国产的问题,是不是太早了些?”
  “要知道,我们现在其实连一辆样车都没有,路试也没开始,可以说,除了我们,没人知道特斯拉的汽车是怎么样的。”
  “很快了,”艾伯哈德马上说,“我们在第三季度,就会生产出至少十辆。”
  “因为很多工程,现在正在平行展开,最迟在明年第四季度,我们就可以开始量产。”
  “也就是,一定可以按照冯的意愿,在明年底,把第一批车辆,交付到我们用户手中。”
  “那么,是不是至少在有了样车以后再谈,能得到的条件更好?”金翎说。
  “金总,造势啊,你难道不明白?”冯一平笑着说。
  “你看看iPhone,苹果都还没对外公开的时候,在网上就炒得有多热?”
  “好容易发布了,又要等到半年后才能交付,这就成功的把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我们的特斯拉,就是要做汽车界的iPhone,就是要让很多人心痒得要死,偏偏很难拿到手中。”
  金翎隐晦的白了他一眼。
  “再说,这样的项目,哪能三两次就谈好?”
  “我的安排,国内肯定要投产,但一定要在美国上市以后再考虑这事。”
  “我们要把特斯拉,打造成一种时尚,要让很多人,以能尽快拥有一辆特斯拉为荣。”
  “如果能成功的营造出这种局面,你不觉得,特斯拉在中国,就已经算是成功了吗?”
  “我们一定能做到的。”艾伯哈德握着拳说。
  是的,一定会的。
第七十章
意外的来客
  会见的时间,比原计划的要长,冯一平和艾伯哈德离开的时候,都已经到了中午下班的时间,足足比原定的时间,延长了近40分钟。
  相应的,效果也比预想的要好。
  在商场浮沉这么多年,艾伯哈德不是个藏不住事的人,但车还没驶出人民广场,他就忍不住把一只手伸到冯一平眼前,冯一平笑了一下,抬手和他轻轻的击了一下。
  “耶!”艾伯哈德大叫了一声,好像坐不住一样,在座椅上了扭动了好几下,“冯,我发现,这里的官员,比我在美国接触到的那些,还要好。”
  “哦,怎么个好法?”冯一平笑着问。
  “这个,”艾伯哈德想了一下,显然是在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们更亲和,更周到,感觉也更专业,也很大气。”
  “当然,不是随和,”他又解释了一下,“你知道,我们的那些官员,可能在和你见面不久,就会一屁股坐在桌子上,毫不避讳的当着你的面骂娘,送你的时候,还会和你勾肩搭背的一起朝外走。”
  “但是,跟这里的官员相处,你还是会觉得更舒服,这种,感觉,你明白吗?”
  “呵呵,大概明白。”
  艾伯哈德说的,应该就是今天的会谈,让他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两位市领导的话,让人听了就觉得舒服。
  有时候,甚至是你刚说一个开头,他们就知道你接下来要说什么,让你有一种遇到知己,至少对方非常理解你的感觉。
  而美国的官员虽然不见外,一见面可能就先和你喝上一杯,然后不顾仪态的一屁股坐在桌子上,说到激动的地方,也毫不顾及的说那个F开头的词,在你离开的时候,会像多年的老友一样,手搭在你的肩膀上把你送出门。
  但却很少能把话说到你心里。
  话说,冯一平也想象不出,像今天所见的两位领导,别说和艾伯哈德这个外宾,就是和他这个内宾,勾肩搭背的走出会议室的情景。
  这倒不是说国内的官员矜贵,架子大,不过是和美国的文化传统不一样而已。
  美国的很多官员很多行为,很多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商人。
  当然,这只是在说他们待人接物的时候。
  但他们可不会一直用商人对于利润的极度渴求的那种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你知道,中国的官员,和美国的官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冯一平问道。
  “一个是任命的,一个是选出来的?”艾伯哈德说。
  冯一平忍不住脸黑了一下,这特么也是个不会聊天的家伙,特别擅长把天聊死。
  不过,这估计就是美国的大多数人,对两国政治制度的一种固定的印象。
  “看来你需要好好的补补课了,我们的政府官员,同样要经过人大的选举。”冯一平看了他一眼。
  “中国的官员,和美国的官员,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只有在胜任了下一级的工作之后,才会担任更高一级的职位。”
  “也就是说,他们经过了非常系统的培训,当然,要担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肯定也经历了激烈的竞争。”
  “而支撑他们走上更高级别岗位的,主要就是工作成就,而不像美国那样,只是赢得更多选民的认可。”
  “美国的各级竞选,好多时候,不是优中选优,而是在一堆都不是那么出色的人当中,挑一个多少还过得去,关键是有个人魅力,主要是嘴皮子利索的,对吧。”冯一平也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你说的对,竞选公职的人,好多人都曾经是律师,”艾伯哈德说,“很多人,原本没有在政府体系工作的经历。”
  这倒是一个诚实的家伙。
  冯一平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示嘉奖,“所以中国的官员,对经济工作,对招商引资的重视和热情,是美国不能比的。”
  “你说的周到,也是这个原因,他们希望新成立的公司,能够长期的发展下去,因为哪怕他以后调任到其它地方,这些依然是他的成就。”
  艾伯哈德点点头,“我喜欢这样,我们国家的那些家伙,才不会主动考虑你的困难。”
  那是,和我们不一样,对待经济建设,美国一贯奉行的就是不干预的政策,所以你指望那些官员主动关心你一家公司的困难,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他的竞选需要你的捐助。
  当然了,美国的这个不干预的政策,在接下来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的成为过去式。
  “对美国的很多人来说,从政,那只是一份工作,但对中国的官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就不仅仅只是工作。”冯一平说。
  “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的官员,就相当于是一个终身的职业,而我们的官员,任期有限。”艾伯哈德说。
  冯一平不想就这个话题再聊下去。
  艾伯哈德说的这些话,虽然一定程度上,都算是大实话,但听起来,就是不怎么舒服。
  有些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比如之前的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应该把官员问责制制度化,但这个提议,后来压根没什么水花。
  但在美国,类似官员引咎辞职,已经是很常态的一件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