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9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5/2763

  所以他们的产品系列里,根本就没有类似的产品。
  加上当时这种玻璃,根本没有销量,不然康宁也不会把这种技术束之高阁,自然也并没有在那种没有销量的技术上,浪费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
  更让人恼火的是,那位好运气的冯,当初和康宁签的那份协议,充分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那份协议,对康宁研发类似的竞品,有着非常严苛的规定。
  打个比方说,那就像他们设计了一套非常科学完整的专利方案,几乎堵死了康宁想巧妙的在那份技术的成果上,研发类似的新技术的心思。
  按维克斯他们的判断,为了那份完美的协议,冯一平当时应该付给了起草那份协议的律师事务所一笔非常不菲的费用。
  对当时的康宁来说,他们把那理解为冯一平的慎重,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傻子。
  一个前脚高价买了一份专利,后脚卖方马上拿出一个类似专利的傻子。
  现在看来,那位冯先生,显然不仅仅是慎重,不仅仅是不想自己在花了千万美元收购一项技术专利后,还变成一个傻子那么简单,他显然对此有预感,或者说,他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好运气。
  总之,康宁开发相关新产品的图谋,被冯一平堵死,而因为冯一平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哪怕是面对着可以成为一个新领域最受欢迎供应商的诱惑,康宁也不可能无视当初的那份协议。
  因为显然,相关的诉讼,他们绝对讨不了好不说,以冯一平的影响力,如果康宁敢做出那样的事,那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这种行径,将会世人皆知,康宁的形象,将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甚至,因为冯一平在中国的影响力,他们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可能会因此受到打击——尽管在90年代,康宁就在中国有投资,但康宁高层对中国,依然抱有这样过时的认识。
  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耍流氓无奈的手段,显然不太现实,那么,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期望和冯一平方合作。
  更让维克斯他们难以接受的事实是,最近经康宁大中华区总部得以证实:冯一平在中国的一处光学产业园,确实正在依托大猩猩玻璃的技术,加班加点的生产看起来大于现有的iPod尺寸的玻璃。
  那一定是为苹果手机配套的玻璃无疑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维克斯马上指示康宁大中华区负责人埃里克穆瑟,和嘉盛以及冯一平联系,探讨两家公司继续在这一技术上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无论是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还是在技术上进行合作,都是康宁愿意做的选项。
  尤其是后一个选项,维克斯他们尤其有信心。
  因为哪怕在全球范围来说,康宁在这个领域的积累和科研实力,都无人能比。
  但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他们依然没能联系上冯一平不说,连金翎也都联系不上。
  “嘉盛总部的相关部门,也一直没有同意我们的会面请求。”在金桥出口加工区的康宁大中华区总部里,埃里克穆瑟通过电话向维克斯汇报道。
  “冯一平在中国那么知名,他的相关行踪,怎么会找不到报道?”维克斯恼火的说,“埃里克,等到他们成功的为苹果配套以后,我们想和他们合作,只会更难,这一点,你难道还不清楚吗?”
  “在中国这么多年,我们都打听不到冯一平的联系方式吗?”
  在嘉盛已经碰壁多次的埃里克穆瑟,这会忍不住回了维克斯一句,“既然如此,你能不能现在就告诉我比尔盖茨或者乔布斯的联系方式?或者是,比尔盖茨现在在哪里?”
  冯一平是谁,他在中国,和比尔盖茨在美国一样,别说是联系方式,如果他们想保密,外界又怎么可能知道他们的行踪?
  电话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很快,两个人几乎同时说了声,“抱歉。”
  他们都很理解彼此的心情。
  因为当初收购那份专利,因为那份设计完善的协议,冯一平没有成为傻子,但康宁和他们俩,现在正走在成为傻子的路上。
  康宁为了当初的那1000万,以后会损失掉多少先不说,想想在接下来,很有可能,美国和中国的不少人,将分别指着他们的背影,把他们当成一个傻子来笑话,这真不是一件会让他们感到愉快的事。
  “我从苹果那边想办法,让他们帮着联系冯一平。”维克斯说。
  “我也想想其它的办法。”埃里克穆瑟说。
  ……
  挂了电话,维克斯站在窗前,看着这个可以说是属于康宁的小镇,看着镇外那依然郁郁葱葱的森林,心情依然一点都不爽朗。
  耍流氓吧,不敢,想正正经经的谈合作,人又不给机会。
  唉!
  不知道随着刚刚的这阵微风,镇上有多少关于管理层短视的讨论在四处流传。
  但这也不能怪公司的员工,真是因为冯一平现在有多成功,以他为首的高层,现在就有多失败。
  他想了一会,给管理委员会打了一个电话,“我希望现在就成立一个新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对我们所有的专利,主要是那些目前被搁置的专利前景分析,我要求,要具体到每一项专利。”
  “我希望在新年假期后,就看到第一期报告。”
  “是的,这意味着,这个委员会,将在新年假期间工作,你以为,我现在还会在乎这个吗?”他没好气的说。
  康宁大中华区总部里,埃里克穆瑟也给下属下达了任务,“现在就联系这几个招商部门的负责人。”
  他们知道的冯一平最后的公开报道,就是参与省里的那次论坛,而埃里克穆瑟让手下联系的,就是冯一平他们省省城以及冯一平他们市的招商部门。
  他相信,如果以投资为借口,肯定能从招商部门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
  他们不知道的是,冯一平此时也在谈论他们。
  “冯总。”潘时敏在会后,第一时间找上了冯一平。
  “看起来,干劲十足。”冯一平笑道。
  “你应该说,压力很大,”潘时敏说,“我手头上的工作,原本就已经很多了好不好。”
  “要不要,我找个人替你分忧?”冯一平说。
  “尽管你这个老板,有些不近人情的给我加压,但我还是想挑战一下。”潘时敏马上说。
  “不过冯总,有些事,我需要你的支持,我已经联系过光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他的意见是,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从康宁那边,招募一下专家过来?毕竟在这个领域,康宁的水平是一流的。”
  “这个,不太好吧,”冯一平说,“你知道我们这项技术的来源,那你也应该能理解康宁现在的心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从康宁那里挖人,他觉得,这样做,未免有些太欺负人的意思。
第二十一章
自叹不如
  “黄总,辛苦了。”洛杉矶,在正在紧张施工的第二家满庭芳餐厅里,冯一平由衷的对黄静萍说。
  这家餐厅,位于洛杉矶西北,著名的圣莫尼卡海滩,和同样著名的马里布之间的托潘加,离贝弗利山庄也不远,就占地面积这么大的满庭芳来说,地段不可不谓好。
  风景同样也绝佳。
  对于加州来说,对于洛杉矶来说,海洋景观,算不上稀奇,但餐厅所面对的这一处洋面,看起来还真的有别于加州沿岸其它的洋面。
  这一片海洋,看起来是真正的太平,浪头温和,海的颜色不是略带浑浊的青黄色,也不是寒冷的碧绿色,而是清新的天蓝色。
  目光所及之处,水天相接在一起,成为一条圆形的曲线,相信只要能在这里坐下来,只要坐一会,再浮躁的心,也会安静下来。
  背后的风景,同样绝佳,那是一个此时看起来,依然花木繁茂的公园。
  托潘加山谷吹来的微风,带来了青草和鲜花的气息,温凉自然,而前面的太平洋,在细碎的“哗哗”声中,随着海鸟的叫声,略带着腥咸的海风轻轻拂来,湿润轻柔,真是一个闹中取静,亲近自然的好地方。
  “这个地方也选得真好,我真是一见倾心。”冯一平说。
  “我也是第一眼就相中了,”黄静萍带着点小骄傲的说,“尤其是对好莱坞那些装腔作势,总是各种回归自然,但又真的难舍贝弗利山庄繁华的明星来说,这样离他们的住所,不过在半个小时车程以内,环境绝佳,又带着神秘东方风情的餐厅,未来,一定会是他们最喜欢来打卡摆腔调的场所。”
  冯一平转头看着她,“真的有些让人刮目相看,你这进步,真的让我自愧弗如。”
  “哼,”黄静萍利落的撩了一下被风吹起的长发,“本来就不是多难的事。”
  冯一平有些无言以对。
  对她这样没有压力,做得不好没关系,做得好,其实也没多大关系,不过是像后来的某位国民老公之称的那位一样,不过是顺道创业的人来说,做点事,确实本来就不是多难的事。
  就像有些单子,只要关系到位,就没有拿不下来的一样,有些项目,只要肯舍得烧钱,那也真不难做出一些起色来。
  对于他这胼手砥足的创业者来说,这样的事,也只能是徒自羡慕。
  但自然不好对黄静萍说,有个靠山真好之类的话,冯一平笑了下,“这个地段,又是这么大一块地方,当初拿下来,费了不少钱吧。”
  “就这样位置风景绝佳的地段,拿下来自然也不便宜,但是冯总,你想想看,我们满庭芳,虽然没有日落大道上那些专卖店里的奢侈品利润高,但是,算起来可能真不会比微软的利润低。”
  “就是从毛利的角度考虑,我们满庭芳也算是一个准奢侈项目,前期投入大一点,无所谓的,是不是?”
  “我已经和来自国内的专家设计组商量过,结合这里的气候和环境,这第二家满庭芳,和硅谷的那家,在设计上就要有明显的区别,这里着重要突出自然,”带着安全帽,穿着香奈儿套装,穿着小白鞋的黄静萍,指着这大片的工地说,“这一家满庭芳,我们将主打露天席位。”
  “我还要求,我们的每一张餐桌,都要有绝佳的风景,餐桌和餐桌的阻隔,也要自然脱俗。”
  “同时我对餐厅整体还有一个硬性的要求,我要求餐厅的整体景观,不会比那边范奈司伍德利公园中的日本花园差。”
  “黄总霸气。”冯一平不由自主的鼓掌。
  建成于上世界80年代的洛杉矶的这处日本花园,可是鼎鼎大名,多次被日本业内评为世界十佳日本花园之一。
  这是美国西海岸民众,了解日式文化的主要场所之一,日式文化在美国西海岸的流行说起来,和这处花园,也不无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