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9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2/2763

  这是他当初第一次在漫威举行会议的那个晚上,亲自布置的几项工作之一。
  “尤其是在玩具生产方面,美国不可能竞争过中国的那个结论,其实我们都知道,但是,他们考察的结论,依然让我们吃惊不已。”
  “效率会比我们高三倍,综合人工成本,更是不到我们的五分之一,有些甚至是八分之一。”
  “在这样的结论面前,我想,是的,我们没办法拒绝你把生产基地放在中国的提议。”
  “我们正在做相关的计划书。”他说。
  “那么,佩尔玛特,你有没有兴趣,在近期亲自到中国走一走?”冯一平问。
  “去中国?”
  “是的。”冯一平点头。
  “有这个必要吗,在中国,还有什么问题是你不能解决的,有你在,哪还用我去?”
  “帕尔马特,我说的,其实不仅仅只是玩具公司在内地建设生产基地的事。”
  “首先,你看,其实我们都清楚,现在你负责的漫威,比合并之前你负责的漫威,已经要精简不少。”
  这自然是,不但有些部门被迁到硅谷,连影视部门,现在实际上也由凯文费奇负责,帕尔马特直接负责的工作,确实比合并前要少很多。
  “加上从近况来看,我们的各个业务部门,都呈积极有序的发展态势,这就意味着,你能抽出时间来,到国外考察。”
  “冯,你坦白说,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想法?”帕尔马特问。
  他这真不愧是在商场混了几十年,听话听音的水平,居然都高到这个份上。
  “帕尔马特,我也不瞒你,”冯一平笑着说,“我想,对你这样的人来说,目前这样工作状态,你肯定不会太满足,对不对?”
  “从客观上看,你确实也有富余的精力,来处理其他的事务,对吧。”
  “那得看你想说的是什么。”帕尔马特并不上当,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酒。
  到了他这个年纪,确实在什么事面前,都能沉得下气来。
  “是这样的,你看,我在中国的业务,涉及了多个行业,目前已经拥有各类公司,超过50家,在今年年底前,雇用的员工总数,预计会超过6万人。”
  “其它的不说,每年的经营管理费用,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字。”
  “虽然我们有着非常完善的财务系统、预决算体系,以及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但是我明白,即便如此,当公司规模和员工数量,达到当前的级别以后,很多事,不会全部按照我们的安排来发展。”
  “打个比喻,如果我们在办公经费方面省一省,我想,一年节约下来9位数的资金,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哦,明白了,你这是想让你中国公司的所有员工,也讨厌老帕尔马特。”帕尔马特马上说。
  “不,我这是给他们一个佩服帕尔马特先生的机会。”冯一平说。
  “这么说吧帕尔马特,我们都知道你在成本控制方面出色的天赋,所以,嘉盛集团负责成本控制的全球副总裁,你感兴趣吗?”
  “当然,你依然可以监管漫威现在你负责的业务。”
  帕尔马特沉思起来。
  冯一平看了他一眼,大口的喝起自己的果汁来。
  他看得出来,帕尔马特明显有些意动。
  也是,对他而言,这个职位,简直可以说是量身定做的一样。
  冯一平不信他此时没有见猎心喜的感觉。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多方肯定
  当过了重阳,香山上的红叶,开始由微红变成火焰般的红色时,首都虽然还是有超过20度的艳阳天,但气温连着在低位徘徊,连着好几天,感觉都在十度以下的日子,已经慢慢多了起来。
  霜降前的那个周一,不但下着小雨,北风也来凑热闹,冯一平走出大堂的时候,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身边的一干中外高管,却一个个的兴高采烈的样子。
  虽然领导们说好的视察,从中秋节后,一直改到了重阳节后,但从结果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不但来的领导级别更高了,一起来视察的部门也多了好几个。
  这还要得益于Youtube上线半个多月以来的出彩表现。
  怎么说呢,Youtube进入内地,非但没有出现大家原来一直担心的那些问题,从国外带进大量的泥沙,反而还带热了一系列很积极向上,很主旋律的热词的流行。
  在冯一平的日程安排上,今天的视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直到月底的十多天时间里,建议他有必要出面接待的领导视察,就还有七次。
  这其中,有一些部门和领导,也是嘉盛第一次和他们有了直接结束,比如说,宣传部的领导,还有,团中央的领导。
  当然,首次视察的,还是网络主管部门的领导,毕竟,是他们最终力排众议,坚决果断的同意Youtube进入内地嘛。
  “领导好,”“领导好,”冯一平站在车道旁,欢迎两个主管部门的主要的领导。
  两位领导看起来,比他还要热情,比他还要高兴,“冯总,我们希望,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都能以你的公司为榜样。”
  这话,按理应该是在视察结束后才说,但是,谁让他们今天视察的Youtube,情况特殊呢。
  “谢谢领导的夸奖,还得感谢两位领导,以及部里和中心,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感谢部里和中心,让我们有机会,把我们的一些想法,变成现实。”冯一平也非常客气。
  领导们都这么给面子,他当然也不能不识趣。
  “其实啊,知道这是冯总你的公司,我们就知道,这一定会是相关公司的典范,但是你知道……”进了电梯,没有摄像机跟着的时候,领导说了几句贴心话。
  当然,也是点到即止。
  冯一平连忙说,“我清楚,坦白说,能这么快获准进入国内,我们已经很喜出望外,所以我们非常感谢领导们的支持。”
  “冯总你能理解就好。”
  “我们完全能够理解,相关的审批,不但是对国内的民众负责,从长远来看,也是对我和我的公司负责。”冯一平也应对得很溜。
  只是,他也不会忘了这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经验。
  “不瞒领导说,我们确实也有一些难处,”他说,“虽然我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处理这个问题,但现实依然很无奈,在美国,有些人,会认为我的公司,是中国的公司。”
  其实目前在美国,这个问题并不突出。
  这一定程度上,主要得益于NEXTDOOR创办期间,和美国相关部门的良好关系,以及NEXTDOOR在众多美国家庭中的良好形象。
  要知道,NEXTDOOR已经覆盖了美国主要城市的大部分家庭,尤其是那些住在郊区的中产阶级家庭,也就是那些美国梦的主要支持者和受益者。
  而NEXTDOOR的行事,非常符合他们的理念。
  当然,最最主要的,还是冯一平在美国,并没有撬走现有的巨头原有的利益。
  非但如此,他经过一系列成功的运作,还和那些和他有罅隙的公司,比如说eBay,成功的改善了关系不说,还让惠特曼,最终也不得不对自己心存感激。
  至于因为收购了社交产品MySpace,原本会和他们有竞争的新闻集团,不但没有因为不能收购Skype,而与他交恶,反而因为在影视方面的合作,让他们两家,成功的成为了合作伙伴。
  也不得不说,冯一平在美国精心编织的那些朋友圈的影响,谷歌就不说,苹果、亚马逊、微软、高盛、富国银行……包括麦当劳,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私人交情上,都和他的公司以及他个人,关系亲近。
  最主要的是,他们和冯一平有共同的利益,或者说,冯一平发展得越好,他们得到的回报相对越高。
  在这个大前提下,在资本至上的美国,本就身家丰厚的冯一平,和他这个顶级朋友圈的实力,可不是只能用来晒晒而已,而是能轻松的对各个方面产生直接有力的影响。
  更何况,这些年来,他在美国政界上下的功夫。
  这些事,在国内都是他所忌讳的,但在美国,他却做得很积极。
  美国的重商主义,也不是说说而已,他在美国通过其它人所做的那些,至少明着看,都是正当且合法的行为。
  所以说起来,真的,他在美国的发展,目前还真没受到什么阻力。
  “但是在国内,有时候,我们又被看作是美国的公司。”他接着说道。
  “虽然我们也能理解,但有时候,还是会感觉有些无奈。”
  “毕竟,我们是真心希望,把我们研发出来的优秀的产品带到国内,为国内的民众服务。”
  “不过,请领导们放心,我说这些,并没有其它意思,我们知道,主要的问题,还是我们申请到国内发展业务的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性质的问题。”
  “我们非常理解领导们的慎重,也绝对支持大家的工作。”
  这样的话,也是提一下就好,也别指望在这样短暂的交谈中,就得到什么保证。
  只要到时这几位会稍微想起自己的这番话,那就是成功。
  两位领导点点头,“谢谢冯总你的理解。”
  这话虽然看起来是重复他们之前的话,但相信这个时候,他们对冯一平,真会有一些理解。
  多少有点类似于报国无门的郁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