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6/2763

  而今年,随着第四季度π部门的上马,算上围绕八达岭机场,进行的那一系列建设,以及相关的设备投入,整体算起来,怕是60亿都打不住。
  作为总裁的金翎,自然清楚这一点。
  虽然说嘉盛集团目前人民币充足,但要知道,这方面的投入,很多从目前来看,都是纯投入,这无疑不轻松。
  “虽然说,要保持领先,我们就必须得加大新技术的投入,但是这投入,实在是太多了些,要不,稍微把脚步缓一缓?”她说。
  “不,这方面的投入,还要加大,还是那个原则,研发投入占我们营收的10%,都算是合理的。”
  这方面,冯一平还是舍得,也必须要舍得。
  尤其是在看到美国那边的企业,那么舍得在研发上投入以后。
  “电商那边也这样?”金翎问。
  “也这样,那边,同样有很多技术需要研发。”冯一平没有任何犹豫的说。
  “只不过,我们应该要改变一下方式,在科研领域,一个出色的带头人的作用,不容小觑。”
  “国内国外,我们都想想办法。”
  这就是又要挖人,还是挖那些高端的科学家。
  这花费,那自然又少不了。
  “这方面的进展,虽然缓慢,其实很实在,越是到以后,越能发挥出明显的作用来。”
  “可能也不用等到以后,就说,我们的光学产业园投产以后,我们就能直观的体会到。”冯一平说。
  金翎小小的表示了一下不满,“不是你对这方面的工作不满意,现在怎么成了你在这方面教训我?”
  冯一平嘿嘿一笑,“这就是我的工作方式啊。”
  不等金翎反驳,他马上说起另一项工作,“我最不满意的,是美佳的进展。”
  “我们都清楚,宜家有多大规模,它所代表的这一块市场,有多大潜力,但是美佳的发展呢?”
  “过去一年多,变化大吗?”
  “到现在,算上这里刚开业的那家店,门店也才只有5家。”
  就是北上广深一处一家,再加上省城一家。
  但是,国内还那么多二线城市呢,还有那么省会呢。
  “就说和我们签订合作协议的生产厂家,才刚刚突破50家这个关口,按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们何谈对标宜家?”
  “不要在国内市场都竞争不过宜家。”
  “5家店,其实已经发展得很快了,”金翎说,“你知道,我们的这5家店,全是新建的自有物业,从选址开始,到最后投入使用,这必然会有一个周期。”
  “当然,施工的时间,确实不长,关键是选址,现在找到一处地段不错,而且面积还合适的地段,真的不容易。”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房地产这一块,目前已经热了起来,各路英雄纷纷入场,哪怕是嘉盛,想拿一块合适的地,也不容易。
  “你跟熊总说,只要是合适的地块,就不要犹豫,放心大胆的去竞价。”
  冯一平再清楚不过,现在只要是美佳看上地段,未来一定只会更热门,说不好,十年以后,但就店面的升值,就抵得上这十年间这间店的利润。
  “这样重资产的模式,显然不利于美佳这样连锁公司的发展。”金翎说。
  “那也好说,这些店面,由我的置业公司来建设。”冯一平现在还真没统计过,个人名下的置业公司,已经拥有多少物业。
  说起来,也是他有些不好意思统计,要说,一个重生人士,靠屯房子来赚钱,他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当然,只有少数人知道他持有那么多物业。
  他还算是有品的,持有的多是商业物业,其中又以便利店的店面为主。
  主要是在便利店这个行业,竞争到最后,门店选址,非常重要。
  他把那些合适的店面买下来,也算是奠定了有佳在行业内领先的地位。
  虽然不好意思统计总数,但是他非常肯定,就靠已有的这些物业,不再额外花一分钱,也能从银行融资,满足美佳哪怕几十家店的门店建设所需。
  金翎有些无奈的看了他一眼。
  这事,她自然知道,只是,她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冯一平对房子和店面这么大的热情,虽然她现在也入手了不少房子。
  “稳妥起见,这家公司,还是尽量不要到台前来吧。”她说。
  这样的事,如果让公众知道,肯定会让人诟病。
  钱多,是一回事,但在很多人都买不起一套房子的时候,你有那么多物业,这无疑会让人反感。
  “放心,我早有安排。”就是把相关的资料放在他面前,他也不可能从那一家家层层交叉持股的公司背后,找出谁才是置业公司的所有人来。
  “关于合作厂家,进展是慢,但在前期,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你也清楚,OEM这种模式,选对厂家有多么重要。”金翎解释冯一平提到的另一点。
  “你知道我想什么吗,我觉得,老熊一开始是负责家具公司,所以他可能会希望,把大多数的生产工作,还是交给我们自己的家具公司来进行。”
  金翎愣了一下,冯一平说的这种可能性,显然存在。
  “我看看,是你还是我,尽快跟他谈一次,我就一个要求,从现在开始,对美佳来说,我们要以每年至少5家店的速度扩张,到10年以前,我们要在所有的二线城市,包括省会城市,都有美佳的分店。”
  “对标宜家,我不是说说而已。”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想的总是好的
  纽约,曼哈顿,王宫酒店。
  这个夜晚,狼厂上市团队的所有成员,特意从国内赶来,旁观上市的狼厂前元老们,和冯一平他们当初一样,在这个即将挂牌的前夜,都有些兴奋得难以入睡。
  虽然他们清楚,单以市值来说,狼厂挂牌之后,就是在纳斯达克,也只能算个小不点。
  但是这个夜晚,当他们一次次的从床上披衣而起,看着酒店窗外那些灯火通明的摩天大楼时,这些以往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都有些可望而不可及,象征着世界第一强国商业精华的知名大厦,心里油然而生不过尔尔的感慨。
  就和冯一平站在楼顶,看着朝阳升起时的都市一样,他们此时对着不止一次的出现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熟悉而又陌生,但无疑代表着美国繁华的曼哈顿,都隐隐有一种终于把它踏在脚下的感觉。
  有一种我来,我看到,我征服的豪情。
  支撑他们有这样想法的,自然是从明天开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会和今天有天壤之别。
  他们将成为可以查询到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高管,将成为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百万富翁。
  无论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还是身家暴涨成为富豪,这在任何国家,都是被主流意识所承认的成功。
  创始人Robin,在前两天出于一个尴尬的经历,想完善“母语”这个词的百科内容,而在这个晚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此时都想更新我们俗语中另一个固定说法的内容。
  老话里的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显然已经有些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如果要更新成符合现代的版本,其它的三点,可能很值得商榷,但无疑有一大喜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公司新上市。
  这么说吧,公司上市,大约相当于重新投胎一次——自然是投胎到富贵人家里。
  也就是所谓的人生再造。
  于是在这个夜晚,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激动之余,都不得不强迫自己安静下来,有些,如Robin他们,要想着明天在摄像机面前,对着记者的话筒,该说些什么。
  其它无缘被访问的,也在想着,当一切尘埃落定,但人生进入新篇章以后,该怎么跟亲朋报喜,该如何矜持而不骄傲的接受好友的道贺。
  譬如梁冬。
  要说在原来的电视台,他无论如何,都算不上顶梁柱,他的很多同事,都算是明星,但他显然不是。
  不过到明天,等到成功挂牌之后,这一切,将会彻底改观,原来他必须仰望的那些人,届时将会仰望他。
  所谓逆袭,不过如此。
  但他不是没有遗憾。
  对他这样一个对技术一窍不通,又不是创始人的高管来说,在狼厂这样的公司里,任期总会有期限。
  尤其是鉴于自己最近不太理想的工作成绩,他自觉,上市之后用不了多久,应该就是自己出局的时候。
  但那其实无所谓。
  我们都知道,赶在上市前加入,那才是最关键的,上市前加入,可以说是搭上了造富的那趟航班。
  接下来即便出局,有这次成功上市所带来的财富,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像很多其它的在上市之后,通过减持,成为富豪的人一样,变身为一个投资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
  创始人夫妇,在这个晚上,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6/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