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7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7/2763

  “您家里真漂亮。”冯一平说。
  “谢谢,”默多克说,“你知道吗冯,我很喜欢中国的四合院。”
  这个,我还真是知道,因为你在我们首都买了四合院的事,在那场离婚诉讼中,很多人都知道。
  “呵呵,是吗,我其实也很喜欢,只是,现在找到一套合适的,挺不容易。”
  “冯,在我跟默多克说过你的满庭芳之后,他也非常感兴趣。”默多克夫人说。
  “请。”默多克招呼冯一平在沙发上坐下来。
  果然,这家里的装饰,是那种默多克他们这个年龄的人,非常喜欢的欧式宫廷风范,华丽大气。
  但就冯一平个人而言,他觉得这以深色为主的装饰,有些压抑。
  “茶。”默多克夫人亲自给冯一平端来一杯冒着香气的绿茶。
  “谢谢,你准备得太周到了。”冯一平说。
  他相信,这位默多克夫人,在平日里,肯定会更喜欢喝无咖啡因的咖啡,或者是来自波尔多名庄的红酒,像绿茶这样很有中国特色的饮品,怕是很少会碰——你看国内的那些小资们,不是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对各种咖啡、红酒的见解,但茶,谁会提?
  这也是因为,有些人,功成名就之后,会以自己的过去为荣,但同样有很多人,会选择和自己的过去划清界限。
  “我们特意找人从国内带来的,今年的新茶。”默多克夫人说。
  “确实不错,”冯一平尝了一口,“你费心了。”
  “呵呵,你喜欢就好,你可是贵客,要是你感觉受到了怠慢,那我可担当不起。”默多克夫人在丈夫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来。
  “其实真不用这么麻烦,随意就好。”
  默多克看着自己的夫人,和她曾经的同胞热聊,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来,“冯,其实我很早就想有这样的机会,一个能和你像这样面对面的进行深谈的机会。”
  “我也一样,我也希望能听听默多克先生,你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冯一平也说。
  “呵呵,我想,你不是一个需要别人意见的人,”默多克说,“我其实非常羡慕你,看似激进,其实非常稳健,做一项,便成功一项,这是我梦想着都想拥有的能力。”
  昨晚尝试着做狗仔,但结果却沦为一个笑话,因为昨晚没有休息好,这会精神还有些萎靡不振的柯林斯和阿尔芭,要是听到了默多克对冯一平这样的评价,怕是得羞愧死。
  “哪里,我也非常想像默多克先生你一样,掌握着世界各地的报纸和电视台,我们都知道,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资讯为王的时代。”
  尽管知道冯一平的这句话里,带有客气的成份,默多克还是笑了起来。
  对他而言,资讯为王,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别看他收购下来的福克斯,现在拍出了那么多卖座的电影,但对他而言,他旗下新闻部分的业务,包括报纸和电视台,才是他收入增长的引擎。
  在美国,不说其它的,就说每4年一度的总统大选这样的世界顶级的烧钱游戏,以及其它美国地方各洲、各市,各级行政长官和议员的竞选,都足以让他麾下的新闻媒体和电视台,赚得盆满钵满。
  资讯为王的另一重意思是,对他这样掌握了那么多媒体资源的人来说,就是美国的总统竞选人,也不敢随意开罪他。
  虽然他决定支持谁,不一定能让那个人顺利当选,但如果他不决定支持谁,那就一定会对那个人的选情,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别说让他的报纸主动报道你的竞选活动,就是你想买它的版面进行宣传,也有的是理由跟你说抱歉。
  而默多克感到高兴的是,从几十年前到现在,美国人在大早上收到的各种东西里,有一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被报童送到楼下,或者是丢在门前的报纸。
  而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吃早餐,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的人,固有的习惯,同样,他们还喜欢在通勤的交通工具上看报纸。
  这些养成多年的习惯,将一直延续下去,那么,他的新闻事业,将也一直会繁荣下去。
  可能也只有冯一平清楚,用不了几年,人们在早餐桌旁,在通勤的路上,看的将不再是报纸,而是智能手机。
  “我得承认,我确实更喜欢新闻事业,”默多克说,“我不知道冯你对好莱坞怎么看,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里,我对这些电影人,真没什么好印象。”
  “他们太娇生惯养,总是滥发同情,自大且自我,自我到会以为这个世界,真的是按照他们以为的那样在运转,所以又幼稚得让人难以置信。”
  冯一平是真愣住了,这位好莱坞六大制片厂的拥有者之一,对电影人竟然会如此的痛恨?
  他此时都很想问一句,既然如此,你把福克斯卖给我呗!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互惠互利
  冯一平并没有真的问出这个问题,默多克这么说,可能是为了迅速的拉近他们俩的距离。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我们并不只是会因为有相同的爱好,而会迅速热络起来,不少时候,因为我们对一件事或某一个人共同的不喜欢,也会迅速变得热络起来,甚至效果还会更好。
  即便默多克是真的忍不住在冯一平面前,吐槽电影人,那也并不意味着,他此时就乐意出售福克斯。
  这就好像他现在有两个儿子,虽然他显然更喜欢大儿子拉法兰,但并不就意味着他就觉得小儿子詹姆斯,就是多余的一样。
  冯一平此前虽然确实不了解这位老先生对电影人的态度,但他来之前,肯定也看过不少资料,这位老先生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他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买买买。
  主要是买报业公司和电视台,澳大利亚的买得差不多了,就开始买英美的,英美的有了基础,就买亚洲的……等到他在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有了自己的报纸或者电视业务,他就成了传媒巨头。
  可以说,他有今天的成就,主要靠的就是收购,在眼下,你让他出售福克斯这样重要的娱乐资产,显然不现实。
  但在以后,在高科技对娱乐业的冲击越来越大的时候,这还真没准。
  “我理解你的感受,好莱坞的整个氛围,确实和其它很多地方不一样,但我想,或许真是因为这样,这里才出产了这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冯一平说。
  他非常理解默多克这样,有着遍布世界的新闻产业的巨头,在看到今天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天灾人祸时,肯定会对好莱坞的一些明星们,动情的发起一些针对小动物的慈善项目,嗤之以鼻。
  但也许正是好莱坞有这么一群虚荣、浮躁、幼稚而且还神经质的人,他们才能制作出那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来。
  包括后来深刻的影响了好莱坞格局的奈飞、亚马逊,他们的自制剧,靠的还是好莱坞的这拨人。
  “对,我就劝过默多克,让他不要这么偏激,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色。”默多克夫人也说。
  “但我觉得默多克说得也对,好莱坞,确实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冯一平说。
  默多克先点头,然后摇头,“但是好莱坞的这些人,他们不会有这样的认识。”
  “所以,你就收购了漫威,想进行这样的尝试?”
  “我并没有这样想过,我收购奈飞,不过和你当初收购福克斯一样,是因为业务的需要,而在这个时候,恰好只有漫威是最合适的对象。”冯一平说。
  我进入好莱坞,正是为了改变好莱坞,我进入好莱坞,不止是收购漫威,接下来,奈飞还会改变好莱坞很多传统的做法,最终成为让好莱坞六大制片厂都睡不好觉的存在。
  但他又不是个棒槌,才不会说一些交浅言深的话。
  默多克看着冯一平,眼里颇有深意,这个年轻人,除了反应敏捷,还真有着和他的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面对自己这样有打探意味的问题,他既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也没有断然否认,而是用一句“业务需要”来解释。
  这个应对,确实完美。
  “确实,我当初收购福克斯,恰好也是因为福克斯那时陷入了困境,而我又需要福克斯旗下的电视台。”
  “只是做到现在,我对美国的传媒业,倒有些看不懂,你看,在好莱坞的大型电影制片厂中,唯一没有被收购过的迪斯尼,目前实力最强劲,但它反而不是最大的传媒集团。”
  “康卡斯特。”冯一平接了四个字。
  “正是,康卡斯特这个原来一个小城市的有线电视服务商,现在竟然成了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冯一平想了一下,“我们得承认,迪斯尼确实有着不同于其它好莱坞公司的商业策略,其它的电影公司,都更注重于故事,倾向于向大家完美的呈现一个个好故事。”
  “但是迪斯尼,他们好像并不注重故事,相对而言,他们更在意他们作品中塑造的角色。”
  看着默多克夫妇有些费解的样子,他解释道,“比如在我小的时候,我并没有看过迪斯尼的动画片,但这并不妨碍我知道米老鼠和唐老鸭。”
  “哦,你总结得很对,迪斯尼正是靠着这些永恒的角色,延伸出来迪士尼乐园和玩具销售的下游产业链,才使得他们拥有了更大的市场规模、更低的成本支出、更长久稳定的利润回报。”默多克总结道。
  这位老先生,果然也很睿智。
  “至于原本不是传统媒体公司的康卡斯特,现在成为了传媒业的巨头,这可能也意味着,在一些变革缓慢,市场成熟的行业里,行业格局已经固定,传统垄断巨头的存在,遏制了本行业新生企业成长的空间,反倒是行业外部的公司,有了更多的机会。”
  “现在这个社会,当很多行业巨头朝后一看,发现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而放松下来,开始打盹的时候,可能并不知道,在行业之外的有些公司,正即将成为看起来由他们把持的这个行业的霸主。”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奈飞成了传媒巨头,特斯拉成了市值超过通用和福特的汽车巨头,淘宝成了国内最大的零售商,小米一度成为让“中华酷联”这些更有底蕴和经验的行业巨头,也黯然失色的智能手机公司。
  “而康卡斯特的成功,其实和默多克先生的成功,有共同的经验,你们都非常有力的证明了一件事,通过金融并购,来让企业迅速壮大,补齐原本的一些短板,并获得成本优势,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道路。”
  “呵呵。”默多克忍不住露出高兴的笑容来。
  说这话的,如果是一般年轻人,默多克只会把它当成是恭维,但说这话的,可是冯一平,未来的成就,将会超越自己,而个人财富,则已经超越自己的冯一平。
  冯一平这样评价他最得意的策略,也难怪他会这么高兴。
  看到女佣走过来,默多克竟推着冯一平朝餐厅里走,“走,我们去吃饭。”
  默多克夫人把这一幕看在眼里,有些感慨,虽然这样的比较不太恰当,但你对自己的孩子,好像也没有这样喜欢吧!
  而且看起来,你准备的那些话,并没有拉近他和我们的距离,反倒是他说的几句话,成功的让你对他产生了好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