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2763

  “国企,不说其它的,成本控制,他们比不上我们吧!”周新宇点头,这个他有切身的体会。
  如果没有,冯一平随便举个例子就行,油价那么高,但是那几家中字头的石油企业,居然经常性亏损,他们可以扯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是,看看披露出来的,一盏吊灯百多万,一餐饭十几万,窥一斑可知全貌。
  “其次,他们一家综合性的大商场年销售额都是以亿计,便利店呢,一家店要做到年销售一百万不容易吧,那还得有这样的一百家,才能抵得上他一家大商场,他们不嫌麻烦?最后,他们的主业是经营商场,长处在管理和招商,一直以来,涉及的也都是市级的贸易型商圈,而便利店,主要针对的是社区型商圈。”
  “综上所述,哪怕不考虑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这些,我们的优势就是成本控制,他们控制不好,十家店一个月的利润,可能顶不上他们一餐饭的花费。我们做有佳,不管人力物力,都全力以赴,他们做佳美,只是个搭头或者是尝试,投入的资源肯定也不一样。便利店主要针对的社区型商圈,我们也比他们有经验,这样一来,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我们也跟在他们后面做综合性商场,那才要担心。”
  周新宇还有点将信将疑的,“放心吧周总,说不定,他们做到最后,可能觉得做便利店太累,太小儿科,把它砍掉了呢,到时说不定找你收购哦!”
  其实,冯一平最大的理由是,他相信在这个时候,包括现在的7-11的老板,也不可能预计到二十年后业态的发展,在这个网络都还没普及的时代,除了冯一平,没人会知道在将来的互联网时代,便利店在零售业的重要地位。
  “我现在相信你的判断,不过一平,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还是慎重点好?你说的对,省商不大可能从心里看得上便利店这样的小生意,但与此同时,他们亏了败了无所谓,家大业大的,况且亏的钱也不是他们自己的,就当交学费,我们不一样,所以,我想,在定调子的时候,还是慎重些的好,哪怕它是业余选手,我们也把它当冠军来对待,你说呢?”
  “你说的是,还是不能马虎大意,我们也想办法摸摸这个佳美的底吧!”冯一平真的很欣赏周新宇的这一点,看问题全面,而且执行力超强。
  省城,省商业总公司办公大楼的顶层,一个面容坚毅,妆容精致,打扮时尚的年轻女士,正站在落地窗前,双手抱胸,踌躇满志的看着脚下的城市,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正大力推进的这个项目,已经被一个嘴上无的毛小伙子,大言不惭的说的一无是处。
第八十章
金翎
  “笃笃,”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请进,”金翎应了一声,却还是看着窗外夕阳映照下的城市。
  “金总,开会时间到了。”秘书小柳站在门口说。
  金翎看了看表,差两分钟七点半,“我马上过去。”
  她到办公室里间,对镜检查了一下妆容和着装,然后从外间的办公桌上抱起一台笔记本电脑,确实要用抱的,她在美国带回来的这台IBM,差不多有三公斤重。
  会议室的两边,已经坐满了人,平均年龄,四十岁还要往上些。
  金翎不苟言笑的坐到主位上,“各位晚上好,今天的例会现在开始。于主任,请通报一下那三家店的进展情况。”
  “三家店的装修进展顺利,其中人民路的那家店,预计再过一周,能比合同约定的期限提前三天结束装修工作,剩余两家,也能按时完成装修。”
  “那就是说,不能在元宵节前开业?”
  “现在来看,恐怕不能,不过,集团所有的商场装修,都由这件公司承接,装修质量很有保证。”
  “余主任,我想下一步计划开的分店,是不是可以找找其它的装修公司,让他们投标,有竞争,对我们总是好事吧。”
  “这个,应该没问题。”余主任沉吟了一下,还是给了肯定的答复。
  “闫主任,装修后进场的工作筹备到位了吗?”
  “已经筹备到位,保证在装修结束后三天内,店内设施安装到位,商品上架到位。”
  “卫主任,员工培训呢,进行的怎么样?”
  “首批的三十名员工已经培训结束,等店内布置好,就可以准时上岗。”
  “三十名还远远不够,希望人事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是,”一脸笑的卫主任说,“金总,关于您上次提过的,从社会上招聘营业员的事,总部是什么意见?”
  “我还在沟通之中,目前还是以集团员工的家属为主。”
  几个主任听了,暗暗的交换了一下目光。
  营运部的杨主任问,“金总,省城其它分店的租赁合同都在洽谈之中,下面县市的分店选址工作,是不是要提上日程?”
  “要做相关的准备,不过,目前工作的重点,还是以省城为主。”
  “孙主任,开业酬宾活动方面,有哪些厂家愿意支持?”
  “因为目前订货量不大,我们主要是从总公司调货,所以厂家的支持力度也不大。”
  “那市场部联合财务部做一份计划出来,厂家不支持,我们先自己出钱做。”
  “金总,开业酬宾的事,我们自己出钱没问题,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店店面租赁合同敲定,估计公司账上的资金很快就会捉襟见肘,还是要早做预备。”
  “钱的事不用担心,总部不缺资金。还有问题吗?”她环视了一遍,“那就好,请大家抓紧手头上的工作,完成三个月内在省城开出三十家分店的目标,散会!”
  她率先走出会议室,各部门的负责人慢腾腾的收拾本子和杯子,人事部的卫主任对采购部的孙主任说,“老孙,还是你轻松,要什么就从总公司调,哪像我,天生的劳碌命。”
  “老卫,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说我一个采购主任,目前却还不能和厂家直接打交道,这算哪门子事?”
  ……
  周新宇动用了不少关系,还从供应商那里得到了一些情报,综合之后,把佳美便利的一些情报,传给了冯一平。
  省商佳美便利负责人是金翎,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毕业,回国后在省糖酒公司短暂工作过几个月,去年9月份调到省商总经办,年底就成为佳美便利的负责人,据信,省商涉及便利店项目,就是金翎亲自推动的,不排除她是受到了有佳便利的启发。
  资料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金翎的父亲,为省计委的一把手!
  下面还有关于金翎性格的一些描述:职业,果断,冷漠,时尚……
  99年哈佛的MBA,那肯定相当职业;果断,政治世家出身,从小耳濡目染的,也可能;冷漠,恩,也可以理解,不管是家世还是学识,轮到她对比人热情的时候少;至于时尚,对她们来说,这很正常。
  冯一平越看越喜欢,这样的人,应该为我所用才对啊,当然,这只能是YY一下。
  看得出,省计委的金主任是个有政治抱负,比较洁身自好的人,不然,凭金翎的学历,即使必须回国,那在外企找份高管的工作,或者自己创业,都不算什么难事,金主任却把她安排到国企中,不得不说很恰当,既为女儿找到了用武之地,又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当然,在此我们就先不深究,凭金主任的工资收入,怎么能让女儿上好多美国人都读不起的哈佛商学院的问题。
  不过,冯一平对金翎的前景不太看好,要是她出来单干,说不定还真是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她的能力或许是有,但在省商这样的国企里,肯定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再者,她爸爸在省里虽然也算身居高位,但在省商这样的集团里,还带不来碾压的效果,这一次把她送上佳美总经理的位置,估计也费了不少工夫和人情,日后不可能事事干涉。
  其它不说,在关键的一线员工方面,佳美现在不可能像有佳一样挑一些能吃苦耐劳的孩子来,多半会照顾职工家属和子女,你让他们又什么服务态度,应该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在和供应商结算这方面,以省商他们的地位和风格,估计至少要让供应商提供两到三个月的结算周期,而有佳,是货到了仓库,就马上付款的,所有哪怕现在量还不大,但进价货折扣很大。
  除了背后省商的牌子响一些,其它的,服务比不上,价格比不上,网点分布也比不上,你佳美怎么和我争呢?
  金翎现在也感觉到了做事的难,用人方面,集团目前好像把佳美当成了福利公司,专门用来安置职工家属和子女。
  资金方面,集团日进斗金,却只给了她五百万的启动资金。
  更别提给她配备的这个团队,一个个暮气深沉,吩咐下去的事,答应的都很好,但结果还是按老一套处理。
  集团也一样,一切稳字当头,她提出的一些加快进度的做法,都以操之过急为由,被驳了回来。
  可是,竞争这个事,本来就是一步慢,就步步慢,现在节奏这么慢,谈何超越有佳?
第八十一章
开业头天闹乌龙
  正月二十三的这天,是佳美的三家便利店正式开业的日子,周新宇对此还是很重视,开着自己的车等在一家店外,后座上挤着四个人,高志毅这个胖纸这个时候比较占优,独享副驾的位子。
  他们找的这家店,不是地段最好,靠商业区的那家,那里容易撞上佳美的领导。
  八点半过后,这家小店门前也开来了三辆车,一辆桑塔纳,一辆富康,最好的是一辆皇冠,几个四十岁左右,一看就是干部的人走了下来,背着手,一副视察的派头,里里外外的看,不时还对着某处指指点点,然后,那三个穿着工作服的职员就按他们说的,现场做一些调整。
  “这么随便?”周新宇自言自语。
  高志毅也看的有些奇怪,“他们是佳美的主管还是官员?”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是主管,也是官员,比如省商的老总,行政级别至少得是厅级,那他公司下面的一些业务处,处长还真的相当于处级干部。”周新宇当年,可也是有着相当于副处级干部的身份。
  九点整,两个营业员拉着扎着红花的红绸子,一个在旁边放了一挂鞭炮,然后三个领导拿起剪刀,面对着对面集团宣传部的照相机做微笑状,在路上几个停留的过往行人的注视下,给这家便利店隆重剪彩。
  领导们一走,三个营业员也放松下来,原本还算标准的站姿也恢复原状,一个在收银台后,一个靠着收银台,另一个背着手在店里转悠,大声的议论着,“听说中心区的那家店,好像由集团工会的陈副主席去剪彩呢。”
  那个转悠的是店长,刚好看到对面走来两拨六个人,赶忙提醒,“来人了,站好。”
  佳美远看上去,和冯一平家的“老家味道”面馆有些像,都是大红色的门头白色的字,够显眼,不过,周新宇还是觉得自家蓝色基调的佳美更平和一些。
  里面的布置也大同小异,不过门口筐子里堆着的各色小礼品不少,旁边的POP海报上写着,“开业期间,进店有礼!”
  这是佳美采购部的孙主任叫人去总公司仓库里翻出来的,都是以往节庆活动时剩下的促销品,既然是剩下的,当然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不过,这样随便送,还是会增加些吸引力。
  周新宇他们看的很仔细,同时心里不停的在和自己的店做对比,落在那三个人眼中,这就是他们很有购买的欲望,哈,希望一开业就来个开门红!别说,他们这个愿望一会还真得到了满足。
  转到食盐那一块,周新宇看了一下价格,就有些愣住,看了看时间,走到外面,不动声色的给冯一平打电话。
  刚好下课,冯一平还是在小花园里散步,感到裤兜里的手机在震动,走到花丛背后,“看了吗?怎么样?”
  “正在看,不过一平,看来他们背靠省商,议价能力确实比我们强,我刚刚看到,他们的食盐现在做促销,居然只要六毛五,比我们从省盐业公司的进价还要低两毛。”
  佳美当然也知道,主要的客户还是家庭用户,所以开业的时候,和有佳一样,选这些家常用的商品做促销,省物价局规定,一袋加碘盐零售一块,有佳开业的时候,打了九折,九毛一包,那还是在进价上加了五分钱的,现在佳美卖六毛五,那确实惊人。
  “六毛五?”按理说不会啊,省商面子再大,也不会从盐业公司那拿到这么低的价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