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2/2763

  就是在他老家投资的那个大型的电力项目,其出发点,明显也是为了保证他在当地投资企业的电力需求。
  明明很多抢手的生意,他有条件做,但就是不涉足,这是刘继忠想不通的,但也是他隐隐有些敬佩冯一平的方面。
  “也许,是他不需要这些政策的支持吧。”他说。
  确实,虽然看不清冯一平的布局,但刘继忠觉得,如果自己是冯一平,就现有的格局而言,确实也不需要进入这一次终于对民营资本放开的那些领域。
  他现在从事的那些行业,前景更好。
  “我看,他那是傻。”沈雪说。
  刘继忠笑了笑,女人啊!
  但是,她这小心眼吧,刘继忠有时还就是挺喜欢。
  “我吃好了,”他放下勺子,把电视声音调小,拿起手机打电话,“孙市长,我老刘,你也在看新闻?呵呵,我早看了,这事我如何能不关心。”
  “没其它事,就是政策终于出来了,那我想,有些事的动作,是不是可以加快?上午方便吗,我有些事想跟您商量。”
  “那是,这么多年,我做什么,离得开领导你的支持呢?好的,一会见。”
  “哼,这一次,总和其它的事不一样吧。”沈雪说。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一次的事,已经得到了省里主要领导的支持,不像以前,找上孙市长,是要得到他的支持。
  “对,那个老孙,终于要配合我一次。”刘继忠答道。
  他没有意识到,不过才刚开始筹备航空公司,他的态度,已经有了变化,就说这句话,略略就有些张狂。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旧事重提
  普通的工薪阶层,也许对这条新闻无感,因为这样的事,和他们无关。
  但这个早上,关注这条新闻的,不止刘继忠一个。
  这个早上,看到这条新闻后,早餐多吃了不少,还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来庆祝或者纪念一下,不然心里的舒爽无法抒发的,也不止刘继忠一个。
  虽然去年初私产保护就已经入宪,但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令不少企业家始终难以心安。
  私产保护入宪不过刚过一个月,当大家还没从高兴中走出来,被称为钢铁大王的铁本集团负责人戴国芳,就被带走调查。
  这自然又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甚至不安。
  之后德隆系轰轰烈烈的倒下,引发的负面影响,以及随后由郎顾之争掀起的,一直绵延到现在的原罪论,更是让有些人战战兢兢。
  更让不少人战战兢兢的是,看起来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怕是逃不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
  去年年底评选的民营经济十大人物中,除了冯一平这样虽然家大业大,但稳健得保守的,以及其它两家老牌的名企负责人,比如去年将公司交给下一代人掌舵的老柳,其它的几位,竟然看起来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
  顾雏军就不说了,德隆的唐万里也不说了。
  创维的董事长及其它10名高管,因为违反香港关于上市公司的相关法规,而被廉政公署带走调查。
  复星的一个投资3000万美元的钢铁项目,同样受到调查。
  被看作是民营企业开始向体制瓶颈、管理瓶颈、经营瓶颈突破,在经历过家族企业、股份制企业和集团型企业后,民营经济一次大胆的模式创新,由几家私企组建国内的第一个民营财团中瑞,获准挂牌之后,并没有任何举措,并很快出现了高管离职的现象。
  连一向行事稳健的东方希望,投资逾百亿的铝项目,因为资金链出现问题,而不得不停摆……
  这一桩桩一件件,可能有些人看了,还会叫好,但却让很多民营企业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感觉有些不踏实。
  那么些那么大,要实力有实力,要关系有关系的公司,说查就查,说倒就倒,众多小私企的老板,不管是胆子大,还是心大的,白天忙下来,到了晚上,心里难免总会有些虚。
  那些过往经不起推敲的更甚。
  真说起来,很多民企那就跟官员一样,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
  侵占国有集体财产这样的事,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机会和实力,但是偷税漏税呢?拖欠克扣工人工资呢?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呢?骗贷呢?……
  正和冯一平说的一样,《意见》的出台,是民营经济这些年得到最充分的肯定,也自然是对他们的肯定。
  既然对他们都肯定了,那么,之前的有些担心,自然可以抛到一旁,晚上,也终于可以睡个好觉。
  ……
  冯一平早餐的时候,也在看这方面的新闻,他也挺高兴,因为徐斌在邮件里,顺便提了一句,今晚各地假日酒店的餐厅以及房间预订,非常火爆。
  他让吴倩问了天骄居那边的情况,果然也一样,金宝金总裁还有些不解呢,年都过了,上班也几天了,怎么今天这么多人订位?
  “冯,这个法案对商人很有利?”马灵见他吃早餐时就电话不断,好奇的问了句。
  好吧,法案,这个《意见》,确实类似美国的一些法案的地位。
  “是,从市场准入,到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都提供了一些列利好条件。”冯一平解释道。
  “哦,那真是好消息。”不说前两项,就最后的税收优惠这一项,就让马灵眼前一亮。
  作为一个美国人,对这一点她异常敏感。
  “只是,为什么我觉得你并不是太高兴?”
  “我们暂时不会涉足新领域。”冯一平说。
  “是,我们现在就发展得很好。”马灵说。
  其实也不止如此。
  冯一平不知道这个早上,有多少民营企业家,两眼放光的看着那些国家刚放开的领域,他想,有些事,虽然刚过去不久,但大家可能都已经忘了。
  同样是在去年年初,德隆系的掌舵人唐万里,可能是预感到了什么,对记者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最大的诱惑,是生意的诱惑,我们总是渴望做那些更高端的生意,但如果不把握好,就会带来灾难。”
  他创办的德隆,没有把握好这样的诱惑,所以崩盘了,此时面对这样新的利好,面对一些此前属于国企禁脔的领域,又不知道会有多少企业家把握不好。
  “儿子,爸爸去对面处理工作,一个小时后,我们再出去玩,好不好?明天,我们就去另一个同样精彩的城市。”
  “嗯,我等你。”文森特认真的点点头。
  冯一平觉得,可能自己一个小时零几分后过来,这家伙说不定都不会同意。
  “平,”马灵把他送到门口,“我们是不是该回国?已经堆积了好多工作。”
  “过两天,至少等这边的合并完成后再说。”这样光明正大的带着马灵和文森特在国内四处奔走的日子,他希望能长一点。
  “嗯,那我们到时再商量。”
  马灵并没有失望,脸上是看得出来的高兴。
  这样的日子,她又何尝不希望能多一些?
  ……
  “不管以什么名义,凡是邀请我出席活动的,一概回绝。”一到公司,冯一平就吩咐了一句。
  “哦,”吴倩马上把手里的一个文件夹放到一边,“本来这里面是几个关系不错的个人和协会的邀请。”
  冯一平问都不问。
  他对此早有预计。
  他非常清楚,随着《意见》的出台,肯定会有不少人,想拉他过去对一些新项目谈谈看法。
  谁叫他冯一平以眼光好著名呢?
  而这一次放开的领域,看起来都很美,对有些有心在这些领域里淘金的人来说,究竟选择哪一块,那自然又是个问题。
  但要是冯一平对自己的看法也赞同,那么他们实施起来,自然会更有信心。
  “这是商城和阿里合并,以及电商集团成立的仪式安排,这是全国工商联发给你的函,这是商务部筹办国内企业走出去研讨会的邀请……”
  吴倩放下一大堆需要冯一平亲自处理的文件。
  “对了,我早上接到了一位潘时敏潘小姐的电话,她说,现在到了和你商量她曾经的提议的时候。”
  冯一平看了吴倩一眼,他怎么觉得,吴倩对最后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异乎寻常的关心?
  吴倩偷偷瞄了冯一平一眼,能不关心吗?一位自己并不知晓,听声音很年轻,听口气来头不小,听语气好像挺自信,也就是说至少应该挺漂亮的女孩子,说“商量曾经的提议?”
  不是我八卦,而是这个情况实在有八卦好不好。
  “潘时敏?”冯一平皱眉想了一会,好像有些熟,但是,是谁呢?
  吴倩这时看了一眼手机,“一平,那位潘小姐的电话。”
  冯一平接过手机后,吴倩马上退出去关上门,这有些事,好奇可以,但还是别知道了吧,知道之后,自己的压力更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