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2763

  “切!”黄静姝翻了个白眼,“想得美,我在家里都不做这些的。”
  “我来吧,”黄静萍挣扎着起身,冯一平按住她,“没事,我来。”
  黄静萍看着冯一平系着围裙忙里忙外的,感觉很踏实,很幸福。
  第二天还是个阴天,风很大,一早,丁强派过来的司机,就把原铝制品厂的那辆帕杰罗开到了楼下,这辆车,开回去确实比面包车有面子。
  冯一平把她们的行李搬上车,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个盒子来,“前天收到的,号码已经给你上了,我的号码也存在里面,有事就给我发短信,或者打电话。”
  这是广州给他寄过来的,刚上市的摩托罗拉308。
  “哇,好漂亮的手机啊!”黄静姝一把抢过去。
  黄静萍不理那个,一直拉着车门,“家里东西放在哪,我都写好了,贴在冰箱上,有找不到的你就去看看,还有,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用太赶,还有,”她看了看被堂姐拿出来的手机,“记得给我打电话,也不许不接我的电话!”
  “记住了!”冯一平有些哭笑不得,怎么感觉把自己当小孩子呢!
  冯一平也没在家里多呆,上午处理了一些文件,又检查了一遍演讲稿,下午去便利店接了四个店长,一起去省城,按人事部的安排,对店长们的培训,从今晚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28的上午。
  冯一平的讲话,就安排在今晚,然后按出版社的安排,明天一大早,他就要坐飞机赶到羊城,参加在那里的签售会,之后再到上海,最后回到省城再办一次,至于我们的首都,年底这样的活动太多,而且大腕云集,冯一平这个新新小作家,现在还排不上趟。
第七十章
培训
  五十多个店长,加上总部的一些人,再加培训的工作人员,一共六十多个,目前公司还没有这么大的场地,所以就把培训地点定在长途汽车站旁的那家面馆。
  面馆在冯一平放寒假的那天就放了假,放假之前照例是要彻底清洁的,这一次清洁的特别彻底,冯玉萱亲自带人做的,不管是桌子还是地板上,都找不到一块油腻的地方。
  周新宇亲自陪着冯一平到面馆看,“怎么样,还行吧!”
  一百多个平方的餐厅,餐桌被排成了六列,前面是讲台和移动黑板,上方还挂着横幅,“横幅这些,以后开会可以不用。”
  周新宇一愣,国内的行情就是这样,不管中央还是地方,不管什么会议或者活动,总要在上方开宗明义的挂一个横幅出来,不挂都不像开会。
  但冯一平真心觉得没有必要,“都是我们自己人,大家都知道要做什么,挂这些不是多此一举吗,还浪费钱!”
  好吧,他也有部分原因是从成本方面考虑。
  靠车站的那一方,是一大排窗子,光线很好,但是,能看到楼下的人流和车流,培训的时候,容易让人分心,现在特意补装了厚实的窗帘,拉上以后,隔音又隔光,效果很好。
  冯一平四处检查了一遍,考虑的都挺周全,餐厅变身教室很成功。
  站在窗前,看着长途车站那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深知春运时回家路辛苦的冯一平问了一句,“客车租了吗?”
  年底的时候,在外工作的人,一边关心公司什么时候放假,一边又操心回去的路怎么走。
  年关时候的路,都不好走,特别是春运开始以后,不说如何从外地回到省里,就省城到县里的客车车票,也很紧俏,常常是你今天到了车站,却只能买到隔天的票。
  刚参加工作的那两年,他和肖志杰、王昌宁就吃过这样的苦头,历尽千辛万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回到了省城,然后却买不到当天回县里的车票,还得花钱在省里住一夜。
  “和一家旅游公司已经签了合同,四十座的客车,租了五辆,二十八的那天,把人都接上后,直接开到县城,正月初五,再把他们接回来。”这事是高志毅在负责。
  “那就好,可以把这个作为一项固定工作,或者是一项福利,以后每到年底,公司都要出面牵头组织,让我们的员工不再为回家的车票担心。”
  “这事挺好,没问题!”高志毅表示严重赞同,春运时的路,有多艰难,上海生,上海长,后来又在上海工作的周新宇对此没有体会,他和李嘉却已经经历了好几次。
  他们以前过年回家的时候还好,寒假放的早,路上不太挤,但年后到学校报到,就避不开返城的那个高峰,那真是一段叫人想起来就觉得崩溃的旅程。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对开会这样的事,还是比较热衷,特别这样的会,不是全体大会,算得上是公司精英的会,收到这样通知的时候,他们还有些小骄傲。
  所以,虽然培训定在晚上七点半开始,但六点多,参训的人员就陆续赶到,已经褪去学生青涩的胡珺婷也在其中。
  这些店长,三分之二的都是女孩子,此时都聚在楼下,看着这个时候还一波接一波的往车站赶的人流,议论纷纷,他们刚参加工作,工作地又是在本省,对春运回家难,还没有切身的体会,都把这当热闹看。
  胡珺婷一边和旁边相熟的女孩子闲聊,一边却想着,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见到冯一平呢?她已经知道,有佳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冯一平,只是不知道这是冯一平开的,还是他家里开的。
  七点多,大家陆续往楼上走,在楼梯的转角那,胡珺婷一愣,冯一平正拿着手机往下走,现在的冯一平,和初中时相比,高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冯一平也是一愣,他却是有些忘了,胡珺婷也在公司里,“你好!”他笑着说,想握手,又觉得太正式和生份,就干脆对着手机说,“我刚碰到珺婷,她今天也来开会,你跟她说两句吧!”
  “是静萍。”他把手机递给胡珺婷。
  他们两个来到楼下,胡珺婷和黄静萍也不知道说什么,看起来好开心的样子。
  说了两三分钟,胡珺婷把手机还给他,“通话费太贵,你们说吧。”
  冯一平笑着目送她上楼,听到电话的那边传来鞭炮声和摩托车声,“不多说了,你早点回家吧,外面冷。”
  “嘶,”清楚的听到黄静萍吸了一口冷气,“外面真冷,可是在家里信号不好。”
  “那以后每天中午的时候打吧,不要这么晚。”
  “恩,你自己要小心,还有,要想我!”
  热恋中的女孩子,想说的话太多,冯一平又陪他说了几分钟,听见上面周新宇已经在讲话,“好了,不说了,要开始了!”
  “好好表现!”黄静萍给他鼓劲。
  也是,这可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公开身份,还真不能搞砸咯。
  周新宇看到他上来,止住了话头,“下面,请一平给大家讲话。”
  冯一平接过话筒,“谈不上什么讲话,大家都是我的老乡,读初中的时候,和我又是同一届,今天在坐的,还有我初中的同班同学,我们今天就以同学的身份,一起好好聊聊。记得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写过不少题目为‘我的理想’这样的作文,我也写过不少,和大家一样,我的理想也一直在变,关于我最初的理想,说实话,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是什么。”
  下面一阵轻笑,可不是吗,现在谁还记得那些。
  “其实,就是想起来了,估计也没什么用,不要说曾经的理想,我们努力读书,我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参加工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读书,不是我们想工作,是父母,是老师要我们读书,要我们工作,也是我们自己不希望重复父母们的日子,希望有一天能走出那个山沟沟。”
  “现在我们算走出来了,那接下来怎么办?估计好多同学没想过这个问题。接下来,可没有父母和老师在后面督促和鞭策,未来怎么走,全靠我们自己。
  所以,我说,理想还是要有的,或者至少,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要有个大概的规划。
  但是,这件事不用急,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目前在做什么,然后把手上的事做好,再想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不管以后想做什么,前面的这一步步,都要走的踏实,不然,没有坚实的基础,你对将来的想法和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万丈高楼能平地起,不能凭空起。
  其实,如果我们能一步步,这么坚实的走下去,到最后,自己做的事,还真可能就是我们的理想。
  大家也知道我们公司的规划,是要把我们的分店,开遍全国,开到全世界去,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有佳,将为全国更多的老百姓提供便利,将能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我们有佳的发展,也完全能容纳很多人的理想。
  同时,这也意味着,单在国内,我们就至少要开上万家分店,然后,我们的每一个地级市,都需要一个经理,每个省,都需要一个总经理。
  我们公司在用人方面的宗旨大家也知道,尽量从内部选拔,所以,在坐的同学,虽然目前只管着一个不到一百平方的小店,但是,大家是我们的第一批主管,是我们员工中的佼佼者,我可以肯定的说,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将管理着至少几十个分店。”
  下面顿时就有些躁动,这样的情况冯一平很熟悉,一个老板,他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不是要对员工说,你该怎么做,而是要把企业的规划和愿景传达给员工,让他们能知道,公司将来会有什么成就,自己将来会有什么成就。
  “地区经理这样的目标,还算不上是理想,但我觉得,把这个作为短期的一个目标,还是可以的。职位的升高,也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到时大家可以考虑着买房子,成家立业,让爸妈闲暇时,也能来城里住住,让我们尽尽孝。那么,问题是,大家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到时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吗?以自己的现在的工作态度,到时能管理好下面的员工吗?直白的说,以目前的条件看,大家的综合素质和这样的岗位,还是有些差距。近来还有一个不好的苗头,工作都还不到半年,我们有些人已经懈怠了下来,工作热情低迷,工作态度消极,不知道安排参观工厂以后,大家有没有变得积极一些。”
  前面的话,还让有些人不好意思,后面的这个问题,让大家笑了起来。
  周新宇说到做到,他后来给省里这些分店的员工们安排了几个工厂参观,一个是造纸厂,一个是铸造厂,还有一个是制墨厂,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和便利店的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切实体验了其它人工作的不容易,好多人才知道了自己工作的轻松,参观后的一段时期内,普遍的工作态度都端正了好多。
  “公司只要求大家每天上班八个小时,八个小时之外做什么,是大家的自由,但是作为同学,我想跟大家说一句,如果你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在上班以外的时间,不想想工作,不想想公司,那么将来可能永远只是一个一般的员工。大家应该都记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定理,现在也一样,公司和大家是命运共同体,大家为工作,为公司多尽一份力,公司就能为大家多尽一份心,如果大家时常把公司和工作都抛在脑后,那公司也可能会把大家抛在脑后。我说这些话的意思,不是要大家加班,而是希望大家,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里,能为了自己,也为了公司和工作,安排一些时间出来,主动的学习和提高。以前,老师教授给我们的知识,有些同学接受的好,有些同学接受的一般,现在这些都不关键,在走出校门之后,我们自己主动去学的那些东西,才会决定我们将来的行止。有句话说,我们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它的宽度,我们不能改变容颜,但是可以露出笑脸,衷心的希望同学们,能不枉费现在的青春年华,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乐观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人生。”
  考虑到大家都刚从学校出来不久,冯一平选了这样的话作为结束语,效果不错,掌声很热烈。
  他的发言,这样提纲挈领就行,至于工作中的那些具体的问题和不足,之后会由周新宇他们有针对性的展开培训。
第七十一章
签售会
  之后的时间属于周新宇,他直接围绕5S讲了一个半小时,在原来4S基础上,新增加的这一项内容,“素养”,是5S的核心,是前四项的升华,如果说前面的四项都是现象,那这一项,就是本质。
  这样纯理论的培训很枯燥,周新宇从定义阐述起,讲了5S之间的关系,推行5S的理由和好处,实施方法,最后提出,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并且强调,任何改变,若不能持久,便没有实质上的意义,5S活动至少要推动6至8个月。
  就像在学校时上自习一样,晚上的培训,最后在九点钟结束,冯一平送胡珺婷及和她同住的另外四个女孩子回宿舍。
  今天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五,这时的街上,格外的寂寥,空旷,车上的几个女孩子,这个时候其实蛮想家的,但又不好在冯一平面前表现出来,就谈着晚上培训的内容。
  “和其它的同学又联系吗?”冯一平问胡珺婷。
  “也不多,他们好多都去了沿海一带,也不知道今年过年回不回家。”胡珺婷看着灯火通明,却人烟稀少的道路,有些意兴索然。
  初中毕业到现在,不过三年多的时间,原本还同一个教室坐着,前后排上课的同学,现在个人的道路,已经出现了分化。
  大多数和她一样,没有选择的找了一个工作,只有少数的几个,还在大学深造,至于冯一平,她当时在学校给他写情书的时候,就觉得他不错,但是没想到他是如此的不一般,胡珺婷突然很佩服黄静萍,佩服她的眼光,佩服她的坚持,佩服她的果决。
  我当初如果坚持下来呢?她不由自主的遐想着,随即她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很明白,冯一平当初对她,和对其它的同学没有什么两样,缘分这个东西,也许是天注定的吧!
  “对了,高中这么忙,你现在还有写小说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