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6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9/2763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探讨
  黄妈妈闻言,也多看了这个纯外国人的组合几眼,在五里坳,目前来说,这么一群外国人,还是比较稀奇的存在。
  但也就只是看了几眼,她就回过头来。
  她们上学的时候,老师断然是没教过见到外国人不能围观这一点的,但是,她都活到这么大的岁数,这些道理如何不懂?
  况且对她来说,外国人,那真不稀罕,如果就从法律上来说,女儿和外甥女,目前都算外国人。
  “所以你说……”但一句话才刚说了个开头,她又忙转过头去,刚才那是什么感觉来着?
  我还真是上了年纪,刚想到什么,现在就想不起来。
  她看着马灵他们的背影,发起了呆。
  “哎,你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旁边的那位又拍了她一下,“我们觉得啊,既然美国不搞计划生育,那你就让静萍再生几个呗。”
  “是啊,多生几个,生几个丫头,生几个大胖小子,一平和他爸妈,一定会非常喜欢。”
  黄妈妈听得出来,她们这话的重点,是想让静萍早点帮冯一平生个可以接班的儿子。
  “他们这些年轻人啊,和我们的观念不一样,你们是没看到,一平对阿曼达那个疼啊。”
  旁边那几位平常和她来往得比较多的大妈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心里免不了会想,一平应该是儿子女儿都喜欢,但他爸妈,肯定不一样不是。
  黄妈妈眨了眨眼,哦,对了,大胖小子,她总算想起来,自己刚才是什么感觉,刚才看到那个脸上都遮了一大半的外国小孩时,忽然觉得那孩子,怎么看起来挺熟悉。
  她又回过头去,再看了马灵他们的背影几眼,我一定是太想阿曼达了,一定是那个外国小孩太像画报上的那些孩子,她心说。
  “你也觉得那个小孩子生得好是吧。”旁边的人会错了意。
  其它的几个也马上纷纷说,“就是,虽然大半边脸都遮了起来,但还是能看出来,那孩子,真长得和画报上的一样。”
  “要他们是中国人,一定拦下来跟他拍几张照。”
  “他妈妈挺漂亮,你们说,这小孩的爸爸是谁啊,怎么就生了个这么帅气可爱的儿子。”
  “哎,阿曼达难道不可爱吗?”有人怕黄妈妈吃味,连忙说了一句。
  “对,阿曼达长大了,肯定和她爸爸一样高,和她妈妈一样漂亮。”众人连忙七口八舌的夸阿曼达。
  已经有人在心里,把那个只露出一小边脸的孩子长相,和阿曼达作比较。
  ……
  省领导和冯一平现在讨论的,是理论方面的问题。
  “小郭一直在跟踪五里坳的发展,关于城镇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写出了不少很有内容和见地的理论,五里坳今天的成就,也证明你们这条路子,走得是对的。”书记说。
  “这种不同于目前几乎所有城市,都是把人口和资源集中到一个有限的区域里的做法,确实有独到之处,比如说土地,再容纳个20万人,不但没有压力,地价也不会大幅上升嘛。”
  以领导的眼光,自然一眼就看出来,将来会制约五里坳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那就是土地。
  这也是他们省的很多在山区的行政区域,在发展中会遇到的问题。
  经济要发展,自然离不开人力,需要更多的投资,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司和厂矿,民居和机关,这些都需要土地来容纳,而类似五里坳这样的山区,最稀缺的资源,其实就是土地。
  “只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模式,并不能完美的在省内其他的乡镇复制,”省长笑着说,“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一平啊!”
  是的,五里坳能坚持镇里和下面的农村协同发展,让下面村里的劳动力,到镇里上班,但依然住在自己原来的房子里,有一个前提,是有稳定的大笔投资,能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同时,他们在下面村里的土地,还能创造不菲的收益。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税收增加的政府,也能有资金,或者说有依仗来筹措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让镇里到各村的路越来越好,与此同时,还发展公共交通,让各村到镇里越来越方便,时间越来越短。
  从而完美的避免了下面村里的所有人,一窝蜂的朝镇里挤。
  省里其它的乡镇,哪有这样的条件?
  要想发展,只能是把人口和资源都集中起来,把中心区,比如一个镇,能发展得好一些。
  在这样的虹吸效应下,周围的那些乡村,便只有任由它们荒废下去。
  “对,总体来说,我们国家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大城市带动大郊区,”书记扳着手指头说,“还有一种是珠三角模式,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力,带动一个个中心城镇的发展。”
  “现在可以说又有一个一平模式,一个人投资,带动一个镇的发展。”说到最后,他笑了起来。
  “不敢,不敢当,”冯一平连忙摆手,“如果把五里坳当作一列火车,顶天了,我也就是让火车动了起来而已,真正支持这辆火车高速前进的,依然是我的这些想过上好日子的乡亲的努力。”
  “总是这么谦虚。”书记和省长相视一笑,指着冯一平说。
  “对,如果把五里坳必做一趟火车,可以说,你是先建了铁轨,又买来了火车头。”省长说。
  “不不不,我可担不起这样的重誉。”冯一平说。
  两位领导这评价太高。
  “如果说稍微有些欣慰的,就是目前的五里坳,在发展方面,在规划方面,比一些城镇要有前瞻性一些。”
  两位领导点点头,尤其是在土地政策方面,五里坳做得特别好,这就是五里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保证。
  而地价高企这个问题,会是很多现在南方的发达城镇,将来会面临的最大难题。
  “我觉得,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国家一定会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让农村也城镇化,五里坳,不过是在提前探索这方面的经验而已。”
  建设“乡之首,城之尾”的小城镇这事,早就列入了国家“十五”发展规划,只是囿于各方面的原因,成效一直不太大,但在冯一平重生前,“新型城镇化”,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那会国家有钱了,财政宽裕了,有了资金的扶持,一些事才能发展得快。
  “是啊,我们的城乡差距,量大面广,”书记侧身对省长说,“但这也是潜力,未来我们肯定要推进城镇化。”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是80%,世界平均水平,是53%,而我们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有不到30%,任重道远,但是,对,也潜力巨大。”省长说。
  “也就可以说,五里坳,现在就走在很多人前面,所以啊一平,你能说说,在你心目中,五里坳未来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吗?”省长饶有兴致的问。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冯一平并没有把自己的那个设想说出来,“我只是希望,镇里能着眼长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变,而我,一定是有多大力,使多大力。”
  “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就不说退休后的养老保障,我们这儿的人,就没有退休这一说。”
  “简单的说,有城镇户口的居民,很多已经纳入了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是我们这里的大多数人,不但在医疗设施上,水平一般,所有的医疗费用,也要自己全力承担。”
  后来虽然在城里安了家,但仍然只还是在朝“市民”过渡的冯一平,对这些问题,感触颇深。
  “我有时候,也总是在跟盛县长他们聊这些问题,探讨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聊起来以后,都觉得,担子还很重。”
  “你们此时能想到这些问题,就已经很用心了,国家在这方面,正在加大投入。”
  新农合,02年就提了出来,但是到去年底,全国才只有310个县推进了这项工作。
  “将来会好的。”书记说。
  吴倩又出现在门口,此时的首都,一场发布会,即将举行。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赌约
  王府井旁的东方君悦大酒店,这个中午特别热闹,刚从安逸的春节假期中走出来的各路记者,此时纷纷朝这里集中。
  而且范围还挺广的,不但有娱乐圈的,还有财经圈的,因为即将在这里举行发布会的这位,是香港影视圈一位近来挺有名气的女明星。
  而她发布会的主旨,又事关嘉盛传媒,那可是冯一平旗下的公司,而他,可是财经圈最青睐的人物。
  国内此时最热的娱乐资讯节目,《中国娱乐报道》的知名女主持人刘子珺,曾经深入过各种娱乐现场,绝对算是资深的娱乐圈专业人士,但今天这样的场面,她也是第一次见到。
  把这个两百多平的多功能厅挤得满满的同行里,不但有央视8套的记者,央视6套的记者也来了,这还不说,居然2套的也来了!
  多功能大厅的大门关上后3分钟,宋慧仪在一男一女的陪同下,走到台前就坐。
  她打扮很朴素,穿着一条简单的黑裙子,没有戴任何首饰,眼睛还微微有些肿——化妆师的水平不错,一上台,就垂头坐在那里,很无助,相当彷徨的样子——演技果然不是盖的。
  话说,看到现场居然来了这么多记者,她此时像是在演哭戏时一样,努力的,拼命的想那些能让自己伤心的事,才不会让自己眼角或者眉梢,忍不住流露出笑意来。
  “感谢媒体记者们的莅临,我姓陈,是宋慧仪的经济人。”那个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的女士说。
  她是刚上阵的经纪人,在中午之前,宋慧仪的经纪人,还是一位汉子。
  之所以换上她,简单啊,她们这边是两位人生地不熟的女性,那边是嘉盛这样的庞然大物,你还不生出恻隐之心来?
  “经过一系列繁复和专业的程序后,同时冲着对相关知名人士声望的信任,去年底,我们推掉了很多非常好的演出机会,和嘉盛传媒签订了一份协议,商定由宋慧仪女士,在他们筹备的一部电视剧里,出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新年刚过,这部电视剧就在京郊开拍,但是,开拍才不到四天,他们就以一个非常可笑的理由,突然决定和宋慧仪女士解约。”
  她没有做太多的铺垫,三言两语后,就说出了这事的梗概。
  “我同时要告诉大家的是,他们不仅和宋慧仪女士解约,同组的另外两位香港的艺人,被迫和宋女士同时离开剧组。”
  “多年以来,我们香港的艺人,始终对祖国大陆非常向往,热望着能为内地欣欣向荣的建设事业,贡献我们的心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