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5/2763

  “而且他们的专业能力都不错,也很敬业。”
  专业能力,冯一平是承认的,这是第二部独立制作的电视剧,嘉盛传媒绝不会花钱去请一些有些名气的摆设来出演。
  但是,敬业?或许吧!
  “我的意见是,他们如果不会用普通话说台词,那么,就都换了吧。”
  “因为这个原因?”周宁忍不住先问了出来。
  她也算是业内人士嘛,对这方面还是有些了解。
  “对,就是因为这个。”冯一平说得很肯定。
  陈韬看了上官求方一眼,这是因为老板刚才靠的近,所以听到了那两位香港演员用粤语说台词?
  “冯总,目前我们和香港的合拍片,使用普通话和粤语说台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陈韬解释了一句。
  “我都见过更热闹的,同时有内地和港台,以及外籍演员的剧组,至少会用三种语言说台词。”周宁说。
  “对,大家都是选择后期配音,而且大家也都熟悉了这样的合作,并不会对表演带来困扰。”陈韬说。
  “不会吗?”冯一平摇了摇头,“不可能不会的。”
  “我不是演员,但我知道,语言是载体,是我们情绪的载体。”
  “如果连演对手戏的演员,说着自己听不懂的台词,也不会对表演有影响,那么,还记什么台词?大家都说数字就好嘛,反正后期可以配音。”
  “所有的戏,也都可以在室内拍就好,还用费什么劲搭建实景,还用花什么钱去外地取景?直接在绿幕前拍就好嘛。”
  “或者更进一步,拍戏的时候,演员在不在场也无所谓,后期直接抠图就好。”
  不止一位大腕儿说过拍摄现场的细节对自己发挥的影响,有时候,原本应该是走在相对密闭的地方,但因为拍摄场地其实很空旷,那脚步声的不同,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表演,那如果在拍摄的时候,你完全不能体悟到对方话里的情绪,或者是你得不到预想中的回应,这怎么可能不对表演造成影响?
  周宁非常赞同冯一平的话,如果一切都依靠技术手段,那我们这些主持人,还苦练什么基本功?
  “冯总你说得对,用两种语言交流,自然会对最后的效果造成影响,但实际上,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了很多办法,这种影响,确实已经降到最低。”上官求方说。
  作为制片主任,他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销售。
  不得不说,此时国内的民众,对香港演员还是会有些偏爱,有他们在,对销售自然会有帮助。
  “我们不允许这些原本不应该出现的因素,来拉低我们作品的质量。”冯一平断然说道。
  “或者,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你们说,如果是我们内地不会说粤语的演员,去香港拍戏,那边的剧组,会不会接受我们用普通话表演?”
  “这个,自然最好是会说粤语。”陈韬说。
  “好,即便他们接受我们用普通话表演,我们的演员,会不会下苦功学粤语?”冯一平又问。
  “这个,肯定会的。”上官求方说。
  “再或者,如果是好莱坞请这几位去拍戏,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拼命学英语?”
  “一定会的。”这次是周宁抢答。
  不会说英语,你还想到好莱坞发展,怎么可能?
  “那么,到我们内地拍戏,他们凭什么不好好学学普通话?”
  陈韬看了上官求方一眼,他们俩此时,是又有些无奈,又有些振奋,是啊,都给了你们相对较高的报酬,为什么你们就不能学学普通话?
  “这就是所谓的专业和敬业?”冯一平摇头,“我真不觉得。”
  “所以,也不用扯什么内地市场和好莱坞不能相提并论的问题,好莱坞能用我们这样的价格,请他们演戏?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是一个认识的问题。”
  “不是不会,是不想。”冯一平用这句话定了性。
  “也许其它剧组会接受这样的状况,但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我们嘉盛,不惯他们这脾气。”
  要说,港台一些明星,或者说一些民众,后来之所以那么操蛋,那其实也怪我们,怪我们太惯着他们。
  例子有很多,比如有粉丝请自己喜欢的香港明星签名,问他能不能签中文,“我不会写中文,我向来只会写英文名字。”
  那你特么的取什么中文名字?那你的各种证件上,为什么不干脆用英文?
  说白了,这就是傲慢,这就是对内地的看不起,往更深了说,这就是对民族的不认同。
  原来的冯一平对这样的事,只有干瞪眼的份,现在他有了这个能力,他就不想迁就。
  周宁有些激动的退到门外给李真打电话,她想现在就确认,这一段将来究竟能不能用,说实话,这样的话,让她听了,都觉得非常解气,也非常提气。
  但是,他们是央视。
  “有这样的事?”那边的李真也很兴奋。
  他想了想,“用!因为这是冯总的立场,并不代表我们的立场,我们难道还能不让他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好的,谢谢主任!”周宁高兴得叫了起来。
第一千零五十章
服气
  五里坳,见本来笑得跟个弥勒佛一样的餐厅老板变了脸色,金诚一下子紧张起来。
  他有些惊慌的看着老板,看着门口,非常怀疑是不是在下一刻,老板就会打电话叫人,或者是下一刻,那些服务员就围上来。
  金诚并非是有妄想症,他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他也算是家学渊源。
  金诚的父亲,也是媒体人,90年代,写过不少国内的那个首富村,那个亿元村的报道。
  也不止一次的在报道上引用了禹庄主的那句名言,“低头向钱看,抬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
  也是看着那位禹庄主,那位中国第一农民企业家,从荣誉等身,到身陷囹圄,看着他起高楼,看着他楼塌了。
  那位禹庄主到后来,连市县两级的干警都不让进庄——那可是直辖市,遑论是收拾那些有异见的记者。
  打了你别说被追责,别说出医药费,不继续找你的麻烦,你就得烧高香。
  出于媒体人的敏感,金诚父亲对同时期国内那些知名的村啊,庄啊,都有关注。
  另一个位于中原,以红色旅游知名,前后有几十位国家领导人,几百位将军视察过的村子,在前年,所有的银行断贷之后,这个十多年来,贷款额度一直数倍于其利润,实际上,就是靠银行贷款运转的明星村,已经走在破产的边缘。
  当然,它肯定不能破产,肯定不会任由它破产,我们现在连上市公司都不会退市呢……
  但这样的经历,自然让金诚父亲,对那些媒体越是集中报道的知名村镇,越是不太信任,对这两年跟着冯一平一起热起来的五里坳,自然也有些看法。
  因为他不明白冯一平为什么会向五里坳投入那么资金——那完全不符合商业原则。
  这太反常了。
  所以他对冯一平的投资,以及五里坳的繁荣,还是持保留意见,金诚因此自然受到了些影响,因而对五里坳,也有了些天然的不信任。
  在他看来,类似眼前这位餐厅老板的表现,就有些不太正常,好像是被洗脑过一样,不然,有必要那么维护冯一平吗?
  好在他设想的那些情节,并没有发生,他一想,也有些释然,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有些事,做起来可不太方便。
  老板也没有赶人,“多吃点,多喝点,吃饱喝足了,才好去找你的答案。”
  老板冷着脸离开他们那桌,期间好像还用本地话骂了一句,之后朝前台喊了一声,“小春,准备结账。”
  金诚他们确实要准备结账,他们也是挺傲气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能来这样的小饭馆吃饭,都算得上是这家小饭馆的荣幸,此时哪还受得了这样的冷遇?
  当然,组里也不是没人对金诚有意见,有些话,在我们真的掌握了一些素材后再说,不是更合适?
  十多个人吃下来,竟然才两百多块钱,人均也不过20多点,至少物价确实还算好。
  找了零,此时脸黑黑的小姑娘主动问了一句,“发票抬头写哪里?”
  这样的餐厅,居然还主动提供发票,这又一次让金诚有些意外,只是,此时却不好把自己的身份报出来,“抬头不用写。”
  ……
  还是在怡佳快捷酒店,金诚召集手下开了个短会,一辆车去县城,主要是去图书馆,查阅前些年的报道,以及地方志。
  以前的那些资料,自然是做不了假的。
  几个人去镇政府,了解近几年的相关数据。
  他自己,则就在酒店里。
  当然不是休息,他刚刚就观察过,虽然硬件已经算不上最好,但作为五里坳最知名的酒店,怡佳快捷酒店,依然非常受那些前来洽谈业务的外地客商的青睐,酒店里,可以说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的人都有。
  这些外地人,想来不会下死力维护冯一平。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