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4/2763

  “五里坳镇,原来的总人口也就四万多吧,”对这样的数据,县长显然也很熟悉,“就是全包括在内,短短几年,人口已经接近之前的4倍,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们说它是奇迹,也不为之过。”
  他们自然清楚得很,人口,才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潜力。
  五里坳镇这几年激增的人口,有力的说明了这里的发展速度,以及吸引力。
  县长看了盛正一眼,有些话没有说出来。
  高楼和工厂就不比了,县城直辖的两个镇,加起来面积接近现在的五里坳镇的1.5倍,此时人口还不到9万。
  这就是差距啊!
  冯一平此时还是有些自豪,原来自己想过,能为县里的所有人,也就是二十多万人,都解决工作的问题,现在如果加上自己在县城那两个工业园的就业人数,这个目标,可以说已经实现了。
  当然,这些工作岗位,并不全部是由他的公司实现的,但肯定是在他的公司的带动下实现的。
  “说起这个,一平,正在建设的光学工业园,你确实是计划将来要发展成容纳一个超过10万人就业的项目?”县长问道。
  “是的,”冯一平回答得很肯定,“在这一块,我们目前已经有了一些非常不错的消息,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我们将会成为苹果的供应商。”
  “真的?”盛正的声音又大了起来。
  光学工业园,是镇里迄今为止,占地规模最大的项目,但老实说,盛正对这个项目的前景,没有对嘉盛其它公司那么看好,将来的产品,销售给谁呢?
  “我和乔布斯已经谈过,苹果的团队,很快会来进行全面的考察,我确信,我们会完美的满足他们对供应商的所有要求。”
  对自己工厂的水平,冯一平是有这个信心的。
  他也清楚,能成为苹果的供应商,也就是在业内,为自己公司的产品打了一个很好的广告。
  而现在就为苹果配套,那么加上自己手握的大猩猩玻璃技术,以及这两年投入巨资砸下去的光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接下来,肯定会顺理成章的成为苹果未来iPhone面板的供应商。
  也就是会顺理成章的成为未来智能手机高端面板供应商,单就这一块,解决个10万人的就业,还不是小事一桩?
  “如果再加上一个10万,到时候五里坳的人口可就超过了30万,比原来全县的人口还要多。”县长分析道。
  “嘿嘿。”盛正这会已经傻笑起来,镇里辖下30万人口,呵呵,想想就美。
  “一平,你说说,你觉得五里坳将来会有多少人口?”县长问。
  这其实就是间接的在问冯一平的计划了。
  “未来嘉盛计划继续在五里坳投资更多的项目,我想在这样的基础上,镇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是,很多知名企业,都看重我们这里的潜力,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由一位副镇长专门负责的招商引资小组。”盛正说。
  “另外,我觉得,镇里同样可以依托嘉盛商城,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目前已经形成完整配套体系的服装、鞋履、家纺等行业。”
  “参照目前国外电商的发展,以及嘉盛商城上线以来的销售数据,我们觉得,这些方面的销售量,将来绝对会超出大家的预计。”
  “如果经营得当,我想在这几个领域,再提供几万个工作岗位,不是什么问题……”
  “所有的这些项目加在一起,以及汇聚的这么多人口,必然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觉得,镇里未来如果人口超过50万,并不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没办法,为了不让大家感到震惊,他只好说一个这么保守的数字。
  按他的设想和计划,至少至少,未来五里坳镇的人口,再怎么也要超过百万。
  “超过50万?”
  也就是,是现在人口的3倍以上,数字虽然不大,但是实现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对,绝对超过50万,”只有盛正是一点都不怀疑,“你觉得到时我们的产值会有多少?”
  “今年是过百亿了,对吧,那么到那时,至少也得是现在的3倍啊。”冯一平说。
  “那就是超过300亿!”
  这个数字,顿时说得在场的所有人,都豪情满怀。
  但这同样是冯一平非常保守的一个估计。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到时单光学园区那一块的产值,至少就在100亿以上,再加上其它所有的那些公司,在镇里的嘉盛系,实现200个亿,300个亿的产值,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那届时五里坳镇的工业总产值,至少也会在500亿元以上。
  话说,那样的局面,才勉强是他梦想的模样。
第九百六十四章
雄心和挑战
  就在他们畅想的当口,可以清楚的看到,亮着灯的人家,是越来越少。
  毕竟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明早要早起,守岁,也是明天,三十晚上才做的事。
  风也更冷冽起来。
  盛正却“嘶”的一下,把自己羽绒服的拉链拉了下来,“好热。”
  冯一平一看,穿着好像是同款的黑色中长款呢外套的赵书记H县长,这会也解开了外套的扣子,两人一个左手撑在腰间,一个右手撑在腰间,对称又和谐,俱都满眼热切的看着眼前这个虽然还年轻,却已经有着相当格局,而且潜力大到让他们有些难以置信的小镇。
  他们这会也都觉得从内到外,热得不行,那真是比看到一个绝世美女,而且还是唾手可得的那种,感觉还要激动,内心还要火热。
  这应该是我们的政治生态,或者说公务员体系,或者是公务员升迁体制里,最积极最优越的那一点的体现。
  这一点就是,尤其是对盛正,或者是赵书记他们这些主政一方的官员而言,他们可能不会始终以党纪或者国法为准绳,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他们可能会各种贪,各种为自己打算,各种私德不修,官德不彰……
  他们要得到提拔,要朝上走,可能也要想很多办法,比如各种走后门,跑关系,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实打实的政绩。
  因此,得到提拔的这些官员里,可能会有操守德行有问题的,但是能力平庸,没干出成绩来的,一定会很少。
  在现阶段,这个成绩,自然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成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经济,这么些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因为我们国家的官员——主要是主官,他在政治上有多大的抱负,那在搞活经济上就有多大的动力。
  但其它体制的则不一样,我们都知道,他们主要靠竞选,而竞选,最主要的是口才,之前有没有什么实打实的政绩,有没有相关的经验,反倒没人在意。
  因此,听了冯一平的那番话,五里坳,那就不是五里坳,那是能支撑着他们稳稳的一步步朝上走的阶梯。
  工业产值300亿啊!
  “那就是,加上其它的几项,到时就五里坳的GDP,至少会在100亿以上?”县长说。
  他这是个肯定的疑问句。
  实在是,这样的数据,真的让现在的他们,很难相信。
  盛正稍微沉吟了一会,“如果按现在的比例类推,100亿太保守,150亿的GDP,肯定没问题。”
  “那全县,怎么也得在200亿以上,一平,”县长有些失态的抓住冯一平的胳膊,“一平,这个成绩,就是你说的这个成绩,你觉得,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这个,”冯一平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下,“三五年内,应该不是问题。”
  没办法,这会要是说一两年之内就应该没问题,冯一平非常担心他们的血压和心脏,这大过年的,让一个人高兴得出了问题,那未免太煞风景。
  再说,虽然他们不可能拿冯一平说的话,来约束他,但你给出一个长一点的期限,最后提前实现,还是会比给出一个准确的期限,但准时实现,更要让人高兴。
  还有,这中间没准还会有什么变数呢,说长一点,留些余地,自然更好更妥当。
  “05年,三五年,也就是最迟10年,我们县的GDP,会超过200亿。”县长看着前方,喃喃的说,都有些失神的样子。
  “嘿,到时候我们县哪还是什么国家级的贫困县,”盛正这会状态要正常些,“我想想啊,到10年,如果我们县的GDP,能超过200亿,比如要是能有250亿以上,那以GDP来论,应该可以成为全国百强县。”
  “恭喜了县长。”
  “同喜同喜!”县长热情的握着盛正的手。
  也是高兴的笑着的赵书记,因为农历年后就要到市里就任副市长,到时就跟这个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此时就有些被排斥到一边。
  看着这两个这会都兴奋得有些忘形的同僚,他心里暗暗的嘀咕了一句,“哼哼,别高兴得太早,你们得保证,在那时还稳稳的坐在现在的位子上才行。”
  “哪是以GDP来论,我们才能进入全国百强县?”他说道,“你们想想,就一平的这些布局和安排,到时除了GDP数额,难道我们的发展水平不会高?我们的发展活力不会强?发展潜力不会大?”
  这个确实是,五里坳镇的发展,自然是冯一平和他的嘉盛带动的,目前对经济推动最大的,也还是嘉盛系的企业,但她也是开放的,而且是积极开放的,在冯一平的影响下,在嘉盛的宣传下,在镇政府的努力下,目前已经吸引了那么多知名企业的进驻,出产的产品,涵盖了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单就这格局和胸襟,就和国内这会那些被吵得很热很火的什么华夏第一庄、第一村、第一堡的,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虽然单纯从一些数据来看,五里坳镇跟国内早已成名的那些村镇,还有差距,但在将来,一定会远远的把它们摔在身后。
  很多时候,我们的追求,决定了我们的成就。
  因为格局的不同,那些村镇发展到后来,原来带领大家发展的那一拨人,往往成为了继续发展的阻力,他们会更多的关心自己的既得利益。
  在这样的考虑下,最后,很多一度发展得非常迅速的全国明星村镇,就故步自封起来,或者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冯一平追求的,可不仅仅是让镇里的乡亲们日子好过起来——那只是最低层次的目标和要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