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9/2763

  马灵忍不住嗔了他一眼,“给你一颗再美味的糖果,你现在能满足?”
  “能啊,只要那颗糖果能和你一样美味。”冯一平笑着在她脸上摸了一下。
  之后又变得郑重起来,“你说,是不是我们长大以后,慢慢的忘了如何快乐,慢慢的越来越难变得高兴,却越来越容易生气、难过?”
  马灵看了他一眼,“只能说,当我们慢慢长大后,会发现,这些负面的情绪,其实更有力量吧。”
  “好了,”她扳过冯一平的脸,“其实,黄已经很克制了不是吗,你看看,至少我们现在还能这样呆在一起,换作我和她易地而处,我还真不一定能做到这样的程度。”
  “是啊。”冯一平点点头。
  自己坦白之后黄静萍的反应和做法,确实不能不说没有为自己考虑,可是,他现在想的,是能有一句痛快话,再这么僵持下去,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做出什么来。
  比如昨天,因为受一些情绪的支配,自己和梅耶尔的关系,显然又更进了一层。
  “对了,黄邀请我明天去参加餐厅的开业仪式。”马灵突然说。
  “啊?”这又是几个意思?
  ……
  此时,全硅谷都在盛传一件事,那位来自中国的冯,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在海边大手笔的建了一座中式庄园,据说那座中式庄园,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处景点了。
  据前去打探的记者报道,那处庄园如果当成是豪宅,绝对比比尔盖茨的湖畔之家还要奢豪,不说全世界,绝对是全美投资最大的豪宅之一。
  听说其中有两处房子,原本是中国有几百年历史的建筑,被他整体从中国搬了过来,然后原样重建,这样的做法,让不少博物馆都眼红不已。
  但他建好后,并不是用来住的,他以那座庄园为载体,开了一家中餐厅,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不过只是为了能在硅谷时,也能尝到地道中国风味的美食。
  可以说这有钱人的世界,真是非常难懂了。
  而明天,就是他那座中餐厅开业的第一天,只是,明天并不对外开放,邀请的全是在硅谷大名鼎鼎的那些人物,以及旧金山的名流们,呕,还有一些注册了NEXTDOOR的幸运儿。
  听说明天除了美食,还有各种别开生面的表演。
  抛开这两样,单是能在那听说非常美丽又充满异国情调的园子里走走,就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了,所以,明天的入场券,也就是开业的请柬,赫然已经成为旧金山湾区最炙手可热的社交道具。
  然而,那份请柬却不是一般的难拿,就说那牛哄哄的美食评论家,号称一篇文章就能让一家餐厅倒闭,连那些米其林大厨们也大感头痛,粉丝遍布东西两岸的克蕾尔女士,在亮明自己的身份后,竟然也拿不到一张明天的请柬。
  据说,那位中国的冯,对她完全不在乎。
  是啊,冯可不是其它的餐厅老板。
  于是,一些人就成了广大吃瓜群众超级羡慕的对象——那些抽到了明天的请柬的NEXTDOOR的用户们,还真是超级幸运。
  那些在加州开中餐馆的华人们,听到这样的消息,忍不住都有些振奋起来。
  一直以来,中餐厅在美国还是很受欢迎的,但是,一个让大家感到难过的事实是,就整体形象而言,中餐,在美国和高档没有任何关系,别说被很多美国民众推崇的日式料理,有时就连韩式烤肉也比不上。
  作为靠中餐吃饭谋生的这些华人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那两样,除了各种噱头,内里的,还不是从我们这里偷师过去的一些本事?
  现在反倒是它们普遍压了我们一头,这哪儿说理去?
  终于,有人决定出来重新定义中餐,对他们来说,这还真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大好事。
  那位年轻的冯先生,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他们真诚的期待着,他这一次能像以前一样,成功的改变中餐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在海边的这处中式庄园,开园在即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坐不住了。
第九百一十九章
人的名,树的影
  旧金山的一家居酒屋内,这个下午,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面色呆板的老家伙,一个个的面色凝重得很。
  “在建设期间,我让人进去过几次,虽然当时尚未完结,但不得不说,确实是有了几分江南园林的风貌。”
  “在那样的环境下用餐,青花鱼都容易吃出筑地金枪鱼王的味道来。”
  在传统的筝曲中,旧金山知名寿司店的老板,藤本说道。
  马上有人表示反对,“大就一定好?”
  “如何做出美味的料理来,是一件艺术,完全不在于规模大小,环境优劣,最关键的,在于厨者的一颗心。”
  说这话的,是近年在料理界表现亮眼的山本健二。
  论资历,在西岸的日料界,他是后辈,不过这两年他的发展却是首屈一指的,他旗下的寿司店,已经开出了6家分店,而且家家都广受欢迎。
  哪怕在论资排辈的文化盛行的日本人中,这样有实力的人,还是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发言权。
  “我们最不担心的,就应该是它的大,大,大而无当而已。”
  “说真的,我最担心的,倒是有一天,他们能专精一行,做一些他们的小吃,比如肉馒(包子)等。”山本沉声说道。
  他大有一点都不把冯一平的这家园林式的中餐厅,看在眼里的势头。
  在他看来,冯一平的那家中餐厅,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沦为一个华人思念故国风物会去的地方而已,而且因为地势偏僻,因为没有唐人街方便,最后,不得不成为一处并不宜居的住所。
  但是,他的同行们却没有他这么乐观。
  和室内,此时依然是讨论声四起,一个个的,依然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诸位,”此间居酒屋的主人,业界的前辈鸟山慢慢的开口说道,“以冯一贯的精明强干,这么巨额的投资,绝不可能没有妥善的准备。”
  他的发言,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对,那可是冯一平,他做哪一件事,不是深思熟虑准备周全?更何况,这家中餐厅,前后花费了他近两年的时间,按他的做派,那肯定是不开则已,一开,就会一鸣惊人。
  “听说,他已经和中国八大菜系的知名业者已经谈好,几个月轮换一次主题。”
  八大菜系,每次说起这事的时候,这些人心里还是羡慕的,说起本国的饮食流派,大抵也只能是关东和关西两派而已。
  “听说他们的重点,是素斋。”
  大家闻言面色又凝重了几分。
  绿色、有机,是美国高收入家庭目前的饮食潮流,他们也有素斋,因而他们知道中餐在这方面的造诣,以及中国出产的那些高档有机食材,比如松茸等的吸引力。
  如果能有机会推介给那些美国的高收入家庭,大受欢迎,那是相当高几率的事。
  “听说他那家餐厅的待遇,非常之高。”
  一家餐厅,就是一家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直接的关系到用户对企业的满意度。
  员工待遇高的餐厅,一般来说,顾客满意度相应的也会高。
  “他那家餐厅,有同时接待超过500人的实力……”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得到的消息来,拼凑在一起,除了山本,其它人都乐观不起来。
  一次核泄漏,相关的污染物会侵袭美国西海岸,一次地震,相关的垃圾也会漂到美国西海岸……虽然中间隔着一个整整的大洋,实际上,日本和美国的联系,尤其是美国的西海岸,其实相当紧密。
  在美国西海岸,日本的文化输出,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硅谷的不少大佬,喜欢和推崇日本的所谓的“禅”文化,普通民众,也有不少对所谓的“忍者”心生向往,就是最好的例证。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国家层面,或者说,尤其是国家层面,更是如此。
  因为文化的成功输出,无形中提高了日本相关产业的档次,比如日本的餐饮业。
  在美国,日本的餐饮,可不像他们的车那么亲民,绝对要算是高档消费。
  本来这挺好的,这几年虽然中餐馆遍地都是,但就和中国出产的其它产品一样,都只能在低端市场里扩张,高端的东方餐饮市场,依然是他们日料的天下。
  但现在冯一平突然高调的闯入这个行业,那一切,真还未可知。
  至少,他们在高端餐饮业,从此就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而已冯一平做事的风格,以他在美国结交的圈子,以他在美国的影响力,他的这家中餐厅,成为东方美食的代表,怕是指日可待。
  那么这样有没有可能改变中餐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呢?那还是极有可能的。
  或者说,冯一平的成功,必然会遭到大批中餐业者的效仿,如果他们赶在中国其它的产业前面,自发的进行升级换代,那么,今天在做的各位,艰难的日子怕是要来了。
  那个国家的人,可向来以善于变通,花样繁多出名,虽然到最后,相信那些用户还是会青睐把料理当作“道”来对待的日式餐厅,但这个过程,想想都不会轻松。
  “诸位,准备迎接艰难的日子吧。”鸟山说道。
  他发言的时候,连山本也不敢放肆,“那么,还请大家同舟共济吧。”
  他又说出了具体的举措来,“我们已经得到了明天开业的请柬,我会代大家,去看看他们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如果能知道他是花了一千美元,才让硅谷的一位日裔工程师,同意以亲属的身份带他进去,就知道他对冯一平这家即将开业的餐厅,并不如他嘴上说的那么不屑一顾。
  “那么,拜托了。”鸟山说道。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