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4/2763

  “你们现在还觉得,开一家航空公司,投入会非常大吗?”
  如果不买只租,那这个投入,还真的比大家想象中的要低得多。
  “我再说另一个问题,审批,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做点事有多难,就说我们开发一个地产项目,前前后后,就有那么多章要盖,何况这是航空公司,会牵涉到那么多方面,可想而知,这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是啊!
  “但是,真的就没办法吗?大家想想,开动脑经想想,看看有没有我们可以借助的力量?”刘继忠在脑门上比划着。
  大家面面相觑,可以借助的力量,有吗?
  刘继忠看到这样的情况,反而觉得高兴,唯有这样,才显得自己厉害,足智又多谋,“我始终告诫大家,要讲政治,要密切关注时事,要始终关心国家大势,最后,如果能把这些,和我们的事业结合起来,就一定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额外的助力。”
  “那么,想到什么了吗各位?”他笑着问大家。
  这一刻,他脸上的每一丝皱纹,都洋溢着高度的自信,好像没有什么目的,是他达不到的。
第八百五十章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有什么国家大事,能为公司发展航空公司提供助力?这个36条,只不过是看似打开了一道门而已,显然算不上,你总不好只拿着这份文件,就能到处要来支持吧!
  那么,难道是农历年后就将召开的两会?也不是啊,刘董只不过是省政协的代表,国家的两会都参加不了。
  今年又不是换届年,两会后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变化,再说,就是换届年,那又如何?那么顶层的圈子,跟刘董有什么关系?
  “大事啊,这样的大事,国家这么多年的梦想,你们都没有想到?”刘继忠又说。
  这一下,终于有人把眼光放远了一点,“刘董,你是说08年的奥运会?”
  “这才对嘛,”刘继忠夸了那位一句,但怎么看都是在夸自己,“就是要这样,眼界要宽一点,眼光要放远一点。”
  08年的奥运会和航空公司?很多人总算咂摸出了点味道来。
  “承办奥运会,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象征,”刘继忠照搬了新闻联播上的说法,“全国各地,也在想办法搭上这个难得的机会。”
  他这个分析,是在理的。
  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奥运会可能只是一个盛大的、可能一辈子才在家门口遇上一回的狂欢节。
  但对其它很多个人和团体来说,就完全不是这么简单。
  对政治家来说,奥运会是机会,更是挑战;对经济学家来说,奥运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将对亚洲和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对企业家来说,奥运会是世界品牌打入中国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一个机遇……
  最后这一条,看起来跟企业界很近,实际上,跟刘继忠和他现在的东成,完全不会有任何关系。
  东成现在哪里有资格和实力,通过奥运会宣传自己的品牌?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冥思苦想,他得出结论,只能在前几个影响里找机会。
  虽然他们省并不举办任何一个奥运项目,跟奥运会,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但我们国家,在这样的大事上,向来是全国一盘棋,连现在的口号,也是“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奥运”,大面上说起来,奥运这事,跟任何人都有关系。
  头头是道的分析了一大番之后,刘继忠说出了另外一个大的有利条件,“航空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交通方式,它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而一个地区航空业的发展,也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目前我们国家,有三个国家级的航空枢纽,除首都之外,在东、南,各有一个,但在内陆,包括西部,目前并没有国家级的航空枢纽。”
  “我们也都知道,奥运会的举办,对旅游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因为时间的关系,尤其对那些国外的游客来说,航空出行,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
  “所以大家说说,如果借奥运会的东风,借这个36条提供的机会,我们提出成立民营航空公司,助力我们省成为中西部的航空枢纽,并帮助省城成为第四个国家级的航空枢纽,国内航空的第四城,大家说,市里和省里,会不会支持我们的尝试?会不会在相关的审批上给我们提供帮助?”
  他忍不住又站了起来,双手握拳撑在桌上,眼光热切的扫过在座一个又一个的心腹。
  这一次,没有任何迟疑,所有人,包括他大哥刘继善在内,都对他的分析,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刘继忠的这一番分析,从国家层面到地方,从奥运到航空,还真是句句都在点子上。
  在座的人也都清楚,就像他们一直想着超越省内的其它房产公司,成为省内房地产业的龙头一样,省里和市里,也始终在找机会,尽力在一些方面,成为全国的领头羊。
  一些领导在这方面的期望,比他们这些商人对业绩的期望,还要高的多得多。
  而发展航空业,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他们现在就能想到,相关领导对他们的提议,绝对会一拍即合。
  所以成立航空公司这事,还真的会是他们公司能得到政府支持最多的一个项目,不出意外,一定都能引来省里主要领导的关注。
  受刘继忠的影响,他的心腹,对领导的关注,那同样是格外的看重,那还有什么犹豫的,这样的好机会,当然抓住,这样的好事,当然要做。
  “做吧,”“带着我们干吧刘董,”大家一个接一个的热切表态。
  只事刘继善,此时还能保持一些冷静,无论如何,资金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他很清楚弟弟的性格,褒义的讲,是有魄力,贬义的说,是有些好大喜功,既然他在话里都联系了这么多大势,那这个航空公司,起步就不会低,飞机至少要租四五架。
  他不太清楚租飞机的费用,但从养车的费用上,大概就能猜测出养飞机的费用来,那么重的飞机,在天上飞一次,得烧多少油?还有另一个大项,人员的工资支出,空姐先不说,一个飞机驾驶员,那可比汽车司机的工资,会高太多太多……
  所有的这一切加在一起,那投资显然得以亿记,这样的投资,刘继善也不清楚,究竟多长时间能够盈利,姑且就说两年吧,那么这开始的投入,和之后两年的运营资金,从哪里来?大头自然只能从房地产公司抽。
  房地产公司,银行的贷款不说,期房已经卖了那么多,收了那么多购房款,东城大厦的建设资金,依然不是太充裕,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抽一部分出来,会对房地产公司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这些话,他真不好说出口,弟弟刚才的那一番分析,确实打动了他,他也觉得,这应该是弟弟构思的那么多项目里,相当靠谱的一个。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刘继忠一手撑在腰间,把西装拂在身后,豪情满怀的引用了两句特别贴切的诗句,“那我们就这么定了。”
  他快速的做出了一番安排,“从今天开始,集团原有的业务,全部由刘总负责,我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到组建航空公司上。”
  “相信大家也清楚,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所以,我们现在就得行动起来,力求把这事办成,办好,为了公司美好的明天,为了我们大家美好的明天,再全力搏一把。”
  掌声再一次响起来,大家都被他说得心动不已。
  这是东成少有的气氛这么热烈的会议。
  “谢谢,谢谢,”刘继忠把手往下压了压,“如果顺利,我希望,我们的航空公司,能在明年实现首航,能在奥运前,就实现赢利,请大家相信,我这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周密的数据作为支撑。”
  “也就是,航空公司,需要我们投入大概四年的时间,这些投入的资金从哪里来呢,金融机构的融资,自然能解决一部分,毕竟这次的36条里,也专程提到了金融机构对我们的民企的支持嘛。”
  “但其它的,还是得由我们自己想办法,怎么想办法,我想大家也清楚,主要还得靠我们的地产。”
  靠地产养航空,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事。
  “你们啊你们啊,”刘继忠指着手下们笑起来,“一遇到具体的困难,就觉得压力太大,开始退缩了吗?要动动脑筋,”他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是的,在我预计的这四年时间内,航空公司会需要我们一直输血,但这并不就意味着,它不会对我们现有的业务产生反哺。”
  “大家想想,我们成立一家航空公司,难道还不能从政府争取到一些支持,比如说,配套的土地?”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顿时眼前一亮,这确实是现在惯有的模式。
  “我的目标,是从政府争取800到1000亩的配套土地,怎么样,别忍了,笑出来吧。”
  刘继善都笑了出来,此时,会议室内,真的是比过年还要热闹,还要高兴。
  在他们所有人的心目中,未来,从来没有这么美好过。
第八百五十一章
拒绝
  国内由南到北,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们,就这份即将出台的36条进行热烈的讨论,感觉一个个机会的大门,正向自己敞开,从而欢欣雀跃的时候,冯一平和嘉盛,没有任何动作。
  他和嘉盛,有着非常明晰的路线图,沿途这些意料之外的机会,对他们真的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作为过来人,他也非常清楚,这样的一份文件,其实并没能带来太显著的变化,不说电信、石油、铁路等那些垄断行业在多年以后,依然涛声依旧,没有任何改观,就说一些更实际的,36条中,也提到了金融业行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这其实算是商业建议,但是十多年后,这个情况,有什么改变吗?
  对我们这样一个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大国来说,有太多的问题,不是一两个文件就能解决。
  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多少世界顶级的专家,包括众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人,都在一些有关中国经济方面的问题上栽了跟头?
  当然,在这样的时候,哪怕是这样的态度,那也是很多人的福音。
  临近傍晚的时候,冯一平接到金翎的电话,“很奇怪,我爸突然打电话过来,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成立航空公司。”
  又一个希望自己成立航空公司的,“完全不想进入这个领域,把我们现在的事做好就好。”冯一平明白无误的说。
  金翎这次反倒有些迟疑,“我爸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从他的话里能听出来,省里在航空领域好像有个大计划,进入这一行业的公司,能得到非常大的支持。”
  “那就更不考虑了,”冯一平闻言,马上说道,“哦,我当然不是针对金叔叔。”
  金翎显然也明白,他这话肯定不是针对自己的老爸,“你是担心,会出现类似巨人大厦那样的事情?”
  “不全是,但我们都清楚,地方政府的很多规划,确实没有我们的商业计划理性,稳妥起见,我们还是不参与的好。”
  尤其是这样比较具体的规划,加入进去之后,转寰的余地都很小,搞不好,还会恶了和省里原本还算不错的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