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2/2763

  他们也不会怀疑,冯一平其实有好主意,但是因为要提防他们,所以不说。
  他们之间,早就用不着那样提防,既然是问起了,就是冯一平有了好主意,并说出来,他们也不会抢着做。
  话说,现有的项目,他们就一直有得忙的。
  去年赶在上市之前推出的那么多产品,从浏览器到地图,虽然都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也非常有力的促进了搜索业务的提高,但是,所有的产品,可不是推出来之后就高正无忧了。
  连谷歌的核心,他们当初在斯坦福写出来的那个程序,现在都已近重写了一遍,那就更别说这些后来推出的相对简单的产品。
  硅谷产品开发的速度,一直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因为不高也不行,每天都有人发疯似的在研发新的产品,有更多的人,在耕耘已有的产品。
  推出市场之后,你如果不维持高速的更新,那么,也许在下一刻,你就会被人所替代。
  “我始终觉得,原来的NEXTDOOR,虽然发展喜人,功能也越来越全,但是,要在全球推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哪怕是在反恐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佩奇说。
  “对。”冯一平点头。
  就冲NEXTDOOR在加拿大的发展就可以看出来,它的世界化会有多难。
  在美国身边的推广,都这么不简单,遑论是表面上和美国一团和气,私底下各有诉求的欧洲地区。
  “不过,就只是在北美地区发展,这也绝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虽然整体世界化很难,但是其中的一些业务版块,完全可以考虑独立出来,在全世界进行推广。”布林说。
  “我们已经有这样的考虑。”冯一平说。
  现在把NEXTDOOR下的一些业务版块,比如说团购,独立出来,它不但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而且确实可以在世界各国推广。
  “而Facebook和Youtube,就是最容易在全世界推广的项目,一定要趁竞争者还在起步的时候,就确定绝对的优势。”佩奇说。
  “对,这是我们今年的重点。”
  “去年的成绩都还不错,祝我们今年继续大踏步的前进。”布林举起酒杯。
  “让我们给社会带来更多好的变化。”佩奇说。
  “让更多的公司,晚上更不敢睡觉。”在这样的时候,冯一平也霸气了一句。
  其实这真不好说是霸气,他们三位,绝对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干杯,”“干杯,”三只酒杯,响亮的碰在一起。
  “也幸好Facebook是你的项目,不然,连我们晚上都不敢睡觉。”佩奇说。
  “但是,它和谷歌,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哦。”冯一平说。
  “放心,我们不担心,”布林说,“市场足够大,我们希望,将来我们能一起来主导整个线上的广告市场。”
  他们现在确实不担心,谷歌的AdWords技术,让他们目前在在线广告领域,那是一骑绝尘,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远远的摔在身后。
  虽然都看得出来,Facebook在这方面的潜力会很大,但毕竟才刚起步而已。
  就是在原本的时空里,Facebook刚创办的那几年,和谷歌还是有好几年的蜜月期,后来的对立,要说,也有些身不由己。
  “我们可以合作的方向,也是越来越多,怎么样,今年在谷歌的广告费用,应该会有大幅的上涨吧。”佩奇问道。
  “那是自然。”
  以谷歌在搜索市场的占有率,在它那做广告,自然是推广Facebook和Youtube的最好渠道。
  “还有,特斯拉什么时候开董事会,是不是可以认真的考虑让我们加入?”布林说。
  “自从在园区看了相关的介绍之后,我们俩都希望,能在这样的事业中出一份力。”
  “他是一眼就喜欢上了那个外型设计,”佩奇拆台,“我也喜欢,但我是对特斯拉项目整个都很喜欢。”
  “没问题,我尽快提请召开董事会。”这个研发过程,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将来的推广,那就更不是简单的事,有谷歌的加入,有微软的加入,那是大好事。
  “这也是我们可以加强合作的另一个领域,在人工智能方面。”冯一平说。
  连亚马逊都在开发人工智能技术,谷歌怎么会落下呢?而且他们后来在这方面的成就,比如阿尔法狗,世人皆知。
  同时,他们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究,同样连特斯拉都自叹弗如。
  “对,还有云计算和大数据。”佩奇提到。
  “其实我有时候,非常眼热冯你的这些项目,不管是NEXTDOOR还是Facebook,或者是Youtube,都是会让用户越用越喜欢的产品,粘性非常大,而从大数据的角度考虑,这些产品,能收集到很多非常具体微观的数据。”布林说。
  他看了佩奇一眼,“而且我觉得,你的这些业务,和我们非常互补。”
  冯一平笑了,“对啊,所以这是我们合作无间的基础。”
  他听出了布林的意思,这样的倾向,他也是乐见的,但是,有些问题,目前还不是谈的时候。
  “至于那些数据,没问题,肯定会和谷歌共享。”
  那俩也知道,有些话这时确实不好说,但有这个基础,将来有的是合适的时机。
  “其实,我们还有其它可以合作的方面。”冯一平嘿嘿的笑着。
  “等等,”佩奇马上站起来拉布林,“吃好了吗,走吧,走吧,你看不出来吗,他这么一笑,肯定没好事。”
  “怎么会,真是好事,”冯一平笑嘻嘻的把他按下来,“你们看,什么都要流动起来才好,那在人才方面,我们也合作一把呗,让有些人才,在我们两家之间流动流动?”
第八百三十八章
挖人
  “伙计们,我们得尽快就这个问题拿出一个意见来。”佩奇强调了一句。
  “我再重申一次,我不同意,”施密特非常直接的说,“桑德伯格是我们业务部的元老,更是我们广告业务的核心,我坚决不同意放她走。”
  “同意放她走,就是一种资敌的行为,”他居然都用上了这样情绪化的词语,“我们都知道Facebook的发展潜力,也能想到它将来在广告领域,会带给我们的冲击。”
  “问题是,我们不同意,有用吗?”布林说,“她签的并不是排他性的协议,哦对了施密特,她还是你聘用的,这份协议也是你吩咐准备的。”
  冯一平昨晚提出的所谓在人才方面的合作,是说他看上了谷歌业务部的雪莉桑德伯格,希望能聘请她到Facebook工作。
  至于他为什么提出这个要求,原因再简单不过,后来的人,谁不知道桑德伯格对Facebook的贡献和重要性?
  知名度比她更高的梅耶尔,后来在雅虎,并没能成功的挽狂澜于既倒,但桑德伯格和Facebook,倒是真的互相成就了彼此。
  有这么现成的人才,那为什么不用呢?
  他此时提出这个要求,还有一个好处,桑德伯格此时在谷歌,是已经崭露头角,是有了些成绩,但还不属于高层,还只能算是中层。
  这个,谷歌其实免不了也会有类似论资排辈的结果,其实也不好说是论资排辈。
  只能说,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最开始一起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那些人,自然会有更多的机会。
  桑德伯格是在01年,谷歌成立近四年后才加入,虽然履历很好,能力也出众,但毕竟加入时间太迟,想一步步的走上高管的位置,要比那些资历深的,付出更多的努力。
  工号20的梅耶尔,今年就已经晋升为副总裁,而她看起来,还得奋斗好几年,才有可能跟梅耶尔平起平坐。
  因为她在业务部,也就是商业部门工作,而所有人都知道,谷歌是一个看重工程师的公司,工程师的升迁更为容易。
  冯一平之所以直接提出来,除了桑德伯格合适,也是因为挖走一个中层,哪怕她确实能力不错,也很有潜力,佩奇他们不会太敏感——谷歌有潜力的人还少吗?
  佩奇和布林,昨天虽然说这是冯一平准备占他们便宜,但对冯一平第一主动开口的请求,还是很重视。
  毕竟,之前在投资的时候,为了谷歌在地图方面的发展,他把自己刚收购的deCarta原价转让给谷歌,还把已经成立的云计算部门也一并转了过来……非常为谷歌考虑。
  “有件事,我一直是不吐不快。”施密特看了一眼门口。
  “冯今天肯定不会过来。”布林说。
  施密特这才放松下来,“冯去年推出了两项产品,Facebook和Youtube,广受赞誉,是高科技界去年推出的最卓越的两项产品,发展潜力也非常大,目前看来,已经相当成功。”
  “可是,怎么证明,这不是冯在谷歌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一些启发后萌生的主意?”
  “作为谷歌的大股东和负责战略的高管,他为什么不把这两项产品,交由我们来开发?这是不是涉及到利益冲突?我觉得有的股东肯定已经有意见,我也提议,董事会……”
  “好啦好啦别说了,”佩奇打断了他,“这样的无稽之谈,难道还真的要拿到董事会上讨论?”
  “Facebook,可以说是NEXTDOOR的精简版,个人版,对吧,所以它的推出,是突然的吗,还用受到什么启发吗?只不过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
  “再说Youtube,冯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配合奈飞,而为了收购奈飞,他之前做了多少工作?其实在收购当时看起来和他的业务毫不相关的硬币之星之前,就在筹备。”
  “这样看来,不管是Facebook和Youtube,哪一项不是他筹划多时,发展规划明确的产品?他之前所做的那么多工作,都是在为这两项产品做准备,哪是受到启发后,临时萌生的想法?”
  “你看他自身业务的发展脉络,应该在他创办NEXTDOOR的同时,他就已经有了全盘的规划,而那时,我们还不知道他,他也没有投资我们。”
  “所以,我们凭什么要求他把这两项产品从创意,交给我们?”
  施密特脸色有些难看,但跟着,他就明白一个问题,佩奇的理由这么充分,是不是说明,他之前曾经有过和自己一样的想法?
  应该是,至少他肯定认真梳理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