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9/2763

  “我想今天的遭遇,至少会让他们明白一些道理。”周星宇说。
  这是自然,之前的嘉盛,总是太和气,和气到有些人觉得至少可以欺之以方。
  但刚刚周星宇的发威,明明白白的让那些抱着侥幸心理的人,看到了嘉盛的另一副面孔。
  “他们其实也清楚这次促销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没人会跟好处过不去。”
  “至于这次促销之后,就应该是他们主动来求我们,”周星宇说,“到那时,就完全不懂担心什么协议的问题,还是一平说的对,在商场中,利益,比再完善的协议都有效。”
  “正因为如此,才让人觉得气愤,我们明明给他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反而做出这样的事。”莫思之说。
  “呵呵,人心总不足嘛,再说,他们确实也遭遇到了线下渠道的挑战。”
  ……
  此时感慨做事不容易的,也不只他们两位,原物流公司的创始人,现在嘉盛快递的负责人张必兴,此时的感触,和他们俩是一样一样的。
  他现在也在和人会谈,但他却没有周星宇他们所拥有的主场优势。
  当然,他现在所处的地方,确也非同一般。
  这里是原来的黄公馆,也就是黄金荣的公馆,现在的桂林公馆。
  今天,嘉盛物流花了最大的一笔招待费,把桂林公馆的般若舫给包了下来。
  这处由花岗岩砌成的石舫,三面环水,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间是阁,后舱是楼,象蓄势以待发,欲乘风以破浪一般,很适合他今天宴请的对象。
  这处私家公馆,最有特色的,就是园内的桂花,在弥漫着金桂、银桂、丹桂、石山桂、四季桂……等等桂花香气的舫内,品着顶级茶品,用着精美茶点,委实是非常写意的享受。
  但舫内此时的气氛,却并不融洽。
  今天的这个聚会,很不容易,也是冲嘉盛的面子,算是同出一源,但这些年纷争不断的华东快递行业的五大家当家人,难得的聚在一起。
  所谓的江湖,在他们身上都得了很好的演绎,这是一个混杂着亲情、友情与规则的严酷江湖;这是一片充斥着攻谋伐略、刀光剑影与悲欢宿命的热血江湖。
  在首都嘉盛大厦的小礼堂里,大家至少还保持了面上的和气,但这些同样生于草莽,历尽险阻的人聚在一起,那表现可就直接得多。
  张必兴不止一次看到,他们中的几位,在对视时,眼角眉梢里流露出来的煞气。
  此时的他们,虽然已经称得上成功,但毕竟还没有像后来一般,取得腾龙入海般的成就,人人身家巨亿,所以目前行事还比较直接,表现得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也许因为今天这是个小圈子,所以他们才懒得收敛。
  又或许,他们这么做,也是心照不宣的,想给嘉盛快递这个看起来顺风顺水的负责人施加压力。
  在商场上,上一刻还争得你死我活,这一秒却携手一致对外的事,太常见,也许就是一个眼神的事。
  张必兴的确感觉到了压力,他觉得这里的暖气,好像太足了一些。
  从物流公司到快递,他也经历了不少事,应该说,是嘉盛集团里,最接近那个最真实的,一般意义上的江湖的人,但是,毕竟是背靠着嘉盛集团这棵大树,有人又有钱,比眼前这些位的经历,那真是要顺畅好多。
  “感谢各位的莅临。”虽然稍有些压力,但他的腰板却挺得很直,谁让他背后有座强有力的靠山呢?
  “客气客气,”“很荣幸,”虽然气氛并不太和谐,但这些场面话,大家都说得很溜。
  “今天请各位前来,首先,是要感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或者说从下个月开始吧,各位的公司,对我们嘉盛集团,对我们嘉盛商城的支持。”
  一般而言,嘉盛旗下的高管,说话都和张必兴是差不多的套路,大气,有礼。
  那是真大气,也是真有礼,因为那都是建立在极大的自信之上的。
  “哪里,我们得感谢嘉盛,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会带来很多业务的机会。”
  对这个道理,他们还是看得清楚的。
  “嘉盛商城,也离不开各位的大力协助,我们嘉盛一贯的理念,就是和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协同发展,这一点,我相信,各位在今后的发展中,会有很深刻的认识。”张必兴说。
  “那是肯定的,”“我们相信嘉盛冯总的人品。”
  这些客套话张必兴自然也不会当真,“其实,今天请各位拨冗前来,主要想跟大家聊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我知道,几位老总对我张某人,对我们新成立的嘉盛快递,是有意见的,是抱有戒心的。”
  他这番直白的表态,真有些出乎对方几位的预料,这位在他们看起来还是显得有些文气的老总,竟然也这么爽快直接?
  他们有些猝不及防,齐齐的愣了一下,还没等他们开口,张必兴就笑着摆手,“我明白的,我明白的,换作是我,也是一样。”
  既然你这么说,那好吧,他们还真不分辨。
  他们还就是对嘉盛快递有意见。
  你嘉盛在国内,在世界上,那么牛,那么能赚钱,为什么还要插足我们这一摊?
  至于戒心,那肯定也是有。
  话说,以嘉盛目前的实力,它进入哪个行业,哪个行业的人不会对它抱有戒心?哪个行业不会觉得狼来了?
  随便想想就知道,嘉盛既然进入一个行业,那就绝对不会是小打小闹。
  也就是搞不好,它会抢了大家的饭碗。
  “我不知道各位对嘉盛有多少了解,”张必兴说,“我说这个,不是期待大家的夸奖。”
  对嘉盛的了解,一般而言,自然是实力雄厚,有钱,发展得好,员工待遇好……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嘉盛进入的每一个行业,当然,我们进入的很多行业,都是我们首创的行业。”
  自从说出那句让大家惊讶的直白的话以后,张必兴就牢牢的把握住了场上的主动权。
  “就是我们作为后来者,进入一个行业,也绝不是和原有的同行们抢生意,包括嘉盛快递,也是如此。”
  顿时,那边的五位,有十只眼睛,用你骗鬼呢的眼神看着他,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孩?
第七百八十五章
真不是吹牛
  张必兴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很多事,一开始我也是不信的,其实到现在,我感觉也依然跟不上冯总的脚步。”
  “因为这样的脚步,根本就没人跟得上。”那边的五人得出一个结论。
  他们认为那些肯定都是假的。
  “或许吧,但真不是你们认为的那样。”张必兴说。
  他之所相信快递项目,确实是公司很早就在做准备,而不是看中了他的点子,是因为冯一平那几次跟他就快递行业深入的谈话,以及存档的相关分析报告。
  冯一平跟他阐述的关于对快递公司,以及快递市场的规划,不但让他有了一种使命感,也正是他在这几位此时草莽气息颇重的同行面前,保持着心理优势,甚至带有俯视意味的原因所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一组数字,按官方的统计,去年,我们全国的快递件数,是5.56亿件,今年预计会在6.8亿件左右。”
  “我们知道啊,我们也预计,接下来的几年,快递市场,都将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也就是每年的增长,都将超过20%。”这样跟他们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数据,他们自然也会关注。
  “我们据此预计,到后年,也就是06年,国内的快递业务量,肯定将超过10亿件。”
  那几位说到超过10亿件时,都忍不住有些振奋,因为这样被他们公认觉得靠谱的预计,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更大的期许。
  但是看到张必兴,他们又有些激动不起来。
  国内的快递包裹,其实目前主要以三个大圈子为主,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以首都为中心的京津翼一带。
  国内的快递业,相应的也可以划为三大帮,以他们为代表的华东系,去年包了几架货机,主攻高端市场的华南系——这也是他们主要的竞争对手。
  至于华北系,可能是因为地域的原因,那两家竟然像染上了官僚气息一样,行事拖拉,反应迟钝,真的是不足为虑,将来肯定只有被自己几家替代的份。
  也就是,国内这些快递包裹中的大多数,将主要由他们华东系的这几家承揽。
  本来挺好的,但是,这里突然又冒出一家嘉盛快递,他不但背靠嘉盛这个庞然大物,还有在全国都网络齐全的嘉盛物流做支撑,几乎是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强势崛起。
  这样的情况,真的让他们如鲠在喉。
  这样的情况下,你说你不是跟我们抢生意的?
  “关于这几年国内快递包裹的类型,我们做了一些统计分析,国际的,只占总数的10%以下,当然,这一块市场,目前由DHL等国际知名的快递公司把控。”张必兴说起另一组数据。
  这一组数据,那几位还真没分析,此时都凝神在听。
  “国内异地的是大头,占了至少超过六成,接近七成的份额。”
  “剩下来的两成多,是国内同城的包裹。”
  “我们预计,不管接下来快递市场如何快速发展,这三块的占比,都差不多是这样的份额。”
  “业务的大头,始终应该是国内异地。”那五位对这一点,也没有异议。
  “我之所以说,我们不是和各位抢生意的,是因为我们的定位,只聚焦在国内同城的业务,而且还是国内同城业务中的一小块。”张必兴解释道。
  说完这话的张必兴,又遭受了群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