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0/2763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太多,冯一平总觉得,她这话好像有所值的样子。
  “吭,”金翎咳了一声,“早知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在广告方面投入那么多,有我们的便利店来宣传就够了。”
  “这么关键的第一次,准备充足点总没坏处,哪怕确实是多花了一些,也无所谓,媒体上广告的优势也是有的,我们的便利店,可能在一个个点宣传得很好,但不一定能够连成面,媒体上的广告,恰好就有效弥补了这种不足。”
  “问题是,现在的电商,普遍都鼓吹线上的种种好处,有的甚至说传统的实体店肯定没有出路,我们这偏偏两手都要抓,”金翎摇摇头,“老板,你又这么独树一帜,不会是又要推出什么新理论吧。”
  “那些人的话,你还不明白?不过是为自己造势而已,其它的不敢保证,便利店这样业态的实体店,怎么可能会没有出路,理论不理论的,我们先不说,这线上线下相结合联动的效果如何,你还看不出来吗?”冯一平问。
  “线下便利店将为我们导入的流量,我想马总也会眼红,”金翎说,“不过,你不是在一开始选择便利店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这一步吧。”
  “我哪有那么厉害,只不过在适合开便利店的时候开便利店,适合做电商的时候做电商而已,至于它们结合起来效果这么好,我也没想到。”
  “呵呵,运气,还是我运气好。”
  “又是运气,我怎么那么不信呢?”金翎小声嘟囔,这并不妨碍她对冯一平更有信心了些。
  “我最高兴的,其实是这组数据,你们看,”冯一平特意在电脑上标出来,“就我们五里坳镇那么一个小地方,已经入驻商城,和正在申请入驻商城的公司,加起来近百家,这可是近百家啊!”
  他高兴得摇头晃脑的,“这真是出乎我的预料,我们那个地方,现在居然就有这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机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其实一直追求的,就是希望镇里的人,在观念方面能尽快和外面的世界接轨,至少要减少这方面的差距,从这一数据看,这个趋势,非常之好。
  在他们那样的地方,这一百家公司,能影响多少人,能给多少人带来改变呢,呵呵!
  冯一平感觉肩上的担子又轻了一些。
  “我觉得你别想太多,你们镇里的那些人,很可能是抱着对你的盲目信任而已。”金翎说。
  这时,方颖芝说,“金总,你看这位叫韩霞的主管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我觉得可以马上实施。”
第七百七十五章
刁难
  这些年集团内员工所提的合理化建议,充分的让冯一平意识到了,群众的力量,真是无穷的。
  这些合理化建议,来自各公司的从保安到普通员工到部级高管,当然,大部分都来自普通员工。
  这些合理化建议,也针对了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
  这都让冯一平怀疑,自己让大家首先要聚焦在自己本职工作上的要求,是不是得到了重视。
  好在从结果看,这些来自集团各公司不同岗位员工的合理化建议,针对的都是具体的问题,当然,有些员工找出了其中的普遍规律,使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应用到全集团所有的公司。
  冯一平担心的那个问题,并没有出现。
  并没有员工放着眼前的工作不管,忧心忡忡的思索起公司的发展方向这样的战略性问题。
  这些合理化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如何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降低成本;财务安全。
  比如那个免费为乘无人售票公交车,恰好又没有带零钱的人,免费换零钱的合理化建议,效果就非常出众。
  整体来看,全国的所有店铺,平均一天换出去的零钱,还不到一万块,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做好这个准备,要么有卡,要么有零钱,没卡又没零钱的是极少数。
  这个免费换零钱的建议,这样不过让他们少花块把钱的小事,就成功的提高了这些极少数对有佳便利的认可,有很大的几率,这些极少数,还会主动传播这桩小事,进一步提高有佳和嘉盛在更多人心目中的美誉度。
  社会发展到现在,确实非常矛盾,一方面,我们好像变得越来越冷漠,但另一方面,一个小小的举动,又能一下子就让我们的心,变得温暖起来。
  这个合理化建议,已经推广到集团所有对外营业的场所,包括面馆、家纺、婴幼儿用品店、酒店……
  说实话,这样细小的方面,冯一平他们还真观察不到,也就不可能在这些方面有建树。
  但所有这些针对细小方面的合理化建议聚在一起,在整个集团层面,带来的变化或者是直接和间接的效益,那是巨大的。
  当然,为了鼓励员工多提合理化建议,提好的合理化建议,对那些被采用合理化建议的员工,各公司在奖励上,也是非常大方。
  这又促使了更多的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
  也是因为这些大手笔的奖励,韩霞他们才能这么激动。
  因为韩霞的这个合理化建议,或者说加上韩霞的这个合理化建议,冯一平又一次回到了首都。
  如果要让遍布全国,目前已经有8000多家,年底甚至会突破到9000家的便利店,全部成为电信的代办点,这事,自然要和电信总公司来谈。
  当然,他回首都,还有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好,很有可能会让目前看来这不错,或者说非常好的局面,变得非常不好。
  ……
  在西北,不过有些忐忑的只等了三天,韩霞就接到了片区负责人的电话,“韩霞,你的合理化建议已经被公司采用,董事长亲自出面,已经和电信谈好了相关合作,具体的条款,我已经发到你邮箱。”
  “谢谢。”韩霞压抑住激动,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关于这次合作,电信公司业已把相关文件发到了县一级公司,所有的网点,都直接去当地电信申请就好,这一点,需要公司的协助吗?”
  “不用麻烦公司,我就是本地人,在电信里也有熟人。”韩霞想到了同学刘春。
  这就是小地方的好处,不管要到什么单位做什么,翻翻通讯录,总能找得到熟人。
  “你这个合理化建议,相当于是替公司拓展了经营领域,关于对你的奖励,公司正在核算中。”
  韩霞都听出了片区负责人话里的艳羡来,她能明白自己的主管为什么会羡慕自己。
  呵呵,每年有几份合理化建议,能惊动董事长,也就是冯一平亲自出面呢?集团几万员工,像韩霞这样的基层主管,有几个能让董事长记住名字的?
  说实话,她自己都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自己提这个建议的时候,董事长恰好就在国内。
  当然,金总能关注到自己,自然也挺不错,但是,跟董事长比,那自然是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的董事长能关注到自己,或者记住自己更好。
  其实跟这一点相比,其它的奖励,都不那么重要。
  好吧,那些奖励也还是能多一点自然更好。
  大家都知道董事长对于房子的看法,这几年房价的发展趋势,也让知道冯一平这个观点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房子,真就是迟买不如早买。
  韩霞也想在首都,或者类似首都这样的一线城市,供一套自己的房子。
  她现在也很有信心,自己将来一定会上调到那些一线城市去工作。
  韩霞看了看又有些惊愕的看着自己的赵磊,结实的一拍他的肩膀,“你要什么手机,我给你买了。”
  ……
  因为业务需要,电信这样的公司,在任何地区的办公楼,楼层都不低,韩霞他们县也不例外。
  当初他们一干人等,之所以会对同学刘春心生羡慕,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电信大楼,是他们县里最高,也算是最新的建筑,足足有22层。
  在他们这个小县城,能在最高的楼里工作,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也让人艳羡的选择。
  当然,这几年过去,22层的高楼,就是在韩霞他们这个小县城,也已经不算什么,对于韩霞他们这些曾经在首都工作过,见识过那么多高楼,见识过自家公司在首都的商务区那样大型的复合体的人来说,就更不算什么。
  此时站在电信大楼底下的韩霞,看着眼前的这栋大楼,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敬畏、憧憬和羡慕,这让她有了一种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自豪感。
  这是韩霞第一次进当年很高级,现在已经显得有些旧的大楼。
  一楼大厅里,还算热闹,有不少人在那些窗口前排队,韩霞还在其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那是经常去店里的几位大爷大妈,他们果然在这里咨询相关的业务。
  她上到二楼,外人要去楼上办事,必须要从这里上电梯。
  楼梯口旁边,放着一张桌子,一个穿着羽绒服的大爷,从眼镜底下看着她,“找谁?”
  “12楼的刘科长,刘春。”韩霞说了一声。
  “回来,”大爷喊了一声,“有预约吗?”
  还挺严的,韩霞想,“有预约,她就在办公室。”她指了指上面。
  “那也不行,你先登记,再让刘科长给我打电话,我才能让你进去。”大爷很严肃。
  这让刘春稍稍有些不太舒服,这不是企业吗,这怎么像是进机关单位呢?
  她耐心的在来访册上做了登记,她发现,在看到自己的工作单位时,那位老人家眼镜后的眼神,有了些变化。
  她给刘春打电话,但是,手机连打了三次,没人接,她不得不又从那个脸色又变了的老人家那,拿来他们的通讯录,找到刘春办公室的电话,但依然没人接。
  她或许现在很忙?
  在二楼电梯口,整整等了十多分钟后,韩霞终于再次打通了刘春的手机,在这十多分钟里,她对自己学过,但是并没有太多直观体验的一个词,阶层,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
  阶层的高低,从那个拦着她,一直不让她进电梯的老人家——如果不是出于服务行业的礼貌和好脾气,她真不想称这个人为老人家,对待那些人的态度上,就可以直接看出来。
  他如果坐在那一动不动,来往的肯定不是有什么身份的人,他如果笑着热情打招呼,经过的那些应该有一定身份,他如果恭敬而殷勤的站起来,进出电梯的那些人里,肯定会有这栋大楼里的负责人,或者说,还是叫领导?
  韩霞把手机放在他耳边,刘春也就刚刚跟他说了一句话,这位就对她挥挥手,意思是可以进了,韩霞顿时觉得,在这个老货眼中,自己这阶层,那就是没有阶层。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