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7/2763

  手指节都很粗大,能清楚的看到上面的老茧和青筋,确实是地道的农民的样子。
  再说穿着,两个人穿的羽绒服,胸前都有显眼的商标,是国内算很知名的牌子,他们身上的这两件,售价约莫也就在500块上下。
  再看脚上,冯振昌穿着一双牛皮鞋,而他老伴,则穿着一双手工的布暖鞋。
  这两位全身上下,最值钱的,应该是他们手上那基本款的手表,那两块表,怕是得万元上下。
  老实说,不看他们手上的表,他们这样的装扮,在赵局长和同行们的县城里,都算得是一般,相信除了熟悉他们的人,任谁也不会觉得,这两位竟然是冯一平的父母。
  赵局长已经悄悄的脱掉自己穿着的带着厚厚毛领的皮大衣,他这件皮衣,从价格上讲,就是穿在冯振昌身上,也不会辱没他首富父亲的身份。
  围过来的领导里,不止一位在做这样的事。
  有些摄像机,还是在工作,冯振昌不需要,但他们需要这样的影像。
  但如果就这样拍下来,冯振昌他们的朴素,会映衬得他们这些人有些奢侈——这显然就不太好。
  “冯总,非常感谢您的热心,您所言极是,有了这些衣服和粮食,我们那的不少乡亲,这个冬天,日子肯定会暖和些。”
  “我们那的乡亲,真是苦啊,地少不说,尤其是缺水,好多人家,一年辛辛苦苦熬到头,连口粮都不够。”
  “我们知道,我们知道。”冯振昌连连点头。
  他们现在也有时间和心思,来关心国内其它地方的情况。
  他们这才知道,国内其实有不少地方,竟然比他们这里还要辛苦。
  他们自分田到户以后,日子是不太宽裕,但无论如何,饭总是能吃得饱,但国内竟然有那么些地方的农民,现在连饭都吃不饱。
  从家里的日子富起来,到现在豪起来,他们老两口并没有跟风的去信佛,或者更洋气的信基督教,但是一些观念,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
  可能也是受儿子影响,在捐款几次之后,尤其是捐建镇里的那所高中之后,他们收获了极大的满足,现在都不用儿子做工作,自己都会主动做慈善。
  原本,他们都是向一些机构直接匿名捐款,直到今年中秋,冯振昌拿着支票本,来到他经常捐款的那家机构,在市里的分会。
  因为他这是第一次到市里捐款,接待人员不清楚他的身份,之后发生的不愉快,不但让他再也无心向那家机构捐款,更是怀疑起自己以前的那些捐款,究竟有没有用到实处。
  于是这一次,在儿子的支持下,他们改变了方式,改捐实物,而且看起来是相关人等不太能看得上的东西。
  这一次,他们对西北的那些贫困农民兄弟的捐赠,也是他们捐赠金额最大的一次,整整三千万——老家面馆的收益,包括儿子的那部分,都在他们手上,这些年下来,积累了不少。
  看冯振昌很感同身受的样子,赵局长决定趁热打铁,“自然环境太差,虽然我们都很努力,但乡亲们近几年的状况,怕还是挺艰难。”
  “我了解,你放心,这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不等他话说完,冯振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喔,这就好!来的局长会长们,齐齐松了一口气。
  国内像冯家这么豪的,目前还真没有第二家,但是国内像他们那一样困难的,可不止一处,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冯振昌他们这样的捐赠,是一次性的行为。
  “明年能不能麻烦你们,把那边困难家庭的鞋码统计出来?或者是提供一些支持,我们派人去做也行,明年,我们想为他们提供合脚的棉鞋。”冯振昌看了看自己脚上的鞋说。
  鞋这个事,他们夫妻俩印象深刻。
  儿子还是在初中以后,才穿上花钱买的鞋,此前都是穿手工做的鞋。
  尤其是冬天,穿着布做的暖鞋,哪怕是钉了掌,遇上雨雪天气,免不了会打湿,那会一到冬天,他的脚总会冻,而西北那边,可是比他们这要冷得多,想来有不少孩子,也需要一双质量不错的皮棉鞋。
  “到时我们订购也行,让自己的工厂生产也行,一定做到每人一双。”
  赵局长和同行们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国内,像冯家这么实在的富人家,也是不多,他们真是太实在了些。
  从这一会的接触来看,这位冯总好像挺好说话的样子,赵局长于是说出了他想说的话,“冯总,其实你们的心意,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更快捷的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乡亲,比如,直接折算成钱,那样其实更简单。”
第七百六十一章
坚持己见
  听了这话,冯振昌看了这位局长一眼,眼里内容挺复杂的,但是那位赵局长不知道是没有留意到呢,还是有些不在乎,继续在那里说着自己的主意。
  从他身后的那些人的表现来看,这些话,显然是他们也赞同的。
  他们这处月台,前后无遮无挡,两边通透,北风呼啸着刮过,令人遍体生寒,一时间,冯振昌甚至觉得,心都有些冷。
  但他看着身边那些在这样的天气里,依然只穿着单褂,而且头上还满是汗的那些装卸工人,心里就觉得暖了起来。
  这些人,想来也和十多年前的自己一样,是家里的顶梁柱。
  他们家里,想必也是和十多年前的自己家一样,可能有一个患病的家人,可能有几个要负担学费的孩子吧,他们这实实在在的每一滴汗,换来的,可能就是家里状况一丝丝的好转。
  “关兴,统计一下,这些帮着装卸的师傅,中午饭我们管了,如果他们没时间去餐厅,就给他们订最好的盒饭。”他突然说。
  当然也可以直接给每位师傅几十块钱,可能有好多师傅,不在乎吃一顿好的,更喜欢到手几十块钱,可冯振昌觉得,一人给他们几十块钱,好像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
  原本只有初小文化,一直在底层艰难讨生活,但生活状况一直没有多大改善,一度变得有些绝望,有些麻木的冯振昌,原本不会这样细腻。
  在艰难的日子里,在生活的重压,要把他们这些一家之主的脊梁给压弯了的时候,还在乎什么尊重不尊重的?钱就是尊重,钱就是那艰难日子里的亮色。
  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虽然他现在的水平,依然不是太高,但这些年他好歹也看了不少书,自学了不少东西,已经年过古稀的他,不但心变得柔软起来,现在对于很多事情,也能有自己明确的看法。
  虽然这些人现在可能不在乎被不被人尊重,但自己应该替他们在乎,弟兄们,日子还长着呢。
  “知道了叔叔。”关兴马上说。
  但他并没有马上对这些装卸工说出这个消息。
  这个时候说这个干什么呢?显示自己这边心慈,还是让这些师傅干活更快一些?
  赵局长的说辞被打断,他愣了一下,听冯振昌吩咐关兴请装卸工吃午饭,心说这还真是一位软心肠的人,也许,是因为他上了年纪?
  “冯总您真是待人宽厚,”他赞了一句,“只是,有句话我不知道当不当说。”
  但他并没有等冯振昌的结论,自己就“当说”下去,“如果从效率和资金成本的角度考虑,我觉得,你的这个善举,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方式?”
  “您看,您采购了这么多物资,再从这里装车,运到我们那里,等于额外花了很多钱在采购和运输上,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当地筹措这些物资,你知道,现在商业这么发达,只要有资金,在哪里都能买到自己的想要的东西。”
  “说实话,这些事,我们这些人常做,有可能还能拿到更划算的采购价格。”
  他言辞恳切,非常为冯振昌着想,非常为乡亲们着想。
  “这位领导,你说得很对。”冯振昌看了他一眼,以及他身后的那些人一眼,有些明白这些人把眼前的这位推出来,是什么原因。
  这位确实会说话。
  “这几年,我们其实也尝试过很多方式,我们自己,也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很多事都很清楚,几百块钱,对我们来说,也许不够一餐饭钱,或者就是一天的花费而已,但对有些家庭来说,这几百块钱,也许就能让他们高兴很长一段时间,轻松很长一段时间。”
  “对对对,”赵局长连忙附和,“在我们那边,有些家庭,年收入就几千块钱,好多就两三千块钱,这几百块钱,对他们而言,真不是个小数目,真能顶很多事。”
  但他却有些忘了把自己从冯振昌说的,“几百块钱一餐饭,或者是一天的花费”里摘出去。
  “你们过过这样的苦日子吗?”冯振昌这话好像是个问题,又好象不是个问题,因为他并没有等赵局长他们回答。
  “我们过过,所以我们知道,即使他们收到了这几百块钱,也不会花一分钱在改善生活上,就是日后日子好起来,一时半会也改不了这样的习惯。”他看了梅秋萍一眼。
  梅秋萍瞪了他一眼,又说我,家里又不是有金山银山,过日子,不是得细水长流吗?
  现在人多,我懒得跟你计较。
  “可惜我们目前还没办法,帮助很多太多的家庭改变现状,但我们知道,一件还算过得去的衣服,一双和同学差不多的鞋,对一个孩子的意义。”
  他这会又有些忍不住想起了儿子。
  儿子考上高中后,他们去乡里帮着收拾租下的那间房子,在箱底,发现了初中前那个暑假,梅建中带他去买的那件海魂衫。
  他那两年个子窜得特别快,那件衣服,到二年级时就已经穿不上,但依然被他叠的好好的,还用袋子套了起来。
  那会他们没多想,现在想想,那应该是儿子第一次穿上和周围的同学差不多层次的衣服。
  在日子不宽裕的大人们看来,一件衣服,可能是几块钱,或者是十几块钱,可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一件和同学差不多的衣服,一双和同学们都穿的差不多的鞋,其实并不只是一件衣服,或者是一双鞋。
  “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觉得,送钱,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对,你说得对,有了钱,你们在当地,也能买到质量不错的东西,可是对我们来说,不管是钱,还是衣物,还是粮食,说到底,都是一份心意,而心意,最要紧的就是一定要真,一定要纯,所以这些东西,还是我们自己亲手张罗的才放心。”
  “多花点心思,多花点钱,那也是值当的。”
  一个老农民,突然说出这样一番细腻的话,赵局长一时还真是一愣。
  又听出他话里隐隐的不信任,这就让他们有些尴尬。
  恼火也是有的,但在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农民装扮,还保持着农民本色的人面前,那样的情绪,他们不敢表露出来一星半点。
  其实就是表露出来了,冯振昌也不会在乎,原来他连乡长都没见过,但这些年,官员嘛,见得真不少。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事,这些县里的局长们,还真的很难有机会和他打交道。
  “相关的管理费用,我们已经拨了吗?”他问关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