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3/2763

  结合他个人的经历来看,冯一平相信自己的判断,肯定是没有错的。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贾姆谢特吉·塔塔的后人,自然很庞大,能从那么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让自己的远方叔叔指定自己为接班人,冯一平相信,这个过程的精彩和复杂程度,不比后来大热的《甄嬛传》逊色。
  在竞争者众多的情况下,所有能成功接班的二代,毫无疑问,肯定都不是好相与的。
  只是,他那英式绅士般的谦和气质,以及慈和的长辈形象,还真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看来,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印度民间,能有那么高声望的原因。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像一对投缘的忘年交一样,肩并肩的走进餐厅里,自然很让那些此时也在餐厅用餐的客人侧目。
  这些人可能不知道冯一平是谁,但无疑都认识眼前的老人,这可是这座城市,或者说这个国家,真正的主宰者之一。
  好多人都站了起来。
  “你们好啊。”塔塔温和的跟那些人打招呼,就像胡同里的大爷一样亲切。
  餐厅靠海的那一面,已经摆好了一张长条橡木餐桌,上面装饰着黄色的花束。
  已经有几个面容姣好的服务员,拿着菜单等候在一旁。
  “请。”塔塔和冯一平比邻而坐,两人的手下见状,也一样交错着坐下来,并没有一边一方的那么正式。
  塔塔提出以早餐会的形式见面,本来就是想在正式洽谈之前,双方能在相对比较随意的状态下,有个初步的了解。
  当然,这也是由于他们对冯一平的重视,觉得等在孟买大楼里,让冯一平登门拜访,有些自大,有些自持身份。
  但是,让塔塔亲自去机场迎接,同样不太恰当,对方毕竟还是一个年轻人,早餐会这样的形势,是不错的选择。
  服务员显然是非常清楚塔塔的口味,都没问过他的需要,他向冯一平做了推荐,“这种面包不错,正宗的美国风味。”
  和大多数印度人的选择不一样,拉丹塔塔是在美国接受的大学教育,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建筑系,因而他的英语里,带有很多美式口音,生活方式,自然也会受到美国的影响。
  “谢谢。”反正在印度,你是别想舒舒服服的吃到培根之类的。
  “塔塔先生,我其实一直非常佩服塔塔集团上百年的传承,塔塔集团是一家非常有公益心的传奇企业,我注意到,塔塔集团之前的业务发展,主要在印度国内,而且众所周知的非常成功。”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下决心让它国际化?”
  放下菜单,冯一平就抢先问道。
第七百三十五章
试探
  塔塔带来的那些掩饰不住黑眼圈的手下,正在跟迈克他们寒暄,主要也是尽职的在推荐酒店的早餐。
  之所以需要推荐,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大多数都是无肉不欢,但是印度人,素食者很多,而且越是地位高的,越喜欢素食。
  泰姬玛哈这样的奢华酒店提供的早餐,不问可知,让迈克他们一干人很没有食欲。
  此时听到冯一平问起这个问题,好几位都忍不住在心里赞了一下,这位年轻人,是真会提问题。
  他们这些塔塔人再清楚不过,在91年,拉丹塔塔上任之前,塔塔集团还是一个地道的印度国内公司,全球化步伐,是他上任之后才开始推行,并且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功。
  目前塔塔集团的营收中,海外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看趋势,很可能在将来会超越国内业务的营收。
  这也可以说是拉丹塔塔任内最成功的一件事,冯一平一开始就问这个,真是有心。
  这个年轻人,难怪会有那么好的人缘。
  拉丹塔塔也笑了,这样的问题,自然是他乐意回答的,“原因有很多,从内部看,当时的塔塔集团内部,因为在国内的成功,普遍盲目乐观,没有也不想考虑我们和国际上的同行的差距,这对将来的发展,显然很不利。”
  “其次,和中国一样,我们在国内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我想这些问题你一定也不陌生,比如土地征用、能源短缺。”
  土地征用方面,冯一平现在还真没遇到什么问题,就连深圳那样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他一开口,政府也没二话,还非常客气的问,这样的规模够不够。
  能源短缺,是有的。
  镇里的橱柜厂刚建的时候,就跟供电所怼了一回,现在是没人敢干这样的事,但是,随着镇里工业产值的一路攀高,以及自己未来的规划,用电缺口确实越来越大。
  这个问题,单靠政府解决,太难,太慢。
  目前小舅正在谈一个项目,计划拉上国家电网,和省里的电力公司,共同投资20个亿,把县里最大的水电站改扩建,力求自力更生的解决未来一段时间的用电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印度,想必问题会更大。
  当然,塔塔没说,但冯一平也知道还有另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迫使塔塔不得不向国际市场要发展的空间。
  塔塔的声音有些沙哑,语速不快,“在我接受集团工作的91年,哦,你这个年纪的小伙子,可能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
  “那一年,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印度发生了严重的债务违约,国家的外汇储备萎缩到了只有两周进口品的价值,之后,你知道,我们也启动了经济改革。”
  “那次的事件,也深刻的提醒了我,像我们这样的公司,资产实现全球化配置,很有必要。”
  “好在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做得还不错,事实证明,因为低成本的因素,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
  塔塔说得很简单,但同为企业负责人的冯一平,听得出这背后的艰辛来。
  塔塔这样老大而传统,在印度确实又发展得不错的公司,被迫实施国际化战略,肯定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年轻的嘉盛就完全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当然,嘉盛在美国的发展,那是不可复制的个例,严格来说,和嘉盛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我是非常赞同公司的国际化,优化资产配置,自然是很重要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不管我们赞同还是不赞同,支持还是不支持,全球化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冯一平说。
  “如果我们一直窝在家里,未来面对那些在世界范围里进行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对手,会毫无还手之力。”
  就比如国内的公司,因为只有人民币资产,汇率一波动,就会对相对的资产值和竞争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他们就只能无奈的看着。
  “你说得太对了,”拉丹赞同的说,“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们只有主动出击,包括并购国外的公司,”他突然把话题一转。
  “冯你成功的主导了几次完美的并购,我们目前也有很多这样的选择,但是,因为类似的经验并不是太多,我想问问,你在决定一项并购之前,主要要考虑那些因素?”拉丹问。
  迈克他们听了这个问题,有些自豪,这其实就有些请教的意思。
  自家老板在这方面的表现,确实惊艳,他们听说,哈佛都有意把自己老板的几次并购,当成教学案例。
  “确定一项并购,我大致有三个必须要满足的条件,首先,自然是得对公司的发展有利,对股东的利益有利。”
  这样务虚的问题,冯一平也不介意说上几句。
  “其次,这起并购,是否对并购公司所在国的发展有利。”
  这也是一个大而化之,但又很实际的问题,很多起并购,就倒在了这一条上。
  “最后,通过这起并购,我们是否能够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能让我们把原本的工作做得更好。”
  “如果经过判断,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这起并购,无疑值得推进。”
  他都刻意简化后的标准,还是让塔塔很敢兴趣,毕竟冯一平目前的几次并购,无一例外,都非常成功。
  “记下来。”他对手下说。
  “不不不,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而已。”冯一平笑着说。
  “这都是成功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学习。”塔塔笑着说。
  到了他现在地位,想在国内找一个能交流这些问题的人,确实很难。
  国内那些和他地位相近的家伙,无一例外,都算是他的竞争对手,坐到一起都难,就是坐到一起,又如何会探讨这些问题?
  早餐放在精美的金银餐具里端上来,“这个挺不错的。”塔塔又像个慈爱的长辈一样对冯一平说。
  那是他向冯一平推荐的印度奶茶,这些茶都来自泰特莱(Tetley),2000年塔塔收购了这家英国制茶公司,同时也标志着他迈开了全球扩张的步伐。
  “工作之余你有什么爱好?”他问冯一平,“我特别喜欢飞行,从喷气式的,到螺旋桨的,包括直升机,我都特别喜欢。”
  这也是他看到手下对冯一平的分析后,很不解的一个地方,这个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爱好。
  这个爱好,主要是指和他身份相对等的,在旁人看来,算得上奢侈的爱好,但他连跑车都不喜欢,昨天的事说明,他对漂亮性感的女明星也有很大的抵抗力。
  这样的人,委实少见。
  而他自己,则非常喜欢玩飞机,这是对一般的富豪来说,都算得上是奢侈的爱好。
  冯一平一愣,“好像还真没什么爱好,不过,希望我在退休之后,能发掘出一些来。”
  “呵呵呵,我都有些相形见拙。”塔塔笑着说。
  在轻松的气氛中,他们还交流了关于品牌管理的问题,“从我们的教训来看,你在旗下很多公司前面,冠上嘉盛,是很成功的做法,我们当初在这些方面管理不严,后来改进时,花费了巨大的资源……”
  “但我也很欣赏泰姬玛哈品牌的成功运作……”
  几乎是塔塔说一会,冯一平接着说一会,话说得很多,东西都吃得很少,看上去,两个人确实像非常投缘的忘年交。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提这些问题的目的。
  笑意盈盈间,他们都清楚,眼前的这位,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对手,那么接下来的洽谈,想来不会那么轻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