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5/2763

  ……
  最先追上冯一平他们的,是拉姆,他非常清楚接下来的流程,赶上去之后,第一句话就是,“别,坚持一下,我们回房间,快。”
  他一招呼,欧文和迈克,马上架着冯一平朝楼上跑,“拉姆是对的,现在是应该回房间,相信我,我几天前也才刚经历过。”迈克说。
  他注意到了冯一平的目光,“抱歉,我们之前都提醒过啊,再说,这样级别的宴会,谁知道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哼哼,别以为我没看出来你眼里的那丝高兴,你个幸灾乐祸的家伙。
  冯一平扭头朝后看了一眼,佩奇和布林,这会的待遇和自己一样,也都被他们自己的安全助理架着,对眼下的情形,同样感觉有些好笑,但更多的,是浓浓的尴尬。
  “让开,让开。”他们就那么几乎脚不沾地的被架着一路狂奔,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回各自的房间……
  而这时,宴会厅里,今晚宴会的承办人,一脸紧张的站在被看起来的餐台旁边,一会点头,一会摇头,急赤白脸的跟几个人解释着。
  ……
  冯一平第一次从卫生间出来时,医生已经到了,还不止一位,足足有三位,一位本地的,两位美国的。
  阵仗很大,但看起来这三位专业人士并不紧张的样子。
  “冯先生,抵达之后,你都吃了什么,喝了什么?”
  “就喝了大约一两杯酒,几杯咖啡,然后,吃了几粒葡萄。”
  “哦。”那三位对视一眼,看来已经有了结论的样子。
  冯一平知道自己这是吃坏了肚子,但是,自己吃的可是葡萄?
  不过,这会他却无暇过问下去,“对不起。”刚出来的他,又朝卫生间指了指。
  他再次从卫生间出来时,脚步有些虚浮,他看到,房间里多出两个人来,一个穿着西装,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
  “冯先生,我想我们已经查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来自美国,是好几位美国高管私人医生的斯宾塞说,“问题就出在你吃的那几颗葡萄上。”
  “我想你肯定得到了足够的提醒,除了食物之外,还要留意饮用水。”
  冯一平点点头,“我知道,也很留意啊。”
  还在新加坡的时候,他们就在电话里得到了提醒,在这里喝水,一定要喝瓶装水,其它的哪怕是装在再漂亮的金杯或者银杯里的水,最好也不要碰。
  现在客厅的冰箱边,就放着两箱依云矿泉水。
  “但据他们说,你吃的那几颗葡萄,是用自来水冲洗的,而且冲洗的时间较长。”
  我去,居然是因为这个!这还真是防不胜防啊!
  “如果你吃的是香蕉或者桔子,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本地的那个印度医生说。
  冯一平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自己这副肠胃,虽然目前还没吃上地沟油吧,但也是从小就经受考验的——小时候条件那么差,能有多讲究呢?绝对是久经考验的沙场老将。
  没想到刚到印度,就被他们用一点点自来水给打败了,都还算不上一合之将。
  真是厉害了我的三哥!
  此外,是不是随着身家的增长,自己的身体,也变得娇贵起来了呢?
  那位看起来是酒店负责人的西装印度男,这会非常诚恳的带着那位厨师向冯一平道歉,冯一平自然也不好跟他们过不去,“没关系,这都是该交的学费。”他笑着说。
  “佩奇他们呢,也是水吗?”他问道。
  “不,据那边反应过来的情况,他们吃了没太烧熟的菜。”斯宾塞说。
  “没事吧。”冯一平把斯宾塞递过来的几颗药,麻利的吞下去。
  “也没事,吃点药,注意补充水分,最近不要给消化系统太大的压力就好。”
  按以前的经验,也就是最好只喝稀饭吃咸菜呗!
  刚送走了医生,穆尔蒂他们一脸肃重的走进来,“冯先生,非常抱歉,抱歉给你们带来如此糟糕的体验。”
  真说起来,这事真不算什么大事。
  因为参加宴会的有那么多人,但只有他们三个出现了这样严重的后果。
  但谁叫这三位如此成功呢,而且还如此年轻,尤其是冯一平。
  这样年少成名的人,想来脾气也大。
  “不,和大家完全没有关系,是我们自己免疫力有问题,我想经过这一次的洗礼,下次再来,一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冯一平笑着说。
  他的这个说法,顿时让进来的这些人,对他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一大截,难怪他这么成功啊,不但能力好,性格也这么好。
  “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包括水处理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我相信,冯先生您下次造访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大改观。”辛格部长笑着说。
  ……
  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簌簌的响声,躺在躺椅上的三个人,身上洒着星星点点的阳光,这会却连眼睛都懒得睁开。
  三个人的此时的状态,充分说明了过去的这一个晚上,有多折腾。
  “说起来,我这是不是又创造了一个记录?”冯一平说。
  他们刚才在交流听到的那些“交学费”的经历。
  有些是吃了油炸食品,有些是喝了果汁,有些是和冯一平差点要做的那样,无知无畏的吃了最辣的辣椒……
  过程很多元,结果很统一。
  但像冯一平这样,只不过吃了几颗被自来水浸泡再清洗之后的葡萄,就被撂倒的,好像还是第一个。
  “好像算不上,”就在旁边处理工作的迈克说,“我听说,最开始来的那些人里,有些是没有用瓶装水刷牙,据说之前最离奇的一次,是淋浴的时候,嘴里进了些水。”
  “哈哈哈。”他们三个忍不住笑了起来,有比自己更倒霉的,这感觉真好!
  “不过,冯你这次的经历,绝对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布林虽然还闭着眼睛,却非常精准的补了冯一平一刀。
  “是,我们怎么说也是因为吃肉。”佩奇继续。
  冯一平懒得跟这两个突然变幼稚了的家伙计较,“我们不都是躺在这里?”
  那两个家伙有些笑不出来,是啊,又有什么分别呢?
  “冯,你真的不跟我们回硅谷?”过了一会,佩奇问。
  硅谷事情很多,昨晚又发生了这样的事,征求过医生意见后,他们决定今天中午就动身回硅谷。
  “我还是想去孟买一趟,之后再回国处理国内的工作。”冯一平说。
  “那好吧。”佩奇也没勉强,这一趟,他们对冯一平在国内的业务,有了直观的认识,那事情还真不少。
  “班加罗尔啊。”布林有些感慨的说。
  “迈克,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冯一平问。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个能为我们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的地方。”迈克说。
  客观的说,这里的人力资源,确实值得称道。
  “我还觉得,这里有另一项优势,那就是公司全部聘用印度人,也不用担心员工多元化的问题。”冯一平说出了他的一个看法。
  印度南部城市,不像北方那样印度教文化独大,就班加罗尔来说,30%的人口讲当地的卡纳达语,30%的人口讲印地语,其他人讲特鲁古、泰米尔等其他语言,英语是通行的语言。
  这些语言,和我们国内的方言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字,也有自己的文学作品,因而这些语言,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硅谷的很多公司,要费心布置的族群和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在这里很容易就能实现。
  “这确实很难得。”布林说。
  “冯,你觉得,班加罗尔以后会不会超越硅谷?”佩奇问道。
  “根据我跟大家交流的情况来看,其实还是由美国的公司,主导了班加罗尔主要的研发方向。”冯一平说。
  “对,这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很强,但是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来说,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一点,冯你就是个代表人物。”
  “所以我也觉得,在可预见的未来,班加罗尔,不会对硅谷的地位构成威胁。”布林马上说。
  “我听他们说过,这里和硅谷最大的区别,就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硅谷的100位工程师,可能会有至少100种方案,而这里的100位工程师,只会有一种方案,他们会编出一个相同的程序,知道这个,我松了一口气。”佩奇说。
  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那些工程师们天马行空的创意,但看起来,班加罗尔的工程师们,在创意方面,弱了硅谷不止一筹。
  只不过,因为自己的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冯一平倒是能理解班加罗尔这么做,背后的动因。
  一开始,他们没有资本去冒险,只能承接硅谷不愿意做的一些研发工作来发展——就像我们国家承接发达国家不愿意再经营的一些制造业一样,这样的情况下,把公司员工培养成一颗颗螺丝钉,自然效率更高。
  有自己的创意,并敢于去实施,只能是在他们积累了一丁点基础之后,才可能会考虑的事。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必经之路,也算是另一种交学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