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2/2763

  哼,叱咤风云我,会在意你这个什么都不是的破位子?
  什么破厂,竟然这么大?跟着李来福在厂区转了一圈,走得王总腿都软了,好在巡视完一圈后,总算到了门卫室。
  但是,王总想得太美,到了这里,他依然没有坐的机会,“坐什么?还不给大家倒水?”
  给你们倒水?你知道我都好长时间,没给我老爸倒过水吗?你知道平常抢着跟我倒水的,都是什么级别吗?
  “坐什么?还不去把门口这一块扫一下?”
  “看到送货车进出,怎么不敬礼?”
  或者是,“快递来了,还不去签收?”
  “就放在这里?要是里面等着急用呢?还不送进去?”……
  王总觉得这个李来福,明显有些针对自己意思。
  说起来也是活该,之前他眼里的很多情绪,李来福看不明白,他看明白的只有一种:轻视!
  那还不光明正大的收拾他?
  王总刚急匆匆的把一份快递送到办公室,正准备歇歇腿,在厂门口和公司的一辆送货车核对出库单的李来福,看到他屁股刚挨到座位上,马上说,“今天出库太多,仓库人手不够?你早说啊,我马上派人过去,王财,”他朝王总招招手,“马上去仓库帮忙。”
  王总怒目而视,你大爷的!
  “要不,我去仓库帮着搬货?”看着他那不服气的样子,李来福说。
  你不服气又怎么样?李来福已经决定,今天就向监察部报告这个走后门进来的家伙,那估计顶多过几天,你就得滚蛋,有意见又能怎的?
  王总恍惚想起,好像也就是不久前,自己还嫌周围的人太迎合自己,希望能有一些坚持自我的人,那样才精彩,现在倒是如愿了,但是,真是一点都不让人愉快,原来,我也是叶公好龙。
  ……
  一个多小时后,汗湿重衣,累得两股战战,走路都有些不稳的王总,总算从仓库那边脱身,但他依然没有坐一会的机会,中午下班时间到了,他要标标准准的站在门口。
  以一个小保安的身份,接受这么多人的注视,啧,王总把帽檐拉得低低的,真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
  但更让他不爽的,不是他以一个小保安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而是这些意气风发的员工,有些和李来福他们倒是有说有笑的,但压根就没几个正眼看过他,就好像他不存在,或者是空气一样……
第七百一十五章
转变
  和王总相隔不远的地方,在繁华的深南路旁,那幢知名的金色双子塔楼下,这时驶来了一溜小车,随着“嘭嘭”的关门声,车上下来一溜白衬衫蓝西裤的人。
  可以看出,今天来的这些人,级别很高,去年同程网上线时,亲自向冯一平力推这个项目的严区长,此时规规矩矩的跟在几个人身旁,化身讲解员,“这栋楼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外立面。”
  “主楼全是镀金的玻璃,玻璃定制自西班牙,再运到美国镀金,在美国做成双层玻璃和型材后才最终运回国,裙楼外表,则覆盖着产自巴西的金色花岗岩,因为通体金黄色,所以被大家戏称为大金牙。”
  “在98年,当初整个外立面造价就超过1000万美元。”
  “那单这个外立面,现在岂不是就价值好几亿?”有人说,“加上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实属稀缺资源。”
  “不好这样孤立的看问题。”这样的话,严区长可不喜欢听。
  如果按这位的意思来,什么都比照着升值,那么,会有谁接手?你要明白一个前提,它这是烂尾楼!你当这是新竣工的楼盘呢!
  这样一栋既影响市容,又带来诸多麻烦的烂尾楼,被这位一说,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香饽饽呢!
  这让他们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做?
  “如果这样说,市里的这50多栋烂尾楼,不栋栋全是优质资源。”
  那位有些讪讪的,确实,这些让市里都头大的问题,确实不是像自己说的这么美好。
  “呵呵,我是说这些开发商,前后的这几任主人,都没想着真正的做项目,只想着尽快圈钱,结果,给大家留下这么多后遗症。”
  被众人围着的市长没说话,他抬头看了看这栋高耸入云的金色双子塔,又看了看隔壁那栋更高的蓝色大楼,那同样是个麻烦,竣工已经几年,但因为产权纠纷,一直没能投入使用。
  “走,进去看看。”他带着随行人员,走进那堵上面倒着玻璃碴的水泥墙,真正来到了这栋楼的楼下。
  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这里做过一些准备,看得出有清扫的痕迹,但是,烂尾几年留下后遗症,不是打扫能够消除的。
  杂草清除干净之后,地面又凹凸不平,周围的铁丝网锈迹斑斑,中间的水泥地面和旁边的下水道盖板等处,满是洗不掉的黑色污迹,底楼的玻璃上,灰尘得有一指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建筑垃圾,到处都是。
  再转过去,那边能看到开出来的几块菜地,而从敞开的大门里看到,大厅里,堆满了收来的垃圾……很明显,这里已经被人废物利用起来。
  真是满眼的脏乱差,和它那看上去光鲜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乱尾楼始终就是烂尾楼,”站在楼前煌煌的金光下,戴着眼镜的市长说,“它们这样烂在这里,不但浪费了巨额投资,每年还损失了巨额的经营收益,影响就业、税收,更影响到片区的整体经营环境,从这一点来说,损失不可估量。”
  “周市长,你作为市处理问题楼盘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一定要尽快拿出行动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市里的这五十多栋楼盘活。”
  “我一定按照市里制定的盘收拆卖四大措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周副市长说。
  “严区长他们已经主动做了不少工作,能想到联系嘉盛这样不缺资金,但又有兴建大厦需求的优质客户,这很好。”
  “我会借这次机会,争取跟嘉盛签约,”严区长说,“但他们对于接手,还是有一些顾虑。”
  “产权问题不是已经很明晰了吗?各级单位,一定要按照最高法的判决,全力配合执行,绝不允许那些权利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把这些问题无休止的拖下去。”
  去年和冯一平提了之后,对这件事,严区长就上了心,而年初两会期间,这个项目的几方,齐刷刷的到首都上访,更是让他坚定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
  在他们主动以后,关于这处烂尾楼的产权官司,很快被最高法宣判,算是满足了嘉盛收购的前提。
  “周市长,我看相关的问题,可以形成一个惯例,我们鼓励银行等债权单位起诉,先把所有权明晰下来,再依法拍卖。”
  “嘉盛现在的问题不是产权,也不是价格,他们的顾虑是,比如这上个世纪的设计,是不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还有就是土地使用权限,以及原来批准和规划好的设计用途。”一直在跟嘉盛谈的严区长说。
  “我看,这些不是什么问题,土地使用权限,就从他们接手之后重新计算,至于原来规划的房产性质,我们也可以灵活处理,总之,一切以盘活这些烂尾楼为第一要务。”
  “嘉盛这样的公司,可是个难得的合作对象,我们大家都知道,那位冯总最不愿意做的,就是占集体的便宜,呵呵。”市长笑着说。
  苦心经营了这么久之后,冯一平终于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了他期待大家认可的一些形象,比如坚决不占国家和集体便宜的这一条。
  “要不要,在晚上跟那位冯总见面的时候,我提一提这个问题?”
  “谢谢市长。”严区长一喜。
  在国内就是这样,很多在一个层级束手无策的问题,在更高级别的领导那里,完全就不是事。
  市长同意介入这个问题,那他希望这次和嘉盛签约的机会,又大了好多。
  ……
  此时在黄浦江畔,嘉盛大厦顶楼的午餐也已经开始,乔布斯他们,此时一个都不在,今天中午,美国商会专程为他们准备了午宴。
  冯一平自然也接到了邀请,但他不愿意凑那个热闹,当然,他这里现在也很热闹,同样是济济一堂。
  同样,他这个午餐,也不是以吃饭为主。
  除了总部各部的负责人,公司在这边的那些公司总经理级别的负责人,一个不剩,全都来了。
  说起来,现在又已经临近年底,他们有很多问题,要和冯一平交流。
  但是,冯一平听到了很多关于房子的问题,集团这个级别的高管购房,自然不是问题。
  但他们不止一位提起到,按现在的发展趋势,公司所提供的高待遇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功感,未来将有很大一部分,将会被这一路狂飙的高房价所抵消。
  这对公司用人,这对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将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当小舅也对这个问题表示赞同时,冯一平承认,自己确实忽略了这个方面。
  让员工工资的增长幅度,和房价上涨的幅度保持一致,即便是他,也不可能做到。
  但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即使解决不了这方面的问题,是不是至少,可以为自己公司员工的这个小群体,做一些工作?
  他临时召集金翎、梅义良,以及周星宇,在自己的书房开了一个小会,主题就是,在住房这个问题上,公司该怎么为员工考虑?
  见他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金翎就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我觉得,最好是现在就拿下来一块地,建设我们自己的员工公寓楼,就按成本价,向符合条件的员工出售,当然,这些公寓楼,肯定不面向社会出售。”
  “我赞同。”周星宇马上举手。
  作为本地人,他对房价的上涨,有着最切身的体会。
  如果没有听从冯一平的意见,那么早就出手买楼,那么当初买别墅的钱,现在只能考虑公寓楼,再等到将来,怕是只能考虑郊区的公寓楼。
  “我原则上同意,”冯一平说,“但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虑,比如说,我们的员工数量,一直是在增长的,那么这房子,我们该建多少?”
  “如果建得少,将来不够时再建,那成本肯定又会飙升,如果建得多,一直空置在那里,这又是巨大的资金积压。”
  “还有,买到房子的员工,将来如果离职,那该如何处理?”
  “这个事可以做,但需要大家先拟一个方案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2/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