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0/2763

  至于这么急着宣传吗?自然会有专门的宣传苹果,和你的公司的时间,但是拜托,我们这是访谈!
  再说,苹果的产品,又有什么好谈的呢?它们的电脑,一直是曲高和寡。
  至于近来大热的,可以说是把苹果从破产边缘拉回来的iPod,国内的民众并不感冒。
  以研发为核心的苹果,在营销上并不得力,至少在中国,还是用美式的思维,跟消费者生硬地沟通,让人们对iPod没有感觉,因为它是原版的美国文化。
  至于苹果为iPod配套的iTunes,哼哼,我们有万能的度娘,下载MP3,不要太666,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
  但冯一平既然都提了,他又不好不给面子,既然产品不好谈,那就谈工作吧。
  苹果现在的工作,最值得问的是什么?自然是刚刚开除了整个中国区高管的事。
  “我想问问,关于最近苹果中国的重大人事变动,突然就开除整个中国区的高管,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究竟有哪些思考?”
  得,这恰恰又是乔布斯不想提及的事情之一,因为再怎么说,这都是负面消息。
  “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有公告的内容,我并不是发言人,公司目前也没有安排相关的发言人。”这个态度,可谓是消极之至。
  但是主持人偏偏就是那种不懂就问,不耻下问的好孩纸,“苹果近年在中国发展不利,是不是因为被开除的那些中国区高管的错误决策?”
  “我没有可以告诉你的更多信息。”乔布斯已经相当不耐烦。
  其实,主持人也挺为难,苹果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确实不值得称道,难道他还能罔顾事实的夸苹果在中国发展得好,让他们谈谈先进的经验吗?
  “最新的财务报表显示,iPod销售业绩依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美国和西欧市场的消费逐渐饱和,或许不能说iPod进入衰退期,但至少已经进入成熟期。”
  “一个产品进入成熟期,就意味着会出现更多强有力的竞争者,我们已经看到,索尼、三星等在硬盘式MP3上的努力。”
  “而我们都知道,iPod是近来拉动苹果业绩向好的主力,在这样的趋势下,苹果会有什么新的应对?这样的趋势,接下来会不会减缓苹果上升的势头?”
  公允的说,这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只不过,他问错了人。
  信奉禅宗的乔布斯,坚信事以密成,这就导致在苹果公司,很多时候,“缄默”二字被奉为圭皋,对于中国区的变动是如此,对于未来的打算,也是如此。
  所以很显然,乔布斯不会回答他这两个有深度的问题,他愿意谈的,只有他主持开发的这些产品,从iPod到MAC电脑——但是主持人偏偏不想问这事,因为没有观众会愿意听。
  谁耐烦看你对一个不感兴趣的产品大谈特谈,说这里好那里好的,那按你的意思,我们对它不感冒,反而是我们的水平有问题?
  而主持人对iPod接下来的销售,可能会减缓,并会最终影响到苹果整体表现的论断,彻底的惹恼了乔布斯。
  “很多人已经多次宣告过苹果的死期了。”他撂下一句话,推开凳子,起身走人。
  他并不是第一次在采访中这么干,但是,这是国内的媒体第一次领教到他的厉害。
  主持人是彻底傻掉了,他张大着嘴眨巴着眼睛,这是怎么了?
  过了一会,他才反应过来,准备追上去做工作。
  让你不听老人言啊,冯一平拦住他,“算了,没用的。”
  “好剪吗?”
  因为这并不是直播,顶多,把乔布斯的那一部分剪掉就好。
  “应该是可以的。”主持人擦了擦汗,幸亏这并不是直播,不然这个本来看似巨大的机会,会毫无预兆的砸掉自己的饭碗。
  “还要继续吗?”冯一平问。
  “没问题,”这个主持人心理素质也称得上强悍,调整了一下便继续,“谢谢冯总你的配合和支持。”
  冯一平点点头,乔布斯走了,如果我也走,那显得我多没主见?再说,我的好脾气,全国人民都知道。
第七百一十三章
预言
  “我们知道,冯总在今天,和特斯拉的另外两位创始人,参观了我们的汽车公司,想必冯总您和您的伙伴们,对汽车生产的复杂性和高要求,有了直观的了解。”
  冯一平一听这话,好像这位依然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因为听他这话风,明显对特斯拉不是很看好。
  “如果你有了解,就会知道,我们的一位创始股东,埃隆马斯克先生,现在在生产火箭。”他笑着说。
  生产火箭,总比生产汽车更难吧,生产汽车有多难,我们早就知道好不好?
  “确实,整车生产,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集中展现,我很高兴的看到,我们国家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他又补充了一句,谁让他是个和气的人呢?
  “我们更了解,汽车行业,是一个协作性很强的行业,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斯拉不但说要一切从头开始,独立生产汽车,还说要颠覆整个传统汽车行业,我们想知道,是哪些原因,让你们有这么强的信心?”
  呃,好脾气的冯一平,听了他的话,也想拔腿走人。
  他能明白,这哥们是想来一场精彩的访谈,也就是不要太平淡,希望能够有些起伏,对抗性更强一些,可是,不自夸的说,以他和乔布斯的咖位,他们俩作为嘉宾的采访,不用那些套路,自然也会很火。
  应该是机会太难得,所以他就有些用力过猛。
  所以有时候,这太渴求成功,还不一定就是好事。
  “我们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团队,我们这个团队的工作很出色,我们各个系统的研发,目前进展都很顺利。”
  “我们有充足的资金,虽然目前的工作,已经消耗了巨量的资金,但没关系,我们为此准备了更多的资金,同时,新的投资者还在不断涌入,比如最近刚刚加入的微软。”
  他把马丁和马斯克带来,可不是客气,他是希望借此机会,让团队里这两个重要的成员,对国内的市场和工业水平,有个直观的了解,从而为将来特斯拉的国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不希望自己的做的事,是原样复制,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他自然希望自己主导的特斯拉项目,能有大的改观,到将来,不会还是亏本卖车,而主要靠股票赚钱——那样的路子,显然不够长久,也是不可持续的。
  他认为,今早国产特斯拉,是改变这样的局面的重要因素。
  “那么您预计,这个项目大概什么时候会出成果?”名嘴问。
  “我们计划是在08年,至少会有一款车实现量产,推向市场,以目前的进展来看,情况很乐观。”
  在国内,这是冯一平第一次向公众披露他的特斯拉项目的详情,这个将是他在制造业方面,最出彩的项目。
  “也就是,还需要四年的时间?”名嘴问。
  “还要三年多吧,其实这个时间并不算长,如果你了解汽车工业就知道,目前研发一款新的传统动力的汽车,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比如说一个新的底盘系统,平均就需要三年左右。”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严控民营企业投资汽车行业,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行业,真不是一点钱就能玩转,烧起钱来,比那些互联网公司还厉害,关键是,烧了那么多钱,同样可能不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大笔的资金被投到这一领域,其它行业的投资自然会相应减少,只是,国家的控制,有些矫枉过正的意思。
  “而我们要造的车,并不只是一台纯电动汽车,我们希望在这台车身上,融入硅谷的元素,因为它将诞生在硅谷嘛,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会一直汲取彼时最先进的科技,这也是我们相信我们会成功的一点。”
  “我们也相信,我们花这么长时间打磨出来的一款车,绝对会让消费者看了就希望拥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花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原因。”
  “我们希望,我们的特斯拉,将来能成为汽车界的苹果,因为产品的出色,而减少我们在营销方面所做的工作。”他适时的向苹果致敬了一下。
  哪怕你们现在不会了解,觉得好像有些妄自菲薄的意思,那么,等到了07年,你们就会明白。
  “以一平您的眼光,以您现在能调动的资源和条件,我们相信,你肯定会找到更多的项目,为什么就一定要投入巨资,来推动这个看起来,恕我直言,前途其实不太明朗的项目?”名嘴问。
  他这话同样还是有水平的,不着痕迹的先捧了冯一平一把。
  “毕竟我们还要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投产后的特斯拉,非常好,但是相应的,价格也高,就像现在苹果的iPod一样,其实真挺好的,但是在国内,就是不太受欢迎。”
  看来对于乔布斯的中途离场,他这会还是有些小意见。
  “我们都知道,iPod在美国和欧洲,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有多么火爆,而且我相信,苹果在未来,一定会推出在全球,包括我们国家都大受欢迎的产品,你可以把那样的产品看成是我们特斯拉要推出的产品。”冯一平说。
  这话,只有现在的他能懂,他相信,将来大家再回看这一段视频,会觉得他就像是神预测一样。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一个因素,那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如果到时国际油价不高……”名嘴继续找问题。
  “我们造电动车,不是因为油价高,而是因为,想减少碳排放,在让消费者享受高科技的特斯拉汽车带来的不一样的驾乘体验时,还能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环境。”
  “我想,就是为了这个目标,也值得我们去努力,值得我们去冒险。”
  名嘴敏锐的抓住了一个关键词,“你也认为,这是一场冒险?”
  “我记得有人好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冒险,那把这个项目看作是一场冒险,也并没有什么错。”
  “这是我在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上的一个举措,为了让我们共同的家园更美好这样的梦想,去展开一场冒险,我觉得不管后来的结果如何,都是值得的。”
  没办法,到现在的地步,他的有些话,也不得不拔高一些。
  但人们喜欢听这样的话,名嘴主动鼓起掌来。
  “看来你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名嘴准备开始煽情。
  “压力嘛,谁都有,并没有什么稀奇的,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对待重压之下的生活。”
  “就比如鸡蛋,如果从外部打破,那就是食物,如果从内部打破,那就是生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