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2763

  “哎,还是我的兼职秘书哦!”冯一平提醒她,当着高志毅的面,在秘书这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秘书这个词,现在正在被先富起来的那一群人改变内涵。
  “哼,你还能怎么样我不成?”李嘉马上拉着旁边高志毅的胳膊,“倒是我,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狐假虎威。”
  一想到93年初见面的时候,冯一平那青涩的模样,哪怕他现在就要成为自己的老板,李嘉还是找不到一点敬畏的感觉,还是把他当那个爱吃肉,很精明的小弟弟。
  至于先期要离开省城,到冯一平他们市里去,他们也没意见,“我们可都是小县城出来的。”
  “要再多找几个人吗?”李嘉一边吃着火锅里的毛肚,一边问冯一平。
  “那当然好,不过,等年后架子搭起来之后,假假的也要面试一下。”冯一平说,这个环节不能少,再缺人,对招进来的人也要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这个已经一切向钱看的年代,有钱还是好办事,冯一平需要的业内人士,已经从上海第一家连锁超市里挖到了一个。
  呵呵,这也是国内的一个特色,当然,估计在好多国家都是这样,走在行业前面的公司,往往会成为该行业的黄埔军校,为自己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给后来的竞争对手们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该高管也会带几个人过来,年后就能到位,到那时,项目也就差不多可以启动。
  冯一平已经快满18岁,终于到了可以考驾照的时候,早就习惯了有车,也终于到了年龄,现在算算,人民币身家也不少,他就决定,还是去买个车吧。
  梅义良带着冯一平到了他们当初考驾照的学校,用烟酒开路,让冯一平在驾校的考场上测试了几项,冯一平的水平当然得到了肯定,然后多交了些钱,这样,正月以后,他就很快能拿到驾照。
  真就真没容易,现在的驾校,大多数都和交通部门有关系,有些驾校直接就是交通部门下属的单位,而我们大天朝的基层干部们,最拿手的,就是用规则来卡别人,同时,也用规则的空子,给自己谋福利。
  做这一系列工作的时候,冯一平就在想,后来的那些马路杀手,是不是就是这样出来的呢?
  不过,现在还真没有这个概念,主要是因为车少,在这个时代,在他们这样的内陆城市,如果出现了堵车的情况,那还从侧面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不错。
  真的,后来老百姓们深恶痛绝的堵车现象,现在绝对是好多政府的官员们希望看到的。
  要是上级领导来视察的时候,能看到就交通管制的那一会,街上的车堵出几里路去,那这一场景,绝对比他写的花团锦簇的报告好要管用。
  驾照有了着落,买车的事也提上了日程,冯振昌现在不愿意换车,这辆面包车挺好也挺适用的,拉人拉东西都方便。
  梅义良到是想换车,把这一辆给工程部,可是仔细想了想,觉得还是现在的这辆车合适。
  要是开着一辆豪车去做回访和售后服务,那些业主们肯定会想,“短短几年的工夫,老板都能开上这么好的车,想来我们的钱他没少赚。”
  那说不定还会起反面作用呢。
第五章
扫兴而归
  不过,他们俩虽然暂时不想换车,可是,跟着去看看,那是绝对要的,没有哪个男人是不喜欢车的。
  听说冯一平要买车,连妈妈和姐姐也要跟着去,到后来,小舅妈也跟着来了,她们可能对车不太感兴趣,她们只是对买东西的事都感兴趣。
  也就短短的四五年时间,省城的变化很大,高楼一座接一座,冯一平初来省城的时候,可以一览无余的从这边看到另一头,现在坐在车里,只能看到路两边的大楼。
  妈妈和姐姐,她们两个其实平常整天都呆在店里,也没有什么休息天,虽说是住在省城,但经常活动和熟悉的,只有那么一块地方,这次难得出来,还是很高兴,不时指着路边的高楼或者商店说着什么,一般来讲,女儿总是跟妈妈共同语言多一些。
  四S店这种业态,将会由本田在今年引入国内,所以目前的汽车还是专卖店的形式,不过也都算很气派。目前也没有规划什么汽车城,但各品牌都自发的聚在同一区域,人气旺,做成生意的机会才多嘛。
  冯一平并没有dream
car,他现在买车,只有一条,那就是看得过眼,而且要保值率高的,至于价格,这个还真不太在乎。
  于是到了以后,换他领着大家,从附近的第一家上海大众的专卖店开始一家家的转。
  其它的人兴致都很高,要知道这可都是十几万的玩意,在民品里,也算是集中了最多科技的商品,一般老百姓进来,多少都有些敬畏,可是对冯一平而言,这些算什么,这简直就是进了老爷车博物馆嘛。
  他看到一辆眼熟的,是普桑,后来倒也还能见得的到,所以相对顺眼一点,于是就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放做三四年前,那时不仅卖的价格高,而且还要另加近一万美元的外汇额度,当时的桑塔纳在国内还是比较高冷的,那些销售人员也比较傲,现在不一样,桑塔纳也日趋平民化,私人买车的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干销售的一般也不拿什么架子。
  他们这一行五六个人,开着两辆面包车,拖儿带女的进来,也不像是没事组团来旅游的,早有接待人员殷勤的迎了上来,不过,主要精力都放在冯振昌和梅义良身上,因为一般来讲,他们才最有决定权。
  不过,看到冯一平自顾自的打开车门坐了进去,他们也不好轻慢,小孩子不一定能做决定,但是他会坏事啊,于是,一个小伙子跟着也坐进了副驾,向冯一平介绍着。
  “小兄弟,你眼光不错,就在前几天,上汽宣布降价两万,现在这款车也就十万多一点,很划算。”
  老实说,这个价格,还真和后来的价格差不多,可是现在的十万和后来的十万,那差的就大了去。
  冯一平看着中控台上那些古董的样式,还有同样古董的方向盘,“呵呵。”他忍不住笑了起来,搞得那小伙子莫名其妙地,这抽的是什么风?
  好在冯一平把方向盘转了几下后,问了一个专业点的问题,“2000型呢,要多少?”
  “普通漆化油器的车要十六万多,金属漆还要贵一点。”
  那还真不用考虑。
  “谢谢啊,我们再看看!”
  冯一平钻出去,对那边跟在一个销售后面,围着一辆车打转的几个人说,“走吧,我们去其它家看看。”
  “没有中意的?”冯振昌问他。
  “再转转吧!”
  感情这个小伙子才是主要的,那个小伙子追出来,递给冯一平一份资料和一张名片,“您多了解一下也好,有需要帮忙的打我电话。”
  接下来的一上午,一两个小时,大家就这样一家家的逛了过去,从夏利、标志、本田、别克、等一家家的看过去,他也就在JEEP停留的时间长一点。
  一圈下来,通通没有冯一平看中的,最后就只剩下奔驰一家。
  现在还不像以后,奔驰的牌子,在国内比宝马要响一些,这几年,开着奔驰车,手捧大哥大,是这一代土豪们的标配。
  一进门,就是一辆非常霸气的虎头大奔,连小舅妈看到了也眼前一亮,“哇”了一声,抱着儿子,从车窗朝里面瞅,至于梅秋萍,听梅义良说了,这里贵的车一台要两三百万,下意识的站的远远的,这要是一不小心给弄掉了块漆,她得卖多少碗面才赔的起啊。
  “您好!这是我们最新款的S600,两百六十多万。”一个穿黑色套裙,带着工牌的销售走了过来,有意无意的挡在车前,也不问,也不介绍,不冷不热的先亮出价格来。
  要说冯一平最讨厌的,一是空姐,就因为在飞机上当个乘务员,一个二个的傲得不得了,用自视甚高还不足以形容她们。
  还有一个,就是这些奢侈品的销售,自己卖的东西价格高,就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己档次也很高。
  要是冯一平一个人,他也就笑笑罢了,没必要跟这样的人计较,可是看到爸妈他们被她这个两百多万确实吓到了,有点恼火,“我这个年纪,开这么老气的车干什么?M级的SUV有吗?带我去看看。”
  奔驰M级去年三月才上市,开了豪华品牌SUV的先河,之后宝马才跟风推出X5,M级冯一平还是比较喜欢,高贵,但不张扬,很契合他的气质。
  而且不像本田等日系车,今年推个新款出来,搞不好明年又会有个改款,而且是外观上有改进,比如把前格栅上的商标弄大点,搞得你去年的新款,今年开在路上就有些落伍。
  而奔驰它们的车,内里当然会改,但一般外观变化不大,比如虎头奔,这个外形,就前后延续了八九年,第一代M级,也差不多八九年才会换代。
  听说是冯一平这个嘴上毛都没张全的孩子买,还买奔驰,那个销售明显有些不信,“M级,我不知道。”你是哪里听来糊弄我的吧,她心里想。
  “那G级呢?”那女的当然更不知道,G级要差不多十年后才会引进国内。
  “把你经理叫出来吧,我想问问M级能不能预订。”冯一平也没有为难她的意思,犯不着,敲打她几句就好。
  那女的也搞不清楚冯一平话的真假,不过还是去找经理,只是原来脸上那隐隐的倨傲,此时早不见踪影。
  “呵呵,你们好!听说要订车,我们去那边坐吧!”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看上去就很精明,把他们带到旁边的一张圆桌前。
  “这位小兄弟是吧,你要什么车?”
  听冯一平说,他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图片来,“是这种吗?”
  冯一平也是才知道第一代M级是张这个样子,不过从外观上看,和后来的区别也不太大,他一下子就看中了,“对,就这种,有吗?”
  “抱歉,它目前还没有引进国内。”
  “那G级呢?”冯一平抱着万一的心思问了一句,那经理再翻出一张图片来,正是民用的G级,外观和后来的就是一个模子,一点没变,“对,有吗?”
  经理摇了摇头,“也没有,如果您觉得S级太正式,那可以考虑一下E级,它设计的年轻动感一些。”
  “你说,这两样,保税区那边会有吗?”冯一平问他。
  “这个,还真说不准。”那经理有些犹豫,他现在是看出来了,这些人,绝对是要买车的,而且不差钱,问的那两辆,可都不便宜,努努力,说不定能卖辆E级出去呢,“E级真的不错,现车也有,您可以试试!”
  “谢谢您,我还是去保税区那边看看吧!”冯一平婉拒了他的提议。
  一群人乘兴而来,去有些扫兴而归,“弟,你是哪里知道那两款车的。”上车后,冯玉萱问他。
  “香港那边看到的。”他随意答道。
  “那你真的要去那么远的保税区吗?”
  “去!”既然要花这么多钱,费点事也要买自己喜欢的。
第六章
要不要跳级
  年后开学,冯一平又回到了久违的教室,只不过他原来的同学们,已经升入高三,正在为高考冲刺,现在他的同学,是原来比他低一年级的学生,老师也是新的老师,就是教室还是原来的教室。
  他的个子已经窜到了一米七六,新的班主任陈老师还是把他安排在第三排,不过是倒数,离后门只有几步之遥,要是想逃课,倒挺方便的,当然了,逃课这样的事,在一中你是想都不要想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