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2763

  和他后座的那个故作高冷的女同学不一样,他的这种高冷,是发自内心的,目前为止,班上的同学,大多数也就是当面遇见了点个头,话都不说一句,至于同学们怎么看他,怎么评价他,他压根就不在乎。
  当然,对同学这样,对老师可不能这样,不然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老师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他一准按时完成,毕竟在骨子里,他还是个听老师话的好学生。
  入校后的第一次考试,他又是年级第一,这多少也让他在老师眼里加了些分。
  没办法,他的短处是数学,但是他后来在中专的时候,好歹学了一两年的高数,多少有些基础,再说,心理年龄三十几岁和心理年龄十几岁,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看问题的方法,都要强一些,而且他学习也用功,没理由比别人差。
  班主任李老师看到冯一平就这样游离在班级之外,相当不满意,总想找冯一平谈谈,但是又找不到切入点,于是他翻开冯一平的档案,看到上面王玉敏写的,“该生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第一次恨起了自己也没少写的这些套话。
  这天下午,又看到冯一平踩着点推着自行车走进学校,忍不住招手叫他过来,“李老师好!”
  冯一平对现在的班主任,当然也不会像对王玉敏那样,尊敬,客气,但是疏离。
  冯一平跟在李老师旁边,在跑道上走,“一平,来班里快一个月了,感觉怎么样?”
  “感觉挺好的,软硬件都比初中好太多,学习强度也不高。”
  “恩,你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所以觉得学习强渡不高,对有些同学来说,是不低的,对了,你对班上的同学怎么看?”
  “挺好的,整体水平都很高。”冯一平还是规规矩矩的回答。
  “可是,我怎么觉得你都不太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真不是,李老师,实话跟您说,我这个人性子不大好,有时候说话太冲,容易引起矛盾,所以我觉得还是保持点距离的好。”冯一平一本正经的和李老师说着这些不实的话。
  好吧,既然是性格的缺陷,李老师还能说什么呢,“一平,你要记住,我们的国情,总是强调集体大过个人,你有空多想想吧。”
  李老师的意思冯一平很明白,但他不想改,知心朋友,他已经有了,和这些陌生的新同学,保持君子之交挺好的,省心又省力。
  他现在一天中最休闲的时间,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坐在阳台的吊椅上看着不远处的长江,不过今天晚上,又不像平时那么闲适。
  他手里拿着几张纸,那是黄静萍给他写的信,直接寄到小区来的,至于地址,肯定是肖志杰告诉张秋玲,张秋玲再告诉黄静萍的。
  随信附有一张她在师范门前的照片,照片上的她,一如既往的恬淡美丽,信的最后,她却写着,“心里想着你,不知不觉间,课本上,笔记本上,写的都是你的名字。”
第一百七十七章
糟心的事
  城市里的生活,要方便很多,单说冯一平不想做饭的时候,选择就多了很多,不像以前在502的时候,懒得做饭的时候,街上只能买到两样东西,包子或者馒头,油条只有早上有。
  不过,现在的乡下小镇也有很多城里找不到的东西,不说小镇上的人都热心,很静谧、野趣也多这些,乡下那些小买卖人的朴实,在市里就很不容易找到。
  冯一平一直就在小区附近的那个农贸市场买菜,他这个人有个不太好的习惯,买菜这事,从来不会讲价,也不会挑来挑去的,在乡里的时候还好,那些挑着担子买菜的大婶也不会卖给别人五毛,给他就要八毛。
  但现在不一样,看到他一个半大孩子总是自己来买菜,菜场的那些人可不客气,他要是不货比上几家,卖给他的每样菜肯定要贵上几毛,几毛钱虽不多,可是被人当冤大头或者傻子,这样的事最让人生气!
  他总结了下原因,发现最大的可能是因为他的口音。
  方言虽然都差不多,可是区别还是有,等于他一张口,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话说,国内最大的歧视,不是地域歧视,而是语言歧视,一口港台腔的,瞧不起内地,标准的京片子瞧不起说上海话的,说上海话的瞧不起全国其它的地方……
  在他们这也一样,一听他说话,就知道他是下面的人,肯定是跟着父母,从乡下来城里讨生活,没什么根脚的,小宰一下,他又能如何?
  你也不要想着跟这些小贩说什么“贪小便宜吃大亏”的话,对他们来说,今天额外多赚了几块就是值得高兴的事,说不定在晚上用从他这多赚的几块钱多称点肉,吃的时候还会笑骂,“那个傻蛋!”。
  直到有一次,冯一平在称了一斤咸鱼干后,当时就提这那袋鱼干,直接在市场管理处放在门口的公秤上称了一下,发现足足少了二两,买干货的那个摊位当然被处罚了一下,说着市里话来买菜的那些大妈大婶们,这次站在乡下孩子冯一平这边,差点用口水把那缺斤少两的两公婆给淹了,自那之后,冯一平再去买菜,被特殊对待的时候少了好多。
  总之,连买个菜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要斗智斗勇,让冯一平这个和平主义者非常不适应。
  话说,现在要是有个人照顾他该多好,比如一个身兼多职的全能型人才,具体的说,就是女朋友,老婆之类的,呵呵!
  不跟同学在课外来往,也没有参加一个奥林匹克兴趣小组的冯一平,高一的日子是很久违的悠闲。
  周末休息的时候,睡个懒觉,去附近吃个早午饭,然后戴上棒球帽,背着包,里面装着相机水壶和本子,骑着车就在市里的大街小巷里转悠。
  经常就这样一转大半天,不时停下来掏出本子记记,有时还拍张照,就像是后来搞销售的时候,先做市场调查一样。
  当然,他现在做的,也是市场调查,而且是很细致的市场调查。
  赵律师回到羊城后,经过大成律所的运作,第二批的这十首歌,又被宝丽金买下,每首歌的金额和上一批差不多,就是分成提高了两个点。
  得知结果的冯一平很满意,这是最后一次,自此之后,不用做,也没必要再做这样的事。
  10月的一天,冯振昌带着梅秋萍,来突袭了一次。
  冯一平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妈妈已经烧好了饭,好丰盛的四菜一汤,平时随便炒两个菜就管一天的冯一平,吃了个肚儿圆。
  连王昌宁父母在内,现在已经有8家人在下面的县市里开了店,冯振昌他们两个,今天刚从他的老伙计冯明志家新开的店里过来。
  “他们家的店怎么样?”冯一平问爸爸。
  “所有的都是按照我们说的来,生意也不错,挺好的。”
  在收拾桌子的梅秋萍就插了一句,“也不是都挺好的,明志家的那个婆娘,没事的时候,总是带着她小姑子坐在店里,叫人看了就不舒服。”
  冯振昌说,“也是没办法,现在天这么热,总是呆在厨房确实受不了。”
  不过,这一点,他私下也是跟风明志提过的,现在他也觉得,那些厨师和服务员没事的时候就餐厅里睡觉、打牌、闲聊的那饭馆,和自己家的店不是一个档次的。
  “车站旁边的那家店生意怎么样?”
  “呵呵,”提起这个,爸妈都非常高兴,“当初你说的是对的,现在那家店,抵得上三家学苑路的店,晚上生意都可以做到九点多,现在是你姐姐在那管。”
  这也是冯振昌最骄傲的地方,那家店,可是他辛辛苦苦想办法盘下来的,现在的成绩,让他很有成就感。
  “一平,前两天,我们抓到了一个收钱的和厨房的勾结,把钱放到自己口袋里的事。”说完了高兴的事,就轮到糟心的事。
  这终于还是发生了。
  他们现在,还是沿用老做法,顾客进门的时候,交钱换成一张小票,厨房凭小票下面,晚上结账的时候,就把两边的单据一对,然后核实现金,一般这样也不会有事。
  可是,当厨房的和前面收钱的勾连起来,钻空子也容易。
  “不是村里的人吧?”
  “不是,要是村里的,我会让他以后都没脸回去见人。”梅秋萍说。
  不过,村里的就真没人也动过手脚吗,冯一平表示怀疑。
  “所以说,还是要买收银机啊,你们舍不得。”他早就提了这事,爸妈一直很犹豫,那收银机现在可要上万块一台,他们现在十一家店,那可是整整十多万!
  “就没有其它办法吗?你好好想想!”梅秋萍希翼的看着他。
  “真没办法,你们肯定也想过,只要还是用票据,总是有空子可钻,有了收银机,里面的数据他们改不了。”当然,不是说用了收银机以后就完全没有漏洞,只不过这个漏洞小了很多。
  “那可不是小数目,十几万啊!”冯振昌也是一脸的心不甘情不愿。
  “爸妈,你们想想,现在不比以前,这么多家店,这么多人,你们只抓到一起,难道其它店没有这样的事情吗?这样放任下去,都想着怎么钻空子,谁还会好好做事?”
  没办法,后来只要是请了人的小卖部,收银机这些都是标配,开店的时候都算在成本里的,当然,后来的这些电子产品都便宜,他们原来没配,现在一下子加上去,确实成本很高。
  “唉,看来也只能这样。”
  “不,学苑路的那家店不用,省一台就少花万把块钱,我都在店里,看谁能搞这些小动作!”梅秋萍说。
第一百七十八章
厉害的女人
  现在的同桌刘文君,他虽然不姓卓,当下也是个长喉结的少年,冯一平觉得他还是有些女性的色彩,比如,他就特别爱八卦,而且以此为乐,以此为荣。
  他充分发挥自己极具亲和力、易让人产生好感的强项,到处搜集各路消息,有些包打听的架势。
  这些爱八卦的人,当然也最爱说八卦,比如现在,冯一平一边把笔记本和水壶往书包里装——有了初中的教训,他现在可不敢把笔记本放在教室,一边听他唠叨,“你知道吗,我们原本不用交这么高的学费,前几年在老校区的时候,学费很低,而且每学期多少还有些补贴的。”
  这样的时候,还是要自觉的捧一下哏,“为什么?”
  “都怪前面的那个好大喜功的校长,挺好的老校区不用,花大钱兴建现在的这个新校区,然后,她得到了上面的赏识,提上去当了副市长,给我们学校留下了一屁股的债,据说有好几千万!”
  前校长冯一平清楚,校报里都有的,是一位极有魄力的女同志,没想到她魄力这么大,在这个年代,就敢欠几千万的外债来建新学校,啧啧,厉害!
  就是不知道被她这一手,坑死了多少家建筑业相关的公司。
  “所以啊,学校为了还债,只有想办法创收。”刘文君说。
  “所以我们的学杂费才这么高。”冯一平接了一句。
  “还不止呢!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一届招了这么多班?”
  “为了多收学费?”
  “学费算什么,主要是招自费生,550分以上的,都可以掏钱进来,差两分以内的,都掏一万,其它的,差一分150,你算算这是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