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3/2763

  ……
  此时的曼谷,李子雄口中所说的没有包袱的小年轻,高志毅高总,其实也不轻松。
  他当然也对着开业第一天的销售有信心,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万一这第一天就不如人意呢?
  是,他没有李子雄那样的包袱,但是,他也有李子雄没有的顾虑。
  从冯一平跟他的谈话,以及对他工作的安排,他就有些清楚,自己将来在公司会是什么位置。
  在泰国发展有佳,这应该是冯一平和公司,对他最后的一次综合考量,他希望这次考量,从第一天开始,就很完美。
  只是,一考虑到这边面临的严峻现实,他就乐观不起来,也就压力更大。
  但他想得比较开,开业之前,他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检查过自己的工作,非常确定,都做得非常到位,所以,不管怎么样的结果,他都能接受。
  差不多李子雄和周星宇开始巡店的时候,他直接登陆进了管理系统。
  ……
  7-11的陈总回到公司后,也一直牵挂着有佳今天的状况。
  他没有想到,那位看起来连自己的身材都管理不好的小年轻,竟然那么不客气,不过才开20家店而已,在自己面前就能那般寸步不让。
  呵呵,只希望你今天的成绩,能像你的嘴那么厉害。
  下班的时候,他打了一个电话,很快,手下就送来了一份报表,他略有些期待的一看,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
  “好吃吗?”华灯初上的时候,冯一平已经带着黄静平和孩子,在一家食客不少的姜母鸭店里找了张桌子。
  炉下的炭火,煮得陶瓷炖锅里热气腾腾的,在欧文和卡罗尔警惕的眼神中,冯一平先给阿曼达夹了一点鸭血糕。
  讲真,鸭血糕的卖相,真称不上好,听了它是怎么做成的后,那一对美国男女马上敬而远之。
  但阿曼达对自己老爸,那是无条件的相信,给她什么他就吃什么。
  这会见爸爸问起,吧嗒吧嗒嘴,“还要。”
  “有什么是你不喜欢吃的?”黄静萍笑着给她把那一块弄成小块。
  冯一平笑着接起了电话,“李总啊,先不忙说,过来吧,忠孝路上的这家姜母鸭店,都帮你们煮好了。”
第五百零九章
不负所望
  “你就真的不感兴趣?”黄静萍忍不住问他。
  “当然和你一样感兴趣,但是,只听李总说话的语气,就能知道个大概,那还是等他过亲自说。”
  虽然已经大致有个底,但是黄静萍还是挺期待能知道具体的情况,好歹这也是她作为大股东的第一家公司。
  “李总是什么语气?”
  “压抑不住的兴奋。”冯一平简明扼要的说。
  “呵呵,”黄静萍爽朗的笑了,“来卡罗尔,这个汤已经可以喝了。”
  欧文也有些迫不及待的把把自己的碗端起来,“中餐的有些菜确实好吃,就是做的时间太长。”
  这孩子,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中餐的有些菜才好吃到爆啊。
  冯一平已经看到满脸喜色的李子雄,和同样很高兴的周星宇,一前一后的走进来,“这里。”他挥了挥手。
  其实不用他招呼,他们也很好找。
  一男一女,同样带着一男一女两个老外跟班一起吃饭,这样的组合可不多见。
  “冯总,黄总,”李子雄高兴的走过来,“呵呵,这是你们自己找的?我一直也听说这家的姜母鸭挺不错。”
  到现在,连他也不急于跟冯一平他们说今天最后的成绩究竟如何。
  “热心的市民介绍的,”冯一平伸出一只手,“周总辛苦,快请坐。”
  “要是每次这样的辛苦都会有这样的好事,我宁愿天天辛苦。”周星宇笑着说。
  “可别,天天有这么多店开业,我可没那么多资金投入,”冯一平问,“怎么样,这一天有什么感受?”
  “感受那还真是不少,”周星宇说,“很羡慕李总,这样的生意,还真就是要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才好做。”
  黄静萍听了,悄悄的碰了冯一平一下。
  “李总,也别卖关子,说说,今天的成绩如何。”冯一平感觉再扯下去,黄老板会有些按耐不住。
  “呵呵,”李子雄有些忍不住笑,“到晚上6点,也就是8个小时多一点,销售总额,已经非常接近200万,单店最高销售额,已经突破40万!”
  即使换成人民币要除以4,这个成绩,也是相当不错。
  “为这个,必须得干一杯。”冯一平豪爽的说。
  黄静萍居然自己也给自己倒了杯酒,“李总,这杯我敬你和所有的同事。”
  “应该的应该的。”李志雄连忙把杯子凑过去。
  “开业当天,8小时内销售突破40万,也就是超过10万人民币,这应该是创了一个最新的记录?”冯一平问周星宇。
  “对,之前最高的是8万,羊城的一家店。”周星宇对这些数字,那可是乱熟于心。
  “恭喜你李总。”黄静萍说,但看她那样子,明明是在恭喜自己。
  “今天大家都太辛苦,过两天,我们请大家吃庆功宴。”
  好吧,她这老板当得,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其实,我们对这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两家店里看过后,我们就已经有了预估,对吧一平。”黄静萍说。
  “你们也到店里去过?”
  “是,还是作为顾客去的,我觉得,我们店里的收银员,脸上的笑都特别真诚,这是我最直观的印象。”冯一平说。
  “既没有板着面孔,爱搭不理这样的消极,也没有堆满那种一看就是为赚你的钱而做出的满脸堆笑,非常热情的积极,也没有因为太忙,而脸上带笑却心不在焉。”
  “所见到的那几位,脸上总是很和气,很真诚,也很认真,似乎那样做很自然,很平常,所以让人觉得很舒服。”
  “我觉得有这样的员工,生意应该不会差。”
  “这个,虽然按照公司相关标准进行了职前培训,但是,我们这里的服务员,一般都是这样子的啊。”李子雄说。
  好吧,他这话就让人多少有点不舒服。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还真是两岸的差距之一。
  王总那样的官二代,比事业有成的商一代都要从容,同样,在这边这样经济早就起飞的地方长大的女孩子,在一些方面,肯定和我们那些从老少边穷的地方奋斗出来的姑娘不同。
  在内地,便利店的收银员,大多数家境都一般,搞不好这时家里还欠着外债,或者说弟弟读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为了销售能上去,奖金能高一些,在有时候,她们容易做出一些用力过猛的事,所以容易让人觉得有些虚假,觉得她们的这些热情,都是冲着你的钱来的。
  同样,对那些消费不多的人,她们可能就比较敷衍。
  这其实也是符合商业原则的事。
  但是这边的姑娘就不一样,进来买东西的,她对你是那样恬静的态度,进来不买东西的,她依然是那样的态度,进来扫店的,她也不会热情到让你不适应……
  这些事,不是培训就能做到的,当然,这事和具体的个体没关系,主要是大环境的原因。
  虽然跟过去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存在很多差距。
  冯一平只能说,“这也是我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
  “对了冯总,曼谷那边呢。”李子雄应该觉察到了自己是不是说了什么不太让人高兴的话,连忙转移话题。
  “泰铢和这边的汇率接近,他那边,今天前8小时的总销售额,接近150万,单店销售额最高的,超过30万。”
  “那还是他那边做得更好,”李子雄马上说,“他在曼谷遭遇的压力,比我们大太多。”
  “确实,在曼谷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周星宇说,“不过,在这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同样也不简单。”
  这是自然,这边虽然不像曼谷,便利店的主力是那么牛的正大麾下的7-11,这边原有的便利店,同样实力雄厚。
  同样说7-11,这个便利店品牌在这边的拥有者,是统一集团,这家公司的实力,那也无庸赘述。
  排第二的,是全家,这同样是知名的便利店品牌,而且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这边发展。
  就目前来看,这边便利店的密度,尤其是在大都市,已经非常之高,像7-11,那还真是跟公交车的站点一样多,有佳今天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
  “李总和高总都是功臣,当然,还有周总你这位奠基者,来,我敬二位一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