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0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3/2763

  历史上的Facebook成立之初,只允许有哈佛邮箱的人注册,当时除了要凸显一种俺是哈佛的俺骄傲的B格和优越感之外,相信那会穷的叮当响的扎克伯格,也承担不起向社会开放的后果——他没钱买那么多设备,比如服务器。
  但现在的冯一平可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学,自然是网站的推广重点,但是,他现在的人脉,可是小扎同学不能比的,这么多公司,这么多朋友,这么多客户,难道都不利用起来?
  “大家已经做得很不错,”冯一平点了一下自己的电脑,“我已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斯坦福的校友注册了自己的帐号。”
  这个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座的,有太多是从斯坦福毕业。
  “但这还不够,我想在一到两周内,让我们的网站,在加州所有的大学风靡起来。”
  “两周,我保证能覆盖全加州所有高校。”迈克马上大声说。
  这样的网站,对大学那些总是有满身的精力无法发泄的家伙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器,一经发现,必定会爱不释手。
  要是自己在校那会能有这样的网站,嘿嘿,那大学生涯一定会更精彩几分。
  “布坎南,请你在离开之前,再帮忙一次,向你在国会山上的那些朋友们推荐我们的网站。”
  “好的。”
  “康明斯,你应该也想到了,要向华尔街的那些同行们推荐吧,我们都知道,他们压力很大,时间很紧,无暇社交,这对他们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好工具。”
  冯一平相信那些每年在那些高档俱乐部的美女身上,可以花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家伙们,一定会好好的利用这个网站。
  对他们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堪比后来的陌陌一样的好玩意。
  “我已经发了邮件,相信很快就会在华尔街流传开来。”
  “好,全国和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还是按照已经商定的计划来,相关的资源配置,全部优先,我只有一个要求,尽量快!”
  “我希望到下个月底,我们的注册用户,在美国本土,至少要超过500万人!美国之外,100万人!”
  “没问题!”在座的把这事都不当一回事。
  就说NEXTDOOR现在每月活动用户就超过5000万,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中的10%成为Facebook的注册用户,这肯定相当简单,只要在网站上宣传一下,估计他们自己就能完成。
  何况,还有全美超过4000所大学的1500万以上的在校学生?
  就是美国之外的100万人,这个多少还是有些挑战。
  “各自行动吧,”冯一平合上电脑宣布散会,“康明斯,一个小时后跟我去谷歌。”
第四百四十三章
这边很燃
  “冯,跟谷歌谈的时候,如果我对谷歌要求苛刻,你没意见吧?”停车场里,康明斯问冯一平。
  “当然,必须苛刻,”冯一平大笑着说,“你只需要对NEXTDOOR负责。”
  他完全不怀疑康明斯会把握不住分寸,他这么说,只不过是在委婉的恭维自己而已。
  看,冯你还是谷歌的大股东。
  这一次去谷歌谈这么几项合作,自然不是只有康明斯一个光杆司令,他还带着一个6个人的团队,分别来自奈飞、Facebook,以及同样上线在即的Youtube,策略其实是早就已经确定的。
  这个小车队还没起启动,楼里又快步走出一群神情激昂的男男女女来,边走边说,声音不小,一个个都透着一股子要去建功立业打天下的气势。
  一抬眼看到冯一平的车,走在前面的一个女孩子眼睛一亮,几步跑到车边,“冯先生,给我们将两句,好不好?”
  “冯,应该讲两句,没事,我们先过去。”康明斯摇下车窗说。
  关键是,不讲两句也不行,这些即将出发去其它国家的家伙们,把车都围了起来。
  送别或者践行这样的事,因为多少都有些煽情,冯一平并不太愿意做,但是现在员工们这么强烈要求,他也没办法,好在今天上午剩下的时间就安排去谷歌,时间相对宽松。
  “干脆把即将出发到国内推广的那些也都叫到会议室,我给大家讲几句。”
  谁叫自己在公司里一向没架子,而大家有都喜欢听自己演讲呢?
  5分钟后,冯一平又回到了会议室,现在会议室里的人,比他刚结束的那次会议要多得多,那些家伙一个个都站着,一见他这个比他们所有人都年轻的大老板走进来,立马鼓掌。
  “大家都是从各公司抽调来的精英,分配的任务该如何完成,我想都用不着我说,大家都有主意,我就是想跟大家说说我们工作的意义。”
  “这都不是大家的第一份工作,那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几年前的那场寒流,让好多硅谷人现在提起来都后怕的寒流。”
  “其实对我来说,那样的寒流,并不可怕。”他轻轻的摆了摆手。
  “因为在那样的时候,整个互联网领域都公司,包括微软在内,大家的日子普遍都不好过。”
  “而且冻死在那样的寒流里的公司,都是自身有问题,有漏洞,最终挡不住寒流的那些公司,我可以这样说,即使没有那样的寒流,那些公司最终依然会倒闭,只是没有那么快而已。”
  “像我们这样不靠炒作概念的公司,最怕的,不是那样的非常时期,怕的恰恰就是现在这样一片兴旺的时候。”
  “在行业大势向好,公司发展也确实不错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昏昏然,以至于变得松懈。”
  “大家也都知道,在互联网领域,确实会有公司因为一个概念,一个模式而迅速崛起,而且这样的事将会越来越多。”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交,这个始终会占据我们生活中相当多时间的领域,从形式到内容,肯定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别看我们目前好像还比较成功,但是,谁也不知道,今天成立的那么多公司中的一个小公司,是不是就不会在未来轻松取代我们。”
  “所以,要让公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从NEXTDOOR的成绩来看,我们Facebook将要做的这条路,无疑是正确的。”
  “那么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就只有两个字,用户!用户有多少,决定我们将有多成功,决定我们将能保持领先优势多长时间。”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我希望大家能明白,我们这个网站的推出,就是改变社交领域,进而改变这个世界的一件大事,我认为,这样的事,值得我们投入所有的力量。”
  在美国讲话,你就应该把事朝个人,以及朝世界上靠,这样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果然,虽然冯一平这话说得有些夸张,但是在场的这家伙听得有些热血沸腾,冯一平毫不怀疑,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甚至有勇气去动荡的非洲发展用户。
  ……
  因为这一耽搁,冯一平抵达谷歌,延迟了十多分钟,难得的是,他居然在楼前草坪旁的长椅上,看到佩奇和布林俩齐刷刷的坐在那。
  “嗨两位,”冯一平都走到了跟前,他们还没发现,依然在电脑上忙活着什么,“干什么呢?”
  “哈冯,你来了,你说得对,你这个网站确实很酷。”佩奇说。
  “你知道吗,我已经在这上面看到了不止一个微软西雅图总部园区的工程师,”布林兴奋的说,“我跟其中的几位聊得还不错。”
  “我说伙计,这个时候可不好招惹微软。”
  他记得,好像因为大肆挖微软的墙角,谷歌跟微软之间爆发过激烈的冲突。
  但在现在正是冲刺上市的敏感时段,做这样的事可不太明智。
  唉,要说微软这个老大也难,后起之秀们,有一个算一个,不约而同的,齐刷刷的把它当自己的人才储备库,谷歌是这样,后来的Facebook也是这样。
  “我当然明白,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你这是最好的病毒式营销啊。”
  当然,他说的这个病毒式营销,并不是那些流氓软件所采用的方式,这个病毒,指的是这种营销方式的传播速度出乎你意料的快。
  病毒式营销有好几种表现形式,这种基于用户口碑,天生的传播特性,是最好的一种。
  布林说,“我想,刚开始可能是你硬币之星的员工,向他在微软的好友推荐,之后微软的那位觉得这很不错,马上推荐给他的同事,这是什么冯,这不正是最好的病毒式营销吗?”
  “已经有亚马逊的用户,”佩奇插了一句,“如果当初我们的搜索能像你这款产品这么幸运,那真会为我们节省很多费用。”
  目前Facebook用户的增长,不少显然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这就意味着,这些用户几乎不需要花费公司任何费用。
  “天生的传播特性啊,”布林也略带羡慕的说了一句,“因为这个原因,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你的这家网站,就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希望如此,”冯一平说,“我关心的是,公司里目前有多少人已经注册成为网站的用户。”
  “到今天下班前,我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Facebook的用户,”佩奇说,“我认为,你这家网站用户增长得这么快,和你的NEXTDOOR不无关系,它已经培育出了很多回喜欢这家新网站的用户。”
  自然是如此,“我下午去苹果推广,两位,这次拜托跟朋友们多介绍介绍。”
  “那是自然,不过,如果我猜得没错,有些朋友,你肯定不希望我们现在就介绍。”佩奇说。
  “谁?”
  “沙丘路上的那些朋友。”
  “这个,确实是得缓一缓。”
  他明白佩奇说这话的意思,他跟沙丘路上的那些家伙现在也有联系,他非常清楚那些家伙在知道这事后会做什么,肯定是第一时间打电话希望能投资。
  虽然他们迟早会知道,但冯一平还是希望时间能尽量晚一些,那样至少自己能少接些电话。
  “精神多了,走,去餐厅。”布林合上电脑。
  ……
  虽然这会总体上还是缺钱的谷歌,餐厅的水平自然是远不如后来,但是冯一平每来一次,就觉得这里就会变好一些,当然,主要是在食材和味道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