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美洲1620(校对)第1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0/1963

  “卖身葬父!给三两银子就成!”
  “给一条活路了,我们不要工钱,一天管两顿饭就行。”
  王夫子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如今这些年,大明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看来,说不得就又是附近哪儿遭了灾,人们活不下去跑到杭州来了。
  “站住!”
  王夫子索性不再去看那些自卖自身的流民,跟在其他行人的身后向走门走去。
  因为他牵着一头大青骡子,身上还穿着读书人的青衫,整个人看起来有那么几分儒雅的气质,所以不会让人将他和那些流民们混为一谈。
  所以,王夫子可以轻易的越过第一道关卡,走到城门附近。
  如果是那些流民的话,压根连第一道的关卡都过不来。
  走到城门这边后,王夫子被栏了下来。
  一个守城们的小兵上上下下的用目光打量了一下王夫子,然后道:“进城做什么?从哪儿来的?”
  虽然被盘问了一下,不过王夫子倒是一点都不慌张。
  他从怀中拿出了一张路引递了过去,同时在路引的下面放了一枚宋帝国的大龙洋。
  “从北直隶来,进城寻亲的,在下的妻儿老小可都在杭州城中呢,就住在城西茂昌行左近。”
  宋帝国的大龙洋为一两重白银币,因为是从虚拟世界定制的,所以花纹十分的精美。可不是这个时代的银元宝和散碎银子能比的。
  所以,当那个守城的小兵看到精美的帝国白银大龙洋后,那眼睛顿时凸了出来。
  光是用手掂量了一下,差不多就知道有六七钱重了。
  (注:明朝时期度量衡为十六进制,一斤就是十六两,一两为十六钱)
  一般的商人进城是要是遇到了盘问,为了避免麻烦都会给一些好处这些守城兵丁的,但一般也都是给个几十文钱而已。
  像是王夫子这样的出手,一次就给了六七钱银子的还真是不多。
  不过既然收了钱,自己当然也就不好继续的为难人家了不是。
  所以啊,这名士兵手一翻,那枚精美的白银龙洋就落入了他的怀中,随后这个士兵的脸上也洋溢起了真诚的笑容。
  “原来是寻亲的,那就进去吧。这城外都是流民,知府大人为了不让流民进城,所以这才下了设卡的命令,我们这些做小兵的也不过就是听命行事罢了。”
  小兵笑着对王夫子解释了一下,毕竟是收了钱的嘛。
  “我叫陈老三,家中也住城西,距离茂昌行还有三条街市,以后要是有了什么困难记得找兄弟就是了,大事儿办不了,解决一些小事儿还是可以的。”
  这名叫做陈老三的守门士兵,对着王夫子挥了挥手让他进城,同时还爆出了自己的名号,让王夫子以后要是有事儿的话可以找他。
  这倒不是陈老三良心发现什么的,而是他觉得这个青衫中年人一出手就这么大方,说不得也是个有钱的家伙。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但凡是家人的手指缝稍微漏那么点,也就足够自己吃喝了。
  虽然陈老三不知道另外一个时空有那么一句话“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但是他心里的想法却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了。
  王夫子笑了笑,然后抬手抱拳谢了谢对方的好意。
  其实王夫子当然清楚这个叫做陈老三的打什么主意,只是他对此并不在意。
  反正他见了家人之后,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离开这里了。
  所以呢,和这个陈老三他也不会有什么交集的,犯不上去得罪他。
  因此,也就任由他在这里得瑟了呗。
  不过,王夫子倒是好奇的是,为什么杭州城外和一路走来那么多的流民。
  所以,他便问了这么一嘴。
  “陈兄弟,我这一路走来,看到了许多流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陈老三看了王夫子一眼,心说:看来又是一个读书读傻的家伙,以为在家里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儿呢。
  心里虽然吐槽了一下,不过面对如此的“土豪”陈老三还是很客气的。
  这还不都是那一枚大龙洋闹得吗。
  “好让兄弟知道,最近安庆府、铜陵、望江、饶州闹了水患。这些都还不算什么,宁国和广德这两地还闹出了个什么道门会叛乱,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两地却是百姓凋零纷纷逃难到咱们浙江来了。”
  听了陈老三这么一解释,王夫子这才明白为何自己一路走来看到那么多的流民了。
  敢情,除了水患不说,好闹出了一个什么道门会叛乱。
  而且水患和道门会叛乱的这些地方,都距离杭州很近的。
  看来大明朝这里越来越乱,自己还是赶紧接了家人离开吧。
  王夫子拱了拱手手道谢之后,便走进了城内……
第994章
当家的,你咋啦?
  如果说杭州城外是一副当代的地狱浮世绘画卷的话,那么当你进入杭州成内的时候,就会发现城中简直就是如天堂一般的了。
  一进城门,迎面就是各种招牌,以及众多的布制商号的旗帜。虽然这是在古代,但商人们还是很别出心裁的用各种手段,在推广自己和招揽顾客。
  生活在城内的人们,根本就没有被城外的凄苦所打动。
  在他们看来,那种事情离他们还很遥远的呢。
  自己又何必为这样的事情去操心啊。
  反正即便是头疼那也应该是知府大人,或者是朝中各位大佬们的事情。
  像是他们这些个商人,以及升斗小民关系可不大。
  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心态在东方是很流行的。
  即便是到了未来,普通百姓们也基本上都在生活中遵循着这个古来而守旧的规则。
  这种心态,可以说已经深入华夏百姓的骨髓中去了。
  王夫子牵着骡子,慢慢的走在街上。
  感受着和城外完全不同的景象。
  街道两旁二三层高的楼阁一排排,酒肆、商铺、米行、当铺各种商号众多。
  不过,王夫子可没有心思放在欣赏街景上,所以他只是看了一会儿之后,便翻身骑上了骡子向城西赶去。
  杭州成内的富商也有钱人,一般都居住在东边。
  一些城中的官吏们,也差不多就居住在这里。
  只有城西这和城东是普通百姓聚集的居住地,城南则是杭州城内的贫民居住地了。
  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哪一个时空,贫民阶级都没有办法消除的一个阶级,在十七世纪那就更加了。
  王夫子的家人,就居住在城西。
  他可没有为了保险就让家人住在贫民区那边,因为这完全没有必要。
  反正只要财不外露就可以了。
  以普通人的身份来生活,这才是最安全的。
  那个路引,可是他花了大价钱购买的,只要有钱在大明朝这里有什么弄不来的呢。
  因为在城门那边了解了一个大概,所以王夫子现在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个数。
  看来,想要购买一些丫鬟仆人的事情,不用前往扬州那边在这里就可以办到了。
  那么多的流民,只要有钱管饭,那么就不怕弄不来人。
  而这里的消息,等到回去的时候,还需要对皇太子殿下汇报一下才行。也的让殿下了解了解这里的形势啊,毕竟现在他王夫子也是宋帝国的子民了,总要给宋帝国出点力气吧。
  更何况,王夫子还有更深层的打算,那么就是留在皇太子的身边或者军中,每个月领那么一份饷银同时结交一些朋友什么的,为自己的儿女日后在美洲的前程铺路。
  当然了,主要的是自己的儿子。
  同时也是看看能不能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个合适的小伙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0/19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