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校对)第9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7/993

  叶春秋笑了,道:“律法如何?”
  “律法?”
  陈蓉想了想,不禁沉吟起来,律法确实实用,毕竟将这律书熟读与心,对律令了然于胸,这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将来做了官,本职之中,就需承接百姓诉讼的。
  可事实上,许多做了八股文起家的读书人做了官,对于律令的条文,只怕所知也是有限的,判起案子来,多是靠自由心证,说你有罪就有罪,说你没罪就没罪,很多时候,所谓的冤案,怕也并非是什么官官相护,或是收受了财物,实际上,却全是地方官胡判乱判。
  此时,叶春秋又道:“律令也是朝廷的规矩,这个规矩里,便要求所有人都能够遵守。大明一直都有律令,可百姓们却不将律令当一回事,陈兄,你认为是什么缘故?”
  陈蓉苦笑道:“春秋别总是反问我,不要卖关子了。”
  叶春秋开朗一笑,喝了口酒,赔罪道:“是我的不是,好吧,我就直说了,其实大明自有律令,除大明律之外,太祖当初,还专门颁布了大诰,太祖皇帝为了将大诰深入人心,甚至要求各家各户,都需收藏大诰,可事实上呢?事实上,百姓们并不将这些当一回事,这不是因为百姓愚蠢,而是因为,连决定刑法的地方官吏,对于律令尚且一知半解,你百姓就算是遵守了大明律又如何?所以,在大明,律令和一张废纸,并没有太多的分别,官员所知不多,做了官,也懒得去翻阅那堆积如山的各种律令,而百姓们呢,知道决定一切的,并非是大明律中的条文,那么,谁还会将这大明律当一回事呢?”
  “所以,考大明律,唯有如此,天下的读书人,方才会纷纷去学习大明律,做了官,才可以学以致用,而一旦官员们开始在律令之中寻找各种条文来断案,那么寻常的百姓,方才知道律令的好处,于是人人都不敢去触碰那些大明律中的禁忌。因此,百姓们多少会学习一些律令,读书人更是如此,官员断案,一旦脱离了大明律,就少不得要被那些精通律令的读书人抨击,被那些略知律令一二的百姓所质疑,这种冤案错案,也就可以得以收敛了,即便是官官相护,或者与人勾结,也就没有那样轻易了。”
  陈蓉连声说是,甚至连张晋也觉得极有道理地点着头认同。
  以律令来做标准,确实有极大的好处,这会使大量的人像熟读四书五经一样,去熟读律令,将这律令背的滚瓜烂熟,而越多人精通,任何一个案子,若是官员判得过了头,就会很容易被人所质疑和抨击。官员们为了官声,怎么还敢胡乱判案?
  只是陈蓉想了想,却又皱眉道:“可问题在于,律令是死的,就如四书五经一样,多少读书人几年下来,就可以背个滚瓜烂熟了,那么岂不是一场考试下来,人人都能默写出大明律,不知多少人会因此而高中?何况,又如何将读书人加以区分出成绩的好坏呢?”
  这确实是个难题,叶春秋却是道:“律学,不过是考试的一种而已,又不是只考一个律法,这地方官员,甚至是各部堂的大臣,难道不需要懂一些经济之道?若是两眼一抹黑,对钱粮一窍不通,这做了官,怕也只是个糊涂官罢了。”
  “所以,何不如再加一门考试,为经济考呢?里头囊括了算学,包括了修桥铺路所需的花销。”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这一手真是毒
  叶春秋的每一个观点,可谓是说得头头是道。
  可是当叶春秋最后说到这个经济考时,陈蓉却是没有多大信心起来,不禁汗颜道:“读书人的性子大多锱铢必较,只怕许多人对这考经济学,要破口大骂了。”
  叶春秋却是笑着摇头道:“骂肯定是骂一时的,可读书人要做官,就得考,就得去学习这个啊,一开始,大家在骂,可大家为了前途,还是不得不去考的时候,他们最后岂不是在骂自己吗?所以,只需划出标准,让他们骂一些时候,到后面,想做官的人,该学的还得去学,那些不肯去学的人会骂,可是更多人,却还是会为功名而去学的,他们骂了,显得自己清高,可最终,骂的还是那些学习经济之道的读书人,到时,学了的人,只怕拥护都来不及呢,人啊,总不能骂自己吧?”
  张晋不禁失笑,道:“春秋,还是你厉害,这一手真是毒,这叫借力打力。”
  叶春秋继续道:“我这都是为了大明的未来考虑罢了,除此之外,从前的四书五经,该学的还是得学,读这些,倒是多少可以明事理,晓是非,不过,还得添加一个文史,读史也是有好处的,毕竟都是前人之鉴,学一学,并没有坏处。”
  “所以,我的意思便是以律法、经济、经史,取代传统的八股文,至于到时出什么题,该怎么考,这固然是需要继续拟定出一个细章出来,可只要有了方向,一切的难题,都迟早是要迎刃而解的。”
  “这……便是未来陛下的新规矩,顺从这个规矩的人,就可以得到好的前程,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可若是阴阳怪气的人,其实也不必在乎,因为他们可能一开始声音会比别人高一些,骂得会狠一些,可只要朝廷在这个时候,能稳住,不被他们所影响,他们就翻不起什么浪来,等到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个人前途,而开始去学习律法、经济和陛下所制定的经史的时候,他们骂人,骂的可不只是朝廷,是陛下,是内阁首辅大学士,是你陈蓉,噢,还有你张晋了,他们骂的,更是无数在家苦读经济、律学的读书人,而这些挨了骂的人,肯定是要反骂回去的,到时,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读书人,才是新政最大的基础。届时,抹黑新政,就是抹黑他们的人格,是抹黑他们的努力,抹黑他们的前途,他们不跳脚,那才是怪了。”
  陈蓉看着叶春秋,不由苦笑道;“原来鲁王殿下,一切都已经想好了啊,早知如此,早早将这章程呈送陛下,哪里还会有今日这样多的是非啊。”
  叶春秋却又是变得认真起来,郑重其事地摇头,叹了口气,才道:“想要改八股取士,哪里有这样的容易?你们看,现在的新政,已经遭致了怨声载道,若是再捅这马蜂窝,我来问你,陛下能有这个决心吗?只怕连我那泰山大人,也不敢轻易尝试,若不是新政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谁敢下定这样的决心。”
  “这些章程,其实在关外,早已有过讨论了,我也不过是生搬硬套来的,事实上,青龙这儿,也是打算开科取士,只是青龙比起关内,还是要更激进,更彻底罢了。”
  陈蓉的心里倒是落下了一个大石,他知道叶春秋的这个法子,虽然激进,其实却很有道理。
  谁都知道,一旦改了八股取士,就可能遭致更大的怨恨,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叶春秋在作死,可陈蓉却知道,而今就算朝廷改不改八股取士,那些反对朝廷的读书人,本来就是对一切新政都反对,你就算不改规矩,也是讨好不到他们的。
  可是一旦改了,却能换来另一批读书人的鼎力支持,这似乎反而很是划算。
  其实陈蓉在诗社里,早就见识得多了,多少读书人读了半辈子的书,结果却是一无所成,八股文作不过人家,只能年年落榜,消磨了大半辈子的时光,白发滋生,那种绝望,是寻常人无法想象的。
  于是这些人,不得不沉湎于诗词,沉湎于一些话本,毕竟,这辈子读的书,都变得一无用处了,那就只能当做娱乐的工具罢了。
  可一旦改了八股取士,就等于他们与其他的读书人,可以重新拉回了起跑线上,这对他们,绝对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更何况……朝廷现在,可不是招录百来个进士来做官,而是直接择取数千上万人,也就是说,只要你真正肯去学习律学、经济之道,那么做官的几率,便增加了十倍、二十倍,甚至是三十倍不止。
  虽然授予的官职,并非是七品、从七品,而是从九品末流开始,这对于那些极少数的大才子来说,肯定是极不满意的,他们的目标,只有进士,只有翰林,可这些人终究只是少数中的少数,而真正的绝大多数,能够步入仕途,不枉生平所学,其实就已经足够了,何况九品末流那也是官,譬如一个刑房的司吏,这几乎就形同于一县中的刑名之长,负责一县的治安,这权力虽是微小,却也算是一个县里,能够说的上一些话的人物了。
  这或许对于真正的八股精英们来说,不值一提,可是对此深有体会的陈蓉却深信,这绝对能使无数的读书人,暗中拍手称快。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能不能迈入这个坎了,若是迈不过,一切都是枉然的,可只要能够顺利,进一步,就是海阔天空。
  陈蓉想了想,却还是发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他忍不住道:“只是,有了新政这个提前,已经闹出了不少事,我就怕是,一旦这消息传出,势必这天下又不知要闹出多少乱子,一旦再有人作乱,就是天下沸腾了。春秋,若是到了那般,那我和张晋,可就真成了千古罪人了啊,只怕陛下的心里,也是甚为惶恐的。”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坐镇
  陈蓉一脸认真地说出了自己最大的担忧。
  叶春秋说的很好,甚至可以说,这个计划不但可行,而且十分完美。
  只要事情办成了,一切就都好说了,可里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事情能办成吗?若是办不成,这后果……
  有太祖开始,就实行八股取士,现在要一改从前的八股取士,这绝对是破天荒的事,甚至……接下来引发的动荡和后果,绝对不会小,只要出了任何的岔子,那么一场风暴便会来临,那些从前自八股制中取得诺大好处的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陈蓉接着道:“所以我想,既然要改,就必须得有人坐镇,这事情关系太大,万万出不得丝毫的差错,要让那些心怀不满之人,不敢轻举妄动,现在不是温水煮青蛙,而是生生要割人的肉啊。”
  新政到了现在,就已经叛乱不止了,谁能保证,一旦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又会引发什么后果。
  “所以……”叶春秋听了陈蓉的话,反而笑了笑道:“所以陛下是聪明人啊。”
  “啊……”陈蓉想不到叶春秋突然会提到陛下,面露不解之色道:“这与陛下,又有什么关系?”
  “你也不想一想,若是陛下认为改革八股制可以解决问题,也听取了你的意见,至于如何去改,就算是想要询问我,只需几封书信,就可以解决了。我所说的这个办法,送一份章程到了关内,岂不就好了?陛下又何必的多此一举的委你二人为钦差,特意跑来这咨询我的意见呢?”
  陈蓉这一下子懵逼了,叶春秋不说还好,如此一说,他也觉得事情有点怪怪的了。
  此时,叶春秋倒不卖关子了,接着道:“陛下虽是年少,可早就学习治国之道,而且又极其聪慧,此次,陛下派你们来,除了讨论改革八股的事,便是因为他早就想到这剧烈的改革极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更是早就想到,京师里,非要有人来坐镇不可,他知道你们和我的关系,所以名为咨询,实则却是希望你二人能劝我回京师去。”
  叶春秋叹了口气,道:“陛下确实长大了,所想的更加的周全了,他心里知道,若是自己下旨意来关外,我若是为了避嫌而推辞,这就使朝廷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所以才让你们来,如此,就有了转圜的余地,若是我肯入关,那自然皆大欢喜的,可若是我不肯,朝廷总算还留了体面,也免得被天下人认为陛下已经使唤不动我,使大家对于陛下的威信产生质疑。”
  “他做事,已经圆滑了不少。”叶春秋微微一笑。
  陈蓉这时不禁哑然失笑,他突然发现,似乎自己不太适合做官,也不太适合搞政治,陛下不过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却都有这样的心思,而自己呢,却一直都自以为陛下是真的让自己和张晋来此取经的。
  此时,他和张晋对视了一眼,接着深吸一口气,道:“那么……春秋,你就拿个准话吧,大家是兄弟,陛下和你,毕竟是君臣,有些话是不能说开的,可是我们之间,就不必打什么机锋了,既然你知道了陛下的用意,那你肯入京坐镇吗?”
  叶春秋却是露出了为难之色,道:“陛下若是真想我入京,无论是我与陛下的亲厚关系,还是这君臣的本份,这都是分内的事;只是说实在话,这关内,暮气太重,这青龙,你们也是见了,处处是朝气蓬勃的,虽也有许多及不上京师的地方,可我在这里过得自由自在,真让我入京,即便只是坐镇一时,我的本心也是不情愿的。”
  就在此时,张晋一拍桌子道:“左又不是,右又不是,就你话多,面授了这么多机宜,能不能给一句准话!只说,去,还是不去。”
  叶春秋唇边勾起一抹苦笑,这张晋,还真是一丁点也不懂语言的艺术啊。
  只是……叶春秋最后还是很配合地吐出了两个字:“嗯……去!”
  张晋顿时很爽朗地开怀起来,道“这就对了,你若是敢说不去,我和陈蓉转身就走。还好你答应下了,这样才是朋友,为朋友肝胆相照,这是应有之义,来来来,既然说了去,就不得反悔了,买定离手,我和陈兄,这就去修书,让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师,把事情定下来,咱们现在也不说什么八股的事了,反正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无非就是好生干而已,现在嘛,好不容易聚一起了,先抛开那些烦心事,好好喝酒,等就醒了,我们该干嘛还是干嘛。”
  虽然张晋不太会说好话,可叶春秋大概也就是喜欢他这股豪爽率直的劲儿,叶春秋便再也不提其他话了,其实他心里知道,自新政闹到现在这个程度,到了不得不取消八股取士的程度,这一趟,自己就是想躲,也不成了。
  发生了一场赵王的叛乱,而今继续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他也很清楚,若是没有人镇着,那些利益受损的人,又不知引发什么动荡,于公于私,自己也该当前去拜见陛下的。
  而且……这个家伙,可是朱厚照的儿子,是自己的义子啊,单凭这个理由,就已足够了。
  这个时候,他猛地又想到了朱厚照,看着张晋和陈蓉这两张熟悉不过的脸,可是那朱厚照,却依旧不知所踪,至今没有丝毫的消息,除了水师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之外,再无音讯。
  叶春秋心里不免有点失落,若是朱厚照那个家伙还活着,现在一定是灰头土脸的吧,杨帆海外,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
  算算时间,现在已过去了近一年多了,朱厚照那船队的补给,只怕已是没了,失去了补给,这支船队,只怕早已覆灭了,又或者,他们在某个孤岛上,茹毛饮血?
  叶春秋心里不禁一叹,只是牵肠挂肚又有什么用呢?到了现在,已经不再是自己可以改变得什么的了,只是但愿,他还活着吧。
  几杯酒下肚,叶春秋在推杯把盏的笑容之下,带着某种不易察觉的焦虑。
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胜利者
  罗马。
  这座号称永恒之城的所在,在这里的所有人的毫无预警下,今儿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这场厄运势必令这个地方从此不再一样。
  地中海永远是平静的,因为四面都被大陆包围,所以并没有什么风浪,可是这一天,当无数巨大的船影陆续出现,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火炮轰鸣,一场自天而降的浩劫此时已经开始了。
  教廷一直都在与神圣罗马帝国交恶,自从法兰克国王将这一座城市赠与了教廷,并且教廷在这里建立了教皇国,教皇国一直都在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半岛的主导权。所以绝大多数的军队,都放置在了位于教皇国的北境,谁也不曾想到,在这海上,会突然出现大敌。
  那炮火的轰鸣,以及天上掉下来的火雨,给人一种犹如灭世焚城般的浩劫之感,当许多地方变得狼狈不堪,各处海岸线上,大量的敌人便开始登陆,并且开始动用火器,清除沿岸的一座座堡垒。
  用不了多久,教皇国的中心地带,教廷的所在地,便已易手了。
  赫德等人,意气风发地登岸,这里曾经是他们心里的天上之国,可是现在,却成了落后的根源,卑劣无耻的集散地。
  赫德摸着自己翘起的胡子,看着远处的教堂上,大火正在蔓延,他的心里却有一丝快意之感。
  很快,赫德便见到了一位黑袍的人士,他不屑地看了对方一眼,随即用拉丁语道:“我奉皇帝之命,在此宣布,教皇国以及境内的一切公产、教产、私产,现今都受大明皇帝陛下的保护,大明皇帝陛下,将成为你们的庇护者,请所有人员,立即待在他们应该待的地方,不得四处走动,现在是非常时期,如果因为你们的不合作态度,出现了一切不可预知的后果,大明皇帝陛下以及我本人,都不负有任何的责任,并且,我在此宣布,这里……将成为大明皇帝陛下的佛朗机行在,为使皇帝陛下在这里的生活愉快,你们必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7/9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