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校对)第9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9/993

  她死过丈夫,而今儿子也传来了噩耗,若是再没了这个疼惜如命的皇孙,那她活在这世上,便再没有了什么意义。
  等到喊杀声渐渐减弱,有人前来报喜,说是鲁王殿下已经带兵弹压了叛军,张太后一直拧着的心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等她回过神,才发现朱载垚已是趴在自己的膝下睡着了。
  太子虽是年幼,却也略懂人事,也为此忧心忡忡,可终究还是个大孩子啊,到了半夜,实在是熬不住了,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张太后用手摩挲着他的头,心里感慨万千,她终于打起了精神,抬眸看着下头的人,面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她尽力地使自己端庄一些,方才沉声道:“召鲁王入见。”
  外头的宦官一声唱喏,紧接着,一脸疲惫的叶春秋便踱步进来。
  紧张了一夜,叶春秋这时也是疲惫不堪,好在这时候,总算恢复了一些精神,行礼道:“儿臣见过母后。”
  这声音终于惊醒了朱载垚,朱载垚便伸脖子起来,迷蒙地看了叶春秋一眼,才是想到了昨夜发生的事,顿时露出后怕的样子道:“亚父,你还好吧?贼人呢,他们在哪里?”
  叶春秋便道:“殿下,都已经歼灭干净了,兴王父子,会同其他作乱的叛贼,或杀或降,现在谷大用正在封锁京师,继续追缉乱党,太后和殿下都请放心。”
  呼……
  当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耳从叶春秋的口中听到这个,朱载垚先是一怔,显然对于只睡醒一觉,这逆贼已经被完全平叛掉,感到很是意外,却也很快地回神过来,脸上再也忍不住地露出了惊喜。
  朱载垚虽是年少,可也能从昨晚那些喊杀声中知道,这一场夺门有多凶险,而这更是真正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啊,可是现在,终于转危为安了,怎么不令人可喜可贺?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反思
  对张太后和朱载垚来说,这种感觉,说是劫后余生也不为过了。
  此时,张太后禁不住地道:“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啊,春秋,这一次辛苦你了,否则……哀家和太子,只怕是要做那朱厚熜的阶下囚了,这兴王父子,当初低眉顺眼的,哪里想到他们这父子二人,竟会包藏如此祸心,真真令人意想不到。”
  叹了口气,她才是话锋一转,道:“平叛的将士们,都是劳苦功高,尤其是你,哀家真不知如何谢才好,哀家……终究是无用之身,一个妇道人家,遇到这样的变故,太子的年纪又轻,眼下,哪里靠得上他呢,你是他的亚父,是陛下的兄弟,虽非骨肉同胞,却也比亲兄弟还亲了,而今咱们这孤儿寡母的身家性命可都托付在你的身上了。”
  她的这番话,倒不是虚伪。
  如今到了这个境地,说这话倒是挺实在的。
  叶春秋想了想,却是道:“娘娘,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儿臣已令百官聚于太和殿,太子殿下,该去见百官了。”
  张太后一听,顿时就明白了什么。
  廷议还要继续……
  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最重要的还是要稳住人心,可想要安稳人心,如今最需要的是赶紧让太子殿下去安抚百官,在安抚的同时,确定好克继大统的时间,才是最实际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叶春秋想的确实极为周到,现在什么事都可以挪到往后再说,而这确定君位,却是天大的事。
  张太后便笑道:“好,来人,去张罗去吧,给太子殿下沐浴更衣。哀家就不必去了,哀家的懿旨,也早已预备好了,春秋,到时,你带着去。”
  接着,朱载垚便被人牵着前去沐浴更衣,准备换上朝服。
  这殿里便更清冷了一些,而今这里再没有闲杂人等了,张太后便很直白地问道:“春秋,等到太子登基之后,该怎么办?”
  她现在完全是六神无主了,上一次的廷议,那杨一清虽然是胆大妄为,可是拿出来的实力却是实打实的,那么多的大臣,竟都毫不犹豫地站在这些‘乱党’的身后,这么多读书人的陈情,这是什么?
  这是离心离德啊。
  眼下朱厚熜的叛乱虽然平定了下去,可是张太后依然没有底气,所以此时,她忍不住询问叶春秋。
  叶春秋道:“娘娘,何以关外实施的也是更为激进的新政,稳如磐石,可是关内却因为新政的缘故,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呢?”
  这一句话,的确很值得反思。
  还不等张太后细想,叶春秋便继续道:“这是因为在关外,早已形成一群尝到了新政好处的人,这些人,因为新政才飞黄腾达,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维护关外的新政,牵涉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任何可能动摇新政根基,或者是动摇统治的人,自然而然成了他们不共戴天的仇敌,他们与从前的镇国府,和现在的小内阁是同仇敌忾的,而恰恰,这些人和士大夫们一样,通过了报纸,也掌握了清议舆论,士绅们掌握了土地,他们却掌握了工坊,士绅们以佃农为根基,他们以匠人为根基,他们和儿臣一样,都是关外的主人。”
  “眼下关内士绅们,已经对朝廷没有太大益处了,而今,反而成为了新政的障碍,这世上,从没有两全的事,关内的新政引发了这么大的反弹,并不在于新政如何不堪,而在于,现在关内,新的得利者还未形成,旧的得利者,却依旧还占据了两京十三省最重要的资源,可是不能迅速击破和瓦解这些人,新的得利者,又如何会滋长呢?”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娘娘想要共存,他们却不肯共存;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势必想宽宏大量,可是他们不会宽宏大量;儿臣以为,太子殿下,既然无法得到士绅的支持,那么这天下,就未必需要,皇帝与士大夫共治了,这世上,也未必就非他们不可。”
  “他们既然成了绊脚石,那就一脚将他们踢开吧。”
  说了这么多,最厉害的,自然是最后这一句了。
  他们挡路了,所以他们可以滚了。
  这番话透着一股冷酷无情。
  张太后深吸一口气,才微微皱眉道:“哀家只恐社稷不安。”
  叶春秋沉着地道:“大厦倾倒的时候,瓦砾扑簌而下,固然不安,可是要建新的大厦,若不拆除这危房,难道太子非要被他们弄得一起粉身碎骨吗。”
  张太后踟蹰了片刻,便道:“一切都听你的安排吧,太子还小,你来监国,哀家就放心了。”
  显然,张太后现在是把一切都压在了叶春秋这块主心骨上了。
  叶春秋却是摇了摇头,道:“儿臣在关内待不了多久,几个月之内,势必要出关。太子殿下年纪其实并不小,也颇有主见,只要任命一些信得过的人,区区一群秀才,给他们三年、十年、三十年,也是造反不成的。”
  “春秋要出关?”张太后显得很诧异。
  叶春秋倒是打定了这个主意。
  留在京师,没有多少意义,自己是鲁王,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家国,关外更需要自己。
  关内的事,留着自己在,固然会更好,可是天子毕竟是现在的太子,他不愿留在这里指手画脚;与其如此,不如让王华重新组阁,将这朝廷大换血之后,让他们辅佐着太子治理这个国家。
  叶春秋笑了笑,道:“是啊,等彻底解决掉了这些乱党,儿臣就要动身了,这一次,儿臣打算将叶家阖族老小都接出去,太子殿下是有孝心有福气的人,只需一番磨砺,将来势必是一个圣君,雏鸟终有长大的一天,与其护着它,不如索性让它自己试着飞一飞。”
  哎……
  张太后忍不住幽幽地叹了口气,换做是别人,让其来监国,人家是求之不得的事,当然,虽然也会假装拒绝一下,可是本心上,还是希望做这周公旦,做这霍光的。
  可这叶春秋……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杀鸡儆猴
  现在太子还小,在这种局势下监国,这是代表多大的权势,这是多少人所想而不可得的事!
  可显然,张太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叶春秋不一样啊,叶春秋对这没有任何的栈恋。
  只是眼下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明朗,若叶春秋不在朝,不免令张太后有所不安。
  她自然看得出,叶春秋此时所说的话都不是虚话,他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回到自己藩地去,朝中的事,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是求之不得,可对他……反而成了一个负担。
  人就是如此,越是贪图朝中权位,张太后多半是心里放心不下的,可是这种不贪恋权位,或者另有心思,张太后就是想留,却是留不住。
  叶春秋看着张太后脸上的愁容,道:“母后,眼下殿下确实还需一些时间来渐渐亲政,不过这内宫之事,既有母后和夏娘娘做主,朝中的事,儿臣的泰山王华,亦可分忧,若是真是遇到了情非得已的情况,儿臣即使在关外,可相距这里也不算远,儿臣随时都可以策应,母后放心便是。眼下最重要的是,是一举将这些乱党连根拔起,震慑其他别有居心之徒。现在殿下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三五年之后,殿下逐渐年长,有了自己的手段,区区一群乱党余孽,也就不足为患了。所以……现在最紧要的,是为殿下创造三五年的时间,在这三五年之间,不出岔子即可。”
  叶春秋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只是陛下而今不知所踪,虽是传来了噩耗,可是儿臣始终相信陛下吉人自有天相,想必这时候,定然还安然地活着的,儿臣会派出舰船细心查访,或许用不了多久,陛下便可回京,届时,自居上皇。”
  闹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张太后和叶春秋都已有了默契,就算朱厚照还活着,可现在,那也得是死马当活马医,太子殿下,肯定要登基了。
  经叶春秋如此一说,张太后也觉得朱厚照应该还好好地活着,心情也总算好了一些,便道:“哎,这陛下真是胡闹啊,都怪哀家生了这么个儿子,真难为了垚儿,也难为了你。”
  叶春秋不禁莞尔一笑道:“谁让他是母后的儿子,是太子的父亲,又是儿臣的兄弟呢?”
  叶春秋这话看似玩笑,可若是几年前的叶春秋,一定会加上一句,是臣的君王,不过叶春秋将这一句隐去,因为天下人任谁都知道,做到了叶春秋这样子,除非是兄弟之情,若非要说什么忠心耿耿之类的话,就算别人相信,叶春秋自己怕也不相信。
  ……
  昨晚夜里,紫荆城虽是有不少地方遭了破坏,宫人受了一夜的惊吓,可今儿的一切似乎又恢复如常了。
  此时,在太和殿里,钟声长鸣,百官早已就位。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今日的廷议要讨论的是什么,而讨论的结果,显然早就有了,非要加上这么一个程序,不过是因为叶春秋需要大家做一次最后的确认而已。
  和上一次廷议不一样的是,上一次是站队的问题,可是这一次,每个人都只能发出一个声音,任谁都知道,任何一个敢于在这个时候挑衅或是提出什么异议的人,杨一清这些人就会是下场。
  所以在钟声之中,一身朝服的朱载垚徐徐入殿,叶春秋则是按剑尾随其后,他们出现的时候,没有人觉得有丝毫意外。
  大家只是静静地伫立着,耐心地等候着什么。
  带着几许庄严的朱载垚走上了金殿,接着坐在了御椅旁专门准备的锦墩上。
  待众人纷纷行礼后,朱载垚颌首,当先第一句话便是:“来,给亚父赐坐。”
  亚父二字,在这样的场合,确实令人意外。
  毕竟你太子认了干爹,这是太子自己的私事,虽然有人诟病,可终究没有放在台面上,大家管不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9/9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