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校对)第8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1/993

  说吧,叶春秋收敛起脸上的表情,很认真地看着李东阳,他的脸色仿佛是告诉李东阳,我绝不是骗人的。
  李东阳只是冷淡地看着叶春秋,不屑于顾地只嗯了一声:“拭目以待。”
  叶春秋的唇角又勾了起来,接了他的话茬:“试看天地翻转。”
  李东阳却是没有说话,只绷着脸看了叶春秋,便劲自离开。
  他一点也不愿意和叶春秋继续说下去了,叶春秋确实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这个新的斗争方式,他是一丁点都不适应,他现在唯一可以仰仗的,无非就是利用读书人对商贾的反感,还有借助从前自己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幸好,而今他的支持还有七成,他唯一所担心的,却还是未来一两个的变数,叶春秋的套路实在太多太多了,使人应接不暇,而他呢,却还在不断的摸索,太被动了。
  叶春秋嘲弄地看了那离开的背影一眼,便没有再继续逗留,快步走进了暖阁。
  朱厚照一见叶春秋,顿时咋呼起来:“春秋,朕要完了。”
  叶春秋忙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朱厚照气冲冲地道:“朕亏死了,朕在宫中设了赌档,那些奴婢们不肯来投钱,朕便许诺他们,无论他们投谁,只要赢了,便都是一赔一。你可知道,这宫里的人,一窝蜂的买了李师傅,现在都已下了四十多万两银子的注了。”
  叶春秋诧异地道:“这么多。”
  朱厚照真是很不省心啊……
  外边的赌坊,赔率都是浮动的,庄家只收手续的费用,自己却不涉及赌博,所以若是买李东阳的多,自然而然,到时赔的钱也就少。
  可朱厚照倒是好,亲自下场,还特么的弄了一赔一的赔率,那些宦官和宫娥,起初不敢,可还是耐不住陛下怂恿啊,又想到李东阳的实力就等于是稳赢,只要有人率先去买了,其他人自然也就变得踊跃起来。
  朱厚照一脸头痛地抚额,郁闷的道:“哎……哎……早知如此,朕就不该夸下这样的海口了,最可恨的是寿宁侯和建昌伯这两个猪狗不如的东西,他们竟然拿出了十五万两银子,十五万啊……君无戏言,这样下去,朕这一次,怕是要一次亏个数十上百万两了。”
  “啊……”叶春秋震惊了:“建昌伯和寿宁侯买了谁赢?”
  朱厚照很耿直地道:“自然是李师傅,若是买了王师傅,朕何至于这样惆怅。”
  叶春秋脸都绿了,这么多年了,那两个孙子还是那么不是东西啊,筹款的时候,二人一起出了一万两银子,逢人就说要破釜沉舟,一定要助王公入首辅,很热心于助选的活动,到处拉着一帮子商贾,高呼什么支持王公,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信誓旦旦地说王公必胜,转过头,他居然拿了十五万两真金白银去买了李东阳。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施恩
  说起来,寿宁侯和建昌伯这两兄弟,前前后后在镇国府,也挣了百来万两银子,也算是巨富了。
  可是十五万两真金白银,却不是随便能拿得出的,毕竟对于做买卖的人来说,只有将钱投资出去,才能钱生钱,所以虽然身家百万,手中的现银,能有十万就不错了,现在竟然筹出了十五万,这张家兄弟这回几乎等于是把自己身家性命都放在了李东阳的身上了。
  也就是说,这两个孙子每天睁眼说瞎话,鼓舞着士气,说要支持王华,可背地里,却是认为李东阳必胜。
  怎么说,怎么的不是东西啊。
  见叶春秋脸色很难看,难看到了极点,朱厚照的心里反而舒服了一些。
  春秋还是很为朕担心的,兄弟就是兄弟啊!
  朱厚照感叹道:“罢了,不想这些了,朕身为天子,说过的话,怎能不作数呢,朕已让厂卫那儿私下里调查过了,李师傅的胜算有九成五以上,只怕朕这回真是要输个惨的了,哎,输了就输了吧,朕呢,权当是玩一玩,就是有些心疼罢了,不过春秋不用为朕有心,朕过些天就好了。”
  朱厚照看着叶春秋脸色依旧难看,于是用手搭在叶春秋的肩上,反而安慰起叶春秋来:“没什么舍不得的,输了就输了,朕心里坦然得很,就如你一样,你的泰山输了,也不打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不是?”
  叶春秋的心里却在想,陛下输了,不过是输了几十万两银子,可是臣弟输了,影响的却绝非是一些钱财可比,一旦李东阳继续任首辅,又用读书人实打实的支持继任,这就意味着,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挟持着名义打击商贾了,这才是叶春秋无法接受的。
  叶春秋定了定神,才道:“陛下说的是。”
  这话儿有些违心,但是他不愿意皇帝去干涉公推的事,此例一开,只会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朱厚照吁了口气,勉强挤出了点笑容,道:“为何这天下人都认为李师傅必胜呢?朕还是有些不明白。”
  叶春秋想了想,道:“李公毕竟历经三朝,读书人对他耳熟能详,何况读书人素来不喜欢商贾。”
  反商是一种情绪,商贾确实有许多缺点,他们所奉行的,乃是最自私自利的准则,这种人,往往是最受人反感的,他们的行为,与四书五经中的学问相悖。
  王华通过商贾们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事,虽然也有不少读书人看到了商业活动所带来的好处,尤其是一些较为富庶的江浙一代士人,还有不少生员通过镇国府,有了一些回报较高的营生,可这世上,至少还有五成的读书人是彻彻底底反商的,另外两三成,虽然并不露骨,可也绝不会对镇国府有什么好感。
  也即是说,在这些条件之下,李东阳确实是必胜的,虽然诗社已经动员起来,可是并不能一下子改变风向,也难怪许多人一头热地压李东阳赢了。
  不过要成大事,必是不容易的,叶春秋想着这多年来,经历了那么多的磨炼,不也走过来了吗?
  于是叶春秋哂然道:“陛下,胜负还未揭晓,现在说这些,还是言之过早。”
  说到这里,叶春秋的心里不由又想起了张家那两个孙子的事,便气不打一处来,也没了什么心情了,陪着朱厚照说了一会闲话,便告辞离开。
  ……
  自京师到顺义并不远,仙鹤车经过官道,也不过两个时辰可以到达。
  可是对于王华来说,却是一件苦差!
  只见他画了眉,胡子也特别地梳理过,整个人显得更加亲切了一些,对他这种年龄,虽然仙鹤车里有沙发,却还是受不得这样的颠簸,所以勉勉强强的在这车里打了个盹,一觉醒来,终于抵达了顺义的周庄。
  这里是乡下,车马还未到村落,便听到了从远处的大宅里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哭声。
  今日是顺义县的周举人亡父出殡的日子,哀乐阵阵,催人泪下。
  马车一停,叶春秋便已帮王华开了门,道:“泰山大人,周庄到了。”
  “哎,可算到了。”王华发自内心地叹了口气。
  他这些日子,折磨得够呛了,不过他倒是很体谅叶春秋,虽是疲累,却没有什么怨言。
  只是……这样的恩惠,真的有用吗?
  一个周举人,也不过是三张票罢了,结果却是来回要赶几个时辰的路。
  虽是这样想,口里却不便说,毕竟他也知道叶春秋为了他能选上内阁首辅,比他做了更多的事情。
  这一次,是叶春秋亲自陪同来的,为的就是让王华熟悉一下套路,二人到了村口,远远看到了隐在茅屋之中的大宅,那必定是周举人的宅邸了,却先是让人去通报,二人且在村口这里等着。
  此时,在周家大宅里,周家人届时披麻戴孝,不过家父仙去了这么多日,周举人悲伤的情绪也渐渐好了些,只是这天是头七,按照习俗,“头七”晚上要祭祀死者,至亲好友得厮守通宵。
  所以现在虽是白日,可是不少人都已来了。
  周举人带着几分悲戚,忙不迭地招呼客人,他是县里的举人,所结识的都是本县的读书人和士绅,众人纷纷在厅中坐着,虽也缅怀了周父,却也忍不住议论起近来发生的时文。
  “此次王公咄咄逼人,似有想要压李公一头的意思,这王公啊,说句本心话,也算是清直的人,可是于我来看,他现在竟与商贾为伍,倒是为人所不齿。”
  “是啊,现在的时局,学生愈发的看不懂了,怎么一群商贾,突然就甚嚣尘上了?古话说的好啊,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我听说,一些士人竟与商人们厮混在一起,这……真是令人气闷得很。”
  “我看,这是那镇国公先带起了这个风气,这样下去,确实令人担忧啊。”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蓬荜生辉
  作为读书人,能聚一起的时候,最爱干的事情当然就是对朝堂国家政要各种点评。
  虽是今日是来参加白事的,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一边喝茶闲坐,一边抨击着现在这时局上看不惯的现象,真真是不可开交。
  周举人则在一旁陪客,若是以往,他也会随着大流发表一些看法的,可是今儿是他丧父,便不好说什么,只是静默地坐着,不发一言。
  说到了士农工商,县里的赵举人冷冷而笑道:“为何士人最高呢?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诸位说对不对?而‘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里不慌’,也因为如此,农为国家之本,这农,自然也就该位之第二。此外,‘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这工,也算是国家之本,虽有奇技淫巧之嫌,却也不能割舍,唯有这商,说是互通有无,说句实在话,我等在乡间,吃的乃是地里种出的粮,穿的乃是家里桑麻所织的衣衫,何需这互通有无呢,商贾们眼里只有利,心中却无信义,王公与他们为伍,他是内阁大学士,不是国家之福。”
  有人倒是担忧地道:“我倒是听说,李公的性子不好,也是咄咄逼人的,似乎连费公都忌惮了。”
  这时就有人道:“性子好坏,倒也不打紧,李公至少还是士,他可还在咱们士人这里,那些跟商贾为伍的,于我们有什么好处?”
  众人正七嘴八舌的,周举人命人给大家换了茶,倒是有些忍不住了,道:“是啊,眼下最担心的,就是王公成了首辅,到了那时,咱们的日子怕是没有这样好过了。”
  正说着,门子却是一脸紧张兮兮地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老爷,老爷……王……王……王公来了,特来祭奠老太爷的。”
  他这一吼,整个厅里竟是顿时一丁点声音都没了。
  王公……哪个王公?
  可敢在周老爷面前自称王公的人,还能有几个王公?
  不会是……
  大家面面相觑,周举人的脸色也凝重了起来,随机道:“哪个王公?”
  这门子连忙道:“是太子太傅,光禄大夫、左柱国,谨身殿大学士王华。”
  这一串的官名,任何一个挑出来,都是在场之人几辈子都巴望不来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真是那位王公!
  这周举人虽然方才还在‘诽谤’王华,可是听到王华竟然来了,却是大喜过望起来。
  要知道,乡下的士绅,是最重脸面的,所以他们有诗书传家,自称望族,或是自诩为积善之家,家族的名誉,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1/9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