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993

  这土谢部距离镇国府的草场不远,乃是巴图蒙克金帐的右翼,与其说是一个部族,不如说是这一带与朵颜部相邻的部族联盟。
  巴图蒙克一统草场之后,在此设立了土谢三万户,本来土谢部和镇国府自然是势同水火,他们属于巴图蒙克的前哨站,现在却是派了使者来,却不知是什么目的。
  叶春秋淡淡地道:“叫来吧。”
  过不多时,便见一个衣饰华丽,穿着蒙古袍子的矮个子走了进来。
  此人朝叶春秋行了按胸礼,随即道:“鄙人斤巴鲁,汉名赵成,奉部中之命,特来与镇国公言和。”
  他的汉话说得很溜,叶春秋则是含笑道:“噢,请坐。”
  请他坐下,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显得有些别扭,叶春秋道:“不知赵兄前来,有何见教?”
  这话,已是他问过的第二次了,那花当前脚来,这土谢部的人却又来了,还真是巧合啊。
  赵成道:“眼看着就要过冬了,我奉族人之命,特来借粮……”
  “……”
  站在叶春秋身后的唐伯虎,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卧槽……不是说好了你我是势不两立的吗?借粮,而且还如此的理直气壮,这是什么鬼?
  叶春秋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地道:“敢问要借粮多少?”
  “银子折现就可以了。”赵成显得很认真的样子,就好像自己当真乃是使节,所以极认真地与叶春秋磋商谈判。
  还不等叶春秋反应,赵成便接着道:“其实也不多,三十万两即可,这是我家济农的意思。”
  这济农,在汉语中是“晋王”的蒙古语译音。
  因为隋炀帝,唐高宗即位前均为晋王,故唐宋两朝有太子封晋王的传统,蒙古入主中原后,转译音变,将晋王称作吉囊、吉能。意为“储君”或“副汗”。到了后来,这便成为了部族首领的称呼。
  至于这赵成一本正经地说出三十万两,却开始让叶春秋开始怀疑人生了。
  他突然发现,这蒙古诸部,其实都挺鸡贼的,管你是朋友还是敌人,似乎都想从镇国府这儿敲诈一点好处。
  叶春秋声音依旧淡然,道:“若是我不给呢?”
  赵成的脸色也很平静,他倒颇有些合格外交官的风范:“若是公爷不给,土谢部虽没有得到巴图蒙克汗进兵的指令,可是土谢部的牧人却要过冬,济农在小人来时,早有嘱咐,我们尽力与镇国府和睦交往,只要镇国府愿意拿出银子,土谢部虽不能与汉人的牧场化干戈为玉帛,可是至少,济农会尽力约束诸部不去侵扰汉人的牧场,可若是不肯,土谢诸部无法过冬,就只好……”
  这显然是威胁,而且是赤。裸裸的威胁。
  一旁的唐伯虎脸色骤变,忍不住呵斥道:“欺人太甚。”
  赵成依旧面色不变,却是一字一句地道:“到了那时,一旦诸部侵扰,可就不是一些银子就可以打发的了,那些要过冬的勇士,会杀光你们的男人,掳走你们的女子,掠夺你们的牛羊,烧光你们的帐篷。”
  唐伯虎听罢,直接气得发抖,他真是从未见过这样无耻之人,不禁厉声道;“呵,你以为我们就怕了你吗?”
  赵成反而笑了,这是一种颇为得意的笑:“怕与不怕都无所谓,你们不要以为仗着有火器就可以如何,你们新军的厉害,济农大人也有所耳闻,可是我们不怕,你们是两条腿,我们却是四条腿,若是公爷今天不同意跟土谢部和睦交往,到时公爷一定会悔之莫及的,公爷的部众,也必会恨自己为何活在这个世上。”
  叶春秋倒是没有唐伯虎的激动和气恼,则是吁了口气,才道:“好吧,我已经知道了。”
  “嗯?”赵成不由怔了一下,看叶春秋依旧淡然以对的样子,一时间也是摸不透叶春秋的心思,便询问道:“公爷是否算答应了?”
  “不答应。”叶春秋这一次倒是很实在,而且也很直接地道:“草原里的规矩,我也懂,既然你们想要银子,而偏偏我这里确实比你们富庶十倍百倍,你们想要,可以,那就来抢吧。”
  赵成突然发现,这个镇国公简直就是无法沟通,不禁冷笑道:“不要以为你们有朵颜部的庇护就如何,他们护不住你们的,既然公爷如此,那我现在就去回禀济农,你们就在此等着吧,到了那时……”
  他正说着,眼眸一撇,却见秋香正端茶进来,他立即露出了几分带着狰狞的淫笑,道:“到了那时,公爷的女人,便是我们的女人了。咱们土谢部,可是有数万精壮。”
  他故意将精壮二字咬得很重。
  叶春秋眉毛微微一敛,冷声道:“你说什么?”
  赵成鄙夷地看了叶春秋一眼,道:“我说什么,公爷自然明白,告辞。”
  说罢,他已站了起来,只是眼眸不禁多看了一眼一直站在旁侧侍候上茶的秋香一眼。
  秋香给看得吓了一跳,连忙避开,快步走了出去,赵成则放肆地哈哈大笑起来。
  唐伯虎不禁大怒,一副要拼命的架势,叶春秋却就在此时站了起来,道:“我送一送赵兄。”
  “公爷……”唐伯虎压低声音道。
  叶春秋微微一笑道:“无妨。”
  这赵成见叶春秋待他若上宾,心里更加得意,等叶春秋送他到了门口,他骑上了马,贪婪地看着这一切,接着抖擞精神道:“什么时候,公爷想清楚了,到时我还来。”
  说着,赵成便得意非凡地骑行而去。
  只是当他勒马走到了五十步的时候,这时候,枪声响了。
  啪啪啪啪啪啪……
  六声枪响,如爆竹一般急骤响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皇者气势
  那赵成腹背中弹,顿时大惊,感觉鲜血淅沥沥地自后腰冒出,疼得他几乎要落下马去。
  赵成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处于天生的敏锐意识,连忙用尽余力,疯狂地策马狂奔而去。
  这一路,流了许多的血。
  叶春秋将骑枪收了,枪管依然还带着滚烫,倒是身后的唐伯虎一脸错愕:“公爷……”
  叶春秋却是一笑道:“没什么,试试枪而已,给他一点教训,自此之后,也就没有人敢再来骚扰了,这些人,还真不将自己当外人呢。”
  唐伯虎方才就恨不得痛揍刘成一顿,奈何被叶春秋拦下来了,本以为叶春秋是让他隐忍,却没想到是为了……
  唐伯虎回过神,忍不住惋惜地道:“可惜没有打死这种混蛋!”
  叶春秋不由笑道:“总得有人回去将这说出去,好让他们知道我们镇国府的厉害,不是?”
  天气渐渐地凉下来,叶春秋依旧派人寻找朱厚照,可是朱厚照依然没有踪影。
  紫禁城里,秋日的落叶飘飘,显得很是萧条,仁寿宫里也没有半分的生气。
  近来年纪小小的朱载垚,每日都乖乖地在此伴驾,他才四岁,已学会了走路,穿着小小的蟒服,腰间系着小带子,头戴着小梁冠,犹如小大人一样。
  宫里的人终究都是早熟的,当然,朱载垚的父皇显然属于变异品种的。而朱载垚却继承了祖宗们的性子,所以此时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这么一个小孩子,倒实在难为了他。
  张太后对此,竟也没有宠溺地叫人抱住他,若是以往,这个做皇祖母的,早就心疼死了,可是现在,张太后却是端坐其上,脸色显出几分深沉。
  几个阁臣今儿又来了觐见。
  李东阳等人的脸色很糟,叶春秋的请罪奏疏已经送了来,自然,关外依然没有陛下的踪迹,厂卫已经开始去宁夏、江南找寻,而大多时候,也是一无所获。
  李东阳诸人瞥了一眼垂立一旁的朱载垚,心里不免生出了几分慈爱之心,他们心如明镜,太后娘娘这是在做一个姿态。
  而今陛下不知所踪,自然还是要继续找,非要找到不可,可是凡事都有万一,一年找不到,找两年,找三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可是还是找不到呢?
  国无主君,不免使臣子们相疑,到了那时,只好将朱载垚搬出来了。
  张太后这是告诉大家,谁也别想打其他的心思,陛下还没死,即便真到了万一的时候,还有太子呢,这太子也足以克继大统了。
  此时,张太后终于开口道:“近来,御史们可都说了什么?”
  张太后倒还算镇定的,连说话都开始带上了不容置疑的权威。
  陛下不在,天塌下来,只能她这个母亲来挡,要撑住,撑不住,就会有许多人动其他的心思了,若是有人当真动了歪心思,去迎立藩王入京,可就糟了。
  而张太后之所以问御史,是因为御史代表了言路。
  什么是言路呢,言路就是臣民们的想法,至少是天下绝大多数官员和读书人的想法,他们的想法很重要,在这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明,他们即所谓民心。
  谢迁张口欲言,这时,却是杨廷和抢先道:“回娘娘,近日有诸御史弹劾南人放马二三事,诸御史皆说,此举误国误民,既使关内民生凋零,人力不足,而大明以农为本,可如今,乡间青壮渐少,既耽误了农时,又荒废了土地,若是太平年景还好,一旦遇到了荒年,则会动摇国本。”
  杨廷和说得条理清晰:“这只是其一,其二,汉人怎么懂得放马?那关外苦寒,不知多少人在外挨饿受冻,这还是其次的,而更重要的是,我大明历来依靠城墙来保境安民,百姓们在关内,生活富足,那胡虏想要害民,非要扣关而击不可,可是如今,却是大量百姓出关,这岂不是送羊入了虎口?臣对此亦是深有认同,据山海关那边的奏疏,这半年来,出关的百姓络绎不绝,除了商贾,人数已高达六万,这些本是我大明子民,是青壮,一旦鞑靼人袭击他们,岂不是生灵涂炭?臣听说,每到岁末,草原便有乱战,皆因贪婪而起,臣恐届时,那些出关的百姓任人宰割,而朝廷却是无能为力啊。”
  张太后听到御史没有借机说宫中的事,反而放下了心,至于那些国家大政,她也不甚懂,便道:“这件事,从长计议吧,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得多加派人手,秘密查访,无论如何也要将陛下找回来。”
  杨廷和本想借此机会废黜掉南人牧马,事实上,现在两京十三省,已经开始出现许多怨言了,他站出来极力反对这件事,自然能给刚刚入阁的他带来巨大的声望。
  可是张太后显然对此,没有太大兴趣。
  杨廷和只得道:“娘娘……”他只稍稍犹豫,却是拜倒在地道:“臣只是仗义执言,并非是针对镇国公,也无意去指摘陛下此前的圣命,只是兹事体大,不敢不言,还望娘娘三思。”
  他显得不依不饶,令李东阳三人都不由看着他。
  杨廷和很清楚,今日见凤驾的结果,可能无法令人回心转意,可是他要的,不过是借此将今日的事传播出去罢了,一旦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无论宫中是什么意思,自己都可捞取巨大的政治资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99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