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第384章
摊牌
这一次,韦后确实没有勃然大怒,事实上,该发的怒她早已发过了,现在当着自己的父亲,她只是神色淡然,非常平静的看了韦玄贞一眼,而后慢悠悠的道:“秦少游什么时候到洛阳?”
韦玄贞道:“据说已经押着人,抵达了孟津,择日就要到,娘娘……”
韦后摆摆手,突然道:“这是一道难题,天下人都看着我们韦家呢,父亲,你说这件事,应当怎么办呢?”
韦玄贞皱眉,他深深的看了韦后一眼,道:“此事确实棘手,臣以为,此事根本就无法两全,所以两相其害取其轻,终究……我们是关中啊。”
“这么说……”武则天眯起眼,道:“若是神策府和关东人不服呢?”
韦玄贞犹豫了:“听说,崔詧也来了洛阳?”
“是,他的病好了。”
韦后只是冷笑:“他是来看笑话的吧,看来今次,还真是因缘际会啊。不过……崔詧想看笑话,却是休想,崔家这些年,得了那武则天不少恩惠,他呀,现在虽然总是表忠心,可是谁人不知,他是大周的旧臣……”韦后本想在骂几句,却又觉得于事无补,索性住口,转而道:“也罢,此次,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依着我看,洛阳城要加一些戒备才好……”
自己的女儿,韦玄贞是知道的,她从嫁给了李显开始,就从来没有过任何的安全感,这些年来,以至于对任何事,都抱有戒心,韦玄贞道:“是,是……”
韦后闭上眼睛,道:“秦少游非要治罪不可,可是为了避免反弹,就必须暂时堵住一些人的攸攸之口,所以,此番要会审,陛下和本宫都要参加,五品以上的大臣也都要参加,当然,不能给那秦少游任何脱罪的机会,所以此案,得由韦弘敏,韦安石,韦待价三人来审,总而言之,一定要把秦少游钉死,至于如何论罪,本宫得来唱红脸,自有陛下来唱白脸,最好能剥了他的官职,眼下最担心的还是神策军的反弹,可是秦少游敢谋反吗?为了以防万一,就必须调动各路禁军了,幸好,这天下的兵马,大多都握在我中关中人手里,他不敢反,除非是杀他的头。”
韦后显然下定了决心,变得严厉起来,事到如今,连自己这个没用的爹都知道,今日韦家已经没有选择,只能两相其害选其轻,既然如此,那么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彻底将秦少游一撸到底,让他去做个逍遥郡王。
想定之后,韦后豁然而起,道:“这一次,就趁着此次机会,彻底收服关中人心吧。”
韦玄贞眼皮子跳了一下,韦后选择了三个人来主持这一次的钦审,而这三个人,都出自韦氏,一个宰相,另外二人,其中韦待价刚刚解任了凉州都督,朝廷另有重任,算是个文武双全的封疆大吏,而另外一个韦安石,乃是门下侍郎,算是副宰相。
自从李显登基之后,韦氏四处安插自己的亲信,而这三人,都是韦家如今在洛阳的中坚力量,韦氏这是打算压上所有的赌注,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并且借机收服整个关中人的人心了。
谁得了关中人心,谁就可以得天下!
……
押解了那尉迟循毓的秦少游,到了孟津,就不急着动身了。
而事实上,此番回来,秦少游风光的很,几乎所有的议员和神策城里稍有头脸的人物,也尽都跑来迎接,码头上,可谓上人山人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发来的,以王据和杨炯为首的人,一见到秦少游落脚到了栈桥,便几乎带着人抢先几步上前,紧接着说了许多辛苦之类的话。
秦少游有些疲倦,便在安排之下,直接上了车,回去府邸,紧接着,就是王据和杨炯二人拜见,杨炯现在欠了秦少游一个很大的人情,士族有士族不好的地方,正是以为太光鲜太出众,所以任何事,都被无数人眼睛看着,现下全天下人都知道,是这位弘农郡王殿下冒着天大的风险,为杨家出气,杨家若是连基本的感激都没有,就当真是猪狗不如了。
所以杨炯虽然知道,秦少游此举颇有些卖好的嫌疑,可是现在秦少游在弘农内外几乎是被人交口称赞,自己当然要表示一些谢意。
秦少游道:“不必称谢,大家本就是自己人,不分彼此,这是本王应当做的是,令侄如今通过精心调养和照料,如今已经恢复了大半,再静养一些时日,也就能痊愈。杨公,不知这议事堂如何了?”
杨炯似乎并不急于谈论议事堂的事,而是含笑道:“殿下,老夫有一件事,倒是需要禀告一二,这几日,会有一些老夫的朋友前来拜访。”
“朋友?”秦少游愕然一下。
杨炯含笑道:“这些朋友,虽然不是弘农人,却大多出自关东,他们也是久慕殿下道清名,这才希望老夫引荐,殿下若是有闲,何不约定一个时日,见一见呢?”
一旁的王据面带微笑,也跟着点头,甚至朝秦少游眨了眨眼睛。
秦少游恍然大悟,杨炯的朋友,当然不会是普通人,方才杨炯的口气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并没有说,殿下是见还是不见这些人,而是说,殿下打算什么时候见,这显然与谨慎的杨炯格格不入,杨炯绝不会如此的失礼,也就是说,在杨炯看来,这些人,秦少游说非见不可的。
而非见不可的人,秦少游当然也就知道是谁了,无非就是关东姓裴姓郑的一些人,这几家,都出自关东四姓,都是一等一,可以与七家五姓可以比肩的士族,自从秦少游开始与弘农士族走近之后,其它的关东士族却对秦少游表现的若即若离,而如今,似乎这些人已经有所打算了。
他们的打算是什么呢?
第385章
立威
其实不需要秦少游深想,就已经明白。
这些人要的,是参与其中。
也就是说,这个联盟,再不是弘农士族和神策府,而是整个关东士族与神策府之间,神策府,或者说是秦少游,已经获得了他们充分的信任,关东士族,愿意与神策府休戚与共。
显然,他们是带着诚意而来的,其实眼下的秦少游,只怕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对于秦少游来说,尉迟循毓的事尚未了结,这件事带来的余波极为严重,即便是秦少游,面对着韦后和整个关陇门阀,只怕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也就是说,现在秦少游虽然不至于生死未知,可是未来的前程,却也未必是一片坦途,关东士族这个时候表明自己的态度,颇有些为秦少游高义之举而感动,愿意共患难的意思在。
当然,真以为有这么一层意思,所以这些关东士族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自然而然,要索取一些好处,这毕竟是雪中送炭,是生死难料的事。
秦少游看着笑吟吟的王据和杨炯,大家都不由会心一笑。
想了想,秦少游道:“他们人在这里吗?”
“殿下,人已在孟津,就看殿下的意思了。”
秦少游颌首点头,道:“其实暂时也不必急着见,洛阳的事,更急一些,倒不是怠慢他们,而是有些事,都尽在不言之中,未必就非要见这一面不可,他们的心思,本王明白,大家本就是同舟共济,早就在一艘船上,又何必急在这一时。”
杨炯点头,秦少游的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晾一晾其实也挺好,现在若是见了,他们就是雪中送炭,秦少游必须要输出足够的利益,甚至还要欠一笔人情债,可是眼下呢,暂时不见,却也不担心这一次关东士族不会卖力,因为一旦神策府完了,那么弘农士族也将遭受鱼池之殃,而一旦弘农士族遭受沉重打击,关东士族的实力便要遭受极大的损害,裴家那些人肯坐视不理吗?
其实大家早就在一条船上,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见这一面,弘农王殿下大可以放心去洛阳,而紧接其后,整个关东士族都将成为他的底牌和可以动用的力量,没有人可以置身于事外。
杨炯点头,其实也有他的私心,既然是如此,那么在和神策府的合作之中,杨家已经占据了先机,秦少游一旦给裴家输送更多利益,那杨家的好处就少了一分,杨炯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啊。
而至于王据,也是如小鸡啄米的点头,他颇为欣慰,因为这位弘农郡王殿下显然对关东士族的观察可谓洞若烛火,殿下的判断是极为正确的,现在还不是和关东士族会晤的最佳时机。
紧接着,秦少游便开始询问了一些议事堂和神策府的事,杨炯负责议事堂,已经渐渐步入了正轨,虽然各种扯皮不可避免,不过大家都已经适应下来,而作为议长,自然也有一套对付议员的办法,一些必须通过的法令,杨炯往往都能处理的得心应手,能够协调各方的利益。所谓的议事堂,本来就不是做正确的决定,靠着一群心怀鬼胎的人,指望着他们做出有利的选择,那才是见鬼了,议事堂的功能,其实不过是协调各方的利益罢了,既不会让某一方单独获取所有的利益,大小通吃,以至于其它人不服,造成内部利益分配不均而相互仇视。
这就如一群强盗,在内部进行分赃大会罢了,这种分赃大会,是在每一个人能够得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之下,进行的某种扯皮和争斗,明白了这些,杨炯便轻车熟路,所以往往出现纷争时,他总能私下里进行所谓的协调,直到对方做出退让为止。
秦少游对议事堂的事其实并不关心,他更关心的反而是工程方面的事,王据如今也老练了许多,他本就是个极有天赋之人,否则历史上李隆基登基,他作为隐相,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中兴盛世出来,只要稍加磨砺,一个小小的弘农郡,还不是小菜一碟。
当然王据的得心应手,也与议事堂分不开,因为杨炯极力摆平各方的利益,甚至将一些工程的分包给地方的某些士族人家,所以基本上,不但神策府对此事上心,便是在地方上,大家倒也极为卖力。
这种赤裸裸的利益输送,固然有其弊端,甚至可能会引起许多问题,可是对于工程的进展,却可谓是神速,整个弘农郡,从上到下,无论是官府,商贾,士族,乃至于最寻常的百姓,都参与到了其中,官府,商贾,士族得利的同时,寻常的百姓也多了一条谋生的路可以选择,而且大规模的用工,创造了一派繁荣,百业兴旺,人工渐渐短缺起来,以至于本来大量入城的流民也开始有了谋生的机会。
秦少游对此极为满意,不禁笑起来道:“才去半月关中,本来嘛,本王是有些忧心的,不过眼下,却不必担心了,看来眼下料理好那尉迟循毓之事,也就妥当了。”
杨炯不由担心的道:“殿下,此次韦后只怕……”
秦少游笑了笑:“杨公是担心她偏着尉迟循毓吧?说起来,她是关中人,想要收买关中的人心,自然会偏向那些关中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从一开始,本王对韦后就从不抱有任何希望,本王现在的对手,就是韦后。”
杨炯皱起眉来,不禁道:“那么……殿下该如何应对?”
秦少游风淡云轻,带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经历过这么多事,他早已不再稚嫩了,语气平静的道:“且先看看她有什么手段,她虽想要借此立威,可是不要忘了,要立威,也没这样容易,她终究只是皇后,而不是天子。”
第386章
黎明将至
秦少游的自信,当然不是来源于他自己,他的底气来源于神策府和关东士族,如今得到了这两支力量的支持,秦少游已经不可能是朝廷可以随意碾压的人了。
某种程度来说,即便是皇权要碾压过来,也需要步步谨慎。
所以秦少游几乎可以料定,即便是韦后,她也绝不敢轻易造次,只要不是直接撕破脸,一封旨意下来就想拿人,那么秦少游就不担心。
而与之相对的是,当秦少游表现出这样淡定的态度时,对于关东士族和神策府来说,也等于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事物是相对影响的,秦少游的自信感染到了他们,他们的实力也给秦少游平添了自信心。
这一次,难得关东士族肯直面关陇门阀这支庞然巨兽,只要能处于不败的局面,那么就是一场绝对的胜利,这就意味着,关陇门阀一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杨炯看着自信满满地秦少游,便不再问下去了,因为他清楚,胜败的猜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与其如此,不如做一些本份的事。
秦少游在庄子里休息了一日,紧接着便动身前往洛阳,那尉迟循毓已是先行押了去,暂时移交给了河南府,而河南府对这人的态度,却颇觉的为难,因为这是一个烫手山芋,若是放人,那是肯定不成的,可若是不放,似乎又很是不妥。
好在旨意下来,却是要钦审此案,如此一来,倒是让人轻松了不少,至少河南府暂时先把人收押着,倒是不担心什么。
只是洛阳城里,却是弥漫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
关东和关中之间的纷争,可谓由来已久,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士族和高门之间的事,对于寻常百姓,却不过是一个谈资罢了,只是如今,气氛却有所不同。近来许多人都在说着此事,其中许多宅邸的下人谈论的最多,这些人往往是依附于士族多奴仆,别看是奴人身份,可是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往往却比平民百姓好一些。
而且据闻,一旦秦少游获罪,极有可能要裁撤掉神策府,如今一来,一股悲观的气氛却开始蔓延,要知道,这洛阳城里,已不知多少商铺和货郎都靠着神策府维系生计,那些茶肆,现在几乎卖的都是公主茶,从前的茶叶早就无人问津了,洛阳的茶肆能这样热闹,正是因为公主茶的风靡,几乎可以想象,一旦神策府没了,买卖必定要大受影响。
不只是如此,还有那些走街串户卖棒冰的货郎,有许多布商,这些人都开始不安起来,人嘛,总是希望稳当,尤其是牵涉到自己的生计,那便更加是小心翼翼了,于是乎,几乎每一处茶肆,如今都在传播着各种流言蜚语,而茶客本来绝大多数就是关东人,如今被人添油加醋,自然也是义愤填膺。
那尉迟循毓现如今自然成了丑角,他的许多恶事如今统统‘大白’于天下,比如他如何欺负关东人,如何欺男霸女,茶客们听的津津有味,甚至有人不断叫好。
沿街叫卖的货郎,自然就不必提了,他们是接触人最广的人群,这些人逢人说起这些事,便是寻常闭门不出的人,只怕现在也渐渐的关心起来。
洛阳本就处在关东,虽然上层之中关东和关中人各有千秋,毕竟关中人来为官,就免不了要在此暂居,可是底层的百姓,关东人却还是占了多数。
人一旦牵涉到自己的根本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变的不再理性,更多时候,一些讲故事说书之人,现如今只要讲到关中人的故事,于是底下的一群闲汉便开始起哄,可若是一但说到关东人如何痛殴关中人,于是听者如云,打赏的时候,竟也比平时多一些,甚至一些茶肆也肯叫去。
说书之人,本就是靠着故事维生,要谋生计当然要投其所好,既然找到了诀窍,自然也就不再客气,当然说捡好听的说。
这种事,屡禁不绝,御史捕风捉影,倒是有人大为气恼,上书狠狠弹劾了一通,说是风气败坏如斯,非要极力整饬为好,于是河南府尹慌了,忙是责令严惩不贷。
只是偏偏,却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洛阳的差役,几乎都是关东人,虽然上官有命,可是却脱不开乡土之情,况且河南府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至少几个关东的属官,却是有意无意的暗示,让差役们莫要当真。
不卖力,得罪的是府尹,而一旦卖力,又可能得罪其它命官,甚至是乡里乡亲,许多差役,本就对关中人没有什么好感,其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乎,这种情况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更是变本加厉起来。